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482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docx

完整版三基训练习题集7风湿免疫科题目及答案

第七章风湿免疫科

一、名词解释

1、抗核抗体:

是一组针对核内多种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是筛选结缔组织病的主要试验。

2、类风湿因子:

是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断上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3、类风湿结节:

在20%~7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皮下、几件或骨膜上出现结节,也可见于肺、胸膜、心肌等内脏深层,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提示关节炎活动。

4、抗磷脂抗体:

指与体内不同磷脂成分发生反应的抗体。

5、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是指由抗磷脂抗体引起的一组临床征象的总称,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

6、抗CCP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7、抗ENA抗体:

为抗可提取的核糖核蛋白抗体。

8、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是指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胞浆中溶酶体酶发生反应的抗体,分为胞浆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

与血管炎的发病有关。

9、光过敏:

暴露于日光或紫外光源下,可见面部蝶状红斑加重或出现新的皮肤损害,甚至可使全身病情加重。

10、皮肤狼疮带试验:

皮肤表皮、真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沉积。

11、赖特综合征:

以关节炎、结膜炎、尿道炎为特征的感染反应性关节炎。

12、笔帽征:

是银屑病关节炎的典型X光改变,近断指骨变尖,末节指骨近端增生变宽。

13、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有脊柱关节病的某些临床特点,又不能分类为某种明确的脊柱关节病的临床状态。

14、干燥综合征:

是一组侵犯外分泌腺,特别是唾液腺、泪腺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5、Gottron征:

四肢关节伸侧面可见红斑性鳞屑性皮疹,常见于皮肌炎。

16、CREST综合征:

是系统性硬化症的一个亚型,主要表现为钙盐沉积、雷诺现象、食管功能障碍、指(趾)硬化及毛细血管扩张。

17、雷诺现象:

指患者在寒冷或紧张刺激后,肢端小动脉间歇性痉挛引起的周围血管病变,表现为肢端阵发性发白、发绀、发红,伴局部发冷、感觉异常和疼痛的临床表现。

18、Heberden结节:

远端指间关节骨肥大,发生于骨关节炎。

19、Bouchard结节:

近端指间关节骨肥大,发生于骨关节炎。

20、Felty综合征:

类风湿关节炎并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脾肿大的综合征。

21、RS3PE:

又称血清阴性滑膜炎综合征,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殊类型,多见于老年男性,多累及腕、屈肌腱鞘和手的小关节,起病突然,呈对称性分布,伴手背明显的可凹性水肿。

类风湿因子一般为阴性,对小剂量激素反应良好。

对非甾体抗炎药不敏感。

22、系统性血管炎:

是一组原发性、异质性的以血管壁炎性细胞浸润或坏死为基本病变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可引起相应的组织器官炎症、缺血、坏死或栓塞。

23、间歇性跛行:

因下肢动脉痉挛或狭窄、缺血引起该侧下肢行走时无力、发麻、酸痛,行走至一段距离后被迫停下休息,待肢体血供恢复后才可重新行走。

24、白塞病:

是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色素膜炎及皮肤脓疱疹为临床特征的系统性血管炎病。

25、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

类似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但又不能满足其中任何一种诊断,且伴血清高滴度抗RNP抗体诊断MCTD。

26、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

结缔组织病早期仅有较少症状,如雷诺现象、关节痛、肌痛和手肿胀,尚不足诊断,可称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自身免疫异常是结缔组织病的发病基础B、血管炎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是该病的病理基础C、病变累及多系统,临床个体差异大D、均需糖皮质激素治疗E、疗效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有关

2、下列关于风湿病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b)

A、系统性血管炎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B、RA不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风湿热与RA均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D、AS与RA属同一类别E、银屑病关节炎与HLAB27无关,与AS不属同类

3、下列发病因素中,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无明显关系的是:

(e)

A、遗传因素B、感染因素C、性激素D、心理、神经、免疫效应E、气候与季节

4、下列有关MHC分子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自身抗原结合,在胸腺进行T细胞选择B、与异体抗原结合,提成给成熟T细胞,引起免疫反应C、决定抗原的免疫表型,使不同个体生成相同的免疫反应D、刺激自身和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明显有关

5、下列对于抗核抗体(ANA)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ANA是结缔组织病的筛选项目B、ANA阳性就代表结缔组织病存在C、ANA阳性也可见于慢性感染者D、ANA是针对细胞核抗原成分的抗体E、ANA低滴度阳性常无临床意义

6、有关抗核抗体(ANA)是抗细胞核成分的抗体的总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A、健康人ANA均阴性B、系统性红斑狼疮ANA的滴度常大于1∶80C、干燥综合征可以出现ANA阳性,多呈斑点型D、硬皮病患者ANA可以高滴度阳性E、ANA可出现于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SBE

7、下列关于类风湿因子(RF)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RF阳性是诊断RA的必备条件B、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者可检出阳性C、正常人群不能测出阳性D、SLE、SS不出现阳性E、RF特异性高,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8、下列有关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中,错误的是:

(a)

A、抗Sm抗体是SLE特异性抗体,并与病情活动性相关B、抗SSA、抗SSB抗体在干燥综合征中有较高阳性率C、抗jo抗体出现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及合成酶综合征D、高滴度u1RNP抗体阳性常出现于混合结缔组织病E、抗ScL-70抗体是硬皮病的特异性抗体

9、下列关于风湿病的病理表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骨关节炎以软骨损害为主要病理改变B、类风湿关节炎以滑膜炎为主伴血管炎C、SLE以浆膜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D、干燥综合征以小唇腺淋巴细胞灶性增生为主要表现E、强直性脊柱炎有附着点炎为病理特点

10、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机制不正确的是:

(b)

A、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B、通过细胞膜受体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C、杀伤T、B淋巴细胞,减少抗体合成D、抑制磷脂酶A2,减少花生四烯酸产生E、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和炎性因子产生

11、下列关于抗风湿慢作用药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曾被称为病情缓解药B、包括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C、联合使用可以增加疗效D、均抑制B淋巴细胞,减少抗体产生E、各自有相关副作用,选择不同副作用的药联合应用,可避免副作用增加

12、下列关于RA的临床表现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A、晨僵时间与病情活动有关B、受累关节以对称性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为主C、可出现类风湿小结D、不侵犯膝关节、踝关节等大关节E、晚期常出现关节畸形

13、RA的典型病理改变有:

(e)

A、类风湿结节中心为干酪样坏死B、一般不出现血管炎C、急性期滑膜肥厚D、血管炎应局限在滑膜及其周围E、血管翳是最典型改变

14、下列关于RA的全身表现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血管炎可发生在任何系统B、类风湿结节可发生在关节部位,与疾病活动无关C、肺纤维化是常见的肺病变D、可有心脏受累,以心包炎最常见E、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

15、下列关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依据,不包括:

(e)

A、对称性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疼痛肿胀>6周B、X线改变C、RF阳性D、类风湿结节E、抗核抗体阳性

16、下列关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症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以对称性、多关节、指腕关节病变为主B、以肩关节关节病变为主C、以中轴关节病变为主D、以膝、踝关节病变为主E、以游走性大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

17、下列关于类风湿因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是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必备条件B、是类风湿结节的一种表现C、只有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才出现类风湿因子D、是针对变性IgGFc端的自身抗体E、IgA的免疫复合物

18、下列关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e)

A、非甾体药物和慢作用药物联合治疗B、非甾体药物治疗C、慢作用药物治疗D、多关节病变及多系统损伤时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E、关节置换

19、甲氨喋呤(MTX)的作用机制是:

(c)

A、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B、抑制四氢叶酸的合成C、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止尿嘧啶转变成胸腺嘧啶D、抑制四氢叶酸还原酶,从而抑制DNA的合成E、抑制B淋巴细胞的合成

20、非甾体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d)

A、控制关节炎进展B、促进软骨修复C、降低RF滴度D、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E、预防关节变形

21、下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体中与活动有关的是:

(b)

A、抗核抗体(ANA)B、抗双链DNA抗体(ds-DNA)C、抗Sm抗体D、抗U1RNP抗体E、抗SSA抗体

22、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首选:

(b)

A、心理治疗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C、非甾体药物D、抗生素预防感染E、支持治疗

23、皮肤狼疮带试验是指:

(e)

A、真皮下层补体沉积的免疫荧光带B、真皮下层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带C、表皮上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带D、SLE患者皮肤破损区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带E、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的荧光带

24、下列有关狼疮肾炎的典型病理改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e)

A、弥漫性系膜区增殖B、弥漫性系膜区增殖伴局灶节段性加重、节段坏死、透明栓子C、弥漫性系膜细胞增殖,新月体形成D、肾小球基底膜增厚E、肾小管透明变性

25、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c-ANCA)阳性者,对下列哪一种疾病的诊断有很高特异性:

(d)

A、系统性红斑狼疮B、结节性多动脉炎C、干燥综合征D、Wegener肉芽肿E、Takayasu动脉炎

26、下列抗体中,不属于抗核抗体谱的是:

(a)

A、抗磷脂抗体B、抗单链DNA抗体C、抗双链DNA抗体D、抗RNP抗体E、抗JO-1抗体

27、下列临床表现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无关的是:

(e)

A、抗磷脂抗体阳性B、动静脉血栓形成C、习惯性流产D、血小板减少E、抗核抗体阳性

28、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是:

(e)

A、抑制胶原合成B、增加NK细胞活性C、抑制B细胞活化D、抑制T细胞增殖E、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29、不属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的一项是:

(b)

A、近端指间关节肿胀B、远端指间关节肿胀C、掌指关节肿胀D、腕关节肿胀E、四肢关节对称性肿胀

30、不属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表现的一项是:

(d)

A、皮下类风湿结节B、Felty综合征C、巩膜炎D、面部对称性水肿性红斑E、下肢皮肤溃疡

31、女,70岁,双手远端指间关节肿痛,以一侧凸出较明显。

ESR:

15mm/h,CRP:

5mg/L,RF(-)。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b)

A、强直性脊柱炎B、骨关节炎C、风湿性关节炎D、类风湿关节炎E、系统性红斑狼疮

32、女,38岁,四肢大小关节肿痛10年,X线示双手指关节及腕关节有多处骨质破坏,关节检查仍有多处关节肿痛,脾肋下2cm,质地中等,查WBC:

2×109/L,血小板:

60×109/L,ESR:

70mm/h,尿常规(-),10年来一直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c)

A、肝硬化脾亢B、类风湿综合征C、Felty综合征D、系统性红斑狼疮E、药物性再障

33、女,23岁,3个月来四肢关节肿胀,尤以双手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肿痛明显,如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应做哪些检查:

(e)

A、血常规,尿常规B、双手+双足X线片C、抗核抗体谱检查D、类风湿因子E、以上均是

34、女,36岁,指关节、腕关节肿痛半年,晨僵约1h,血沉36mm/h,X线示双手指间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两端骨质疏松。

此时应定为类风湿关节炎的:

(a)

A、Ⅰ期B、Ⅱ早期C、Ⅱ晚期D、Ⅲ期E、Ⅳ期

35、早期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下列方案治疗,其中不包括的一项是:

(a)

A、非甾体抗炎药B、非甾体抗炎药+羟氯喹C、非甾体抗炎药+羟氯喹+甲氨蝶呤D、非甾体抗炎药+羟氯喹+甲氨蝶呤+SASPE、非甾体抗炎药+羟氯喹+甲氨蝶呤+金诺芬

36、女,35岁,SLE病史10年,蛋白尿5年,长期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蛋白尿无明显下降,近2个月来肌酐快速上升,已达360μmol/L,下一步将采取何种诊治方案:

(c)

A、抗核抗体谱检查B、C3、C4检查C、肾脏穿刺病理检查D、利尿等对症处理E、中医药治疗

37、女,45岁,SLE病史20年,来门诊复查病情,自觉症状好,无异常症状和体征。

血沉正常,抗核抗体1∶160(+),U1RNP抗体(+)。

对该患者的病情判断是:

(d)

A、病情未控制B、病情活动C、轻度活动D、病情稳定E、以上都不是

38、下列有关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e)

A、血清特异性自身抗体B、与DR4基因有关联C、与感染因素无关D、多基因遗传,HLAB2、DR3、DR4、TNF基因E、寡基因致病模式,HLAB27关联性最强

39、下列病理改变对AS的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a)

A、附着点炎B、滑膜炎C、虹膜炎D、皮下结节E、软骨破坏

40、对AS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d)

A、HLAB27阳性B、腰背痛C、“4”字征阳性D、对称骶髂关节炎Ⅱ级以上E、血沉增高

41、骶髂关节炎Ⅲ级的放射学改变为:

(b)

A、骶髂关节面虫蚀样B、关节间隙宽窄不一C、局限性硬化D、纤维素性强直E、骨侵蚀但关节间隙正常

42、对于腰背痛腰椎活动受限患者诊断AS,正确的是:

(b)

A、伴HLAB27阳性B、伴骶髂关节炎Ⅲ级C、伴脊柱局部硬化D、伴外周关节炎E、伴眼色素膜炎

43、关于AS的治疗说法,正确的是:

(d)

A、都应尽早使用慢作用药B、病情稳定者以慢作用药维持C、不使用慢作用药D、对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敏感E、都不应使用糖皮质激素

44、下列关于银屑病关节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不属脊柱关节病B、病理改变可见滑膜炎C、与HLAB27无关D、对称性侵犯近端指间关节E、与感染无关

45、下列关于AS的临床表现的描述,正确的是:

(e)

A、40岁以后发病为多见B、对称性四肢小关节炎C、都有脊柱强直D、受累外周关节以髋关节、膝关节相对较多E、不应出现眼色素膜炎和主动脉炎

46、患者男,26岁,有腰骶部疼痛6个月,夜间症状明显,伴晨僵,活动后好转,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

无外伤史。

查类风湿因子阴性。

首先应考虑诊断为:

(c)

A、类风湿关节炎B、感染反应性关节炎C、脊柱关节病D、腰椎间盘脱出E、腰肌劳损

47、对上一题的病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检查的是:

(c)

A、HLAB27B、腰椎CTC、骶髂关节CTD、腰椎间盘CTE、风湿三项、血沉

48、下列关于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e)

A、关节受累非对称性B、远端指关节炎C、残毁型关节炎D、脊柱和骶髂关节关节炎E、不侵犯眼色素膜

49、动脉炎经常累及的动脉不包括:

(d)

A、颈动脉B、锁骨下动脉C、肾动脉D、肋间动脉E、髂动脉50、对诊断大动脉炎50、价值最大的检查是:

(c)

A、血沉明显增快B、抗核抗体高滴度C、动脉血管造影D、血管多普勒超声E、低补体

51、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不包括:

(b)

A、环磷酰胺B、秋水仙碱C、甲氨蝶呤D、硫唑嘌呤E、长春新碱

52、结节性多动脉炎常见的临床表现中不包含:

(d)

A、血管性肾病B、肠系膜血管炎C、多发性单神经炎D、肺结节E、疼痛性皮下结节

53、下列血管炎中,最易引起肾损害的是:

(d)

A、结节性多动脉炎B、Wegener肉芽肿C、Churg-Strauss综合征D、显微镜下多血管炎E、白塞综合征

三、是非题

1、某关节疼痛患者门诊查血清RF1∶40阳性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y)

2、抗角质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Sa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

(y)

3、NSAIDs是非甾体抗炎药的缩写,DMARDs是慢作用药物的缩写。

(y)

4、类风湿关节炎应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NSAIDs+SAARDs。

(n)

5、两种NSAID可联合用药以增加疗效。

(n)

6、选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DMARD联合使用可增加疗效,不增加副作用。

(y)

7、类风湿关节炎不好发膝、肘关节等大关节。

(n)

8、骨关节炎的好发部位是远端指间关节、膝关节、髋关节。

(y)

9、脊柱关节病的关节受累以骶髂关节及下肢不对称性关节炎为特点。

(y)

10、赖特综合征是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与泌尿道非淋球菌感染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有关。

(y)

1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节症状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大多有关节毁损。

(n)

12、系统性红斑狼疮常常ANA阳性>1∶80,而干燥综合征或系统性硬化症患者ANA阴性。

(n)

13、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累及横纹肌,以机体近端肌群无力为特点,不侵犯咽部肌群及呼吸肌。

(n)

14、抗着丝点抗体和抗Scl70抗体是系统性硬化症的特异性抗体(y)

四、填空题

1、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环境因素__________和__遗传因素________有关,人白细胞抗原_HLA--DR4_________被认为是RA易感性的基础。

2、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_滑膜炎_________,脊柱关节病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有_附着点炎_________,骨关节炎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__软骨变形________。

3、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症状最好发部位是腕关节__、近端指间关节___、_掌指关节_________,强直性脊柱炎的受累关节主要是_骶髂关节_________;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部位是_第一拇趾关节_________;骨性关节炎的受累关节主要有_远端之间关节_、膝关节_、_髋关节___和_腰椎___。

4、病理性关节液分为_非炎性关节液_、炎性关节液___、化脓性关节液__和_血性关节液_________四种。

5、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目标是改善肿胀疼痛症___、控制疾病发展_、_促进已破坏的关节___和_修复_________。

6、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是_控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_________。

7、常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慢作用药物有_甲氨蝶呤___、柳氮磺吡啶___、_金制剂__、_羟氯喹____及__来氟米特________等。

8、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大部分病例(90%)与_HLA--B27___相关。

9、狼疮肾炎分型:

正常或微小病变型___、系膜病变型____、_局灶增值型______、_弥漫增殖型___、_膜性病变型_________和__肾小球硬化型________六型。

10、就自身抗体对SLE的诊断价值:

ANA可作为SLE的筛选指标____,抗Sm抗体是_SLE特异性抗体_________,抗双链DNA抗体既是_SLE特异性抗体_________,也是_反映病情活动性的抗体_________。

补体_下降_________可提示病情_活动_________。

11、重型SLE常用的治疗包括_糖皮质激素_____、_免疫抑制剂____、抗凝治疗_、降压降脂____和___补钾_______以及补钙等对症治疗等。

12、大动脉炎根据受累血管部位与程度,临床分为4型:

头臂动脉型____、胸腹主动脉型___、广泛型______和_肺动脉型_________。

13、大动脉炎引起的高血压常由主动脉狭窄或肾动脉狭窄造成,临床听诊分别在_上腹正中_________或___侧腹部_______听到血管杂音。

14、巨细胞动脉炎临床上常伴发_风湿性多肌痛_________,易累及_颞浅动脉__、_眼视网膜动脉_、_下颌动脉_________与__椎基底动脉________等。

15、ANCA相关性血管炎主要包括_Wegener肉芽肿_、churg--Strauss综合征_及显微镜下多血管炎__________等。

16、c-ANCA阳性主要见于_Wegener肉芽肿__________,p-ANCA阳性主要见于_显微镜下多血管炎____________等。

17、诊断白塞病的必备条件是_口腔溃疡____,其他条件包括__阴部溃疡_、眼色素层炎__、_皮肤病变__。

其中针刺反应阳性_____是白塞病的特征性表现。

五、问答题

1、抗核抗体分哪几类?

抗核抗体分为:

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

2、风湿性疾病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风湿性疾病的共同特点有:

(1)自身免疫反应是结缔组织病的发病基础。

(2)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础。

(3)病变累及多个系统,临床个体差异甚大。

(4)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一定反应。

(5)疗效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有关,由于诊治恰当,近年来生存率明显延长。

3、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表现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表现有:

对称性多关节炎,好发在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及腕关节,也可出现在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及踝关节等,有晨僵、关节疼痛和压痛、关节梭形肿胀、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

4、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有:

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浆膜炎、肺间质改变或类风湿肺、RA患者有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称Felty综合征、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等。

5、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为:

(1)晨僵至少1h,发病6周或者6周以上。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痛,发病6周或者6周以上。

(3)腕、掌指、近端指间肿痛,发病6周或者6周以上。

(4)对称性关节肿痛,发病6周或者6周以上。

(5)皮下结节。

(6)手X线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及关节间隙的狭窄)。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32U/L)

以上条件中具备4项或4项以上者,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6、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有哪几类?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分为:

非甾体抗炎药(NSAID)、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糖皮质激素及生物制剂

7、SLE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

SLE常见临床表现有:

(1)全身症状:

低热、疲倦、乏力、体重减轻。

(2)皮肤黏膜表现:

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网状青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