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一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4175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一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一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一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一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一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一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一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一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一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一

  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

  解析网络整理版

  第1题:

计算机病毒是指:

  A.编制有错误的计算机程序

  B.设计不完善的计算机程序

  C.计算机的程序已被破坏

  D.以危害系统为目的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明确定义:

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D项正确。

  第2题:

法制:

  ():

稳定相当于():

打破:

公平

  A.漏洞弊端

  B.改革平衡

  C.健全垄断

  D.社会发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法制健全后才能够促进稳定;垄断打破后才能达到公平。

  第3题:

今后,技术的交叉与融合会越来越明显。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方向不会仅仅依赖于一两类学科或某种单一技术,而是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

技术融合趋势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能也不应该孤立地发展,而是既要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创新,又要有利于未来新兴产业的崛起。

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之间的融合也是大势所趋,这将使得行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综合竞争力越来越强。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顺应技术融合的新趋势

  B.未来行业的界限会变模糊但综合竞争力会增强

  C.提高综合竞争力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D.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主力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

文段的主体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是技术融合的大势所趋。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4题:

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它所要测量东西的程度是指测验的()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定义:

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它所要测量东西的程度。

  (本。

由张恩凯提供)第5题:

关于我国传统饮食文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四大菜系”包括鲁菜、苏菜、粤菜、川菜

  B.我国著名的茶有福建安溪的铁观音、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等.

  C.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D.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姜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

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

  第6题:

元认知知识包括()。

  A.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B.对任务的认识

  C.对有关学习策略的认识

  D.对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认识

  E、对教师的认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一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

  第7题:

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A.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B.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C.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D.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C,D。

欧洲启蒙运动兴起于

  17、18世纪,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把斗争的矛头直指专制王权,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反封建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文化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是在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相继失败的情况下兴起的。

新文化运动以欧洲启蒙运动所宣扬的民主、平等思想为武器,对中国的传统思想进行了猛烈抨击,动摇了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故选ACD。

  第8题:

调查显示,少儿图书在2020年的销售量同比增长近25%,成为继经管、学术文化类图书后的又一高增长板块。

在2020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中,少儿图书所占的比重达到11%以上;本土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销量更是呈井喷之势,在各大书店的少儿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往往占据至少一半以上的席位。

根据这段文字可知,2020年()。

  A.少儿图书销量超过学术文化图书

  B.图书市场整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C.少儿图书销量占零售市场的两成以上

  D.畅销儿童文学作品有本土原创化的倾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A项,理解错误,由“少儿图书成为继经管、学术文化类图书后的又一高增长板块”,可见销量并未超过学术文化图书。

B项,无由推断,文段仅说明了少儿图书在图书零售市场上的比重,与往年相比是否有变化,其他各类图书的比重是否有变化,这些都无从得知,因此,不能推出“图书市场整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C项,数量错误,“少儿图书所占比重达到11%”,而非占两成以上,两成应在20%以上。

D项,原文最后一句“本土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占至少一半以上的席位”的同义替换。

故选D。

  第9题: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①③⑤,②④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这6个图形中,①③⑥图形从内到外的图形形状都相同。

  ②④⑤这一组却不符合此规律。

故选C。

  第10题:

公司某部门80%的员工有本科以上学历,70%有销售经验。

60%在生产一线工作过,该部门既有本科以上学历,又有销售经历,还在生产一线工作过的员工至少占员工()

  A.20%

  B.15%

  C.10%

  D.5%55

  B.10:

58

  C.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如果总人数为100,则有20人不是本科,30人没有工作经验,有40人没有一线工作经验,要想三者同时存在的最少,则需三者不同时存在最多,最多为90人(20+30+40),所以至少三者都存在的比例为10%。

  第11题:

某国私立大学学费和住宿费昂贵,而奖学金名额却非常有限,有人认为低收人家庭的孩子很难进人私立大学。

有专家反驳说,私立大学会为低收人家庭的学生减免学费和生活费,因此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很容易进入私立大学。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专家的观点?

()

  A.来自低收入家庭学生的申请录取率远低于来自其他家庭学生的申请录取率,尽管他们在高中的成绩更为优秀

  B.某著名私立大学为所有家庭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学生免除学费

  C.私立大学每年接受大量捐赠,拥有足够的资金去帮助低收人家庭的学生

  D.该国很多成功人士来自低收人家庭,但他们都曾进人私立大学就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专家的观点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很容易进入私立大学”,论据是私立大学会减免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

  A项说明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申请私立大学录取率较低,说明私立大学录取的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很少,直接反驳了专家的论点,构成质疑。

  B.C.D三项都是补充论据,均支持了专家的观点。

本题选A。

  第12题:

能认识到自己有种种遗憾,勇于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坦然无愧的人,可以说是完整的。

知道自己够坚强,熬得过悲伤而幸存,丧失至爱而觉得自己并非残缺的男男女女,可以说都是完整的。

你已经历了最坏的境遇,而依然是完整的。

我们每一个人天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能如残缺之圆继续在人生之途滚动并细尝沿途滋味,就能达到其他人只能渴望的完整。

我相信这就是生命所能赋予我们的:

不求事事如愿,但求问心无愧。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不能做到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坦然无愧的人是不完整的

  B.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是残缺的

  C.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不完整的

  D.知道自己足够坚强的人是完整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是道细节。

文段只是说“勇于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坦然无愧的人,可以说是完整的”但并不能据此推出“不能做到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坦然无愧的人是不完整的”,A项属于无由推断。

  B.C项则属于主观臆测,文段只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天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不能等同于“残缺”;文段也没有涉及现实生活中不完整的人的比例,故C项“大多数”说法不准确。

由文段第二句可知D项说法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13题:

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常常看到冷冻室中冒出一股白雾,这是()。

  A.冰箱里原有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B.冰箱里的冰升华后又凝结成小水滴

  C.冰箱里的水变成水蒸气

  D.冰箱外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冰箱内的低温气体飘散到冰箱外,使周围空气中平时看不见的水蒸气迅速冷却液化,成为很多微小水珠,就形成了“白雾”。

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14题:

有些教师经不起金钱物欲的诱惑,把教书作为向学生索取钱物的条件,以职谋私,这违背了()的要求。

  A.关爱学生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为人师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故选D。

  第15题:

适当食用粗粮,增加纤维素的摄人有益人体健康。

下列有关纤维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在胃肠中可被分解为葡萄糖,并被人体有效吸收

  B.食物中的纤维素能够使人产生饱腹感,有利于减肥

  C.纤维素能够吸附一些有害物质,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

  D.纤维素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能够吸附大量水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食物中的纤维素(即膳食纤维),可以减缓食物由胃进入肠道的速度并具有吸水作用,吸水后体积增大,从而产生饱腹感而减少能量摄入,达到控制体重和减肥的作用,B项正确。

纤维素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协助人体清除肠道内的有毒物质,起到润便、治便秘和痔疮及及时排除体内有害毒素的作用,

  C.D项正确。

同时,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并且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一种多糖,A项错误。

故选A。

  第16题:

以下有关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是戊戌变法,京师大学堂就是在这次变法中设立的

  B.护法运动是一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打倒北洋军阀专政的虚假共和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运动

  C.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民主主义者高举“平等”和“求实”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支化运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由此可知,D项错误。

  第17题:

清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意味着()。

  A.人口增加后地丁银随之增长

  B.人口的增加不再与赋税相联系

  C.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

  D.人头税与田赋分别征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摊丁入亩”制的实施,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这意味着人口的增加不再与赋税相联系。

  第18题:

医患双方都具有独立人格要求医师做到()。

  A.不伤害患者

  B.从各方面关心患者

  C.

  “患者是上帝”

  D.平等待患

  E、关心患者心理需求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19题:

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

  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

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

  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

  这段话谈论的是()。

  A.人的生命价值

  B.人的生活方式

  C.人的地位区别

  D.人生变幻无常

  【解析】

  正确答案:

A。

该段文字通过对人的生与死的比较,阐述了两种不同的生命价值。

  由此判断,只有A项符合。

  第20题:

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完成的《唐律疏议》是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全面体现了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__________、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__________性法典,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性质、权威

  B.原则、方向

  C.水平、代表

  D.观念、指导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唐律疏议》之所以是“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对后世和

  周边国家产生深远影响,是因为它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而非“原

  则”、“观念”或“性质”。

本题答案为C。

  第21题:

149,257,365,473,()

  A.581

  B.590

  C.608

  D.617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22题:

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植物性食品对于地球资源的利用率确实要高一

  些。

对于那些为了这个目标而素食的人来说,确实应该给予充分的尊敬。

但是,人类的发

  展毕竟是为了让人们活得更美好。

那些让人们活得很美好的东西,无论是汽车飞机还是电

  脑网络,都是依靠消耗地球资源而存在的。

相对于这些,肉食对地球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巨

  该受到尊重。

但是,素食主义者也不应该为任何原因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要求别人也素食。

对以上语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当一个人是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选择素食,我们才应该尊敬他

  B.人们选择素食还是肉食,并不足以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C.素食主义者往往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要求别人也素食

  D.人们为了活得更美好而消耗地球资源,这是无可指责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项的表述过于绝对。

文段中只是提及“对于那些为了这个目标而素食的人来说,确实应该给予充分的尊敬”,而不是只有对为了这个目标而选择素食的人才应该尊敬。

  第23题: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

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________,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

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A.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

  B.那静静的柔波是这样的空荡,柔情

  C.那粼粼的水光是这样的迷茫,深沉

  D.那弯弯的涟漪是这样的袅娜,迷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这段话主要讲的是物质文明的问题。

引号里面的话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并由此得出结论:

物质文明给精神文明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

再分析四个选项可知,选项

  B.D都是对引号中的话的总结,过于片面。

选项C原文中没有提到,只有选项A涵盖了原文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

  第24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金融危机,某市政府为当地的出口企业制定了许多扶持政策,大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B.如果你没亲身参加过蹦极运动,那么它给人带来的巨大刺激你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C.易中天《品三国》一书出版后,受到许多读者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D.考虑问题时没有大局意识,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就是他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中“脱颖而出”适用于人,且不适用句中实际情况;

  B.D两项中词意误用。

故选C。

  第25题:

证据按其来源可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就是直接来源于案件客观事实的证据:

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传来证据的是()。

  A.甲致乙重伤所使用的匕首上留下的指印与甲的指纹同一的鉴定结论

  B.公安机关勘验杀人现场时发现的插在被害人胸部上的一把匕首

  C.医生魏某转述的被害人在临死前向他讲述的遭受犯罪分子侵害的事实

  D.证人看到甲身上有血迹,从犯罪现场走出的证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传来证据定义的关键信息是:

间接获得的证据材料。

A项的鉴定结论、B项中的匕首、D项证人的证言都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属于原始证据;只有C项魏某的转述来自于被害人的陈述。

是间接获得的,属于传来证据,故答案选C。

  第26题:

早上7点两组农民开始在麦田里收割麦子,其中甲组20人,乙组15人。

8点半,甲组分出10人捆麦子;10点,甲组将本组所有已割的麦子捆好后,全部帮乙组捆麦子;如果乙组农民一直在割麦子,什么时候乙组所有已割的麦子能够捆好?

(假设每个农民的工作效率相同)

  ()

  A.10:

45

  B.11:

00

  C.11:

15

  D.11:

3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工程问题。

采用赋值法,赋值每个农民割麦子的效率为1,由题意,甲组割麦子的总量为20×

  1.5+10×

  1.5=45,故每个农民捆麦子的效率为45÷

  1.5÷10=3;设从10点之后经过x小时,乙组的麦子全部捆好。

故乙组割麦子的总量为15×(3+x),捆麦子总量为20×3×x,二者应该相等,解得x=1(小时);故

  11:

00时麦子可以全部捆好(最后一步可以采用代入排除)。

  第27题:

  ()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A.夸美纽斯

  B.苏霍姆林斯基

  C.加里宁

  D.马卡连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略。

  第28题:

这不奇怪,普通民众的宗教狂热惯常地拒绝理性,迟早会滑入荒唐的______之中,于是它也快速地产生质变,回归于原始宗教的愚昧状态,失去了内在的精神力量和外部的传播力量,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猜想病人膏肓

  B.臆想奄奄一息

  C.臆断苟延残喘

  D.臆造行将就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猜想:

猜测、猜度。

臆断:

主观的判断推断。

臆造:

凭主观臆想编造。

  “民众的宗教狂热惯常地拒绝理性”说明他们只会凭主观进行想象。

  “宗教”是一种思想,因此用”

  “臆断”、“臆造”不合适。

臆想:

主观想象,符合题意。

奄奄一息:

只剩下微弱的气息。

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

本文讲“宗教狂热失去内在的精神力量和外部传播力量”,说明其即将消亡,故“奄奄一息”用在此处更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