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4450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部编版小学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题

12古诗二首

第1课时

主备课者

备注:

学校资源(新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根据诗句想象小孩的可爱形象,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具、信息化设备使用:

 

教学方法和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

亲爱的同学们,从小到大你都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指名说说)同学们的童年生活真是充实有趣,那么你们想知道两千多年前的孩子都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池上》。

二、针对预习情况,各组进行讨论交流

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学案交流预习情况,师巡视指导。

三、走近古诗、感悟童趣

过渡:

以前我们学习古诗的时候都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提示学生古诗不但要多读,还要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出相应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学案,谈谈你的学习收获吧。

(各组同学自由展示,其余同学补充、点评、纠正等,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师根据要点进行点拨、强调、引领。

注:

学生中分工明确、每组都能依学案依次进行展示,所以老师不用担心学生说的随意性。

要点如下:

1.《池上》一诗中“偷采”与“偷盗”的不同。

(这里的“偷采”与一般的偷盗行为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小娃真的有心想“偷”,那都不会留下那么明显的踪迹了,从“浮萍一道开”一句我们已经知道孩子的行踪已经被发现。

诗人写“偷采白莲”的小娃更能体现出他的天真可爱,突出其童心、童真、童趣。

结合板书:

偷采白莲回不解浮萍开、天真可爱 活泼纯朴)

2.《池上》一诗中景色描写的作用。

(诗人用这一景色衬托出“偷采”白莲的小娃的天真无邪和纯朴可爱,表达

诗人对乡村孩子的喜爱之情。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美读古诗:

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

在评价中朗读。

2.古诗是高度的浓缩了的文学作品,简洁明快的几十字,有的犹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画,有的就像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还有的就像《小儿垂钓》这样,是一幕生动有趣的情景剧。

你们想演一演吗?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五、反馈检测

1.完成本课随堂练习。

2.联系《池上》一诗及生活实际,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习作。

3.想象《池上》一诗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12古诗二首

第2课时

主备课者

备注:

学校资源(新备)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池、惜”等6个生字,理解“惜、露、树阴、晴、柔”在诗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3、初浅理解《小池》的内容,感受诗中美丽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浅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加深对词的识记。

2、在多形式诵读古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并积累课外诗句。

教(学)具、信息化设备使用:

 

教学方法和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读揭题。

1、复习旧知:

孩子们,开学初咱们就走进春天,积累了描绘春天的词汇,欣赏了描写春天的儿歌,聆听了关于春天的故事,更品读了优美的春天的诗——(播放多媒体课件)

①(师说:

听着清脆的鸟鸣声,看着零落的花瓣。

)你会想起——《春晓》跟着旋律读——(幻灯:

古诗《春晓》)

②(杨柳风筝图)看到这样的风景,想到哪首古诗?

——《村居》你来读——

关于美丽的春天,诗人总有写不完的话题,可一转眼春天过去了,迎来的是什么季节?

(夏天)关于它,宋朝诗人杨万里也给咱们带来一首优美的古诗——(看老师写课题:

小池,“池”——师边写边解字:

“也”边有水读作“chí”。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出示古诗:

观赏《小池》,诗人写下了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2、孩子们,发现了吗?

诗中带点的都是这课要认的字,现在请拿出笔在书中圈出这些字,拼一拼,先读准字音,再把诗歌连起来读一读。

3、读完了吧,考考你,行不行?

(抽读生字卡)

①“惜”——组个词:

爱惜、疼惜、怜惜,

怎么记住这个字?

小结:

用心去疼,用心去爱,这就叫“惜”。

所以旁边是个竖心旁。

②(出示:

“阳”、“阴”:

这两个字不同在哪?

)把“日”换成“月”就是——“阴”。

小结:

阳光下亮堂堂,月光下阴森森,熟字换部件,一下记两个。

③“晴”——阳光灿烂“qing,qing,qing”见“青”后鼻韵qing,qing”

“柔”——舌头卷起“rou,rou,rou”温柔、柔和、柔软

④“露”——谁会编个字谜?

(路上有雨组成露。

⑤(课件出示六个生字:

池、惜、阴、晴、露、柔)

看,这六个生字宝宝要归队了,上下结构的字宝宝是谁?

剩下的都是什么结构?

现在快速认读,有把握吗?

5、记牢生字,现在谁来读读这首诗?

(出示不含拼音的古诗)。

6、诗就像歌一样有节奏,(出示划分节奏的古诗)瞧,这会儿划分了节奏线,谁还会读?

三、创设意境,品读感悟。

1、指名朗读。

(个别——全班)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2、跟着朗读的节奏,我们来到了小池边,看——(课件播放)这是个怎样的小池呀?

(干净、清澈——池水清澈。

这可是小池的特点呀,真会说。

(再看看周围,这个小池还有什么特点?

——安静、宁静、美丽)

3、孩子们,杨万里的诗里每一行都是一个美丽的画面。

画面里都给咱们展示了不同的景物。

(1)我们先看第一行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

①诗中写了什么景物呢?

(板书:

泉眼、细流)

②看,这冒着泉水的小洞就叫——(泉眼)

泉水就从里边流出来了,你觉得这里的泉水怎么样?

③哦,诗中把这细细的泉水叫——(板书更改:

细流),细细的泉水总是这样慢慢地流着,谁能读出细水慢流的感觉?

这细水慢流还能从哪个词感受到呢?

(无声)嗯,泉水悄悄地从泉眼里流出来,步子很轻,全班读——

这轻悄悄的泉水可是泉眼妈妈的宝宝呀,宝宝要出门了,妈妈心里会——诗中哪个词写到泉水妈妈的不舍?

(板书:

惜)还会读出这份不舍?

④小结:

“细”、“无声”都给我们展示了泉水细流的画面,可只有读懂了“惜”字,才能明白诗人的情感呀。

我们一起再来感受感受,读——(齐读)

过渡:

泉水慢慢地流着,流到哪呢?

(出示图片)猜猜看,哪一行诗写了这个画面?

(出示:

“树阴照水爱晴柔。

”)

(2)这行诗里写了哪些景物呀?

(树阴、池水)谁能上来找一找图上的树阴在哪儿?

哦,树阴就是树的影子。

影子都这么清晰了,可见小池里的水非常——(清澈)看,一缕缕柔和的阳光透过绿树照射在清清的池水里,美不美!

美得连绿树也投进它的怀抱了,这就叫“________爱_________。

”(板书:

爱)

学到这,咱们发现,小池就像刚才咱们说的那样清澈、宁静。

难怪诗人如此“惜”,如此“爱”。

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吧。

(生: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指导朗读:

池水在夏日的阳光下,静静地躺着,爱它就别把它吵醒。

点评:

你这样轻声细语,就不会破坏小池的宁静了。

看来你跟树阴一样爱小池。

(指名1-2个)

过渡:

小池都是这样安静吗?

我们一块儿读一读后两行诗歌。

(课件出示: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你觉得这时的小池跟刚才一样吗?

多了什么景物呢?

(板书:

小荷、蜻蜓)

小荷是什么?

(对,没展开的荷叶)

【小荷——夏天刚来,她就从池里探出头了,尖尖的、卷卷的,多娇嫩的小荷呀。

】小蜻蜓就停在上头。

池塘里就这一只蜻蜓吗?

看——

(出示句式:

小蜻蜓飞来了,有的_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___)

小结:

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蜻蜓,池塘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过渡:

娇嫩的小荷姐姐碰上这群活泼的小蜻蜓,你会怎么读这两行诗句?

①读出对比的:

(安静害羞的小荷是你,调皮的蜻蜓也是你,能读出对比,真了不起!

②读的平平的:

a小荷姐姐正紧闭着叶片呢,多害羞呀!

读——

b有点像害羞娇嫩的小荷姐姐,蜻蜓也这么害羞吗?

再读读!

(有点调皮了,再读——)

小结:

一个害羞、一个调皮,读出对比了!

(全班)

(4)拓展谈话:

这会儿,小蜻蜓立在上头,跟小荷姐姐在干什么呢?

①说悄悄话:

说什么呢?

悄悄告诉我——他多信任小荷姐姐,正说着贴心话儿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他俩多亲近呀!

②打招呼:

来,跟小荷姐姐我打打招呼——不够热情,我不理你了。

真够热情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他俩多亲热呀!

③唱歌:

一早就给姐姐带来好听的歌,多友好呀!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④休息:

飞累了吧,在我这休息舒服吗?

,那就多歇一会儿!

他俩多亲密!

孩子们,你眼中的小蜻蜓有调皮的,有热情的,有粘人的,可以有自己的读法。

来一块儿再读读这两行吧——(自由读诗句)

小结:

孩子们,泉眼惜细流,树阴爱水,那小蜻蜓和小荷姐姐那么亲密。

这是为什么呢?

的关系呢?

(板书:

喜欢)

过渡:

他们亲密地说着聊着,给宁静的小池带来了热闹,带来了生机。

带上感情,连起来读一读吧!

(全班)

小结:

小池虽小,却处处充满生机,充满乐趣——(齐读全诗)

(5)诗歌带上旋律更美,更动听,和着乐曲声,咱们再读——

(6)现在闭上眼睛,你能想起诗中美丽的画面吗?

来,看着板书的提示,咱们有滋有味地背一背,齐——

四、余味延伸,积累巩固。

杨万里不仅带领我们欣赏了小池宁静,感受了小池的趣味,还让咱们记住了那棵害羞尖角的小荷。

关于夏日的荷塘,那真是多姿多彩。

看(出示组图:

初夏一过,池塘里不仅荷叶满满,还有许多——(荷花),这婀娜多姿的荷花才是盛夏池塘的主角呢,她让杨万里诗兴大起,提笔写下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配乐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总结:

美丽的夏日荷塘,让我们记住了杨万里的《小池》,也领略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孩子们,夏日荷塘还留下了哪些名诗名句呢?

回去上网好好找找!

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补充在课文里!

[板书设计:

]

小池

泉眼(惜)细流

树阴(爱)水

小荷(喜欢)蜻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13《荷叶圆圆》

第1课时

主备课者

备注:

学校资源(新备)

教学目标:

1、认识“摇、珠”等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2个新的偏旁。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信息化设备使用:

 

教学方法和过程

一、由图入文。

1、课件出示:

荷叶配乐的美丽画面。

指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

荷叶是什么样的?

2、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

3、揭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引导学生自由读文。

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音(晶、膀、停)和翘舌音的字(珠、翅)。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学习“荷”字。

3、检查认读情况。

4、组织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文中有四个小伙伴愿意和荷叶交朋友,你能找出它们吗?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组织齐读课文。

四、读第2自然段。

1、指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2)(出示摇篮图)想一想躺在摇篮里的感觉。

(3)指导表达:

小水珠躺在摇篮里会对谁说些什么?

(4)请学生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练读这段话。

3、指导学生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

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13《荷叶圆圆》

第2课时

主备课者

备注:

学校资源(新备)

教学目标:

1.了在朗读中,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信息化设备使用:

 

教学方法和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开火车认读生字。

2、组织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

1、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第3自然段。

(2)再读思考:

小蜻蜓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3)想象一下:

小蜻蜓会对荷叶说什么?

2、指导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2)引导学生默读思考:

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3)引导学生想象小青蛙和荷叶的对话。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一读最后一段。

(2)引导学生默读思考:

小鱼儿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它的心情怎样?

(3)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圆圆的荷叶绿得可爱,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带来了欢乐。

想想荷叶还会给谁带来快乐呢?

2、启发思考:

读了课文,你们想对荷叶说些什么?

3、根据板书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小水珠—摇篮

小蜻蜓—停机坪

13、荷叶圆圆荷叶圆动物欢

小青蛙——歌台

小鱼儿

教学反思:

 

课题

14《要下雨了》

第1课时

主备课者

备注:

学校资源(新备)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坡、沉”等13个生字。

正确、规范地书写“吧、吗”等7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坡、沉”等13个生字。

正确、规范地书写“吧、吗”等7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具、信息化设备使用:

 

教学方法和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课件:

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2、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并标清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3、组织开展“识字交流会”:

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4、引导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5、组织开火车认读生字。

6、送生字回家,引导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织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4、启发思考:

课文中出现了几种小动物?

5、组织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

1、组织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2、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14《要下雨了》

第2课时

主备课者

备注:

学校资源(新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的三种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的三种自然现象

教(学)具、信息化设备使用:

 

教学方法和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指名抽读。

二、品读课文。

1、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习。

(2)引读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加上动作读出问的语气。

(3)先指名读第3自然段,然后教师逐句引读。

2、引导学习第4—6自然段。

(1)小白兔听了小燕子的话后的问句该怎么读呢?

(2)小白兔又看到了什么?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3、放手学习第7—9自然段。

(1)“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

(2)他又看见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他怎么做了?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消息”一词。

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

(5)小兔是怎样把消息告诉蚂蚁的,你能学着小兔说说吗?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要写的7个字。

2、组织全班交流,掌握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强调要点。

4、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四、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说一说:

你们还知道下雨前有什么自然现象

吗?

2、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索:

要下雨了自然界会发生变化,那么天要晴了自然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引导学生练习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展示作品,交流评议。

板书设计:

燕子低飞

14、要下雨了小鱼跳出水面多观察勤思考大自然有奥妙

蚂蚁搬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语文园地六》

第1课时

主备课者

备注:

学校资源(新备)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

 

2.初步学习扩句,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复习标点符号,初步感知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学习扩句,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2.复习标点符号,初步感知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不同用法。

 

教(学)具、信息化设备使用:

 

教学方法和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去语文园地六学习,老师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个园地可以讲故事,可以做游戏,还能学变魔术„„你们愿意去吗?

 二、识字加油站 

1.与字宝宝捉迷藏。

 

(1)激趣导学:

(出示多媒体画面:

画面是“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组合起来的情境图)这幅图画多么漂亮啊!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和同桌找一找,说说,看谁发现得多?

 

(2)汇报交流:

随着学生汇报看到了什么,相机出示相关的词语。

让学生领读。

 

(3)引导学生玩捉迷藏的游戏。

(出示多媒体)游戏规则:

小组派代表读出“识字加油站”中需要认识的字。

读对了,字宝宝就会跳出来,另一组派代表读,字宝宝就会重新藏好,然后开火车把字宝宝找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正音) 2.送字宝宝回家。

 

(1)导学:

仔细看看字宝宝的家,你们发现了什么?

(出示和生字对应的实物) 

(2)学生送字宝宝回家。

(假如送错了,字宝宝就不会动,教师引导同学纠正。

) (3)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4)拓展训练:

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用上“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编故事。

 三、字词句运用 

1.看小松鼠变魔术。

 

(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松鼠变魔术”(小松鼠手拿一张字幅“小白兔割草。

”) 

(2)小松鼠:

谁能读准“字幅”上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教师相机强调“割”字的读音。

) (3)课件出示第二张字幅: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导学:

自由读一读,和第一张字幅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多了地点:

在山坡上。

) (4)课件出示第三张字幅: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导学:

自由读一读,和第二张字幅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多了动作:

弯着腰。

) (5)课件出示三张字幅,呈塔状。

“在山坡上”“弯着腰”变颜色。

 导学:

三张字幅比较着读一读,你们觉得哪个更生动具体?

 

(6)小结:

像刚才这样,我们依次说清楚地点和动作,会使句子表达更加生动具体。

 2.争当魔术师。

(1)课件出示:

小鸭子游泳。

 

导学:

谁能像上面那样把这个句子变得越来越生动具体?

先和同桌说说。

 

(2)同桌交流。

 (3)汇报交流。

 (4)拓展训练:

你还能将“小鸡吃虫子”变一变吗?

 3.争当小法官。

 

(1)课件出示:

卡通版的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

 

(2)导学:

小朋友们,符号家族最近吵个不休,你们能当小法官,帮它们找到各自的位置吗?

 (3)课件出示书中的句子。

 (4)学生尝试填标点。

 (5)随着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讲解标点的用途。

 

指导学习第一个句子的标点。

 ①学生汇报。

 ②导学:

你们为什么要填叹号呢?

 ③指导:

只要表示感叹语气就可以加感叹号。

 ④指导学生试着说几个感叹句。

 

指导学习第二个句子的标点。

 ①学生汇报。

 ②导学:

你们为什么要填问号呢?

 ③指导:

问号是表示一个问句说完之后的停顿符号,多表示疑问语气。

 ④指导学生试着说几个问句。

 

指导学习第三个句子的标点。

 ①学生汇报。

 ②导学:

你们为什么要填句号呢?

 ③指导:

完整的陈述性的一句话后面就可以用句号。

 

指导学习第四个句子的标点。

 ①学生汇报。

 ②导学:

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填呢?

 ③指导:

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用逗号,一句话说完了就可以用句号。

 (6)抄写最后一个句子,比一比谁写得既漂亮又规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语文园地六》

第2课时

主备课者

备注:

学校资源(新备)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

 

2.初步学习扩句,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复习标点符号,初步感知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学习扩句,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2.复习标点符号,初步感知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不同用法。

 

教(学)具、信息化设备使用:

 

教学方法和过程

一、展示台 

1.导学:

汉字宝宝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们瞧!

 

2.(课件出示各种食品的包装袋)这里有好多字宝宝,你们认识吗?

小组内读一读,看谁认识的字宝宝最多?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识记屏幕上的食品包装袋上的字。

 4.同桌间交流识记自己带的食品包装袋上的字。

 

5.除了书本和食品包装袋,你们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认识了哪些生字呢?

 

6.小结:

字宝宝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们用心,就能找到它们。

现在开始,咱们比一比,看看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识字更多。

 

二、日积月累 

1.出示谚语: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1)指导学生朗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做到正确、流利、有节奏。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从而理解整句的意思。

 

(3)导学:

这是一句有关天气的谚语,我们把它叫做“气象谚语”,它是劳动人民根据天气的变化总结出来的,比较通俗易懂,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天气预报。

(课件出示:

气象谚语) 

2.课件出示另外三个谚语,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3.借助图片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最后熟能成诵。

 

4.小结:

气象谚语有很多种,有像我们今天学的关于动物的,还有观风测天、观云测天、观雷电测天的,等等,内容广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集。

 

三、和大人一起读 

1.过渡:

同学们,玩累了,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吧。

(课件出示《夏夜多美》插图) 2.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说说感受。

 

3.过渡:

在大家看到的这幅美景中,发生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4.教师范读。

 

5.练习朗读:

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6.学生试读。

提出要求:

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正确,读清楚。

 

7.组织学生评价:

谁读得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