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4923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

  第1题:

物质文化、技术文化的传播,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和技术的领域,它们还可能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甚至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因为这些物质产品和技术发明,还体现了创造者、发明者的精神理念、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他们作为某一文化共同体成员所接受的文化传统的濡染和教育。

而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的输出,间接地传达了这种物质产品所包含的精神内容和文化内涵,因而也就使其成为文化整体的代表而传播并发生影响。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来自于文化传统

  B.物质文化与技术文化也能影响人们的精神文化

  C.不同文化中共有的文化传统促进了物质文化的传播

  D.物质文化与技术文化是在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发展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首句指出物质文化、技术文化的传播对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接着阐释了能够产生这一影响的原因。

从整体来看,文段是围绕物质文化、技术文化对人们精神文化的影响展开的。

故本题答案为B。

  第2题:

2011年6月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2011年9月1日起,个税免征额()。

  A.由2000元调至3000元

  B.由2000元调至3500元

  C.由1600元调至3000元

  D.由2500元调至4500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2011年6月30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根据决定,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故本题选B。

  第3题:

有些人讲了许多似乎很有道理的话,却让人摸不着边际;有些人只说了一两句。

  却有________之效。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见恨晚

  B.穿云破雾

  C.醍醐灌顶

  D.如释重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结合题意可知,前后两分句存在着反义对应关系。

所填词与“让人摸不着边际”应为反义关系。

醍醐灌顶:

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由此可知。

  “醍醐灌顶”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是C。

  第4题:

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不包括

  【】

  A.自我反思技术

  B.角色改变技术

  C.教学反馈技术

  D.现场指导技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5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要经常使用,不要长期闲置不用

  B.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应避免频繁开关计算机

  C.计算机使用几小时后,应关机休息一会

  D.在计算机附近应避免磁场干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若电脑长期闲置,则应包装好,避免受潮;B项频繁开关机会对硬件有损害,特别是硬盘:

D项磁场干扰会损伤硬件,对显示器的影响很明显,只有C项是错误的。

  第6题:

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

然聪明至此,已近老猾巨奸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永远打不倒,盖老猾巨奸之哲学无疑。

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__________,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

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__________,何如不为以养吾生。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弩之末为而无效

  B.强弩之末苦心孤诣

  C.聪明之害苦心孤诣

  D.聪明之害为而无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由原文“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可知是强调“聪明达到极顶处”的害处,所以应选“聪明之害”。

由原文“知‘为’与‘不为’无别”可知应选“为而无效”。

  第7题:

5-Fu是哪种碱基的类似物()。

  A.A

  B.U

  C.C

  D.GE、T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E。

  第8题:

朋友圈就该传播正能量。

我们不仅应加强对谣言的________能力,规范发言,还应努力成为真相的传播者,用理智________谣言的传播,用真相击碎造谣者的不良企图。

  这样,朋友圈就能够传递正能量。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选择制止

  B.甄别遏制

  C.甄选遏止

  D.鉴别扼制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一空,对“谣言”无“选择”可言,排除A。

同理,表甄别选择义的“甄选”也不合句意,排除C。

第二空,“遏制”、“扼制”两者都有制止的意思,但是“遏制”重在阻止,“扼制”重在把守、控制。

由“努力成为真相的传播者”可知,此处选含阻止义的“遏制”恰当。

因此本题答案为B。

  第9题:

寻根祭祖园内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盛夏,游客__________,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__________,久久不肯离去。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来人往留念

  B.熙熙攘攘依恋

  C.络绎不绝眷恋

  D.摩肩接踵徘徊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一个空应填入形容游客很多的成语,“人来人往”过于直白,且主谓式成语与主语“游客”意思重复;

  “熙熙攘攘”和“摩肩接踵”虽然指人多,但是都有拥挤的意思,句中写“有的赋诗题词……有的仰望古槐”,是一种从容的状态,未体现出拥挤之意,因此选择“络绎不绝”。

第二个空,后面说到“久久不肯离去”,从

  语义轻重上来看,用“眷恋”更好。

所以答案为C选项。

  第10题:

明代长城起始与结束处的两个最重要的关隘是()。

  A.山海关、嘉峪关

  B.居庸关、嘉峪关

  C.居庸关、玉门关

  D.山海关、玉门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

  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

  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雄踞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峭立嘉峪山之麓。

故选A。

  第11题:

定义:

①写景抒情诗:

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

  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来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

  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

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

  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边塞征战诗:

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

  们的军旅生活,或抒发将士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

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型例证: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自在人间。

  谦——《石灰吟》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

  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上述典型例证与定

  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考试大o在线考试中心⊙

  D.3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1)是咏物言志诗,

  

(2)是写景抒情诗,

  (3)是边塞征战

  诗。

  第12题:

某知名艺人刘某2020年两次在上海举行个人演唱会。

其中,第一次票房收入很

  好。

离演出还有一个月,门票就全部售光。

于是,该艺人所在经纪公司决定一个月后再次

  仅售出40%。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导致第二次演唱会票房收入下降的原因?

  A.第二次演唱会的节目安排与第一次雷同,很多人已参加过第一次演唱会,故不再参加第二次

  B.在第二次演唱会举办的同时,另一知名艺人正在上海进行魔术表演

  C.参加第二次演唱会的人大多是没有买到第一次演唱会门票的人

  D.第二次演唱会的举办地点不在市中心,很多上海人嫌离家太远,不愿参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解释型题目。

题干需要解释“第二次演唱会规模与第一次相当,但票房收入却下降”的原因。

A项说明因为很多人已经参加了第一次演唱会,所以第二次票房收入会下降:

B项可能喜欢这两个艺人的人群各不相同,因此不一定是第二次票房收入下降的原因;C项可能有很多人都没有买到第一次演唱会的门票,因此也不一定是其原因;题干未给出第一次演唱会的举办地,如果也不在市中心,则D项也不是其原因。

  故答案选A。

  第13题:

  ()对于企业相当于裁判对于()

  A.政府运动员

  B.员工比赛

  C.品牌口哨

  D.医院记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政府有监督制约企业的权利,裁判有监督制约运动员的权利;且可以用裁判比喻政府,用运动员比喻企业。

  第14题:

于《四库全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编修于乾隆时期

  B.反映了清代图书的全貌

  C.在编纂过程中纪晓岚贡献突出

  D.分经、史、子、集四目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四库全书》基本囊括了清代前期的古代所有的图书。

因此B是错误的。

  第15题:

下列表述适用请示结语的有()。

  A.妥否,请批示

  B.望严格执行

  C.特提请审议

  D.以上报告,请审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请示结语的常规写法有:

  “当(妥、可)否,请批复(批示)”;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批准、审批)”;

  “特此请示,请批复(批示)”;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等。

故本题答案选A。

  第16题: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新奇性意见,表明其思维具有()。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新奇性意见。

  第17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铜

  B.内蒙古境内最大的湖—呼伦湖

  C.最早发现X射线的科学家—伦琴

  D.我国境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地壳中所含元素最多的前四位是:

氧硅铝铁。

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但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

铝占地壳总量的

  7.73%,比铁的含量多一倍,大约占地壳中金属元素总量的三分之一。

  第18题:

甲无票乘坐公交车被发现,司乘人员将其控制在车内至终点站,令甲在调度室反省4小时。

司乘人员的此种行为属于()。

  A.侵权行为

  B.自助行为

  C.正当防卫

  D.紧急避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控制行为比较容易分辨不属于紧急避险及正当防卫;较容易混淆的是控制行为是否超载了自助行为的界限,如果超越了这一界限,可能构成侵权。

自助行为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者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而为法律或者社会公共道德所认可的行为。

但是这种手段一般只能对债务人、加害人的财产或行动自由施加临时性拘束,事后及时提请有关当局处理,本题中司乘人员的行为已经构成对人身自由的侵害。

  故选A。

  第19题:

毛衣对于()相当于奶粉对于()

  A.羊毛白糖

  B.毛线酸奶

  C.编织冲泡

  D.服饰牛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成分关系。

有的毛衣里含有羊毛的成分;有的奶粉中含有白糖的成分。

能构成类比关系的只有A项。

C项虽然可构成动宾关系,但毛衣是编织这一动作的最终结果,奶粉并不是冲泡这一动作的最终结果,牛奶才是。

  (本。

由王雪芹提供)第20题:

日出:

日落

  A.开花:

结果

  B.上课:

下课

  C.潮起:

潮落

  D.结婚:

离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日出和日落相对,都是主谓结构;潮起和潮落相对,且都是主谓结构。

而且,两组词都是自然现象。

  第21题:

某服装如果降价200元之后再打8折出售,则每件亏50元。

如果直接按6折出售,则不赚不亏。

如果销售该服装想要获得100%的利润,需要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价多少元?

()

  A.90

  B.110

  C.130

  D.15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经济利润。

设售价是x,成本是y。

所以得到方程解得所以按照100%来定利润,则现售价是660元。

高出原售价110元。

  第22题:

  “火车的轰鸣声夹杂着不堪入耳的争吵和______......”划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是()

  A.争执

  B.谩骂

  C.骂街

  D.叫嚷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23题:

下列属于肯定性训练的是()

  A.消除敏感反应

  B.消除肌肉紧张

  C.呈现厌恶刺激

  D.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肯定性训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请求:

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事,以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

  2、拒绝:

拒绝他人无理要求而又不伤害对方。

  3、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本。

由张恩凯提供)第24题:

调查结果显示,环保意识越高的地区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积极,但环保意识与环保满意度却呈相反关系,即环保意识越高,环保满意度却越低。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环保意识越高的公众看环保问题的眼光越强

  B.环保意识越高的公众对环保质量要求也高

  C.环保质量总是落后于公众的环保要求

  D.环保质量是一个永不能得到公众满意的话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主要说明的一个观点是“环保意识越高,环保满意度却越低”,和这一观点最为吻合的是选项B。

  第25题:

①不断加大投入②股市走熊,股民破产③发誓以后永不买卖股票④金融危机来袭⑤投资股票盈利

  A.④一②一③一⑤一①

  B.④一②一⑤一①一③

  C.⑤—①—④—②—③

  D.⑤一④一②一①一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题干可知,③应在末尾,排除A项;投资股票只有盈利后才会继续投资,故排除

  B.D项。

故选C。

  第26题:

  “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

’’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

  “鼠”与农历纪年相配。

这源自()。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游牧与农耕两种文化并重的产物。

猪是农耕文化下的主要家畜,鼠则是人们追求智慧的象征。

故选B。

  第27题:

最近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按照通行的国际认知,_中国的国家形象。

现在看来,这个形象不是一两部片子就能完成任务的。

除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还得改造我们的语言,毕竟,那一词一句之中,都_着一个国家的教养。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诠释折射

  B.塑造流露

  C.打造体现

  D.展现包含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折射”与最后一句搭配不当,排除A项;

  “包含”与“教养”搭配不当,排除D项;

  “打造”与“国家形象”搭配不恰当,故排除C项。

  “塑造”与前文的“按照国际认识”搭配最为恰当,表示有一定的人为成分。

本题正确选项为B。

  (本。

由王雪芹提供)第28题:

农民常常把草木灰撒在农田里,因为草木灰可以作为一种()。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氨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草木灰肥料因草木灰为植物燃烧后的灰烬,所以但凡植物所含的矿质元素,草木灰中几乎都含有。

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钾元素,可作为钾肥用,在等钾量施用草木灰时,肥效好于化学钾肥。

故选C。

  第29题:

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A.水和蛋白质

  B.核酸和蛋白质

  C.糖类和蛋白质

  D.旨类和蛋白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核酸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是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

故本题答案选B。

  第30题:

  ()指出,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人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A.恩格尔定律

  B.科斯定律

  C.凯恩斯主义

  D.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恩格尔定律是指,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

科斯定律是指,在交易费用为零和对产权充分界定并加以实施的条件下,外部性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

因为在此场合,当事人(外部性因素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受一种市场动力的驱使就互惠互利的交易进行谈判,也就是说,使外部性因素内部化。

凯恩斯主义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长期内,消费与收入保持较为固定的比率,故而长期消费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短期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故短期消费曲线是具有正截距的曲线。

对比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第31题:

清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意味着()。

  A.人口增加后地丁银随之增长

  B.人口的增加不再与赋税相联系

  C.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

  D.人头税与田赋分别征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摊丁入亩”制的实施,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这意味着人口的增加不再与赋税相联系。

  第32题:

也有人认为城市建筑短命是好事,因为我国城市发展速度快,_______自然较快。

  这30年间,我国仅仅在城市数量上就增长了三倍,城市规模也是超速发展。

但是新陈替换得迅速不代表代谢快。

我们消耗的水泥钢材,我们拆掉的建筑材料和拆房带来的建筑垃圾,这些为了城市发展而付出的代价,是否_______过?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陈代谢计算

  B.更新换代比较

  C.推陈出新衡量

  D.革故鼎新考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成语和实词辨析题。

本题从第一空入手。

由题干“新陈替换得迅速不代表代谢快”可知,第一空填入的词语应该与之相呼应,故应填入“新陈代谢”。

  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33题:

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根据《刑法》第74条的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所以A项正确。

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

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由于刑法中各种减轻、免除处罚规定的存在,数罪并罚和故意杀人罪最后的宣告刑都有可能为3年以下,所以两者都有能够适用缓刑的可能。

  C.D均正确。

刑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可适用缓刑,所以B项错误。

  第34题:

现在的社会是讲竞争实力的社会,要的是真才实学,城市只是一个载体,学生能否学到知识,增强实力,今后能否有大的发展,很重要的是你能否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而不是你是否到了一个大城市。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学生增强实力才能参与竞争

  B.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是竞争实力

  C.学生考上好大学一定有好的发展

  D.到大城市并非等于一定要有好的发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阐述的主体是学生,由此可排除

  B.D项;C项的表述过于绝对,且与文段的意旨不符。

本题答案为A。

  第35题:

政治社团.指的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

下列不属于政治团体的一项是()。

  A.为了反映和维护工人群众利益。

协调工人与国家、集体之间关系而建立的同业工会

  B.维护和反映高校学生的利益与要求,并沟通政府与高校学生的联系的全国学联

  C.每星期到教堂去的人们自发组成唱诗班

  D.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政治社团是相对于社会政治生活而言的,必须要参与或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

C项唱诗班不是政治生活中的组织,也不能够参与、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

故答案选C。

  第36题:

或许是深受农业文明影响的缘故,中国古典艺术始终缠绕着一种对花草植物的敏感。

林徽因说:

  “惜花、解花太东方,亲昵自然,含着人性的细致是东方传统的情绪。

”我们都会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但未必所有人都知道,所谓“蒹葭”,就是我们熟悉的芦苇。

  《诗经》里的世界,其实并不遥远,“参差荇菜”

  “南有乔木”

  “桃之夭夭”

  “彼黍离离”,这先秦时代的民歌,几乎首首离不开植物,一风一雨、一稼一穑,遍布着草木的声息,以至于《诗经》里的植物花卉,也成为一门学问,吸引一代代的学人研究考证。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中国古典艺术深受农业文明的影响

  B.花草植物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元素

  C.先秦民歌以花草植物为最主要的描写对象

  D.

  《诗经》为古代学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37题:

下列比喻不尽恰当的一项是()。

  A.日记:

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词典:

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笑:

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浪花:

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项中“书山上跋涉的樵夫”应该喻指读书人,所以用来喻指“词典”不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