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5031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docx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题05

一轮复习语文模拟试题05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签署眼睑收敛水光潋滟B.泡桐炮烙鲍鱼越俎代庖

C.炭疽狙击崩殂含英咀华D.忏悔纤夫蹁跹纤细无遗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十八大提出,要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更公平地慧及全体人民。

B.人们认识事物总是先入为主,孰不知很多东西的客观存在与我们的认识有很大的出入;事实上只有经过客观实践的人才有真正的话语权。

C.东君小说中沉稳作壁上观的徐三白、为五斗米折腰的顾樵、附庸风雅的唐老板父子,都不难找到广泛的生活原型。

D.在黄灿然那儿,我们不会读到那些诘屈聱牙繁复冗赘的所谓现代诗,不会一再在原本理应赋予我们光明和美感的诗歌面前感到自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多地出现其作品脱销现象,许多读者纷纷致电出版社,希望征订《红高粱》《蛙》《丰乳肥臀》等书籍。

B.湖南出口经理人信心指数连跌两月后首现反弹,外贸复苏一旦确立,湖南经济将持续回升。

C.回顾前两年,湘潭仅有屈指可数的两三家餐厅在用河鱼做文章,但今年,似乎挨家挨户都开始忙乎起河鱼来,大有百家争鸣之势。

D.郭晶晶“光棍节”下嫁霍启刚,连无所不为的微博上都没有任何消息,保密工作做得太牛了。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们把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类重大发明,以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在一个个神话英雄身上,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

  ②这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他们都有着神异的经历或本领,他们的业绩在于创造和征服,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等等。

  ③它标志着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突出了,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大量有关文化英雄的神话。

  ④黄帝之前,神话中有着大量的自然神。

黄帝之后,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

⑤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

A.④①⑤③②B.①⑤④③②

C.④⑤①②③D.①⑤④②③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10题。

(22分)

南康直节堂记

(宋)苏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

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

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

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

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

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

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

惟杉能逐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

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

《诗》曰:

“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

客醉而歌曰:

“吾欲为曲,为曲必居,曲可为乎?

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

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

”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揭:

高举

 B.然后委曲随物委曲:

屈曲变弯

 C.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说:

说话

 D.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过:

超过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B.①惟杉能逐其性②吾其还也

 C.①府史之所蹲伏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①君以客饮于堂上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7.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后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做了由衷的赞美。

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

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人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8.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A.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B.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C.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3分)

   译文:

(2)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3分)

   译文:

(3)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4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8分)

鹧鸪天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综观全词,试分析“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

(3分)

答:

(2)“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该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试具体分析。

(5分)

答:

11.古诗文默写。

(5分,每空1分)

  

(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2)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荆轲刺秦王》)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诗经·卫风·氓》)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

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围棋与东方智慧

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

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圆而动”;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

围棋棋盘有361个交叉点,表示农历的361天。

棋盘分为四部分,就是四季;每一个部分都有90个交叉点,代表一个季度三个月的90天。

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

围棋的这些形式都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围棋别名很多,也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和智慧。

古代称围棋作“弈”,现在下围棋还叫对弈。

人们还根据围棋的形态给它起了个方圆的别名。

根据棋子的颜色,围棋还叫黑白、鹭乌。

鹭鸶是白颜色的鸟,乌鸦是黑颜色的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

下围棋还叫手谈——通过手来交流来沟通,而非用语言交流,这层次就更高了。

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做隐士,寄居棋局之中。

围棋又叫忘忧,下棋可以忘怀忧虑。

围棋还叫烂柯,这是个神话故事:

东晋的时候,有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回家路上看见两个童子在下围棋,于是樵夫就在旁边观看。

当樵夫想离开的时候,他身旁砍柴斧子的木柄都烂掉了。

等樵夫回到家,已过了很多代。

围棋还叫木野狐,仿佛是木头的野狐狸,人一旦迷住就逃不了了。

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文化。

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把“老将”杀死,把“帝王”抓走才算胜。

但围棋赢一目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甚至能和平共处。

这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

中国唐代把琴棋书画看做“四艺”,围棋作为精神层面的艺术,必然有虚幻、模糊、抽象的内容,体现出中国的审美。

有的画家说围棋的黑白交融就像一幅水墨画。

我想,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围棋这样充分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思想、文化内涵。

大家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但我想如果中国没有这些发明,世界其他国家可能早晚也会把它们发明出来。

但是,如果中国不发明围棋,那世界上就永远不会有围棋。

围棋子一黑一白,没有任何文字,黑白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色彩。

围棋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仪上的经纬线,都很朴素简单。

围棋尽管变化最复杂,但是规则反而最简单。

把棋子放在交叉点上,四个子围一个子,就可以下起来了,比赛中裁判也不用解决什么技术纠纷。

围棋又最能体现自由和平等。

其他棋类项目的棋子都有大小之分,围棋的每个子都是平等的,只有放下去时才一指千钧,妙手臭棋立显。

围棋遇到一个局势,棋手最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361个交叉点下出一个最理想的天地来。

这里没有骑士,没有将帅,子子平等,最能发挥个性。

围棋很容易为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所接受,所以围棋又是最世界的。

  

12.根据文意填空。

围棋的胜负在和两个层面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和谐、中庸的思想”。

13.以下对围棋具有“中国的特色、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围棋棋盘和棋子的形状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动静相映的内涵。

 B.围棋棋盘巧妙的设置体现了古代中国传统农历历法的特点。

 C.围棋棋子的黑白颜色表现了阴阳调和对立统一的哲学理念。

 D.作为“四艺”之一的围棋,可以表现水墨画的虚幻和模糊。

14.对围棋“别名”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方圆”和“黑白”“鹭乌”是从外形和颜色特点上为围棋起的别名。

 B.变语言交流为更高层次的以“手”来交流沟通,使下围棋有了别名“手谈”。

 C.“坐隐”是从围棋具有的文化底蕴的角度产生出的称谓。

 D.“烂柯”和“木野狐”体现了围棋能带给人们的无限想像力。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会唱歌的墙

莫言

①高密东北乡东南边隅上那个小村,是我出生的地方。

②前面有一个池塘,所谓池塘,实际上就是原野上的洼地,至于如何成了洼地,洼地里的泥土去了什么地方,没人知道,大概也没有人想知道。

草甸子里有无数的池塘,有大的,有小的。

夏天时,池塘里积蓄着发黄的水。

这些池塘无论大小,都以极圆的形状存在着,令人猜想不透,猜想不透的结果就是浮想联翩。

前年夏天,我带一位朋友来看这些池塘。

刚下了一场大雨,草叶子上的雨水把我们的裤子都打湿了。

池水有些混浊,水底下一串串的气泡冒到水面上破裂,水中洋溢着一股腥甜的气味。

有的池塘里生长着厚厚的浮萍,看不到水面。

有的池塘里生长着睡莲,油亮的叶片紧贴着水面,中间高挑起一枝两枝的花苞或是花朵,带着十分人工的痕迹,但我知道它们绝对是自生自灭的,是野的不是家的。

朦胧的月夜里,站在这样的池塘边,望着那些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玉雕般的花朵,象征和暗示就油然而生了。

四周寂静,月光如水,虫声唧唧,格外深刻。

使人想起日本的俳句:

“蝉声渗到岩石中。

”声音是一种力呢还是一种物质?

它既然能“渗透”到磁盘上,也必定能“渗透”到岩石里。

原野里的声音渗透到我.的脑海里,时时地想起来,响起来。

③过了桥,又上堤,同样的芳草野花杂色烂漫的堤,站上去往南望,土地猛然间改变了颜色:

河北是黑色的原野,河南是苍黄的土地。

秋天,万亩高粱在河南成熟,像血像火又像豪情。

采集高粱米的鸽子们的叫声竟然如女人的悲伤的抽泣。

但现在已经是滴水成冰的寒冬,大地沉睡在白雪下,初升的太阳照耀,眼前便展开了万丈金琉璃。

④不要在此流连。

下面,请你注意那条狗。

那条瞎眼的狗,在雪地上追逐野兔。

我为这条狗下了一个定语:

莽撞。

其所以莽撞,是因为瞎眼;正因为盲目,所以就莽撞。

其实它追逐着的,仅仅是野兔的气味和声音。

但它最终总是能一口咬住野兔子。

使我想起了德国作家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那里边有一个怪人,通过对气味的了解,比所有的人都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个世界。

日本的盲音乐家宫城道雄写道:

“失去了光之后,在我的面前却展现出无限复杂的音的世界,充分地弥补了我因为不能接触颜色造成的孤寂。

”这位天才还听到了声音的颜色,他说音和色密不可分,有白色的声音,黑色的声音,红色的声音,黄色的声音,等等,也许还有一个天才,能听出声音的气味来。

⑤请看,那条莽撞的狗把野兔子咬住了,叼着,献给它的主人,高寿的门老头儿。

他已经九十九岁。

他的房屋坐落在高密东北乡最东南的边缘上,孤零零的。

出了他的门,往前走两步,便是一道奇怪的墙壁,墙里是我们的家乡,墙外是别人的土地。

⑥门老头儿身材高大,年轻时也许是个了不起的汉子。

这个孤独的老人,曾经给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当过马夫。

小时候我经常吃到他托人捎来的兔子肉或是野鸟的肉。

他用一种红梗的野草煮野物,肉味于是鲜美无比,宛如动听的音乐,至今还缭绕在我的唇边耳畔。

但别人找不到这种草。

前几年,听村子里的老人说,门老头儿到处收集酒瓶子,问他收了干什么,他也不说。

终于发现他在用废旧的酒瓶子垒一道把高密东北乡和外界分割开来的墙。

但这道墙刚刚砌了二十米,老头儿就坐在墙根上,无疾而终了。

⑦这道墙是由几十万只酒瓶子砌成,瓶口一律向着北。

只要是刮起北风,几十万只酒瓶子就会发出声音各异的呼啸,这些声音汇合在一起,便成了亘古未有的音乐。

在北风呼啸的夜晚,我们躺在被窝里,听着来自东南方向变幻莫测、五彩缤纷、五味杂陈的声音,眼睛里往往饱含着泪水,心中常怀着对祖先的崇拜,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对神的感谢。

⑧你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要忘记这道墙发出的声音。

因为它是大自然的声音,是鬼与神的合唱。

⑨会唱歌的墙昨天倒了,千万只碎的玻璃瓶子,在雨水中闪烁清冷的光芒继续歌唱,但较之以前的高唱,现在已经是雨中的低吟了。

值得庆幸的是,那高唱,那低吟,都渗透到了我们高密东北乡人的灵魂里,并且会世代流传着的。

(选自《会唱歌的墙》,有删改)

15.第②段中作者主要从哪三个方面描写池塘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

(4分)

16.请对文中第③段画线处文字作简要赏析。

(5分)

17.文中“那条瞎眼的狗”有什么特点?

关于狗的描写文字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6分)

18.结合文本,联系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对民族心理及人文精神的认识,探究“会唱歌的墙”的意蕴。

(6分)

六、选做题(19、20题任选做一题,1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2分)

①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②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

”(《论语·为政第二》)

③“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

④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

(1)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分条概述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

(6分)

答:

(2)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对传统“孝道文化”的认识。

(6分)

答:

 

20.阅读下面的两则新闻材料,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12分)

(1)进入9月份中日钓鱼岛争端以来,全国人民爱国热情高涨。

但其中各地在游行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打砸抢事件。

9月15日,西安市民李建利驾驶日系车途中遭遇反日示威人群。

随后车辆遭十几个人打砸,李建利本人也被人用U形钢锁重击头部,致使颅骨被砸穿,当即倒地昏迷。

在车被砸时,李建利妻子曾哀求,“都是老百姓辛苦攒钱买的车,我们买日本车不对,以后不买了,好不好?

  李建利随后被送往西安市中心医院,医院对李建利做出的诊断为,开放性颅脑损伤(重型)。

(2)在9月18日北京抗议日本政府“购岛”的爱国游行队伍中,两个青年人举着一幅床单,上书“毛主席,我们想念您”,一名老人对此标语提出异议,说“想个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韩德强认为老人卖国,是个汉奸,上前搧了老人两个耳光。

之后,韩德强又在博客上发帖,义正辞严地宣告自己打人的理由:

老人是汉奸,收拾他合情合理。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美籍华裔科学家钱煦,是当今唯一拥有六顶院士桂冠的华人。

在谈及自己的经历时,钱煦认为是“7C法则”给他带来了成功。

7C就是以C开头的七个英语单词,译成汉语就是:

热爱、投入、了解、创新、合作、沟通和完成。

  根据上述材料,从7C中选择任意一个词语,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

1.A2.C3.B4.A5.C6.A7.A8.C

9.

(1)徐君见到这个地方,很是爱惜它,就改建成这座厅堂,而且命名为“直节”。

(2)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

(3)庐山一带的百姓,登上直节堂见到了杉树,就会怀念起像杉树一样品行正直的人,这种怀念大概是永远不会终止的吧!

10.

(1)思乡,思亲,想与家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慨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厌倦仕途与奔波,希望归隐田园。

(2)写法:

①写景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山”“水”“霞”是远景,“林”“鸦”是近景。

②动静结合,(鲜活灵动),“山”“水”“霞”“林”是静景,“归鸦”是动景。

作用:

①以景写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山水、残照、归鸦等景物,抒发思乡之情;②烘托气氛,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怅然的意境,突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

11.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士皆垂泪涕泣

(3)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12.不斩尽杀绝能和平共处(或:

不是把统帅杀死不是把敌人(棋子)斩尽杀绝)。

13.D(原文为“围棋作为精神层面的艺术,必然有虚幻、模糊、抽象的内容”“有的画家说围棋的黑白交融就像一幅水墨画。

”并不能推论水墨画虚幻和模糊,更不能说围棋“可以表现水墨画的虚幻和模糊”。

14.D(围棋的“烂柯”和“木狸狐”两个别称,主要体现了围棋带给人的无限魅力(吸引力)。

15.

(1)池塘无人可知的成因和极圆的形状令人浮想联翩。

(2)池塘中野生睡莲奇异的花朵富有象征和暗示。

(3)夜晚原野的声音具有渗透力。

1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选择不同的描写对象,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形象生动的表现了高密这块土地壮丽无比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豪迈之情,更好的表现热爱家乡这一主旨。

17.特点:

看似莽撞盲目,却能扬长避短,利用自己丰富敏感的听觉、嗅觉来达到目标,对主人非常忠诚。

作用:

在结构上,上承对雪地的描写,下启对门老头儿的描述,起到过渡的作用。

18.

(1)“会唱歌的墙”承载着大自然难以言说的瑰丽和奇妙。

(2)“会唱歌的墙”寄寓着门老头儿在困顿之中追求幸福的渴望。

(3)“会唱歌的墙”寄寓着祖祖辈辈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努力奋斗的精神。

(4)“会唱歌的墙”象征着故乡人们不忘憧憬未来的乐观精神,启发着我们乐观豁达的面对艰苦的生活。

(5)“会唱歌的墙”寄寓着作者对家乡风土人情以及内在人文精神的歌颂与赞美。

19.

(1)

养亲。

继子女在生活上要赡养父母。

敬亲。

即子女在人格上要尊重父母。

顺亲。

即子女不要违背父母的意志。

显亲。

即子女要建功立业为父母争光,光宗耀祖。

(2)略

20.略

21.略

附:

《南康直节堂记》参考译文

南康太守办公厅的东面,有一座厅堂叫“直节堂”,是朝请大夫徐望圣建造的。

庭院里有八棵杉树,长短粗细一样,直得像墨线弹的一样,在二丈多高处开始长有枝叶。

这些树高耸的样子就像高高兴起的太常旗。

那种凛然正气又像公卿大夫头戴高高的帽子、身佩长长的宝剑立在朝廷之上,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色。

这里起初是南康军的各部门官吏住的地方,杉树的树荫底下,是书记们蹲伏在一起办公的场所,簿册文书丢在焉面,没有人知道这儿有什么可贵之处。

徐君见到这个地方,很是爱惜它,就改建成这座厅堂,而且命名为“直节”。

树木刚生来时,没有不是直的。

不幸经过风吹雨打而弯曲,或受到岩石的挤压,这样才随外物的影响而屈曲变弯,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即使像竹箭这样的优质、松柏这样的坚贞都免不了这样。

只有杉树能顺着它的本性,不用人扶植就能长得很直。

活着能傲对冰雪,死后能利用它做栋梁屋宇,都与竹、柏相同,但在躯干挺直这点上却又超过了竹、柏。

如拿杉的这种品格要求于人的话,那么,这种人大概就是所谓“不等文王出现就会崛起”的豪杰之士吧!

徐君性格温和善良,广施仁爱,在他任职的地方,他以奉公守法而受人称赞。

他不施行严明苛刻的政令,但行为却保持正直。

看看他所喜欢的,就可知道他的为人了。

《诗经》说:

“君子有才能,所以能继承前人的事业。

”直节堂建成之后,徐君与客人在堂上宴饮,一位客人醉醺醺地唱着歌说:

“我想做个品行不正的人,可是品行不正的人必然会卑躬屈膝,品行不正的人可以做吗?

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

正像这丛杉树,高高耸立而不偏倚,枝桠伸展,叶片散布,能安然而不危险吗?

然而清风吹动衣襟,飞雪洒满庭院,杉树依然颜色不变,您来到树下休息游玩吧!

壅土培植灌溉杉树,而不如剪削砍伐,杉树自己并不知道,而要依靠爱树的人呀!

庐山一带的百姓,登上直节堂见到了杉树,就会怀念起像杉树一样品行正直的人,这种怀念大概是永远不会终止的吧!

”一曲歌终,宴会也就散了。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