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4218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

  金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

  第1题:

下列哪组词语都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

  A.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

  B.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桂

  C.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

  D.金榜题名、桂冠、独占鳌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

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出自: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八:

  “论他的志气,便象冯京商辂连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里东西,真个是足蹑风云,气冲斗牛。

”五子登科:

《宋史?

窦仪传》记载:

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第2题:

面对具有威胁性的突发事件,恐慌心理是人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

但是。

  过度的恐慌反应,常常会导致比事件危害本身更为严重的消极后果。

经验显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许多损失可能不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的过度恐慌导致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产生恐慌心理是人们在突发事件中的正常反应

  B.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人们的损失往往是自己造成的

  C.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其实不必慌张

  D.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应尽量保持稳定的心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但是”引导了文段的重点,即过度的恐慌会导致比事件本身更严重的损失,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应过度恐慌,而应该保持稳定的心态,D项为正确答案。

A项说法本身没错,但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B项“人们的损失往往是自己造成的”说法有误;文段强调的是过度恐慌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与损失,不是完全告诫人们不必恐慌,且“其实不必慌张”的说法也不现实,故C项有误。

  第3题: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的()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并不是决定他能否学会教学内容,而只是决定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该项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4题: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机关中()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大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根据《宪法》第89条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第5题: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

  A.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

  B.营养和环境保护的健康教育

  C.心理卫生教育

  D.生殖健康教育

  E、以上都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E。

  第6题:

某年全市的文理科高考状元都是志远私立高中的学生,于是很多家长得出结论说:

  “志远中学比市重点高中—一中的教学质量都高”。

以下哪项最能反驳这些家长们的结论?

  A.有没有出现文理科高考状元并不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高低的惟一标准

  B.该年志远中学学生高考平均分比市一中学生的低很多

  C.因为志远中学的教师待遇好,有不少教师离开市一中来志远教书

  D.志远中学的学生都住宿.所以他们在校学习时间比市一中学生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削弱型题目。

题干由“文理科高考状元都是志远私立高中的学生”,得出结论“志远中学比市重点高中一中的教学质量都高”。

A项可以削弱题干论证关系,说明题干论据与结论间无必然联系;B项说明志远中学的教学质量低于一中,直接反驳了题干论点,削弱程度最强。

C项中的教师、D项中的在校时间长与教学质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为无关项。

故答案选B。

第7题: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C.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运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D.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这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匪夷所思:

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的。

  “夷”是平常的意思,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用在这里修饰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是不恰当的,排除A项。

  “特立独行”用来形容行为高洁,不随波逐流。

由词义可以看出该词的使用对象是人,而例句说的却是“阶级”,使用对象不正确,排除B选项。

前赴后继:

前面的赶过去,后面的紧跟上,比喻连续不断,勇往直前属于褒义词,常用来形容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不断地投入战斗,奋勇冲在前面,表现的是革命斗争的英勇壮烈。

C项中用于形容“破坏制度与规则者”是明显的褒贬不当,排除C项。

  “不厌其详”,不嫌详细,愈详细愈好,用在这里很好地表现了询问者对学员在基层工作的情况问得仔细。

故选D。

  第8题:

我国黑龙江北部一月份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的最低气温曾达到过-52.3℃.因此只能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A.水银比酒精传热快

  B.水银比酒精传热慢

  C.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低

  D.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水银,即汞,熔点-38.8℃,沸点356.7℃;酒精,即乙醇,熔点-114.3℃,沸点78.4℃,也就是说酒精在-114.3℃才会凝固,所以冬季低温中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就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比酒精高。

  第9题:

领导意味着确立方向和战略决策,激励与鼓舞他人,为变革创建远景,管理意味着执行计划、制定实现目标的详细步骤和时间表,分配资源,支配日常工作,完成活动。

  管理者是把事情做正确的人,而领导者是做正确的事情的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领导的是()。

  A.公司的董事长

  B.军队的基层连长

  C.政府的新闻发言人

  D.企业的经理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军队连长、政府新闻发言人和企业经理人是执行计划、完成活动的人,而只有公司董事长才是确立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的人。

故选A。

  第10题:

  “鳄鱼的眼泪”是一句有名的西谚,专门讽刺那些一面伤害别人、一面装出悲悯善良之态的阴险狡诈之徒,原因是鳄鱼在吃掉捕获的食物前,往往会流出几滴眼泪。

鳄鱼流眼泪的原因是()。

  A.眼泪均匀覆盖眼球,使眼睛保持良好视力

  B.鳄鱼的肾脏发育不完全,需要靠眼睛附近的腺体排除盐分

  C.鳄鱼的眼泪可以发出特殊的气味,召唤同类前来捕食猎物

  D.D.鳄鱼进化不完善,唾液腺分泌和泪腺分泌的神经控制系统未完全分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这种“眼泪”是鳄鱼眼睛附近生着的一种腺体排泄出的一种盐溶液。

故选B。

  第11题: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伯牙鼓琴、子期知音”的故事早已深人人心。

伯牙所奏琴曲为()。

  A.

  《广陵散》

  B.

  《高山流水》

  C.

  《阳关三叠》

  D.

  《扬州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高山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相传战国时伯牙鼓琴此曲。

乐曲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

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子期知音,所奏即为。

故选B。

  第12题:

一般说来,当权者和政治家之所以能够登上政坛,获取或者被__________公共权力,不只是因为他们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还因为他们有过人的美德和意志,也就是说,政治道德和个人美德本身就是他们成为政治家和当权者的一项基本的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赋予条件

  B.给予要求

  C.授予资质

  D.施与素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一空,“施与”意为给予恩惠或财富,句中说的是“公共权力”,不搭配,排除D;

  “给予”比较口语化,用在此处不妥当,排除B。

第二空,“政治道德和个人美德”是人的品德素质,用“资质”比“条件”更合适,故答案选C。

  第13题:

22,44,86,(),3210,6412

  A.108

  B.168

  C.78

  D.1118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该数列数字比较复杂,可考虑机械分组:

22=(2,2),44=(4,4),86=(8,6),()=(16,8),3210=(32,10),6412=(64,12)。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14题:

2020年12月28日是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日。

下列表述与古田会议无关的是()。

  A.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任务

  B.明确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

  C.规定了红军处理内外关系的准则

  D.纠正了“左倾”的军事路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1929年12月28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古田会议主要解决了人民军队建设的相关问题,没有纠正“左倾”军事路线。

直到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才纠正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军事路线的错误。

  第15题:

一个人离开你的视线,只消失几秒钟,你便会给他一个评语,正视的时候却不行。

聪明的人。

一定把后背比前脸看得更加重要。

这后背就是自己的一个雕像。

雕塑是由别人操作的,材料和尺度则完全由自己提供……我们不奢望把每个人都塑造成完人,但至少自己“走过去”别让别人戳脊梁骨。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看好你的背影

  B.背影比前脸更重要

  C.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D.背影是一个人的德性和名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是背影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塑造好自己的背影。

  B.C.D三项均未提及背影的塑造问题,排除。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16题:

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分为()。

  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E、价值体系个性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E。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程度可以分为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缺不可。

  第17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变异、消亡,不少传统技艺濒临灭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我国克服困难,从2020年到2020年,中央财政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拨款为

  10.26,亿元,而2020年的财政预算已经达到了4.15亿元。

国家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加投入,切实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这样做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

对本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灭亡速度加快

  B.我国大力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财政预算

  C.我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D.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很重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只是提到我国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变异、消亡”,并没有说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灭亡速度加快,且这并不是文段的论述主题,故A项排除;B项本身说法正确,但这只是我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一个方面,是一项具体的措施,不具有概括性,故也排除;D项属于断章取义,文段最后一句只是说“积极参与……有效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这并不能说明“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很重要”,且这不是文段阐述的重点,故也排除。

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18题:

在脱口而出的赞同、奉承中,缓缓说出你的独立思考和反对意见;在习以为常的惯性、规矩中,埋下头去苦苦探索创新改进之道;在一哄而上的模仿、炒作中,静下心来细细辨析自己的方位和航向。

这样的“慢”,超脱中有责任,清醒中有韧劲,下足了这样的慢功夫,才会找准方向,辨明路径,驶入真实可靠的“快车道”。

这段话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

  “慢”和“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B.一味地追求“快”,容易让人丧失自我

  C.在浮躁的社会中“慢”比“快”更为珍贵

  D.理智的“慢”,并不消极,而是另一种积极的方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中“这样的“慢”指的是前面所举的三个例子,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慢”是持肯定态度的,下足了这种慢的功夫,才能找准方向,驶入“快车道”。

A项中“互相”不正确,文中体现不出快到慢的转换;文段通篇说的都是“慢”,排除B;作者并没有比较“快”和“慢’’哪个更好,只是强调“慢”也不可缺少,排除C项;文中强调的“这样的‘慢”’也就是理智的“慢”,这是一种积极的方式,D项是文段的主要观点,故选D。

  第19题:

甲、乙、丙三辆车都匀速从A地驶往B地。

乙车比丙车晚5分钟出发,出发后40分钟追上丙车;甲车比乙车晚20分钟出发,出发后100分钟追上丙车,则甲车出发后()分钟上乙车。

  A.150

  B.180

  C.210

  D.240

  【解析】

  正确答案:

B。

设甲、乙、丙三车的速度分别为每分钟x,y,z米,由题意可知:

  45z=40y,125z=100x,消去z,得y=

  0.9x。

设甲车出发后t分钟追上乙车,则tx=(t+20)y,即tx=(t+20)×

  0.9x,解得t=180。

  第20题:

条件一:

任何在高速公路上运行的交通工具的时速必须超过60公里条件二:

自行车的最高时速是20公里条件三:

我的汽车只有逢双日才被允许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条件四:

今天是12月22日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下面哪项断定也一定是真的?

()Ⅰ自行车不允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Ⅱ今天我的汽车仍然可能不被允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Ⅲ如果我的汽车的时速超过60公里,那么当日肯定是逢双日

  A.只有Ⅰ

  B.只有

  I、Ⅱ

  C.只有Ⅰ、Ⅲ

  D.只有Ⅰ、Ⅱ、Ⅲ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考查的是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只要掌握了这部分理论知识,即可很快得到答案。

根据条件一和条件二,Ⅰ肯定成立。

根据条件

  一、二、四,如果汽车属于老爷车,时速不一定能超得过60公里,所以Ⅱ肯定成立。

选项Ⅲ不一定成立,汽车时速超过60公里,也可能是在夜里的城市干道上(也不塞车),对日期也没有限制。

故选B。

  第21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B.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

  C.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D.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

  “跬步”、“小流”是事物量的积累,“千里”、“江海”是事物质的变化,即量变引起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第22题: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一I=1号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它提醒人们注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以下哪项与这句口号的提出者的想法最接近?

()

  A.在宇宙中,其他的星球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B.在宇宙中,即使有其他的星球适宜人类居住,人类也无法迁往那个星球

  C.人类不可能找到比地球更适宜自己居住的星球了.

  D.只有地球才有温暖的阳光和充足的雨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强调了地球是人类唯一能休养生息的星球,人类无法找到比地球更适合居住的星球。

故选C。

  第23题:

运动会上男子10000米比赛,辽宁、北京、广东各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

赛前甲断言:

  “辽宁是传统强队,这次比赛前三名非他们莫属。

”乙说:

  “北京或者广东能够进前三名。

”丙预测:

  “第一名如果不是辽宁队的,就是北京队的。

”丁坚持:

  “前三名辽宁队最多能占一席。

”比赛结束后,发现四人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是正确的。

下列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

()

  A.第

  一、二、三名都是辽宁队的

  B.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广东队,第三名北京队

  C.第一名北京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广东队

  D.第一名广东队,第

  二、三名都是辽宁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属于结论型推理。

根据题干中的推理,若A项正确,则甲、丙断言都是正确的,故排除。

若B项正确,乙、丙断言是正确的,故排除。

若C项正确,则丙、丁断言都是正确的,故排除乙若D项正确,甲、丙、丁断言错误,乙断言正确。

  故选D。

  第24题:

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海南省、云南省的别称依次分别是()。

  A.赣、渝、琼、滇、黔

  B.赣、渝、黔、琼、滇

  C.赣、渝、蓉、琼、黔

  D.赣、渝、贵、琼、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

】略。

  第25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

  A.快速发展

  B.改革开放

  C.与时俱进

  D.社会和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故选B。

  第26题:

邓小平提出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A.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B.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C.本质上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D.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D。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化。

这个判断标准是邓小平根据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提出的一项标准,体现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实质上否定了建国以来对一切事物定性一直坚持的姓“资”姓“社”的判断标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而C项与题干要求相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