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4800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

  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

  理版

  第1题:

某校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公安局抓获了四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丁,审讯他们时,甲说:

不是我干的。

乙说:

是丁干的。

丙说:

是乙干的。

丁说:

不是我干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那么抢劫案是谁干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根据四个嫌疑犯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乙和丁的回答是矛盾的,必有一真一假,题目中说四个人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所以,甲和丙说的都是假的,甲说不是他干的,那么就是他干的。

  第2题:

70,36,18,8,2,(),-5。

  A.-2

  B.0

  C.2

  D.4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3题:

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已知他们之间关系如下:

  

(1)甲是乙的儿子的爸爸;

  

(2)丙是乙的爸爸的儿子;

  (3)丁是丙的儿子的妈妈;

  (4)戊是丁的妈妈的儿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是兄弟关系

  B.存在两对姐弟或兄妹关系

  C.丁是甲孩子的姑妈

  D.存在一对夫妻关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分析推理类题目。

  

(1)知,甲和乙是夫妻关系;由

  

(2)知,丙和乙是姐弟或兄妹关系;由

  (3)知,丙和丁是夫妻关系;由

  (4)知,丁和戊是姐弟或兄妹关系。

如下图:

第4题:

在面对二战造成的灾难时,日本政府往往一味__________日本受到的伤害,而对被侵略的国家人民遭受的创伤,却__________,而且,根本不提谢罪之事。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调、轻描淡写

  B.强辩、一笔带过

  C.强化、蜻蜓点水

  D.强加、浮光掠影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轻描淡写:

原指绘画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描绘。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一笔带过:

在记叙中对有些事只是点到为止,不作具体描述。

  蜻蜓点水:

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浮光掠影:

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根据句意,日本政府很在意自己受到的伤害,而对被侵略国家却毫不在意。

只有“轻描淡写”符合这一语境,故选A。

  第5题:

适应现象:

指感觉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或重复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下列描述符合上述定义的是()。

  A.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B.在15%的蔗糖溶液中加入0.017%的食盐,会感觉到其甜味比不加食盐时要甜

  C.饮料中添加麦芽粉使其甜味增强

  D.加入姜后,烹饪的鱼的腥味减轻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该定义关键词是“同一刺激物”,

  B.C项为两个不同的刺激物;D项也为“姜”

  “鱼”两种刺激物,只是一种刺激掩盖了另一种刺激。

  第6题: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面对一棵古松,有三种态度,科学、实用和审美。

审美的情形有两种,一是直觉的,一幅图画,一处美景,展现在你的面前,你能够聚精会神地去观赏它,领略它,以至于暂时忘记了除它以外的其它事物。

这时候,你沉醉其中,是一种审美的直觉。

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完全靠着一种直觉,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

这时的审美就包含了一种文化的积淀。

于是,看见彩蝶翻飞,我们会疑为庄子的梦境;听到杜鹃鸟的哀鸣,我们会心生悲愁;而说到狐狸,我们则有如进人了花妖狐魅之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面对眼前的事物,要学会用审美的态度看待它

  B.审美是比科学和实用更高一层的看待事物的态度

  C.审美不单纯靠直觉,更多时候还有文化理念的参与

  D.审美情趣的培养,必须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这段文字由朱光潜先生的话引出“审美”这一话题,并具体介绍了审美的两种情形,除了直觉的审美外,更多时候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

与此一致的是C项。

A项,审美只是看待事物三种态度中的一种,文段着重讲的是审美的两种情形,用什么态度看待事物并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

B项,文段只说看待事物有三种态度.并没有就三种态度的层级进行比较.属主观臆测。

D项“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文中没有论述,属过度引申。

  第7题:

闽菜:

福建

  A.鲁菜:

东北

  B.杭帮菜:

杭州

  C.淮扬菜:

江苏

  D.湘菜:

湖北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闽菜是福建的菜系;淮扬菜是江苏的菜系。

B项杭州是市名而题干中福建是省名。

  第8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达到自身获利的目的,必须首先生产或提供对他人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企业置他人利益于不顾,采取欺骗的手段进行不正当交换,不仅不被社会容忍,而且要受到法律惩罚。

市场经济内在地要求企业遵循诚信、公平、负责等交换准则。

这些交换准则,内含着维系和推动企业发展的道德力量。

换言之,不具备道德力的企业、不对他人或社会负责任的企业,终将被淘汰出局。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提升企业道德力,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B.提升企业道德力,是为了增强企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C.提升企业道德力,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D.提升企业道德力,是企业避免受到法律惩罚的手段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属于意图。

由文段尾句“不具备道德力的企业,不对他人或社会负责的企业,终将被淘汰出局”可知,作者意在强调现代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提升企业的道德力。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9题:

一年前由s市议会通过的新法令禁止了在s市销售的食品使用所有不可回收的塑料包装。

然而,s市仍有相当大比例的塑料垃圾来自不可回收的塑料食品包装。

下项哪项如果正确,最有助于解释以上明显的分歧?

()

  A.这一新法令只涉及食品的塑料包装,而没有考虑到在S市大量出售的其他产品的塑料包装

  B.新法令并没有影响到郊区附近的杂货店和其他商店,S市的许多居民都经常光顾那里

  C.现在许多以前由无法回收的塑料包装的食品在发运到S市之前,都改用能回收的特殊塑料包装,这样才能在S市出售

  D.和一年前相比,现在使用这种无法回收的塑料包装的食品减少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这是一道解释型题,要解释的问题是:

S市禁止在S市销售的食品使用所有不可回收的塑料包装,但S市仍有相当大比例的塑料垃圾来自不可回收的塑料食品包装。

A项为无关选项,题干说的是仍有相当大比例的不可回收的塑料食品包装,与其他产品的塑料包装无关。

C项说明不可回收的塑料食品包装应该不存在了,但实际情况是还存在,未能解释矛盾。

D项说明使用这种无法回收的塑料包装的食品减少,只能说明使用的不可回收的塑料食品包装数量减少了,无法解释题干矛盾。

B项说明,新法令没有影响到郊区附近的杂货店和其他商店,S市的居民经常光顾那里,可能从那些地方买了使用不可回收的塑料包装的食品,从而将不可回收的塑料食品包装带进了S市,从而能很好地解释为何相当大比例S市的塑料垃圾来自不可回收的塑料食品包装,故正确答案为B。

  第10题: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

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看作它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

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

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

,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

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这说明真理是()。

  A.因人而异的

  B.具体的

  C.有条件的

  D.客观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C。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正确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总是在具体的条件下和具体的范围内一致,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

  如果超出这些具体规定,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宇宙中没有抽象真理。

笼统地说,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l80°是不正确的,具体到平面、凹面和凸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同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要使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必须限定在“平面”这一条件下。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C。

  第11题:

一艘船在河水流速为每小时15公里的河中央抛锚,停在码头下游60公里处。

  一艘时速为40公里的救援船从码头出发前去拖船,已知救援船拖上另一艘船后,船速将下降1/4。

救援船从码头出发,一共需要大约()小时才能将抛锚的船拖回码头。

  A.3

  B.3.5

  C.4

  D.5.1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去:

时间=60÷(40+15);回:

时间=60÷(30-15);总时间为两个时间和,前一个大于1,后一个为4,则总的大于5,观察可知选D。

  第12题:

在世界总人口中,男女比例相当,但黄种人是大大多于黑种人的,在其他肤色的人种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

由此可见()。

  A.黄种女性多于黑种男性

  B.黄种男性多于黑种女性

  C.黄种男性多于黑种男性

  D.黄种女性多于黑种女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世界人口有三种肤色,黑、黄、白,则题目中所说的“其他肤色人种”即为白色人种。

由此根据题意可推出:

  

(1)男(黄色)+女(黄色)>男(黑色)+女(黑色),

  

(2)男(黄色)+男(黑色)+男(白色)-女(黄色)+女(黑色)+女(白色),

  (3)男(白色)>女(白色)。

通过

  

(2)

  (3)综合,可以推出

  (4)女(黄色)+女(黑色)>男(黄色)+男(黑色),结合

  

(1)

  (4)相加可得出:

女(黄色)>男(黑色)。

  第13题:

某公司规定,门窗每3天擦试一次,绿化植物每5天浇一次水,消防设施每2天检查一次。

如果上述三项工作刚好集中在星期三都完成了,那么下一次三项工作集中在同一天完成是在()。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四

  D.星期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可知每30(

  2、3、5最小公倍数)天一个循环,这次是周三同一天完成,再过30天是周五,选D。

第14题:

品牌诉求是关于品牌精神和品牌内涵的一种责任语言。

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外界传递自己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和利益,直接明白的说出来,叫品牌的理性诉求:

让消费者感觉到这个品牌能解决其实际功能性的需求,还能和消费者的内心产生某种共鸣.从而有了感情能长期的相处、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叫品牌的感性诉求。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品牌的理性诉求的是:

  A.

  “有情有家”就有“立自”

  B.

  “雕牌”只选对的.不买贵的

  C.太太乐鸡精“有种滋味.一生回味”

  D.

  “劲霸”是通过奋斗有所成就的男人的衣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品牌的理性诉求定义的关键点为:

将自己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和利益.直接明白的说出来。

B项直接说明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属于品牌的理性诉求。

其他几项都是想与消费者内心产生某种共鸣,属于品牌的感性诉求。

故答案选B。

  第15题:

1895年,日本迫使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1895年4月17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日本马关(今下关市)签署了《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战争的结束。

故选C。

  第16题:

以下有关城市建设的表述,错误的是()。

  A.铺设透水性公路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B.城市改造过程中对于有价值的老建筑应采用异地重建等方式加以保护

  C.中国城市频频遭遇内涝,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建设重地表轻地下

  D.中小城市不适宜发展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与单个的文物或艺术品不同,老建筑有其特殊的时空感,并与特定的历史连在一起。

文化的价值主要是精神价值,老建筑亦然。

一般来讲,老建筑是绝对不可以迁建的,因为老建筑有它所在的整体的人文和传统环境。

异地保护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故B项说法错误。

A项,用透水性强的新型柏油铺设公路,可以储存雨水,降低路面温度,增加地表与空气的热量和水分交换,从而有效降低热岛效应。

C项,内涝暴露出城市排水系统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落后,这正是城市规划重地表轻地下导致的。

D项,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适用于规模非常大的城市,一般市区人口规模在150万一200万甚至人口规模更大的城市才可以考虑多组团,中小城市一般适合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盲目追求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反而会导致城市集聚效应大大降低、能耗大增、土地利用效益下降、基础设施成本成倍增加。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17题: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是指洋务运动;

  “海面未收功一战”指的是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

洋务运动进行了30年,又是造炮又是造船,但在甲午战争中依然一败涂地。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18题:

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的是()。

  A.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B.达?

芬奇、泰戈尔、拉斐尔

  C.莎士比亚、达?

芬奇、但丁

  D.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托尔斯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著名艺术家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被后世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

他们的辉煌成就,不仅对欧洲而且对全世界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杰”作品至今为世人推崇乐道。

故选A。

  第19题:

请选择你认为最为合理的一项,来填充所给数列的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0,1/3,6/11,7/10,(),31/35

  A.29/30

  B.29/33

  C.31/36

  D.30/37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原数列可以化为:

0/3,2/6,6/11,14/20,(30/37),62/70,分子做一次差后得到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分母做两次差后得到公比为2的等差数列。

第20题:

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

  A.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B.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C.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D.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我国很早就根据观察划分出了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作物的耕作。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预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惊蛰、清明反映的是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现象;小满、芒种则代表着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故选B。

  第21题:

再社会化指的是正常的社会化中断或失败后重新开始的社会化过程。

特点是全面、迅速地改变原有的思想、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社会化内容。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涉及再社会化?

  A.退休后的老王报名进了老年大学,开始系统学习书法

  B.移居中国的史密斯夫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喜欢中国文化了

  C.工作多年的王某考上了研究生,重新走进校园,他有种重回故里的感觉

  D.小刘因盗窃财物被送进了少管所,出来后他改过自新.自食其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再社会化的定义要点是:

①正常的社会化中断或失败后;②改变原有的思想、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

A项老王学习书法不符合①和②;B项不符合①;

  C项不符合①;D项小刘因第22题:

随着新税收改革法令的通过,低收入纳税人每年将平均减少100元到300元的财税负担。

所以,税收改革将有益于低收入纳税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严重地动摇上述结论?

  A.税收改革通过简化税收代码将为许多人节省他们计算税收的费用

  B.税收改革通过取消对住房的补贴而使低收入纳税人平均每月增加80元的房租

  C.低收入纳税人支持新税收改革法令

  D.在新的税收下,有少量高收入的纳税人也会减少财税负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削弱型题目。

本题属于通过削弱论据来削弱论点类试题。

题干中的结论是税收改革将有益于低收入的纳税人,其原因是低收入的纳税人每年所交的税有所下降,B项指出低收人纳税人虽然每年平均减少了100元到300元的财税负担,但每年却增加了960元的房租,不但没有得益.反而对其造成损失,严重地动摇了题干中的结论。

  第23题: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接触西方科技的人之一,而且还把好多西方的科技项目当成了自己的玩具。

但当他玩着这些玩具正高兴的时候,西方已经大步地走向了工业化社会,他的帝国呢,还陷在“你耕田来,我织布”的田园牧歌里出不来。

而且,也正是由于中国周边国家的积弱,让康熙可以挥舞他的马刀,让中国再次进入一个虚幻的盛世,错失了进入工业化和西方各国平起平坐的大好时机。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A.康熙皇帝的功过是非

  B.康熙皇帝的顽固腐朽

  C.康熙皇帝对时代的错误估计

  D.中国在康熙时期错过了一次进入工业化的好时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这段文字没有提到康熙皇帝的功绩,故排除A项;B项说得也有些绝对,文段中并没有体现出来,针对的只是“他的帝国”,排除B项;C项只是文中的表层意思,而非中心思想,文中更强调由于对时代的错误估计而导致中国失去了一次进入工业化的机会,排除C项;D项为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即康熙皇帝没有引进西方的科技,他的帝国还是农耕社会,最后导致在这个时期中国错过了进入工业化的时机。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第24题:

3,10,31,94,(),850

  A.250

  B.270

  C.282

  D.283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前一项×3+1=后一项,94×3+1=

  (283),

  (283)×3+1=850。

  第25题:

导盲犬:

缉毒犬()

  A.信鸽:

和平鸽

  B.奶牛:

耕牛

  C.斗鸡:

肉鸡

  D.赛马:

辕马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两项属于同类动物,但两者功能不同,并且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发挥作用,四个选项中只有D中的两个动物符合这些特点。

故选D。

  第26题:

社会史研究________撇开政治,________弃重大历史事件于不顾,________要把这些与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件联系起来,与具体的“社会”发生联系,将国家制度安排与地方实践相互结合起来,自下而上、以小见大,探讨国家和社会互动之下区域社会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其背后的国家。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就从而

  B.并非而是进而

  C.不是也不是而是

  D.固然但非也非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最后一空与其后面内容的联系可知,应填入表肯定的关联词;且整个句子议论的重心是“把这些与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件联系起来”,由此可见最后一空应填入表转折的关联词;且“撇开政治”与“弄重大历史事件于不顾”是并列的关系,因此C项正确。

  第27题:

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的方针是()。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互相合作、政治协商”

  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

  “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在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提出了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故本题答案选C。

  第28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A.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B.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城镇就业

  C.合理控制大中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流入

  D.鼓励和支持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十章第二节明确指出: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第29题:

改革,哪怕是仅仅一小步的改革,也都是需要__________的。

倘若一种行为从一开始就定错了目标,或者更有甚者,如果这种行为从一开始就没有定下目标。

只是__________地走一步算一步,那完全是有可能“摸着石头过不了河”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远见、随波逐流

  B.勇气、得过且过

  C.魄力、漫无目的

  D.目标、随遇而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句意可知,改革是需要前瞻性和目的性的,句意没有体现改革需要“勇气”和“魄力”,而且“得过且过”与“走一步算一步”有重复之嫌,故排除

  B.C。

另外,句意说的是改革不仅需要有目标,还需要保证目标是正确的,故第一空填“远见”比“目标”更合适。

本题答案选A。

  第30题:

行政权力交由若干人组成的集体共同负责,并集体承担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是()。

  A.完整制

  B.首长制

  C.层级制

  D.委员制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31题:

亚马逊热带雨林火灾次数与过火面积每年以惊人的比例增加。

但是,卫星照片显示,去年火灾次数与过火面积的增加比例明显低于往年。

去年,某国政府支出数百万美元用于预防和扑灭亚马逊热带雨林火灾。

该国政府宣称,上述卫星数据表明政府预防和扑灭火灾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下列______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国政府的上述结论。

  A.去年该国用以预防和扑灭亚马逊热带雨林火灾的投入明显低于往年

  B.该国去年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大面积持续降雨

  C.与该国毗邻的其他国家的热带雨林火灾次数与过火面积并未减少

  D.该国用于热带雨林火灾预防与扑灭的费用只占年度财政支出的很小比例

  【解析】

  正确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