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马克思周考试卷5第四章.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3987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假作业马克思周考试卷5第四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寒假作业马克思周考试卷5第四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寒假作业马克思周考试卷5第四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寒假作业马克思周考试卷5第四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寒假作业马克思周考试卷5第四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寒假作业马克思周考试卷5第四章.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寒假作业马克思周考试卷5第四章.doc

《寒假作业马克思周考试卷5第四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假作业马克思周考试卷5第四章.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寒假作业马克思周考试卷5第四章.doc

行政管理本科121班级★复习专用

行政管理本科121班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同步综合练习

简易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P18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分工

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

2.(P183)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生产关系

D.交换关系

3.(P184)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4.(P185)具体劳动()

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

5.(P186)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决定的因素是()

A.生产条件

B.劳动强度

C.劳动熟练程度

D.生产规律

6.(P187)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7.(P18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成比例

D.反向变化

8.(P19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9.(P189)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10.(P190)贵金属货币和纸币在执行何种职能时其作用有较大区别()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11.(P19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

A.不会发生

B.可能发生

C.取决于商品数量

D.是不可避免的

12.(P190)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价格标准职能

13.(P191)价值规律是()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

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14.(P194)在私有制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

A.都成为资本家

B.都成为雇佣工人

C.两极分化

D.彻底破产

15.(P198)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

A.生存资料

B.生产资料

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费用

D.教育培训费用

16.(P198)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对各因素都有影响和渗透作用的因素是()

A.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

C.教育培训费用

D.历史和道德因素

17.(P19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18.(P19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

19.(P199)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

A.物质财富创造过程

B.价值形成过程

C.价值增殖过程

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过程

20.(P20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

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B.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C.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D.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21.(P203)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22.(P20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

D.流动资本

23.(P205)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A.剩余价值

B.可变资本

C.资本积累

D.剩余劳动

24.(P206)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上的比例的是资本()

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

25.(P206)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

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B.生产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C.流通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D.不变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26.(P207)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27.(P210)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及专制独裁制三种

C.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

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

28.(P214)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A.法院

B.检察机构

C.议院或国会

D.警察机构

29.(P217)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议会制

B.三权分立制

C.民主共和制

D.普选制

30.(P219)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实用主义

B.利己主义

C.自由主义

D.民主主义

31.(P218)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A.只具有历史进步性

B.只具有阶级局限性

C.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

D.既无历史进步性也无阶级局限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P182~184)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人类劳动的产品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D.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体现

2.(P18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自然分工

B.劳动分工

C.社会分工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3.(P183)商品二因素是指()

A.价值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价格

4.(P184、190)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更多试卷请登陆九州考苑()

B.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5.(P202)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

A.延长工作日

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C.增加劳动强度

D.提高劳动生产率

6.(P20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

A.二者的共同本质在于都是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不是

7.(P201)决定剩余价值率的因素有()

A.剩余价值量

B.可变资本量

C.必要劳动时间

D.剩余劳动时间

8.(P205)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B.竞争的压力

C.垄断的需要

D.市场经济的要求

9.(P20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

A.政党制度

B.国家制度

C.民主制度

D.三权分立制度

10.(P214)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中的三权指的是()

A.立法权

B.执法权

C.司法权

D.行政权

11.(P218)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资产阶级的()

A.人生观

B.价值观

C.道德观

D.思想形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P183)

2.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P183~184)

3.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P184~185)

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P190~191)

5.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P198~199)

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P199~200)

7.怎样认识资本的本质?

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P200~201)

8.什么是剩余价值率?

(P201~202)

9.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P204)

10.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实质、后果、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P206~209)

11.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P214~216)

12.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P219)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以及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P186~188)

2.怎样理解货币的本质?

货币具有哪些职能?

(P189~190)

3.试述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P193~194)

4.试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P209~210)

5.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P218)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