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4908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报模板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模板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模板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模板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模板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模板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课题申报模板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模板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docx

《课题申报模板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模板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申报模板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docx

课题申报模板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课题名称:

政史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关键词:

政史、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申报级别: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

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

思品

研究类型:

思品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从19世纪末期开始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在20世纪,美国政府就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日本也已开始实施著名的“百校计划”;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在利用网络、利用远程教育方式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进入21世纪,教育信息化自然也成为教育发展的制高点。

在国内,从21世纪初开始,“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都在这个研究领域做出了相应的成绩。

为探索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规律、模式和方法,中央电教管出台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

规划结合学科特点和现状,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从知识技能导向转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提出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引导教师研究和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利用网络、课件、电子白板、微课程等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体看来,国外教育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从重视教育教学和重视管理,转向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从重视信息技术向重视教育本位回归;从重视硬件建设转向重视应用建设;更加重视教育信息系统、教育软件智能化程度的提升。

选题意义: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去,优化教学方法与过程,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实际水平,相应形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教育有效模式,从而提高教育行为的效果,体现了新的时代要求以及现代教育特征。

    研究价值:

信息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初中政史学科教育提供了机遇,也相应地提出了挑战。

初中政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的专业知识,也还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方法。

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形成初中政史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践行教育的“三个面向”理念。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政史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革新教师的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造就一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创新型教师,并探索出一套适合初中学校政史学科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

研究内容:

政史老师通过学习信息技术与政史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环境以及案例等有关理论知识,进而对政史学科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有效实践摸索,探寻出一套更有利于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政史学科教育教学模式。

主要观点: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认知手段,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和保持积极学习状态;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课堂教学角度,可以提高教学的密度和效率;从师生关系角度,可以通过人机交互,实现全方位超时空的情感交流,培养协作精神;从学生发展角度,可以培养独立探究,自主自信,以及终身学习本领。

信息技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从而帮助政史教师形成独特有效的学科教育教学模式。

创新之处:

本课题通过系统研究信息技术与初中政史课程的有效整合,寻找信息技术与政史学科教学的有效结合点,初步探索出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初中正是学科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进一步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有效进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模式。

    研究思路:

本课题旨在提高政史老师教育教学的效果、形成富有成效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政史学科教育教学模式。

本课题组成员准备通过两年教育教学实践,以及进行相应调查研究,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政史学科课程建设的一些目标与方法,打造一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教育的政史老师队伍,从而达到进一步整体提高政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水平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标。

 

    研究方法:

①理论研究法:

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使研究的展开建立在充实的理论基础上和丰富的实践背景上。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项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收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料,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

              ②调查研究法:

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③行动研究法:

对研究作理性的思考,确定研究的方式和策略,保证实施过程的实用性及可推广性。

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技术路线:

课题组成员借助网络资源,勤动手,多积累,精心构建开放式的网络资源素材库。

加强本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提高本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

采取“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摸索方式,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水平。

认真制定好阶段研究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开展研究活动。

抓第一手资料的积累工作。

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完成研究笔记,经常写些研究中的心得体会等。

上好研究课,以活动促提高。

每学期课题组老师都要上课题实验课。

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课题设计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

      1)成立课题组,申报课题;    

      2)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确立各阶段的研究任务;   

      3)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以及核心素养教育理论知识,并收集相关资料;

      4)接受专家指导,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小结。

 

(2)第二阶段——探索研究阶段(2016年10月--2017年12月)

      1)结合专家指导意见,探索与研究教师利用信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模式;

      2)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召开阶段性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

      4)接受专家指导,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小结;

(3)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5月)

1)收集归类各种实验资料;

      2)对各种资料进行全面分析;

      3)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小结;

      4)整理汇编各种研究成果。

 

-->

课题可行性分析

 

研究成果:

1、主持人许文斌省级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育研究》2013年9月立项2015年9月结题。

    2、主要研究人员许文斌与韩珍玉省级课题《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成因及矫正实践》2006年12月立项2011年5月结题。

    3、主要研究人员韩珍玉《农村中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2011年12月立项2015年3月结题。

4、许文斌2013年5月指导的学生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新小读者杯”语文综合素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5年6月指导的学生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新小读者杯”语文综合素能大赛中,荣获二贰等奖。

2015年12月撰写的《“授人以渔”——让学生自主学习》论文,获市教科所一等优秀论文奖。

2015年12月撰写的《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论文,获市教育学会一等论文奖。

2016年1月获九江市教育技术装备与教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研究报告《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发布在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编号:

236119)

政治课件《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发布在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编号:

238124)

5、韩珍玉2015年8月指导学生获得第十四届江西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技能提升活动初中组网页设计类三等奖。

  2015年8月指导学生获得第十四届江西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技能提升活动初中组电脑绘画类三等奖。

 

主要参考文献:

1、余武.教育技术—信息时代教与学[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

3、张民生、金宝成.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4、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5、朱立峰.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M].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6、王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7、史瑶.基于“问题解决式”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

8、何继军.浅谈对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现象的思考[J].科学教育。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韩珍玉:

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生化组子课题研究负责人,为一线生化教师,定山中学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小组成员之一,培训内容为《PPT基本操作》,帮助教师提高现代技术应用能力。

在“师德师风标兵”评选活动中获得“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硬件设施完备:

定山中学是彭泽县最早获得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农村初中,我校积极构建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现已具有计算机校园网、电视监控网、校园广播网和多媒体电子备课系统、多媒体报告厅、多媒体电子阅览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校园网中心控制系统。

2、经费充足:

我校是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自九八年以来,学校先后投入相当的经费用于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现在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软件和硬件建设。

学校对科研工作十分重视,积极支持各项课题研究并给予充分的经费保证。

    3、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课题研究教师年富力强、知识丰富;课题组成员均从事过省或市级课题研究,他们有丰富的研究经验。

    4、课题负责人许文斌和参加者韩珍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适合承担该课题研究工作。

    5、定山中学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

预期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