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3998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猪饲养管理技术.docx

猪饲养管理技术

猪饲养管理技术

(一)猪的生物学特性:

1)猪是杂食动物,有发达的门齿、犬齿、臼齿和吻突,能采食多种饲草、饲料和挖掘地下食物。

对精饲料的消化率为76.7%。

其消化器官特别发达,国内猪种,大肠长度为581.7cm,国外猪种长度为464.6cm,所以饲料来源广泛,可以大养特养其猪。

2)猪是多次发情动物,野猪每年只发情一次,而家猪每隔18—21天发情一次,仔猪断奶后7天左右,母猪又发情,少数母猪在哺乳期就发情成配,人类早就利用猪的这个特点,使其群体迅速扩大,为人类造福。

3)猪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强度大,吃得多,拉得多,长得快,可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肉、脂、肥料和工业原材料。

4)猪是多胎动物,繁殖力强,一年可产仔二窝以上,每胎产仔10头左右,我国有些地方品种,一胎可产仔20—30头,只要注意选种,建立、扩大猪的生产群比较快。

5)猪早熟易肥,屠宰率高,2—3个月,猪器官中的含氮物质基本稳定,而马牛羊要在5—6月龄以后,同时猪可食用的干物质也比其他家畜为高。

6)猪视觉差,但嗅觉听觉特别灵敏,而且神经类型平衡,易形成条件反射,可进行各种调教。

7)成年猪消化能力特别强,乳猪消化能力特别弱,尤其对粗纤维,所以要注意猪的阶段饲养和提供合理的粗纤维,否则要起副作用。

8)猪怕冷、怕热、怕潮湿,尤其是初生仔猪,体温调节功能差,即使气温在20--30℃时,仔猪在出生后,也要2—3天后才能维持正常体温,肥猪在–8℃时发抖,在10--20℃时才舒适,乳猪在–6℃时,便不能站立,所以养猪要注意防寒保暖。

9)由于猪贪睡和脂肪积累,心肺功能较弱,易患呼吸道疾病,所以要加强猪呼吸道病的预防。

同时由于猪贪吃和饥不择食,腹泻性疾病多发,致病原因又多种多样,所以要注意腹泻性疾病的正确诊断、预防和治疗。

10)母猪泌乳力强,乳汁中蛋白质含量高,母猪在哺乳第一个月,平均每天泌乳5—6kg,而公猪每次配种排出的精液,在350—500ml左右,所以养猪要注意蛋白质的供应。

(二)猪的一般饲养管理原则:

1)一个规范猪场应按待配、妊娠、分娩、保育、育成育肥五个车间设计,根据猪的品种、品系、性别、年龄、强弱、用途、分群分圈饲养,定期调正,一般1—2个月整群一次,群饲猪要注意饲养密度,远动场不算,夏天每头育肥猪要占圈1.2M2,,冬天要占圈0.7M2,母猪要7M2,公猪要9M2。

2)执行猪的营养标准和饲养标准,按猪不同类型、阶段,定质、定量的区别饲养,使每头猪每餐吃8—9成饱。

注意猪的食量和饲料容积相适应。

不喂霉烂、变质、冰冻、有毒的饲草饲料。

3)饲喂程序:

先喂重胎母猪,后喂哺乳母猪,轻胎母猪,空怀母猪,先补仔猪料,后喂哺乳母猪,后备母猪,其他猪先喂小的弱的,后喂强的大的,先喂食欲好的,后喂食欲差的,每餐7—8成饱,做到猪饱槽净。

4)定时清扫、冲洗、消毒猪舍,翻晒或更换垫草,保持猪舍和环境的经常性清洁卫生,猪舍和运动场不得有积粪积尿。

5)种猪要适当运动,保持四肢健康结实,增加肺活量,尤其是种公猪每天要驱赶运动,提高配种能力。

6)耐心调教种猪,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点采食,定点睡觉,定点拉屎撒尿,在并窝前应先放牧,使其亲和,避免并窝后咬斗,发挥每头猪的最大生产潜力。

7)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和药物预防程序,经常观察猪的精神、食欲、大小便、呼吸和咳嗽,掌握猪的健康状况,狠抓苗头病,使猪在亚健康状态或发病开始,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减少损失。

8)保证安全生产,杜绝伤害性事故,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舍温达33℃时要冲水降温,38℃时要冲浴降温,冬季舍温在5℃左右要开始供温或垫草,防止寒冷、潮湿、贼风造成对猪的伤害。

保证每头猪安全越冬过夏。

9)水也是猪的重要营养,尤其是哺乳母猪和初生仔猪,要保证供给清洁卫生、充足的饮水,做好饮水消毒和管道清洗,调正水压和饮水器的高度,保证各类猪方便饮用。

10)做好各项记录和报表,如种猪档案卡、母猪哺育记录、配种记录、生长发育记录、栏头卡、免疫和保健记录、死亡记录、饲料消耗记录等。

及时做好总结,改进自己的工作。

(三)规模化猪场生产成绩参考表:

技术指标

单位

较好

最好

备注

发情间隔

7

7--10

≥10

5

受孕率

%

≥85

75--85

≤75

≥90

分娩率

%

≥85

70--85

≤70

88

产活仔数

头/初产

≥10

8--10

≤8

≥11

产活仔数

头/经产

≥12

9--12

≤9

≥13

初生重

Kg/头

≥1.6

1.1—1.6

≤1.1

≥1.8

28d断奶重

Kg/头

≥7.5

6—7.5

≤6

≥8.5

35d断奶重

Kg/头

≥8.5

6.5—8.5

≤6.5

≥10

9周成活率

%

≥90

80--90

≤80

≥95

年产窝数

窝/母猪

≥2

1.8--2

≤1.8

≥2.2

9周成活率

头/母/年

≥18

15--18

≤15

≥21

年成活率

头/母

≥17.5

14—17.5

≤14

≥20

达90kg

天数

≤175

175--190

≥190

≤165

达105kg

天数

≤182

182--227

≥227

≤170

料重比

育肥期

≤3

3--4

≥4

≤2.4

9周-出栏

料重比

全程

≤4

4—4.5

≥4.5

≤3.5

出栏率

%

≥98

95--98

≤95

≥99

瘦肉率

%

≥56

51--56

≤51

≥60

背膘厚

Cm(厘米)

≤2.8

3—3.2

≥3.2

≤2.5

(四)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从个体来说,双亲对后代的遗传贡献是相等的,但从群体来说,公畜的重要性要大大超过母畜,要培育一头优秀种公猪,选择是基础,培育是关键。

在饲养管理上应抓好:

“初配体重关”,“食欲健康关”,“配种调教关”。

Ⅰ、初配体重关:

1)种公猪的选择:

在品种确定后,一头合格的种猪,6月龄第一次选种,体重要达到80kg,8月龄体重大于100kg,投入初配,体重不达标不配种。

体重达标配种,是培育一头合格公猪的基础。

2)一岁龄公猪,每周只允许配种二次,成年公猪每周配种5次,如有一天配种二次,第二天应停配一天。

3)公猪的营养:

代谢能3265KC/kg,粗蛋白14%,赖氨酸0.6%,钙0.75%,总磷0.60%,有效磷0.35%。

青年公猪日粮标准为2—2.5kg,成年公猪为3.0kg,每日二餐,早餐喂45%,晚餐喂55%,过度饲喂会造成肥胖、性欲下降,而营养不良,同样会造成精液品质下降。

4)饱食,空腹、疾病不配种,配种后严禁饮冷水,吃剩食和下水沐浴,避免造成应激和死亡。

Ⅱ食欲健康关:

1)良好的食欲,是培育一头合格公猪的关键,要注意饲料的新鲜和适口,做到顿吃顿清,每餐不留剩食,用湿拌料,料水比以日粮吃完为原则,防止过干过稀。

2)适当补充动物性饲料,控制能量饲料,防止肥胖,迟钝而造成性欲下降。

3)进行分化饲养,公猪宜多喂生理性酸性饲料,即多喂精饲料,适当搭配青绿多汁饲料。

4)定期精检,一般每年2—4次,精液品质可反映公猪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并及时分析纠正。

5)培育青年公猪,要适当增大采食量,所以要适当提供青粗饲料,增大猪的胃容积,使青年公猪有良好的食欲。

6)舍温在29℃以上时,公猪精液品质下降,并可造成长达6周的低受精率,所以公猪更要重视防暑降温工作。

7)做好乙脑和细小病毒病的免疫,对65—80kg的青年种公猪,接种猪细小病毒病疫苗,4周后二免,30天后才允许配种。

在4月中下旬接种猪乙脑疫苗,5—7天后二免。

Ⅲ、配种调教关:

1)非配种期公猪要加强运动,在配种期要适当运动,公猪舍应有运动场,平时让公猪自由活动,使公猪有结实的四肢和腰杆。

2)不准劣待公猪,要经常刷刨猪体,保持猪体清洁卫生,增进人畜亲和。

3)要培养公猪良好的条件反射,在专用配种场内配种,尽量减少失配次数,防止恶癖产生。

4)配种要有一个锻炼的过程,初配公猪要选择发情旺期的经产母猪组配,平时要经常采精锻炼,防止配种时公猪紧张、早泄、性迟钝和自淫。

5)采精公猪必须满足公猪爬跨、勃起、抽动、射精四个反射的生理要求。

6)保持猪舍安静,减少声、光、物的刺激,避免公猪“性骚动”。

7)配种前应定期剪去包皮外的抢毛,并挤净包皮积尿,擦净并消毒下腹,搞好配种卫生。

(五)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培养好一头母猪,目的是要为我们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仔猪。

母猪的生产力是以产活仔数、泌乳力(20天窝重)、断奶窝重为指标。

母猪的饲养管理,有两条原则,一是妊娠期的限制饲养和哺乳期的敞开供料,二是严格按6个阶段区别饲养。

按照以上原则,养好一头母猪必须抓好“配种关”、“怀孕后期管理关”、“哺乳关”。

Ⅰ、配种关:

1)后备母猪应在135kg,二元杂交母猪150kg体重,第二个情期配种,实行双重交配或重复交配,提高受胎率和产子数。

2)母猪在待配阶段,实行“短期优饲”,可增加饲喂量,也可在饲料中添加4%油脂,促使母猪迅速恢复体力,迅速发情成配,并可增加排卵18%。

3)要注意配种卫生,配种前应洗净母猪后躯,清洁消毒外阴,为提高受胎率和产子数,可在配种前宫内注射1—2万单位庆大霉素,配种结束后,立即注射20—40单位的缩宫素。

4)成配后至21天,为母猪妊娠前期,应立即降低饲养标准,喂妊娠母猪料,营养标准为代谢能3100kc/kg,粗蛋白13.5%,赖氨酸0.6%,饲养标准为母猪维持日粮标准1.2kg的1.5倍,即每日喂1.8—2.0kg。

此阶段低水平的饲养,可促使孕酮产生,帮助受精卵顺利着床,提高受胎率和产子数。

5)从成配到21天是保胎的关键期,应原舍饲养,防止并圈或粗暴母猪,防止胚胎早期吸收和流产。

6)成配21天后,母猪进入妊娠中期,要逐步增加饲喂量,每天喂2.5—3.0kg,妊娠中期增加饲喂量,可促进胎儿肌纤维的增长,可改善出生后20—80kg时的生长速度和增重效果。

7)母猪应在配种前4周或分娩后5—7天,免疫猪瘟,剂量为4—5头份,3—5天后免疫猪伪狂犬病。

其他按免疫程序免疫。

Ⅱ、妊娠后期管理关:

1)母猪妊娠后期指的是妊娠后81天至分娩前5天,加强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对提高仔猪初生重,生活力和母猪泌乳力有很大的影响。

这个阶段胎儿生长快,在妊娠一个月时,胎儿体重才3g左右,至50天体重还不足50g,妊娠第一个月,胎儿体重为初生重的0.4%,第二个月为16.2%,第三个月为38.0%,其余44.4%的体重是在分免前一个月增长的。

2)这个阶段母猪食欲旺盛,但不能敞开供料而要限制饲喂,防止母猪厌食症的发生。

日粮为3.5—4.0kg,饲喂粗蛋白为15—16%的哺乳母猪料,一日喂三餐,早餐喂35%,中餐喂25%,晚餐喂40%。

如体况过瘦,乳房干瘪,还要额外加料。

3)实行单栏饲养,直到分娩前5天进入产床,注意保胎,防止挤压、过饥、过饱,不喂霉变、冰冻、酸性过大的饲料,防止流产和死胎。

4)在分娩前30天,免疫伪狂犬病、蓝耳病、口蹄疫和猪传染性胃肠炎,在预产期前10—30天驱虫。

5)防止母猪便秘,应在饲料中添加0.3%硫酸钠。

6)在分娩前三天应减料30%,并实行空腹分娩,为防止乳房炎和母猪产后感染,这时应进行一次保健。

7)做好迎产准备,如实行分娩监护,在妊娠113天,注射氯前列烯醇0.4mg,84%的母猪,在30—36小时以后分娩。

Ⅲ、哺乳关:

A、母猪在哺乳期要损失很大的体重和体力,一头152.6kg的分娩母猪,在断奶时体重下降至127.3kg,减重25.3kg,在产仔10头以上,每增加一头,母猪体重递减4kg,一个哺乳期母猪每日泌乳5—6kg,每克乳含热能1220卡左右,所以敞开供料,提高母猪在这个阶段的采食量,是饲养管理的关键。

影响母猪泌乳力的因素由多方面决定:

1)营养和饲料:

母猪泌乳力一定层度上受遗传影响,其遗传力h=0.06,但主要受环境影响,而这个因素主要是饲养与管理:

1在分娩后3—5天,对母猪实行敞开供料,其日粮计算方法是:

母猪维持日粮2.0kg,产10头仔猪,每头供料0.4kg,共计6.0kg,如多产一头,额外再加0.7kg。

2提供一定量的青绿多汁饲料,某些青料中含聚酚氧化酶,能参与泌乳活动,增加泌乳力,如苦荬菜,糖用甜菜根等。

3增加夜餐,可提高母猪泌乳力。

每晚12时到1时加喂0.5—0.75kg夜餐,效果明显。

2)饮水:

母乳中含水份81%,由于哺乳母猪新陈代谢旺盛,又加泌乳之需,母猪每天要饮水20—30kg,泌乳母猪要敞开供水。

水不足便会影响泌乳量。

3)母猪年龄和胎次:

初产母猪乳腺未经用进废退的锻炼,奶口较紧,哺乳时往往兴奋、紧张,泌乳力较低。

3—8胎泌乳较稳定,9胎以后由于年老,泌乳力降低,所以要缩短猪的世代间隔,调整群体年龄结构,选优去劣,提高群体平均泌乳力。

4)体型大小:

由于体型大的母猪,能够较多失重,所以相对来说,泌乳力较高。

5)分娩季节:

一般春秋气候温润,母猪又经过冬夏的辛苦,食欲较好,泌乳力较冬夏要高。

所以提倡季节产仔,避开寒冬盛夏产仔。

6)其他:

母猪无乳缺乳,往往是疾病、食欲差、喜挑食或厌食的结果,所以要综合分析原因,及时加以解决。

B、如何正确判断母猪泌乳量,并采取正确措施,提高母猪泌乳力?

1)母猪奶水正常:

1母猪正常掉膘。

2仔猪生长发育好。

3母猪每隔一小时放奶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

放奶时母猪哼哼有力。

4仔猪吃奶时尾梢直翘,秩序有条,吃奶后腹部饱满,很快安睡。

5尿少,初生时小便才几滴。

2)母猪缺奶:

1母猪膘肥体壮不掉膘。

2仔猪发育不良,小便多,易拉稀。

3每次放奶时间短,母猪哼声无力,放奶时仔猪争奶头或叮住奶头不放。

4母猪乳房干瘪,睡下时把乳房压于腹下,不愿放奶。

5仔猪采食母猪料,母猪一站立,仔猪便去叮奶头。

6哺乳期母猪发情。

3)母乳过浓:

1母猪乳房饱满,经常粘着垫草杂物。

2仔猪前期生长良好,但口渴,大便增多,后发生呕吐,排出豆渣样灰白色粪便,长得最大的往往因消化不良性中毒而突然死亡。

3通过减料或放牧,情况改善。

C、加强母猪分娩管理:

1)母猪临产前一周,经彻底冲洗、消毒后,进入产房,并减料20—30%,等待分娩。

2)实行空腹分娩,临产前应进行一次保健,防止母猪乳房炎、子宫炎和产后发热。

注射长效土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分娩结束后再注射一次。

3)分娩前应洗净和消毒母猪后躯、乳房,挤掉乳塞,准备好接产工具、药物,专人值班接产。

4)母猪分娩应在三小时内完成,平均每15分钟分娩一头,如母猪阵缩努责微弱,在宫颈开放后,注射催产素,催产素应每30分钟注射一次,每次注射30—40单位,直至分娩结束,胎衣娩出。

5)母猪预产期已到未分娩者,可实行分娩监护,注射氯前列醇0.4mg,84%母猪在注射后30—36小时分娩。

6)在高温季节和人工助产的母猪,分娩结束后,应实行一次子宫冲洗,恶露多的要冲洗3—5次,冲洗后在子宫内垫塞1—2克土霉素或环丙沙星,将子宫炎消灭在哺乳期。

7)分娩结束后应进行现场清理,擦净猪体血污,更换垫料垫草,并给母猪适量麸皮盐汤(麸皮250克,盐25克,温水2公斤),加适量红糖更佳。

8)在24小时内做好仔猪断牙、打号、称重,填写好报表和母猪哺育记录。

9)如发生难产,应报告兽医、技术人员,及时处理。

10)做好值班,防止母猪子宫外翻,子宫垂脱和压死仔猪。

(六)仔猪的饲养管理:

Ⅰ、仔猪生长发育特点:

1)生长发育快:

仔猪10日龄体重为初生重的2.1倍,15日龄为3倍,影响仔猪前期增重的主要因素是母乳和护理,影响后期增重的主要因素是前期的体重和补料水平的作用。

仔猪早期生长体重表单位:

市斤。

仔猪初生重范围

15日龄

30日龄

45日龄

60日龄

1.5以下

4.509

9,478

16.211

26.227

2.0—2.5

7.017

12.012

21.236

33.325

3.0—3.5

8.511

14.378

22.876

38.607

4.0—4.5

9.621

16.213

26.903

42.912

平均

7.174

12.257

21.074

34.732

2)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全:

仔猪初生时胃重仅4—8克,能容纳乳汁25—50克,21日龄胃重150克,容积比初生时大19—20倍。

初生仔猪胃液中有足够的凝乳酶,但胃蛋白酶含量不高,因胃腺没有完全形成,不能制造盐酸,所以胃中缺少游离盐酸,不能充分活化胃蛋白酶,也不能有效抑制进入胃肠道的病原微生物,因而仔猪容易发生腹泻性疾病。

3)仔猪特别怕冷:

由于仔猪初生时特别幼小,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初生时体温受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

即使气温在20--25℃时,仔猪也要2—3天适应,才能恢复到正常体温,所以必须加强初生仔猪的保温工作。

4)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母乳中唯一不能满足仔猪营养需要的是铁。

初生仔猪每天需铁7mg,但100克母乳中只含铁0.2mg,仔猪在出生后7天内,只能每天从母乳中获得1.5mg铁,第二周每天获得2.3mg铁,所以初生仔猪红血球500万/mm3,到第二周减少到350万/mm3,从初生至8周,一般从5—21天,仔猪便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所以仔猪出生3天,便要补铁。

所以根据仔猪生理特点,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使仔猪长得快,必须抓好仔猪“初生成活关”,“补料防痢关”,“旺食增重关”。

Ⅱ、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1)初生成活关:

1养好公猪和母猪,特别是母猪妊娠后期饲养管理,对提高仔猪初生重和生活力至关重要,仔猪初生重除与断奶仔猪数以外,与其他均呈正相关,如初生成活率Y=0.32,哺乳期增重Y=0.29,断奶重Y=0.42,而仔猪初生重决定于父母基因型和双亲相互作用,由于母体效应,母猪影响大于公猪,谷胱甘肽含量不同,是胎儿体重的限制因素,而非遗传因素,它决定于母猪体型大小,年龄,妊娠胎数,母猪营养和健康状况,妊娠期长短,每胎仔猪数,胚胎在子宫内位置,子宫内竞争,胎盘大小,气候的影响,所以要提高仔猪初生重,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才能实现。

2仔仔猪出生后,要尽早让仔猪吮乳,吃足初乳。

初乳比常乳浓,并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维生素A、D、E、C,由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对增强仔猪早期对疾病的抵抗力,十分重要,分娩后3—5天,初乳逐渐变为常乳,因而让仔猪尽早吃足常乳,十分重要。

3固定好奶头:

仔猪有认定一个奶头吮乳的习性,但又有争夺奶水较多的奶头或抢占两个奶头的特性,所以在出生后2—3天内,必须固定奶头,使仔猪吮乳秩序井然,让母猪安心的放奶。

使泌乳力充分的发挥。

由于各对奶头乳管数不同,泌乳量有差别,固定奶头可将初生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面或中间的奶头,个体重大的固定在后面的奶头,使一窝仔猪生长均匀,防止产生落脚猪和僵猪。

各对乳头乳管数和泌乳量

乳头

第一对

第二对

第三对

第四对

第五对

第六对

第七对

乳管数

2.25

2.07

2.04

2.04

2.05

2.02

2.00

平均泌乳量%

100

96.8

93.4

97.2

96.0

95.3

74.1

4专人值班,抢救窒息、假死仔猪,防止难产,避免压死、踩死仔猪。

仔猪出生后被母猪踩死、压死占仔猪哺乳期死亡的三分之一左右,并大多在出生后一周之内,这对提高仔猪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属仔猪原因:

初生重小,先天不足,体弱无力。

也可因仔猪争夺奶头,致使母猪不安,经常起卧,造成压死仔猪。

据文献报道,被压死仔猪中,初生重1kg以下占46.3%,1.8kg以上只占10%(贝利奇)。

0.8kg以下占82.1%,0.8—1.2kg占40%,1.2—1.5kg占19.2%,1.5kg以上占7.4%(沙拜尔)。

所以提高仔猪初生重可以减少仔猪死亡。

B、属母猪方面的原因:

母猪年老耳聋,反应迟钝,或过于肥胖,缺少远动,或性情急躁,反复起卧,或初产母猪没有经验,经常会压死仔猪。

C、属护理方面的问题:

垫草过长过厚,猪舍太小,不适当的打吓母猪,以上情况必须分别予以解决。

5寄养与并窝:

由于一窝产仔太多或太少,母猪患病或缺乳等情况,必须寄养或并窝,条件和办法是:

A、日龄:

最宜在初生至3日龄,奶头未固定前。

B、必须吃足初乳,一般先出生的寄养于后分娩的为好。

C、必须使寄养与并窝的仔猪,先互染气味,如将两窝仔猪同放在一个筐内,或将母乳、胎水涂在仔猪身上,一旦仔猪愿意吮奶,母猪愿意授乳,并窝即告成功。

6保暖:

仔猪怕冷,却尚无自身调节体温的生理功能,需要保暖,产床内应设置仔猪保温箱,内置电热板或红外线灯泡,箱内温度应调至30--32℃。

供仔猪吮乳后安睡。

接产时应及时擦干羊水,防止热量散发。

及时吃上初乳,也可御寒。

防止贼风,潮湿和气候骤变。

实行季节产仔。

7防止缺铁性贫血:

仔猪出生第三天应补铁,可用注射的方法,也可用口服的方法补铁,配方是:

CuSo41克+FeSo42.5克+水1000ml,仔猪每日每天口服1ml。

8供水:

由于母乳脂肪高达7—11%,仔猪口渴,所以仔猪出生后三天,就要供水,铜铁溶液也可加在饮水中。

9产下弱仔和体重过小的仔猪可不断牙,并注射雌激素0.1mg。

10防止仔猪红痢、黄痢和仔猪葡萄球菌病:

仔猪红痢黄痢,死亡率可达80—100%,母猪血清可以预防,刚产下仔猪,每头口服1ml,每日三次。

母猪分娩前40天、30天注射疫苗免疫。

预防仔猪葡萄球菌病,应严禁用干草擦仔猪羊水,避免造成皮肤创伤而发生葡萄球菌病。

2)补料防痢关:

仔猪补料不但可以大大提高仔猪断奶重,而可锻炼仔猪胃肠道功能,促使消化功能的完备,是预防仔猪白痢最有效的措施。

仔猪初期增重主要靠母乳,而母猪泌乳高峰在分娩后20—25天,随后开始下降,为此要使仔猪在母乳下降前,能采食较多的饲料,必须给仔猪提前补料。

仔猪在出生2—3日内,除了吃奶,基本不活动,4—6日后,开始在母猪身旁活动,吃饱奶后更为活跃。

从7日龄开始,仔猪能离开母猪,单独活动,并进行拱掘舔咬等本能活动。

生后7—10天仔猪开始长牙,齿龈发痒,喜啃咬,所以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仔猪出生后5—7天,开始诱饲,使仔猪尽快学会吃料。

1仔猪出生后5—7天,饲养员应有意识使仔猪接触补料盘和饲料,由于仔猪活动时间是上午9时至下午3时,阴雨冷天,仔猪只在中午稍有活动,所以调教引食,必须掌握仔猪活动规律,因势利导。

2利用仔猪拱掘本能,在地面撒些饲料,逗引仔猪拱掘,达到诱饲目的,也可将饲料撒在猪舍内,让母猪舔食,达到母教子食的目的,使仔猪早日采食,逐日增加,在8—20日龄上食。

3现在饲料厂提供的开口料,有很好的诱饲效果,配方中含有彭化大豆、血浆蛋白、卵磷脂和香料,营养丰富,仔猪爱食,大家可以采用,可以事半功倍。

4仔猪料要求全价、稳定、适口、新鲜,所以使用开口料要做到少喂勤添,少吃多餐,顿吃顿清,逐步增大仔猪食量,到28日龄左右,每天能采食150克饲料。

5补料是防止仔猪下痢的最佳办法,另外,加强母猪饲养管理,使母乳不过稀过浓,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干燥,室温不忽高忽低,如发生白痢,应及时治疗。

3)旺食增重关:

仔猪5—7天开食,15—18天上食,并逐渐出现抢食、贪食现象,旺食期开始了,这时仔猪采食量增大,生长加快,所以抓好旺食,是提高仔猪断奶体重和断奶后品质的关键措施。

①增加喂食次数,白天喂三次,增加一次夜餐,每餐喂8—9成饱,并做到敞开供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