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3873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

  真题及答案

  第1题:

赶路的人,为了远方的目标,无意留心沿路的风光。

许多其实并不比你追寻的东西逊色的路边风物,被你轻易地忽略过去了,待我们多年后明白过来时,已追悔莫及。

而当你把赶路的心态转换成散步的心态,你就会发觉,得到有味,失去也有味;富有有味,清贫也自有味;成功有味,失败也有味;热恋有味,失恋也有味;青春有味,衰老也有味……这时候.你才会恍然明白。

你梦想中的东西其实就藏在路上;路途上的遭遇正有你所寻觅的东西。

舍此之外。

你还要寻求什么呢?

对这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赶路的人是指那些为成功而舍弃沿途风景的人

  B.我们不应该为远方的目标而苦苦追寻

  C.也许梦想就藏在你匆匆赶路时的沿途风景中

  D.给人生留一些空闲的时间,而不是匆匆赶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材料说的是应把“赶路的心态转换成散步的心态”,强调的是不要忽略沿途的风景。

文段侧重的是心态转变,而非放弃目标。

故B项与文意不符。

  第2题:

下列关于“小康社会”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B.这标志着我国彻底摆脱了贫穷落后面貌,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需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D.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会”与儒家主张的“小康社会”有本质的不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是从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即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起点;终点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

上世纪末我们实现的小康是一个总体小康.主要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我们的社会发展还很不均衡,地区差别、城乡差别都很大,还未跻身世界经济大国。

故选B。

  第3题:

所谓“全光通信”,是一种全新的,无需进行任何光电变换的光波通信。

在全光通信系统中,图像和话音信息直接变换为光信号,并在传输媒体中传输。

在摄像光学系统、光纤系统和接收光放大系统组成的全光通信系统中,由于不要求光电变换,所以没有任何电子元件,信号失真小,能够在1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连续工作,是理想的通信方式。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全光通信无需进行信息转换

  B.全光通信系统的信息媒体是光波

  C.全光通信系统中没有电子元件

  D.全光通信信号失真小,因为没有光电转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可用排除法,选出符合语段的表述,剩余项即为所选答案。

  B.C.D三项均符合原文,A项表述与原文不符。

故选A。

  第4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A.基层群众组织

  B.各级行政机关

  C.党的基层组织

  D.广大人民群众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设立的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一层党组织,是党开展工作、落实方针政策的基础。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因此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本题答案为C。

  第5题:

某次知识竞赛的决赛有3人参加,规则为12道题每题由1人以抢答方式答题,正确得10分,错误扣8分,如果最后所有人得分都是正分,且回答问题最多的人是得分最少的人,那么前两名之间的分差最多为多少分?

  A.8

  B.12

  C.20

  D.4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因为回答问题最多的人得分最少,所以回答问题最多的人至少也要答5道题,因为要得分最少且是正数,所以应尽可能错的多,但还是正数,所以可以错2道、对3道,得分14分,则第二名可以对2道,得分20分,第一名5道题全对,得分50分,则此时第一名都比第二名多了30分,所以答案排除ABC,一定为D。

D选项也可以进行构造,即第一名答5题对5题,得分50分,第二名第一题对1题,得分10分,第三名答6题对3题错3题,得分6分。

所以最多可以差40分。

  第6题:

一间房屋的长、宽、高分别是6米、4米和3米。

施工队员在房屋内表面上画一条封闭的线,其所画的线正好在一个平面上且该平面正好将房屋的空间分割为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部分。

问其所画的线可能的最长距离与最短距离之间的差是多少米

  A.6

  B.

  C.8

  D.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7题:

决策者在作出决定之前,根据所拟定的决策目标,收集充分的信息,分析各种可能的选择,拟定多个备选方案,经过科学论证,然后予以抉择的科学过程称为:

  A.确定型决策

  B.理性决策

  C.多目标决策

  D.经验决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按行政决策的条件与后果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将决策分为确定型、非确定型和风险型决策。

按照决策的思维反应模式,可把行政决策分为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

按照决策目标的多寡,可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按使用的决策方法的先进程度,可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题干指的是理性决策。

  第8题:

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

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集合体。

根据以上定义,以下描述对象不属于统计总体的是:

  A.某工厂为了检验出厂产品的质量而随机地从生产线上抽取的一定比例的产品

  B.对某一个小区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中该小区的所有常住居民

  C.202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所有中国公民

  D.对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中的该市的所有工业企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统计总体定义的关键信息是:

集合体。

A项是集合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C.D三项均符合统计总体的定义。

故答案选A。

第9题:

犯罪人在新的刑法规定实施前犯罪,在新的刑法规定实施后受到追诉的,在适用新旧哪种刑法的问题上,我国遵循()。

  A.从新兼从重原则

  B.从新兼从轻原则

  C.从旧兼从重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我国《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由此可知,我国刑法在溯及力的问题上一般情况下坚持从旧原则,但如果新法不认为某种行为属于犯罪或规定刑罚较轻时,则按照新法判决。

这就是所谓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10题:

莱布尼兹是17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先于牛顿发表了自己的微积分研究成果。

但是当时牛顿公布了他的私人笔记,说明他至少在莱布尼兹发表其成果的10年前已经运用了微积分的原理。

牛顿还说,在莱布尼兹发表其成果的不久前,他在给莱布尼兹的信中谈起过自己关于微积分的思想。

但是事后的研究说明,牛顿的这封信中,有关微积分的几行字几乎没有涉及这一理论的任何重要之处。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莱布尼兹和牛顿各自独立地发现了微积分。

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必须假设的?

()

  A.莱布尼兹在数学方面的才能不亚于牛顿

  B.没有第三个人不迟于莱布尼兹和牛顿独立地发现了微积分

  C.莱布尼兹在发表微积分研究成果前从没有把其中的关键性内容告诉任何人

  D.莱布尼兹和牛顿都没有从第三渠道获得关于微积分的关键性细节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项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

否则,如果事实上莱布尼兹和牛顿从第三渠道获得过关于微积分的关键性细节,那么,即使他们两人在发现微积分的过程中彼此没有实质性的沟通,也不能得出结论:

莱布尼兹和牛顿各自独立地发现了微积分。

其余各项均不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

  第11题: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______。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______,进取压倒______。

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奔腾胆怯残喘

  B.涌流怯弱苟安

  C.流淌懦弱勤勉

  D.涌现羞怯苟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根据语境可知,泉水应是寂静无声的,“奔腾”多用来形容大江、大河,用在此处不恰\第12题: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司马迁修《史记》→文景之治→王莽篡汉

  B.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王安石变法

  C.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

  D.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不需掌握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只需了解历史事件的朝代和大致时期,也能够选择正确的答案。

C项中,齐桓公是在春秋时期,商鞅是在战国时期,秦统一天下是在战国末期,选项时序正确。

A项中,司马迁修史记是在西汉中期的汉武帝时期,文景之治则是在汉初,选项时序错误。

B项中,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北宋初期,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中期,岳飞抗金则是在南宋,选项时序错误。

D项中,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初唐,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中期,黄巢起义则发生在唐末,选项时序错误。

  第13题:

下列不计人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A.私营企业产值

  B.中外合资企业产值

  C.外资企业产值

  D.股份制企业产值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简称GNP。

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外资企业产值不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故选C。

  第14题:

某人租下一店面准备卖服装,房租每月1万元,重新装修花费10万元。

从租下店面到开始营业花费3个月时间。

开始营业后第一个月,扣除所有费用后的纯利润为3万元。

如每月纯利润都比上月增加2000元而成本不变,问该店在租下店面后第几个月内收回投资?

A7B8C9D10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15题:

在我国,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的学习

  C.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道德品质的学习

  E、行为习惯的学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D。

  第16题:

学术评价中,往往交织着主客观的各种复杂因素。

由于学术评价常受到评价主体学术观点、情感倾向、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人们倾向于依靠量化数据进行评价。

  事实上,这类数据所包含的评价意义是由点击者、下载者、引用者体现出的,过度倚重这类数据就是把量化数据的制作者当成了评价主体。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以量化指标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备受争议

  B.在进行学术评价时不能过多依赖量化数据

  C.正确的学术评价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

  D.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学术评价才是可靠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本题一道意图,整段文字主要讲是学术评价交织各种复杂因素,言外之意是学术评价不应该过多依赖量化数据。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17题:

在某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讨会上,负责工程类教学的齐老师说,在工程设计中,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计算机程序越来越多了,这样就不必要求工程技术类大学生对基础数学有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体系中,基础数学课程可以用其它重要的工程类课程替代。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削弱齐老师的上述论证?

Ⅰ.工程类基础课程中已经包含了相关的基础数学内容Ⅱ.在工程设计中,设计计算机程序需要对基础数学有全面的理解Ⅲ.基础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对工程设计来说很关键

  A.只有Ⅱ

  B.只有Ⅰ和Ⅱ

  C.只有Ⅰ和Ⅲ

  D.只有Ⅱ和Ⅲ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削弱型题目。

齐老师的观点是:

基础数学课程可以用其它重要的工程类课程替代。

论据是:

随着解决数学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的增多,不需要学生对基础数学有深刻理解。

Ⅰ加强了齐老师的观点;Ⅱ说明即使有了计算机程序,也需要学习基础数学,削弱了齐老师的观点;Ⅲ提出新的论据说明学习基础数学课程是有必要的,也削弱了齐老师的观点。

故答案选D。

  第18题:

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

我们也很难找到一朵花是完美无缺的。

虽然人体总的来说是左右对称的,可是这种对称远远不是完全的。

每个人左右手的粗细不一样,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眼睛更大或更圆,两个耳垂的形状也不同。

最明显的,就是每个人只有一个心脏,通常都在靠左的位置。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开头,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弥补不对称缺憾的诸多方式

  B.人生中的不完美也能转换为完美

  C.不对称也能产生和谐与平衡的美感

  D.人体之所以产生不对称现象的生理基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原文第一句话“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是文段的基调,从“不可能”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是接受不完美这个事实,B项逻辑不通,不完美转化为完美,那么人生就是尽善尽美了,与第一句话矛盾。

A项将不对称视为缺憾,也不符合第一句话的观点。

D项在原文已体现,故排除。

C项符合原文逻辑,不对称是事实,但不一定就是丑或缺憾,也能产生和谐与平衡的美感。

所以选C。

  第19题:

从中央经委、监察部获悉:

2020年高校收费标准将继续保持稳定,不得设立新的项目,然而同一天的《齐鲁晚报》报道,山东教育厅宣布普通高校的热门专业学费上浮10%。

此前《长沙晚报》报道,在湘各高校热门专业学费可由学校在省定统一收费标准基础上,上浮不超过30%的幅度。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知道()。

  A.2020年高校收费与2020年相同

  B.湖南高校收费高于山东同类高校

  C.部分高校收费仍将继续上涨

  D.热门专业收费高于普通专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此题可以运用排除法解题。

  “保持稳定”与“相同”有区别,且下文列举的热门专业学费上浮现象说明A项错误。

B项说的比较绝对,题于并未对两地同类高校的收费进行比较,因此排除:

同样从题干不能推出热门专业收费要高于普通专业,只是说两地部分高校的热门专业学费有不同幅度的上浮,所以排除D,只有C项可以从题干推出。

  第20题:

许多好书的价值仅限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它们没有展示出那种——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源于用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人都能理解的方式来讨论各时代、各地区的人都要的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如既往解决

  B.历久弥新考察

  C.一唱百和思考

  D.经久不衰面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一如既往:

指没有任何变化,跟过去完全相同。

历久弥新:

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或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一唱百和:

一个人首先倡导,众多人随即附和,形容响应的人极多。

经久不衰:

经过很长的时间也没有衰退,仍然饱含着活力。

根据句子前后的一致性解题。

由“限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没有”可知,第一空应填一个表示“持久”的词语,B项中“历久弥新”与D项中的“经久不衰”均符合题意。

而“考察”一词与“问题”不搭配,所以排除B项。

本题答案为D。

  第21题:

世界的存在就是机械运动。

  “任何存在物,包括人、动物和其他,其规律就是机械规律。

”这句话的观点属于()。

  A.历史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22题:

夜郎自大对于()相当于周郎顾曲对于()

  A.夜帝周瑜

  B.国家人物

  C.性格音律

  D.覆灭早逝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是国家,周郎顾曲中的周郎是人物。

故答案选B。

  第23题:

我们的企业领导都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固然要顾及股东的利益,尽可能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企业在获得社会资源进行生产的同时,也就承担了对社会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是否充分考虑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已日益成为评价企业绩效和企业伦理的尺度。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企业要兼顾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B.股东利益的重要性与其他社会利益相关者相当

  C.评价企业绩效和企业伦理的尺度发生了变化

  D.企业在获取利益时更要承担各种社会责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企业在尽可能实现股东利益的同时也要承担对社会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责任,A项概括准确。

D项偷换了概念,“对社会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并不等同于“社会责任”。

  第24题:

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民用航空飞行的安全性有很大提高。

例如,某国2020年每飞行100万次发生恶性事故的次数为

  0.2次,而1989年为

  1.4次。

从这些年的统计数字看,民用航空恶性事故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由此看出,乘飞机出行越来越安全。

  以下哪项不能加强上述结论?

  A.近年来,飞机事故中“死里逃生”的几率比以前提高了

  B.各大航空公司越来越注意对机组人员的安全培训

  C.民用航空的空中交通控制系统更加完善

  D.虽然飞机坠毁很可怕。

但从统计数字上讲,驾车仍然要危险得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加强型题目。

题干由“民用航空飞行的安全性有很大提高”得出“乘飞机出行越来越安全”。

A项“飞机事故中‘死里逃生’的几率提高”、B项“对机组人员的安全培训”、C项“交通控制系统更加完善”,都能说明民用航空飞行的安全性有很大提高,加强了论据,从而加强结论。

D项只是说明驾车更危险,与乘飞机出行是否安全无关,故不能加强结论。

故答案选D。

  第25题:

  “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26题:

当调查人员发现本地的一个慈善机构的主席多次夸大了他的慈善机构所帮助过的人的数量时,这位主席承认了自己的欺诈行为。

然而,调查人员却认为新闻媒体与这位主席一样应为夸大该慈善机构的业绩而受到指责,因为他们不但天真地接受了这位主席告诉他们的数据,而且还将这些数据作为事实进行报道。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调查人员的论证?

()

  A.任何一个在慈善机构工作的人都有义务诚实地对待其组织的一切行为

  B.任何试图有意掩盖事实以帮助一个欺骗者进行欺骗的人也是一个欺骗者

  C.任何事先没有对数据进行核查就将其作为事实进行报道的人,在其报道被证明失真时同样应该与其他人一起对这种行为的后果负责

  D.任何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恶意欺骗他人的人比为了一个正义的理由而善懑欺骗他人的人更应该受到谴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项是与题干的结论联系最为紧密的前提,即新闻媒体没有对数据进行核实就进行了报道,那么他们也应该受到指责。

A项未提到新闻媒体的报道行为;B项题干并未说明媒体是有意掩盖事实;D项题干未涉及“为了正义的理由而善意欺骗他人”,故本题选C。

  第27题:

针对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做法错误的是()。

  A.发生火灾时,如果浓烟太大,可以用口罩或者毛巾捂住El鼻,身体尽量贴着地面前进或者爬行

  B.一旦发生烫伤,自己可以先在伤口处涂点牙膏、碱面等,以暂缓疼痛;若烫伤处有水疱,需要挑破,以防水疱变大

  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尽快找到电闸,切断电源

  D.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煤气阀并开窗透气,且不能打电话或者使用打火机等,以免引发爆炸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者冷敷烫伤部位,持续l5分钟左右,以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

不能擅自在伤口处涂药,更不能用涂牙膏、碱面等办法处理伤口。

若烫伤处有水疱,不能随意挑破,可用干净纱布覆盖,去医院处理。

  B项表述错误,当选。

  第28题:

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或景观,它聚焦了一座城市的魅力.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特色之所在。

我国历史上唐代长安之曲江,南宋杭州之西湖,明清南京之秦淮河、北京之故宫,近代上海之外滩,都是历史上极具特色和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并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意象。

随着我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新的城市地标不断浮出地表。

这些新的城市地标如何与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体现出创新和发展。

  已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和象征。

能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B.塑造新的城市地标。

是提升一座城市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C.塑造新的城市地标应在契合历史意蕴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

  D.城市地标的塑造是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先是介绍了城市地标的特点和作用,并举了很多历史实例。

接着笔锋一转.谈到在我国当代城市化进程中该如何塑造新的城市地标的问题。

文段的重点在后一部分,故首先排除A。

  B.D两项只说了塑造新的城市地标的作用和重要性。

  只有C项提到该如何塑造新的城市地标,故本题答案选C。

  第29题:

一般说来,当权者和政治家之所以能够登上政坛,获取或者被__________公共权力,不只是因为他们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还因为他们有过人的美德和意志,也就是说,政治道德和个人美德本身就是他们成为政治家和当权者的一项基本的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赋予条件

  B.给予要求

  C.授予资质

  D.施与素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一空,“施与”意为给予恩惠或财富,句中说的是“公共权力”,不搭配,排除D;

  “给予”比较口语化,用在此处不妥当,排除B。

第二空,“政治道德和个人美德”是人的品德素质,用“资质”比“条件”更合适,故答案选C。

  第30题:

年初,甲、乙两种产品的价格比是3:

5,年末,由于成本上涨,两种产品的价格都上涨了9元,价格比变成了2:

3,则年初时乙的价格比甲高出______元。

  A.9

  B.18

  C.27

  D.36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方程法:

设原来价格为3x和5x,则变化后满足3x+9/(5x+9)=2/3,解方程得10x+18=9x+27,得x=9,故相差2x=18。

代入排除法:

假设为A,则原来甲27/2,乙45/2,涨价后为45/2和63/2,不符合题意。

假设为B,则原来为27和45,涨价后为36和54,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第31题:

经济学领域所谓的“看不见的手”的最初提出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

  C.大卫·李嘉图

  D.萨缪尔森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看不见的手”最早出现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

故本题答案选A。

  第32题:

对于这场发端于民间的关爱孤寡老人和特困老人的慈善活动,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刘隆认为,这显示了“慈善”的理念在当下已经深入人心。

以后开展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这种自发的关爱行为能否形成长期的机制,而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对于加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