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438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6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docx

山西省忻州一中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B卷

2014-2015学年第四次四校联考

理科综合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

H1C12O16Na23

第Ⅰ卷(选择题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7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且原生质层伸缩性较大,但细胞壁无伸缩性

B.可溶性还原糖鉴定时,斐林试剂中NaOH的作用是提供碱性环境

C.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是无关变量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自变量是同位素标记元素不同,该实验属于对比实验

2.下列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出现染色体变异

B.质粒的DNA片段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属于基因突变

C.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无性生殖的出现促进了生物进化和多样性的形成

D.狮(2N=38)与虎(2N=38)交配产生的后代狮虎兽,多只可以构成一个种群

3.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

该病毒侵染烟草后,其遗传物质RNA作为模板可翻译出多种蛋白质(如图所示),然后利用RNA复制酶复制RN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NA的复制需要经历一个逆转录过程

B.RNA的复制需要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

C.一条RNA模板可以翻译出多种肽链

D.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4.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中均有X染色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丙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4、2、1

B.B淋巴细胞必须经过甲图所示细胞分裂才能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由图丙可知,该细胞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D.卵巢中可同时出现图示三种细胞

5.下图为弃耕农田演替成森林的过程,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6.不同处理对某种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处理

结果

完整植株

雌、雄株各占一半

去部分叶

雄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施用细胞分裂素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根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根+施用赤霉素

雄株占多数

A.叶产生了能促进雄株形成的赤霉素

B.若对完整的植株使用赤霉素则雄株数量增多

C.若对完整的植株使用细胞分裂素则雌株数量增多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7.明·于谦诗: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这里“乌金”指的是

A.金B.磁铁矿C.石油D.煤

8.莽草酸因可以作为合成达菲(抗病毒和抗癌药)的中间体而受到重视,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发生取代、加成及氧化反应

C.在水溶液中羟基和羧基均能电离出氢离子

D.与足量的钠反应在标况下能产生44.8L气体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H+)=

mol·L-1的溶液:

Fe3+、K+、Cl-、CO32-

B.c(NH

)=0.1mol·L

的(NH4)2Fe(SO4)2溶液:

H

、Al

、Br

、I

C.加水稀释时,

值明显增大的溶液:

K+、NH4+、CO32-、MnO4-

D.通入SO2的饱和溶液:

Ca2+、K+、NO3-、Cl-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证明Fe3+与SO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将过量SO2通入FeCl3溶液中,然后将反应液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除去CH3COOC2H5中的乙醇

加入适量CH3COOH,加热

C.比较AgCl和AgI的Ksp大小

向10mL浓度均为0.01mol/L的NaCl和KI混合溶液滴加少量0.01mol/LAgNO3溶液,观察现象

D.比较H2CO3、HCN的酸性强弱

用pH计测定同温度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CN溶液的pH值,比较pH大小

11.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W的原子半径最小,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且Y和Z可以形成化合物ZY 2和ZY 3 。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W与X、Y、Z分别形成最简单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Z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12.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能,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D.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

13.常温下,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c(HA)/mol·L-1

c(NaOH)/mol·L-1

混合溶液的pH

0.1

0.1

pH=a

0.2

0.2

pH=9

c1

0.2

pH=7

0.2

0.1

pH<7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1=0.2B.丁组混合液:

c(Na+)>c(A-)>c(H+)>c(OH-)

C.a>9D.在乙组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5mol·L-1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单位m、kg、N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B.法拉第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C.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和地球对物体的力统一起来

D.奥斯特由环形电流和条形磁铁磁场的相似

性,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1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小球A、B处于静止状态。

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保持30°不变,则外力F的大小不可能为

A.0.5mg

B.mg

C.2mg

D.5mg

16.从A点斜向上抛出一个小球,曲线ABCD是小球运动的一段轨迹。

建立如图所示的正交坐标系xOy,x轴沿水平方向,轨迹上三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L,0)、C(L,0),D(2L,3L),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轨迹与y轴的交点B的坐标为

A.(0,-3L)

B.(0,-L)

C.(0,-0.6L)

D.(0,-0.25L)

17.矩形导线框abcd如图甲所示放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t=0时刻,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若规定导线框中感应电流逆时针方向为正,则在0~4s时间内,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以及线框的ab边所受安培力F(取向上为正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

1,原线圈接入正弦式交变电流,电流表A、电压表V均为理想电表,R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的强度增大而减小),L是理想线圈,D是灯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压表V的示数为6V,则输入电压的峰值为60V

B.有光照射R时,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C.若抽出L中的铁芯,灯D变亮

D.若输入电压的峰值保持不变,频率变大,则灯D变亮

19.2015年人类首次拍摄到冥王星的高清图片,为进一步探索太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冥王星已被排除在地球等八大行星行列之外,它属于“矮星行”,表面温度很低,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已知冥王星的质量远小于地球的质量,绕太阳的公转的半径远大于地球的公转半径。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A.冥王星公转的周期一定大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B.冥王星的公转速度一定小于地球的公转速度

C.冥王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冥王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一定小于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20.如图所示,带正电的A球固定,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B从a处以速度v0射向A,虚线abc是B运动的一段轨迹,b点距离A最近。

粒子经过b点时速度为v,重力忽略不计。

A.粒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减小

B.粒子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增大

C.可求出A产生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

D.可求出A产生的电场中b点的电场强度

21.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物体在倾角不同的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将足够长的粗糙木板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使物体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0由底端冲上斜面,每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斜面倾角θ保持不变。

在倾角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

A.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先减小后增大

D.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2.(6分)在追寻科学家研究足迹的过程中,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该同学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保证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B.选取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第1点与第2点间的距离约为2mm的纸带来处理数据

C.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D.必须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2)如图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连续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从打B点到打E点的过程中,合力对小车做的功是________,小车动能的增量是________。

(用题中和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3.(9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设计如图(a)所示的电路。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1k”挡,欧姆调零后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黑表笔和________(选填“1”或“2”)端相连,红表笔连接另一端。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

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________kΩ和________V。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

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R1和U1,可知电压表的内阻RV=__________。

(4)设此多用电表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E,电阻“×1k”挡的内部电路总电阻为R,则E与R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用前面测得的RV和U1表示)。

24.(14分)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如图为某工厂生产流水线上的水平传输装置的俯视图,它由传送带和转盘组成。

物品从A处无初速、等时间间隔地放到传送带上,运动到B处后进入匀速转动的转盘,并恰好与转盘无相对滑动,运动到C处被取走。

已知物品在转盘上与转轴O的距离R=3.0m,物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5,与转盘之间动摩擦因数μ2=0.3,各处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传送带的传输速度和转盘上与O相距为R处的线速度相同,取g=10m/s2。

求:

(1)水平传送带至少为多长;

(2)若物品的质量为m=2.0kg,每输送一个物品,该流水线需多做多少功。

 

25.(18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是磁场的分界线,在正方形的四周及正方形区域内存在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的与竖直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M、N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

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M点沿MN方向射出,带电粒子的重力不计。

(1)若在正方形区域内加一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匀强电场,恰能使以初速度v射出的带电粒子沿MN直线运动到N点,求所加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为使带电粒子从M点射出后,在正方形区域内运动到达B点,则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

(3)试求带电粒子从M点到达N点所用时间的最小值,并求出此后粒子回到M点的可能时间。

26.(14分)钛是一种重要的金属,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还含有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钛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钛铁矿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加入的物质A为。

(3)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水解过程中需要升高温度,其目的是:

①加快反应水解速率②。

(4)由TiO2获得金属Ti可用以下两种方法。

①电解法:

以石墨为阳极,TiO2为阴极,熔融CaO为电解质,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热还原法:

首先将TiO2、氯气和过量焦炭混合,高温反应生成TiCl4;然后用Mg还原TiCl4即可制取Ti。

生成TiCl4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生成Ti的反应需在Ar气氛中,其原因为。

27.(14分)

.

(1)浙江大学用甲醇、CO、O2在常压、某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研究开发。

已知:

ⅰ.CO的燃烧热:

△H=-283.0kJ•mol-1;

ⅱ.1molH2O(l)完全蒸发变成H2O(g)需吸收44kJ的热量;

ⅲ.2CH3OH(g)+CO2(g)

CH3OCOOCH3(g)+H2O(g)△H=-15.5kJ•mol-1

则2CH3OH(g)+CO(g)+1/2O2(g)

CH3OCOOCH3(g)+H2O(l)△H=。

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2)甲醇也是制备甲酸的一种重要原料。

某温度时,将10mol甲酸钠溶于水,溶液显碱性,向该溶液中滴加1L某浓度的甲酸,使溶液呈中性,则滴加甲酸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此中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Ⅱ.甲醇和CO2可直接合成DMC:

2CH3OH(g)+CO2(g)

CH3OCOOCH3(g)+H2O(g),但甲醇转化率通常不会超过1%,制约该反应走向工业化生产。

(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选填编号)。

A.2v正(CH3OH)=v逆(CO2)

B.CH3OH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内压强不变

(2)某研究小组在某温度下,在100m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5molCH3OH(g)、适量CO2和6×10-5mol催化剂,研究反应时间对甲醇转化数(TON)的影响,其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计算公式为:

TON=转化的甲醇的物质的量/催化剂的物质的量。

在该温度下,最佳反应时间是;4~10h内碳酸二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

 

相对分

子质量

密度

/(g·cm-3)

沸点/℃

160

3.119

58.8

苯甲醛

106

1.04

179

1,2-二氯乙烷

99

1.2351

83.5

间溴苯甲醛

185

1.587

229

28.(15分)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见下图,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附表)。

其实验步骤为:

步骤1:

将三颈瓶中的一定配比的无水AlCl3、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5.3g)充分混合后,升温至60℃,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过的液溴,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

步骤2:

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

有机相用10%NaHCO3溶液洗涤。

步骤3:

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钙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

步骤4:

为了防止间溴苯甲醛因温度过高被氧化,把步骤3处理得到的间溴苯甲醛加入少量锌粉,同时采用某种技术,收集相应馏分,其中收集到间溴苯甲醛为3.7g。

(1)实验装置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冷凝管的作用为________,锥形瓶中的试剂应为________。

(2)步骤1所加入的无水AlCl3的作用为_________。

(3)步骤2中用10%NaHCO3溶液洗涤有机相,是为了除去溶于有机相的______(填化学式)。

(4)步骤3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钙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步骤4中,某种技术为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所得到的间溴苯甲醛产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9分)玉米为我省的经济作物,科研人员研究了影响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结果如下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乙可知,当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

如果此时突然遮光处理,则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

(2)叶肉细胞间隙CO2至少需要跨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到达CO2固定部位。

  

(3)为证明叶片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于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____________技术进行研究。

(4)甲图中,当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从周围环境中吸收____个单位的CO2;当光照强度为c时,所对应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

 

30.(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免疫的问题。

(1)精神紧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导致________的分泌量减少,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2)神经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3)DNA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中一段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终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该疫苗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的本质是__________;该免疫反应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细胞,能对再次侵入的相同抗原进行二次免疫,且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1.(10分)某二倍体植物,其花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其中B基因控制红色性状。

现用白甲、白乙、红色和粉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

结果如下:

实验1:

红色×粉色,F1表现为红色,F1自交,F2表现为3红色:

1粉色

实验2:

白甲×红色,F1表现为白色,F1自交,F2表现为12白色:

3红色:

1粉色

实验3:

白乙×粉色,F1表现为白色,F1×粉色,F2表现为2白:

1红色:

l粉色

分析上述试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甲纯合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实验2得到的F2中红色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

(2)若实验3得到的F2中白色植株自交,F3中的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

(3)假定该植物为雌雄异体,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对窄叶是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该植株幼小时,雌雄不易区分。

若想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由叶型判断幼小植物的性别,则应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的亲本进行杂交。

32.(10分)某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133hm2,科研人员对一块0.2hm2样地的乔木层进行多次调查,部分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单位:

株)

分层

优势种群

调查年份

1982年

1992年

2002年

顶层

锥栗

4

4

2

中间层

厚壳桂

107

30

1

下层

云南银柴

170

204

230

(1)云南银柴与厚壳桂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___________(环境因素)有关。

(3)据表估算该样地1992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

若用该数据代表当年自然保护区内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则不可靠。

要获得可靠的结果,应该如何取样?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自然保护区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利用单分子油膜法可粗略测定分子的大小和阿佛加德罗常数,如果已知n滴油酸的体积为V,一滴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的单分子油膜面积为S,则这种油分子的直径表达式d=___________;如果这种油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写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为NA=__________。

(2)(10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状态A时的温度为27℃,则:

(i)气体处于状态B、C时的温度分别是多少?

(ii)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是多少?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所示,含有a、b两种单色光的一细光束,沿半径方向从真空射入横截面为半圆形的透明介质中。

a、b两种单色光从介质中射出时方向如图所示。

则a、b两种单色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n1:

n2=,两种单色光在介质中的速度v1:

v2=。

(2)(10分)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质点此时的位移为10cm,振幅为20cm。

P质点再经过

s第一次到达波峰,求:

(i)P质点的位移y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

(ii)该简谐横波的波速。

 

35.【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

两种光得到的遏制电压Uc1和Uc2,电子电荷量为-e,已知

>

,则Uc1Uc2(填“>”或“<”)。

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

(2)(10分)如图所示,质量都为m相同的A、B两物块与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一块质量也为m橡皮泥C从距A高处由静止下落,与A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运动且不再分离。

当A、C运动到最高点时,物体B恰好对地面无压力。

不计空气阻力,且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求橡皮泥C下落的高度h。

 

36.【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15分)

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离子膜电解法为目前普遍使用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流程如右图所示:

 

(1)该流程中可以循环的物质是           。

(2)电解法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水中含有Ca2+、Mg2+、SO

等无机杂质,所以在进入电解槽前需要进行两次精制,得到精制饱和食盐水。

①第一次精制过程中所加除杂试剂顺序不合理的是

A.BaCl2、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