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4470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9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docx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201X1225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验收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维护部

前言

本规范的编制目的是通过标准化验收要求,满足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网络建设和工程验收的需要,规范验收流程和验收内容,特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明确了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网络建设和工程验收的内容:

✓验收的原则及依据

✓验收的内容及范围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及各分部工程的建设和验收

 

建设维护部

2014年12月

 

 

 

1总则

1.1为了规范室内综合分布系统(以下简称室内分布系统)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施工、验收,以及原有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扩建、改建。

1.3室内分布系统安装工程的安装方式、要求及各种设备规格型号应按工程设计要求执行。

1.4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本规范,加强施工质量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建设单位应通过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的随工代表)依据本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监督工作,并组织随工检验。

1.5施工单位制定的设备安装工艺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范要求,其技术规定不得与本规范相抵触,出现矛盾时应以本规范为准。

1.6本规范与国家标准、规范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办理。

1.7本规范所列的各项测试,其相关测试方法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

1.8本规范未尽事宜参照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当客户需求与本规范存在差异时,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准。

1.9本规范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维护部颁布,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其解释权和修改权归属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2验收原则及范围

2.1验收原则和依据

2.1.1验收原则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已有相关标准。

2、本规范验收组织与流程遵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已有制度。

3、在满足基本验收项目前提下,重点验收项目选择的原则:

(1)对后期网络运行影响大的指标;

(2)侧重新业务、新功能;

(3)有利于后期运行维护;

(4)本期工程的特殊场景。

4、在进行实际验收时,可采取资料复核、现场检查测试、记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不具备测试条件的项目,原则上可直接利用厂验报告、产品出厂检验报告、随工验收报告、现有标准测试报告、全网联调结果记录以及集团统一组织的测试等相关结论。

2.1.2验收依据

1、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2、原邮电部、原信息产业部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有关文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验收规范》

(YD/T5160);

4、国家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YD503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和国标《电磁辐射防护规范》(GB8702);

6、工业与信息化部标准《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YD5191);

7、电信运营企业现行的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及测试规范;

2.2验收内容和范围

2.2.1本验收规范主要对室内分布系统的有源放大设备或器件(下文合称有源设备)、无源器件、天线、缆线等的施工工艺情况及整个分布系统性能指标进行验收。

2.2.2验收内容主要包括:

施工工艺质量、系统功能及系统性能等的测试,对工程档案、工程建设程序规范化情况、工程决算、资源资料等方面内容的检查。

2.2.3现场验收时应按规范要求,逐项检查验收,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竣工检验项目表。

3系统组成

3.1室内覆盖系统组成

室内覆盖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和室内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

其中室内分布系统负责将信号源信号引入室内,从而达到消除室内盲区的目的,为室内用户提供纯净、无缝的高质量语音及数据业务。

信号源主要分为宏基站、分布式基站、射频拉远、微蜂窝和直放站等。

室内分布系统由有源设备、无源器件、天线、线缆等组成。

组成结构示意如下图所示:

图3-1室内分布系统组成示意图

3.2多系统合路

各电信运营企业可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多系统合路)。

多系统合路时,各制式应满足各自的网络指标要求,并保证多系统共用的频段、输入功率、干扰隔离等要求。

4工程验收前检查

4.1环境检查

4.1.1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使用的器件及材料安装环境应保持干燥、少尘、通风,严禁出现渗水、滴漏、结露现象。

4.1.2建筑物楼内电源系统和防雷接地设施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4.1.3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防火要求应满足《邮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YD5002)要求。

4.1.4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应满足国家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YD5039)要求。

4.2设备及器材检查

4.2.1开工前监理单位、供货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对工程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器件的规格型号及数量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

4.2.2设备、材料和器件的规格型号及数量的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1、设备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无受潮、破损和变形现象。

2、材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器件的电气性能应进行抽样测试,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进网技术要求。

4、工程建设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和器材。

当器材型号不符合原工程设计要求而需作较大改变时,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5、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器件应由建设单位、供货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鉴定,并作好记录,由相关责任单位及时解决。

5施工要求

5.1电缆走道(或槽道)安装

5.1.1电缆走道(或槽道)的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5.1.2安装电缆走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安装电缆走道应平直,无明显起伏或歪斜现象。

2、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

3、安装电缆走道吊挂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吊挂安装应垂直、整齐、牢固,吊挂构件与电缆走道漆色一致。

4、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垂直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垂直,无倾斜现象。

5、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洞或墙洞处应加装保护框,保护框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并刷漆,其颜色应与地板或墙壁一致。

当电缆放绑完毕应用非燃烧材料封洞口。

6、槽道安装应平直、端正、牢固。

列槽道应成一直线。

7、机房内电缆走道、吊挂铁架等应按工程设计要求做保护地。

保护地引线截面积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5.2线缆布放

5.2.1线缆布放的一般要求

1、线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所放线缆应顺直、整齐,线缆拐弯应均匀、圆滑一致,下线按顺序。

3、线缆两端应有明确的标志。

5.2.2射频同轴电缆的布放和电缆头的安装

1、射频同轴电缆的布放应牢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等情况。

2、需要弯曲布放时,弯曲角应保持圆滑均匀,其弯曲曲率半径在常温(-20℃-+60℃)下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电缆名称

最小弯曲半径(单次弯曲的半径)

最小弯曲半径(多次弯曲的半径)

1/4"超柔

12mm

25mm

1/4"馈线

40mm

80mm

3/8"超柔

15mm

50mm

3/8"馈线

30mm

100mm

1/2"超柔

60mm

110mm

1/2"馈线

140mm

250mm

5/8"馈线

100mm

200mm

7/8"软馈线

170mm

260mm

7/8"馈线

240mm

500mm

7/8"低损馈线

150mm

275mm

5/4"馈线

200mm

380mm

13/8"馈线

280mm

500mm

3、射频同轴电缆所经过的线井应为电气管井,不得使用风管或水管管井。

4、射频同轴电缆应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

5、射频同轴电缆应尽量在线井和吊顶内布放,并用扎带进行牢固固定,严禁馈线沿建筑物避雷线捆扎。

6、与设备相连的射频同轴电缆应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

7、射频同轴电缆布放时不能强行拉直,以免扭曲内导体。

8、射频同轴电缆的连接头必须牢固安装,接触良好,并做防水密封处理。

9、射频同轴电缆在天花板吊顶或井道里通过时,如果已经做接头需把接头封好,以免有污物进入接头。

10、严禁馈线的长距离架空布放,必须每隔1.5米安装一个馈线吊架或做拉线悬挂。

11、线缆不能在消防管道、热力管道、通风管道及其他管线上布放、捆扎。

12、馈线在进行扎带困扎时,扎带扎紧后多余部分必须剪去。

13、射频同轴电缆绑扎固定的间隔要求如下表所示:

布放方式

≤1/2″线径

>1/2″线径

水平布放时

≤1.0米

≤1.5米

垂直布放时

≤0.8米

≤1.0米

14、电缆头的规格型号必须与射频同轴电缆相吻合。

15、电缆冗余长度应适度,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头相适合。

16、电缆头的组装必须保证电缆头口面平整,无损伤、变形,各配件完整无损。

电缆头与电缆的组合良好,内导体的焊接或插接应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

17、芯线为焊接式的电缆头,焊接质量应牢固端正,焊点光滑,无虚焊、无气泡,不损伤电缆绝缘层。

焊剂宜用松香酒精溶液,严禁使用焊油。

18、芯线为插接式的电缆头,组装前应将电缆芯线(或铜管)和电缆头芯子的接触面清洁干净,并涂防氧化剂后再进行组装。

19、电缆施工时应注意端头的保护,不能进水、受潮;暴露在室外的端头必须用防水胶带进行防水处理;已受潮、进水的端头应锯掉。

20、连接头在使用之前,严禁拆封;安装后必须做好绝缘防水密封。

21、现场制作电缆接头或其它与电缆相接的器件时,应有完工后的驻波比测试记录,组装好电缆头的电缆反射衰减(在工作频段内)应满足设备和工程设计要求。

22、所有7/8″的射频同轴电缆要用粗扎带捆扎,没有用PVC管的地方要用黑色扎带,有白色PVC管的地方用白色扎带;两条以上的射频同轴电缆要平行放置,每条线单独捆扎。

23、杜绝因线太长而盘踞在器件周围,必须做到在确定好射频同轴电缆长度后再锯掉,做到一次成功,较短的连线要先量好以后再做,不要因为不易连接而打急弯。

24、室外馈线进入室内应有“滴水弯”,或斜向上走线;进出口的墙孔应用防水、阻燃的材料进行密封。

5.3泄漏电缆布放

5.3.1泄漏电缆的布放除了满足射频同轴电缆布放要求外,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必须征得方案设计负责方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5.3.2泄漏电缆的布放的最小弯曲半径、最大张力和固定夹最小间隔等要求,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

5.3.3泄漏电缆布放时,不应从锋利的边或角上划过。

如果不得不将泄漏电缆长距离的从地面或小的障碍物上拉过,应使用落地滚筒。

5.4光纤布放

5.4.1光纤的布放、光纤连接线的路由走向必须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方案)的规定,且应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空中飞线等情况。

5.4.2光纤连接线二端的余留长度应统一并符合工艺要求。

5.4.3尾纤的布放,必须采用阻燃塑料软管、PVC管或尾纤槽加以保护,并用扎带固定。

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扎带不宜扎得过紧。

5.4.4当光纤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

其曲率半径不小于40mm。

5.4.5编扎后的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顺直,无明显扭绞。

5.4.6爬梯及走线架上的光纤应绑扎牢固,光纤在垂直上升段绑扎点间隔应不大于1米;室内光纤在每楼层间、光纤拐点及直线段每隔5米均应挂置标识牌。

5.4.7室内光纤敷设完成后,对于光纤进线穿越的楼板洞、墙洞需用防火材料封堵。

5.4.8室内光纤敷设必须防强电、防机械损伤、防鼠、防潮、防火。

5.4.9光纤距离限制:

1000BASE:

使用多模光纤直径为62.5um时,两站点间最大距离275米;多模光纤直径为50um时,两站点间最大距离550米;使用单模光纤直径为9um时,两站点间最大距离3公里,最长支持10km。

5.4.10光纤必须保证无老化现象和具备阻燃特性,并符合环保要求。

5.4.11尾纤在机架外部布放应加套管保护,套管末端应固定或伸入机柜内部。

尾纤保护套管两端应用绝缘胶带封扎,避免尾纤滑动被套管切口划伤。

胶带颜色宜与套管颜色一致。

5.4.12光缆经过的孔洞要进行密封。

设备端必须采用终端盒,所有光纤必须熔接尾纤接入法兰盘,利用尾纤跳纤接入设备。

并且需有光纤路由标识。

5.5电源检查

5.5.1主机电源不能用插头接电,必须直接接在空气开关上。

主机输入交流电的电源线

必须火线、零线相对应,不能反接。

相线:

红色;零线:

蓝色或黑色;地线:

绿色。

直流供电时,正极:

红色;负极:

蓝色。

5.5.2设备负载低于500W或供电线缆长度在50米以内,供电电缆线径大于2.5mm2;设备负载超过500W或供电线缆超过50米的,供电电缆线径大于4mm2;设备负载大于1000W或供电长度超过200米,供电电缆线径大于6mm2。

设备引接的自动重合闸漏电保护器的容量与负载及线径匹配。

5.5.3设备工作电压应满足设备标称值要求。

5.5.4每台设备采用单独供电线路,并考虑后期多系统接入用电需求。

设备供电建议采

用自动重合闸漏电保护器。

5.5.5电表箱安装要安全可靠、易于读数。

5.5.6电表的标签上应反映电流互感器倍数倍数。

5.5.7电源线的敷设路由及截面应符合设计规定。

直流电源线和交流电源线宜分开敷设,避免绑在同一线束内。

5.5.8敷设电源线应平直、整齐、不得有急剧弯曲和凹凸不平现象;电源线转弯时,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

5.5.9电源线的布放在同一平面上可采用并联复接的方式走线。

5.5.10机房的每路直流馈电线连同所接的列内电源线和机架引入线两端腾空时,用500V兆欧表测试芯线间和芯线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欧。

5.5.5电源线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穿铁管或PVC管后布放,铁管和PVC管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管口应光滑,管内清洁、干燥,接头紧密,不得使用螺丝接头,穿入管内的电源线不得有接头。

5.5.6电源线与设备连接应可靠牢固,电气性能良好。

5.5.7电源线应连接可靠牢固,电气接触良好,电源线外皮无破损,且接头漏铜不大

于2mm。

5.5.8埋地敷设的电缆,要套镀锌钢管。

5.5.9电源插座的两芯和三芯插孔内部必须事先连接完后才可安装。

5.5.10电源插座必须牢固固定,如需使用电源插板,电源插板需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

5.5.11电源线与同轴电缆平行敷设时,应满足下表隔离要求:

条件

最小净距(mm)

同轴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

13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70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注: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米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表中电缆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离可以适当减小,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5.6防雷接地

5.6.1室内分布系统的室内有源器件、设备必须与建筑的防雷保护接地系统相接,如果无法接入建筑的防雷保护地系统或者建筑的防雷保护地系统不符合要求,则新建简易地网及室内地线排,室内地线排通过40mmx4mm热镀锌扁铁、Ø10~12mm或截面积不小于35mm2的铜芯导线连接到简易地网,室内分布系统室内所有有源器件、设备必须与室内地线排连接。

5.6.2天线支撑件、室外馈线等室外设施用接地件和截面积为不小于16mm2的接地线接

入近端接地点,接地点通过40mmx4mm热镀锌扁铁、Ø10~12mm或截面积不小于35mm2的铜芯导线连接到建筑的防雷保护接地系统或新建的室内地线排,必须确保与已有的联合接地、基站等电位连接。

5.6.3主机保护地、室外馈线、天线支撑件的接地点应分开。

每个接地点要求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并作防氧化处理(加涂防锈漆、银粉、黄油等)。

5.6.4机房接地线的布放路由及布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

接地线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5.6.5机房接地母线的布放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5.6.6机房接地母线宜用紫铜带或铜编织带,每隔1米左右和电缆走道固定一处。

5.6.7接地母线和设备机壳之间的保护地线采用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芯线(或紫铜带)连接,并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90度,曲率半径大于130mm。

5.6.8当接线端子与线料为不同材料时,其接触面应涂防氧化剂。

5.6.9接地线应连接至大楼综合接地排,走线槽已经与综合接地排相连的,可连接至走线槽。

若无法连接至大楼综合接地排,可根据室内建筑综合接地情况,选择合适接地点。

5.6.10电源地线和保护地线与交流中线应分开敷设,不能相碰,更不能合用。

交流中线应在电力室单独接地。

5.6.11接地点的选择必须高于地网,馈线接地要求向着馈线下行方向,绝不允许向上。

5.6.12馈线上的接地点直接用防水胶泥密封再用电工胶布包裹,接地排或地网上的接地点应作防水、防锈处理。

5.7有源器件安装

5.7.1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5.7.2安装位置应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

5.7.3安装位置附近确保无强电、强磁、强腐蚀性设备。

5.7.4有源器件安装位置必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5.7.5安装时用相应安装件牢固固定。

5.7.6所有设备单元应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现象。

5.7.7光纤、有源系统主机单元各模块安装数量符合设计方案。

5.7.8设备电源插板应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

5.7.9设备必须接保护地。

5.7.10有源设备不允许空载加电。

5.7.11设备安装场所需清洁、无灰尘。

5.7.12所有外部电缆连接要求良好,不能有松动现象。

5.7.13基站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布放。

5.7.14基站空余端口安装匹配负载。

5.7.15每个有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

5.8无源器件安装

5.8.1室内分布系统中使用的无源器件选型应满足相应的国家标准及铁塔公司相关规范要求。

5.8.2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应根据分布系统中不同使用位置所需要的器件指标要求(功率容限、互调抑制、隔离度要求等),合理选择使用无源器件,保证分布系统性能。

5.8.3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不允许悬空放置,不应放置室外(如特殊情况需室外放置,必须做好防水处理)。

5.8.4接头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两端应固定牢固。

5.8.5设备严禁接触液体,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

5.8.6设备空置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

5.8.7应安装在易维护位置。

5.8.8每个无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

5.8.9负载安装

1、对设计图纸的要求:

负载的使用需要科学合理,避免滥用大功率负载;负载的功率预算要在设计图纸中反映。

2、负载需要保留25%的功率余量,以满足实际话务变动对器件的承受要求。

3、负载关于三阶互调指标的要求,区分宏基站为信源和微蜂窝为信源的两种场景。

前者的三阶互调要求不小于-150dBc;后者要求不小于-140dBc。

5.9天线安装

5.9.1对于使用两个单极化天线的双通道室分系统,天线间距安装偏差应不超过设计文件(方案)的5%;设计文件(方案)中未明确的应不小于4λ,宜控制在4λ-12λ之间(如果采用2320-2370MHz频段,4λ约为0.5m,12λ约为1.5m)。

5.9.2室内天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美观、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安装在天花板吊顶内时,应预留维护口。

5.9.3室内天线安装时应保证天线的清洁干净。

5.9.4天线安装处应避免强电,防止信号受干扰。

5.9.5对于全向吸顶天线或壁挂天线均要求用天线固定件牢固安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电梯内的天线必须用膨胀螺栓牢固固定于电梯井壁。

并确认所装天线附近无直接遮挡物存在,尽量远离消防喷淋头。

5.9.6室内定向板状天线采用壁挂安装方式或利用定向天线支架安装方式,要求天线周围无直接遮挡物,天线主瓣方向正对目标覆盖区。

5.9.7室内天线使用的天线吊挂高度应略低于梁、通风管道、消防管道等障碍物,保证天线的辐射特性。

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倾斜现象。

5.9.8吸顶天线不允许与金属天花板吊顶直接接触,需要与金属天花板吊顶接触安装时,接触面间必须加绝缘垫片。

天线安装在天花板吊顶内时,仍需通过吊架或支架进行固定,不得随意摆放,并应预留维护口。

5.9.9天线的安装支架应为金属件,并做防锈处理。

天线必须安装在手不能轻易触及处,但应保证能方便地对其他进行维护检查。

5.9.9天线与吊顶内的射频馈线连接良好,并用扎带固定。

5.9.10天线的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接馈线,连接天线的馈线接头必须用手拧紧,最后用扳手拧动的范围不能大于1圈,但必须保证拧紧。

5.9.11需要固定件的天线,固定件捆绑所用扎带不可少于4条,要做到布局合理美观。

安装天线的接头必须使用防水胶带做好防水,然后用塑料黑胶带缠好,胶带做到平整、少皱、美观。

5.9.12室外天线各类天线支撑件牢固,铁杆垂直,横担水平,铁件材料做防氧化处理。

5.9.13室外天线与跳线接头做防水处理。

连接天线的跳线要求做一个“滴水弯”。

5.10GPS天馈线安装

5.10.1GPS天线的安装属于各电信运营企业的范围,本验收标准只提出GPS天线的安装技术标准,供各验收时参考,但不纳入验收项目。

GPS馈线安装则属于铁塔公司范围,需纳入验收范围。

5.10.2GPS天线必须垂直安装,垂直角度各向偏差不得超过1°。

5.10.3GPS天线安装稳固,天线安装位置要求天线竖直向上视角不小于90°的视野内无遮挡(天线和避雷针除外),条件允许时,建议视角扩充到120°。

5.10.5GPS天线在屋顶上安装时,应在避雷针45°保护范围之内。

5.10.6当GPS天线安装在支架上时,其天线底部应高出抱杆顶部。

5.10.7为避免反射波的影响,建议GPS天线应避免附近存在较大的反射面。

5.10.8应确保GPS天线周边不存在大功率的微波发射天线、高压输电电缆以及电视发射塔的发射天线等电磁干扰源,干扰功率不应超过-90dBm。

5.10.9GPS接收机的信号必须保证同时稳定接收4颗星(含)以上并且每颗星的信噪比大于40。

5.10.10GPS天馈线缆与抱杆进行固定(采用黑色防紫外线扎带),扎带头的朝向一致,扎带的间距均匀,所有线扣必须齐根剪平不拉尖。

馈线从室外进入室内前需做“滴水弯”。

5.10.11GPS1/2超柔馈线长度超过120米时,建议增加RF放大器,并根据放大器的插损适当减少馈线长度。

场景

场景描述

建议使用

备注

场景一

一个BBU单独使用一套GPS天馈系统时,不需要使用分路器

馈线长度1(1-50米)

使用RG-8U馈线

该场景具体使用方法:

放大器放置于第一根馈线和第二根馈线之间;第一根馈线的长度在满足50-150米范围内时(注明:

不能够超过场景应用长度),第二根馈线长度为场景应用长度与第一根馈线长度之差。

馈线长度2(51-120米)

使用1/2”超柔馈线

馈线长度3(121-250米)

使用1/2"超柔+一个GPS放大器

场景二

两个BBU共享使用一套GPS天馈系统时,需用一个二功分器;功分器位于BBU侧避雷器之后。

馈线长度1(1-100米)

使用1/2”超柔馈线+2功分器

馈线长度2(101-230米)

使用1/2”超柔馈线+一个GPS放大器+2功分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