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4920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docx

两区技术设计方案

1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岗位设置

1.1项目组织机构

为高校高质完成两区划定项目,在项目启动之前,公司提前组织培训相关实施团队,确保团队组织合理,人员技术过硬。

只要公司有幸中标,公司两区划定团队可以快速到位,工作到组,责任到人。

图五2项目组织架构图

1.1项目主要人员岗位职责

1.1.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由本公司内部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担任。

项目经理主要工作有:

(1)组织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2)监督执行工作进度,掌握项目质量;

(3)人员管理及日常工作安排;

(4)沟通上级部门,交流友标关系,处理内部关系;

(5)及时处理临时状况。

1.1.2外业分队

外业分队由我公司外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组织带领。

主要职责为:

(1)处理对村关系;

(2)收集整理外业资料;

(3)开展测绘工作;

(4)处理其他外业工作。

1.1.2.1外业资料组

资料组由我公司熟练的内业人员组成,主要职责为:

(1)收集项目实施中所需的各种资料和材料;

(2)整理、整合、保存收集的材料;

(3)对接内业,提供相应资料,提出建议。

1.1.2.2测绘实施组

实施组由测绘相关专业的专业人员组成,主要处理:

(1)外出进行测绘作业;

(2)现场处理外部关系。

1.1.2.3公关组

公关组由我公司人际关系专员组成,主要负责:

(1)协调招标方关系,将招标方要求反馈给项目经理;

(2)协调与乡级政府、村级组织的关系,确保其他各组工作顺利进行。

(3)协调周边标段关系,保证互帮互助。

1.1.3内业分队

内业分队由我公司熟练业务的内业人员组成,主要职责为:

(1)数据库建设、维护及合库;

(2)后期档案归档、维护、保存。

1.1.3.1数据组

数据组由我公司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负责:

(1)数据库建设及维护;

(2)处理外业测绘的数据;

(3)为其他各组提供数据支持,制作输出相应的成果;

(4)数据库合并及质检。

1.1.3.2档案组

档案组由我公司熟悉档案业务的人员组成,主要负责:

(1)交接外业提供的材料,进行归档整理;

(2)整理保存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资料及材料;

(3)为其他小组提供相应的资料;

(4)后期档案的汇总、整理、保存。

2项目进度计划与措施

2.1项目进度计划

我公司严格按照招标方要求制定工作计划,保证项目进度合理,项目完成顺利:

130日内全面完成两区划定项目,50日内完成外业测绘工作;边测边建库,100日内完成内业建库工作,130日内结束档案整理及数据库合库质检及项目验收。

2.2项目进度表

序号

任务阶段

计划任务

完成时间

1

资料采集

根据周口项城的实际情况,收集土地确权、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状况等相关数据和成果资料。

项目开始后三日内完成

2

数据建库处理

根据收集的数据建库,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查找变更土地使用状况的土地,输出成果

项目开始后十日内

3

外业测绘

根据内业的成果,进行实地调绘工作,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汇总

项目开始后50日内

4

数据维护

根据原有资料,结合外业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修正,最终完善数据库

项目开始100日内

5

档案整理及数据质检

根据最终数据,完成档案归档整理,同时进行数据库质检工作,完善最终数据

项目开始130日内

2.3保障项目工作质量和进度的措施

按照政策规范及招标方要求,为了保证项目高效高质完成,我公司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障项目进度:

1、科学合理的项目实施计划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障质量,按时乃至提前完成项目,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是前提。

根据总体时间安排,我们将目标任务细化到每个分队每天、每周、每月应该达到的分目标,再由各分队再将各自的目标细化到个人每天的工作量。

确保每天的工作效率达到要求。

2、与时俱进的培训办法

磨刀不误砍柴工,我公司在项目开始之前提前对团队,对个人进行严格培训,力求团队默契,个人业务过硬。

另外团队根据实施情况,每周日对计划进行修正,对员工进行培训,进行内部交流学习,共同进步,力求能最科学、最大效率按时完成项目。

3、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案

要想马儿跑得快,激励政策不懈怠。

为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我公司制定多种激励政策:

一、对学习态度好,工作效率高,工作质量高的员工提高工作底薪,按工作量发放奖金,多劳多得;二、每个月对员工进行业绩考核,对工作效率低下,学习态度好的员工进行鼓励或者调岗;三,考核期内严重拖慢工作进度,态度不正,效率低下的员工,予以辞退。

四、人文关怀必不可少,定期组织员工活动,进行内部交流,外出旅游聚餐,加强员工之间沟通等。

五、与公司其他同类项目的团队进行竞争,竞争胜利发放奖励。

4、严格要求的控制举措

严格控制工作的各个环节,组织内部自查、互查,对工作成果定期定时进行整理检查保存,确保项目不出错、不紊乱、不丢失,高质量完成项目进度。

3人员安排及设备安排

3.1项目人员安排

根据项城实际情况,我公司计划安排项目经理1名,技术负责人1名,质量负责人1名,各小组工序的相应负责人共5名,专职检测人员1名,各小组队员共10人,具体安排如下:

3.2项目所需设备安排

根据项城工作及人员计划,我公司计划投入办公电脑设备10台,打印机4台,RTK2台,固态硬盘8个,软件设备8套。

4两区划定工作流程图

根据工作要求,公司制定了以下工作流程

4.1

“两区”划定流程图

 

4.2“两区”划定技术流程图

5数据、成果保密相应保证措施

因为两区划定项目涉及很多国家保密文件及资料,为了保证数据安全,不外泄、不丢失,我公司制定了如下保密政策:

(1)由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各队队长负责,成立安全保密小组,制定并与各团队成员签订保密条例。

各组组长监督,各组组员自觉遵守,坚持责任到人,监管到人。

(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涉密人员均需签署《保密协议》,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保密责任、义务以及责任追究等事项。

同时加强员工保密教育,增强员工保密意识。

(3)涉密设备及文件保密管理措施:

a.对于保密的电脑主机、U盘由使用者签订保密条例,设置单独密码,单独使用,未经公司许可,不可带出公司或外借。

b.对于保密文件,由各分队队长保存完好,未经公司允许,不可外带或者外借。

c.对于作废的纸质文件,必须由项目经理允许,统一粉碎或焚毁,不可私自丢弃或出售。

d.所有办公电脑不得联网,所有文件不可由互联网发出,只允许使用内部保密U盘拷贝,拷贝备份后,删除U盘数据。

9.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两区“划定)

两区划定技术流程图

9.1划定要求

9.1.1基本条件

(1)单个粮食生产功能区或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原则上以乡镇(街道)为基本任务单元。

(2)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情况,选择相对集中连片、四至清晰的耕地,综合确定划区范围和划定面积。

关于单个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平原区相对集中连片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00亩,丘陵区相对集中连片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0亩。

(3)耕地坡度在15度以下,优先选择具有粮棉油糖胶种植传统、近3年内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生态环境良好的集中连片耕地。

(4)划定为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的宜胶地块应风寒侵袭少、海拔高度低于900米。

(5)下列耕地不得划入:

已经列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耕地休耕试点的耕地;因生产建设或自然灾害严重损毁且不能恢复耕种的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较严重且未列入治理规划的耕地。

9.1.2“两区”范围

为满足农业生产管理需要,以永久基本农田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为基础,结合实地情况,参照有明显标示作用的线状地物、自然地貌、人工地物界线、行政区域界线以及权属界线等,确定“两区”地块、片块边界和“两区”范围。

9.1.3“两区”管护

(1)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将划定后的“两区”农田管护责任落实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新型经营主体、国有农场等,签订或更新“两区”管护责任书,填写“两区”管护责任一览表,设立“两区”标志牌。

(2)“两区”农田管护责任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两区”片块空间位置和范围示意图、面积、农田灌排工程、田间道路、作物类型等。

(3)设立统一规范的“两区”标志牌,标示出“两区”片块空间位置和范围示意图、片块代码、农田面积、农田灌排工程、作物类型、管护责任人(主体)、管护起始日期和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两区”标识使用及标志牌的设立规范见附录C。

“两区”片块发生较大变动的,应及时设立或更新标志牌。

9.2划定流程

“两区”划定包括准备工作、图件测制、公告公示、数据建库、检查验收、成果管理共六个关键环节,具体工作流程见附录A-1。

9.2.1准备工作

包括组织准备、资料准备和工具准备共3方面准备工作。

9.2.1.1组织准备

“两区”划定工作以县为基础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订“两区”划定工作实施方案,以及“两区”划定的宣传、培训和试点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同级农业管理部门。

9.2.1.2资料准备

收集以下文件、图件、数据等资料: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资料。

2)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资料。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国有农场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成果资料。

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料,包括各渠道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配套服务设施等相关建设项目的图件资料及文本说明。

5)其他资料,包括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农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交通规划等规划的图件、数据库、文本及说明,遥感正射图像资料,测土配方施肥等耕地质量资料,生态退耕及灾毁资料等。

9.2.1.3工具准备

1)硬件设施,包括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接收机等测绘仪器,钢尺、纸、笔、相机等量算和记录工具,电脑、移动硬盘等计算和存储设备。

2)软件设施,包括内业处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数据库软件、质量检查软件。

9.2.2图件测制

包括底图制作、实地勘查、面积量算、分布图编制共4个步骤。

9.2.2.1底图制作

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为基础,叠加相关规划成果,通过人工判读和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两区”片块和地块边界,并对片块和地块赋予预编码,制成“两区”划定工作底图。

编码规则详见附录F。

9.2.2.2实地勘查

根据综合分析情况,确定重点核查区域并开展实地勘查,查清“两区”片块和地块空间位置、数量、边界,以及“两区”片块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工作底图标注信息与实际存在偏差的,核实无误后予以修改,确保划定的“两区”图、数、实地一致。

9.2.2.3面积量算

本规程所指面积为水平投影面积。

具体量算方法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执行。

在“两区”任务范围内,按照“两区”地块的上图图斑进行地块面积量算,并汇总生成“两区”片块面积和“两区”面积。

(对目前依据现有条件,“两区”只能落实到片块的个别区域,可暂依据“两区”片块的上图图斑进行片块面积量算)

9.2.2.4分布图编制

“两区”空间分布图应能够体现图廓内外整饰要素、数学基础、行政区划要素、地形要素以及“两区”要素。

9.2.3公告公示

包括材料准备、公告公示、勘误修正、结果确认共4个步骤。

9.2.3.1材料准备

在图件测制的基础上,将编制好的“两区”空间分布图以乡镇(街道、场)或标准图幅为单位输出为纸质图件,作为公告公示的主要材料。

9.2.3.2公告公示

将公告公示材料交由乡镇(街道、场)、村(组)审核,审核通过后在“两区”划定涉及的集体经济组织或国有农场内进行张榜公告公示。

9.2.3.3勘误修正

针对公告公示过程中集体经济组织、国有农场所提出的异议,作业队伍应及时进行踏勘、测量、核实、修正,并再次进行公告公示。

9.2.3.4结果确认

公告公示后,由集体经济组织、国有农场等在公告公示图件上进行签章确认。

9.2.4数据建库

“两区”划定的基础资料、图件、表册和文本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整合入库,建立“两区”数据库。

“两区”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土地信息要素与“两区”要素。

9.2.5检查验收

9.2.5.1检验方式

“两区”划定成果检查验收采取内业审核、内业检测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在自检自验基础上,县级农业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本县域的成果检查验收并逐级上报。

省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划定成果抽查核实。

检查验收按照每个县(市、区)不低于划入“两区”农田总面积50%的比例进行;抽查核实按照本行政区不低于划入“两区”农田总面积5%的比例进行。

9.2.5.2检验内容

检查验收的内容包括划定流程是否规范到位、数据库是否符合“两区”数据库标准规范、划定面积是否符合“两区”划定任务指标等。

9.2.5.3检验核查

依据新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结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对划定的“两区”片块和地块进行对比分析并实地核实。

9.2.6成果管理

“两区”划定成果经检查验收合格后,由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备案,并进行整理归档、统计和逐级汇交等管理工作,推进成果的共享利用。

成果内容:

“两区”图、表、册、相关工作报告等纸质材料,电子地图和数据库等电子信息。

9.3技术方法与要求

9.3.1技术方法

基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高标准农田等成果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等规划资料,初步划定“两区”范围;通过实地勘查,对划定的“两区”范围进行核实、认定,综合确定“两区”片块和地块边界并进行编号;依据已有的耕地质量等级(等别)、胶园等级划分成果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记录具体地块的耕地(胶园)质量等级(等别)、农业基础设施状况等信息,录入“两区”地块属性;建立“两区”电子地图和数据库;编制“两区”划定成果。

9.3.2技术要求

9.3.2.1基础资料

“两区”划定应采用新的基础资料;通过定期对“两区”作物种植结构、农业基础设施、国家投资补贴等变化情况的记录与登记,结合年度更新,保证各类数据具有可追溯性,能够真实反映“两区”的生产、管护情况和变化。

9.3.2.2底图校正

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等基础图件的套合、叠加、转绘过程中,应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进行空间尺度的转换和空间位置的综合判定。

9.3.2.3图件编制

根据“两区”类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落实“两区”片块和地块的边界,加注编号,经图面整饰,生成“两区”空间分布图。

“两区”图件编制的具体要求和图式图例如附录D所示,“两区”空间分布图的样式如附录E所示。

9.3.2.4图面整饰

“两区”图面应清晰易读,各类属性注记准确完整,“两区”片块和地块的编码应具有唯一性。

9.3.2.5数学基础

1)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GeodeticCoordinateSystem2000,CGCS2000)。

对于不具备CGCS2000实施条件的地区可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但应与CGCS2000联测或建立转换关系。

2)统一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标准的3°分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确有必要时,亦可采用按任意中央经线的3°分带。

3)统一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原则上应与同行政区划级别的基础数据比例尺相一致。

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使用1:

2000、1:

5000、1:

10000比例尺开展图件测制。

9.3.2.6计量单位

在计量时,长度单位采用米(m),面积单位采用平方米(m2)和亩(1平方米=0.0015亩),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按四舍五入处理;在统计汇总时,面积单位采用公顷(ha,

1公顷=15亩),小数点后保留四位数字,按四舍五入处理。

9.3.2.7实地勘查

应以乡镇(街道、场)为基本工作单元,确定实地勘查路线,逐村开展外业核查。

实地勘查对象应包括“两区”片块和地块的空间位置、数量、边界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重点是地类发生变化的永久基本农田、未承包到户的农村集体土地以及初步划定时未纳入“两区”片块边界的集中连片耕地。

对于已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两区”片块,应查清或记录田间道路、沟渠等长宽、数量、属性,以及机井、气象站点等数量数据。

9.3.2.8成果编制

“两区”数据库应保证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逻辑分明;“两区”成果中的数据库、表册、图件、地块应保持一致。

9.4成果管理

为完成“两区”地块全部上图入库、建档立册,实现信息化、精准化管理的任务目标,通过成果检验、质量管控、成果归档、成果安全四个环节对“两区”划定成果进行统一管理。

9.4.1成果检验

“两区”划定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组织进行成果整理与检验工作。

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统一组织“两区”划定成果检查验收。

成果检查验收过程和结果应有专门记录,检查验收完成后应编写检查验收报告,记录、报告应由具体的负责人签章或单位签章信息。

成果检查验收要求如下:

1)“两区”划定过程合理合规,相关文件齐全;

2)采用的资料真实、合法、实时;

3)县级“两区”数据库、图、表、册等数据成果齐全,并与实地一致;

4)县级“两区”数据库内容完整,各类要素齐全,属性结构正确,拓扑关系正确;

5)“两区”图件的比例尺选取符合要求;图内外要素齐全,图面清晰可读;图外整饰完整、规范;

6)各类表格齐全,编制符合规范;

7)“两区”管护责任书及时签订或更新,责任内容完整明确,责任一览表齐全;

8)“两区”标志设立规范;

9)划定的“两区”农田的数量、质量、作物类型等符合本规程要求;

10)检查验收部门可根据需要增加检查内容。

9.4.2质量管控

“两区”划定工作应建立成果质量管控制度,地方农业部门对本辖区的“两区”划定成果质量负总责,项目承担单位对各自承担的“两区”划定成果质量负责。

对于同一“两区”地块,利用不同比例尺图件计算的面积存在冲突时,应以高精度的图件计算结果为准。

9.4.3成果归档

县级农业管理部门应会同同级档案管理部门,按相关要求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明确“两区”划定档案的整理、归档、管理和使用。

“两区”划定成果检验过后,应及时组织进行成果归档工作。

9.4.3.1成果分类

“两区”划定成果包括图件、数据、表册和文本报告等。

1)图件成果:

包括工作底图、“两区”空间分布图、数字正射影像图等图件。

2)数据成果:

“两区”划定数据库。

3)表册成果:

包括“两区”划定汇总表、“两区”管护责任一览表等表册。

4)文本报告:

包括相关文件、划定方案、管护责任书、检查记录、技术报告、工作报告等材料。

上述成果包括电子成果和纸质成果两种形式。

9.4.3.2数据汇总

在完成“两区”划定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对“两区”面积等进行统计,并按“村-乡-县”三级自下而上逐级进行汇总。

9.4.3.3成果整理归档

成果整理归档应核查成果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要求,凡发现资料不全、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补充修正。

成果资料应按照统一的规格、要求进行整理、立卷、组卷、编目、归档等。

9.4.4成果安全“两区”划定过程中涉及国家秘密的资料和数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管理,确保不发生失密、泄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