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屋面.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5033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4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屋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建筑屋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屋面.docx

《建筑屋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屋面.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屋面.docx

建筑屋面

建筑屋面

1.屋面工程

1.1质量要求

1.1.1涉及的质量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0-2001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1999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1.2规范中涉及的强制性条文:

1.屋面工程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3.0.6条)

2.屋面(含天沟、檐沟)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4.1.8条)

3.保温层的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4.2.9条)

4.卷材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4.3.16条)

5.涂膜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5.3.10条)

6.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6.1.8条)

7.密封材料嵌填必须密实、连续、饱满,粘结牢固,无气泡、开裂、脱落等缺陷。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6.2.7条)

8.平瓦必须铺置牢固。

地震设防地区或坡度不大于50%的屋面,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7.1.5条)

9.金属板材的连接和密封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渗漏现象。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7.3.6条)

10.架空隔热制品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断裂和漏筋等缺陷。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8.1.4条)

11.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9.0.11条)

1.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1.2.1屋面工程设计:

1.屋面防水工程应由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

作业人员应持有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证。

2.屋面防水层细部构造,如天沟、檐沟、阴阳角、水落口、变形缝等部位应设置附加层。

3.卷材、涂膜防水层上设置块体材料或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时,应在两者之间设置隔离层。

隔离层可采用干铺塑料膜、土木布或卷材,也可采用铺抹低强度等级的砂浆。

4.高低跨屋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低跨屋面设计为无组织排水时,其低跨屋面受水冲刷的部位,应加铺一层卷材附加层。

上铺300~500mm宽的C20混凝土板材加强保护。

(2)高跨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水落管下应加设水簸箕。

5.块体材料保护层应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宜大于100m²,分格缝宽度不宜小于20mm。

如图所示:

6.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应密实,表面抹平压光,并设置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大于36m²。

7.刚性保护层与女儿墙、山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如图所示:

8.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宜采用排汽屋面。

找平层设置的分格缝可兼作排汽道;排汽道应纵横贯通,并同与大气连通的排汽管相通;排汽管可设在屋面排汽道交叉处,间距宜为6m,屋面面积每36㎡宜设置一个排汽孔,如图所示:

9.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用防水涂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mm,水落口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嵌填密封材料。

如图所示:

10.泛水防水收头:

(1)墙体为砖墙时,卷材收头可直接铺至女儿墙压顶下,用压条钉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闭严实,压顶应做防水处理;卷材收头也压入砖墙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高度不应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

如图所示:

(2)墙体为混凝土时,卷材收头可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如图),并用密封材料封固。

如图所示:

11.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

(1)管道根部直径500mm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圆台。

(2)管道周围与找平层或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之间,应预留20mm×20mm的凹槽,并密封。

1.2.2屋面找平层施工要点:

1.质量管理点:

(1)劳动力及机具准备:

主要机械设备:

砂浆搅拌机、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平板振动器、井架带卷扬机、塔吊、高压吹风机等。

主要工具:

大小平锹、铁板、平推胶轮车、烙铁、温度计、计量器具、刮尺、沥青锅、拌合锅、分格木条、铁抹子、木抹子、木杠、水平尺、压滚、滚筒(重40~50Kg,长600mm左右)、扫帚等。

(2)材料及施工试验。

(3)表面平整度。

(4)面层空鼓裂纹。

(5)面层起砂。

(6)成品保护。

—在已抹好的找平层上,用手推胶轮车运输材料时,应铺设木脚手板,防止损坏找平层。

找平层施工完毕,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得上人踩踏。

—水落口、内排水口及排汽道等部位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防止杂物进入造成堵塞。

—找平层未达到铺贴卷材的强度要求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作业;下道工序施工时材料应分散堆放,防止找平层被压破坏。

2.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1)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在42.5级以上。

水泥必须采用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

(2)砂:

应选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不含有机杂质,级配良好。

3.面层的允许偏差:

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找平层施工前,应先将突出屋面的管道、变形缝等根部封堵严密。

(2)根据设计坡度要求,在墙边引测标高点并弹好控制线。

根据设计或技术方案弹出分格缝位置,分格缝宽度宜为20mm,分格缝间距不宜大于6m,当利用分格缝兼做排汽屋面的排汽道时,缝应适当加宽,并应与保温层连通。

(3)抹找平层水泥砂浆前,基层表面应适当洒水湿润,但不可洒水过量,以免影响找平层表面干燥,使防水层产生空鼓。

(4)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转角处应按规定要求抹成圆弧形。

(5)常温下砂浆找平层抹平压实后24h可覆盖草袋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

(6)冬期施工:

1)制作水泥砂浆时应根据气温和养护温度要求掺入防冻剂,其掺量应由试验确定。

2)当采用氯化钠防冻剂时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高铝水泥,砂浆强度不应低于3.5N/mm²,施工温度不应低于-7℃。

5.应达到的质量效果:

(1)找平层表面应压实、平整,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水泥砂浆抹平收水后应二次压光和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

(2)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立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水落口、檐口、天沟、檐沟、屋脊等),均应做成圆弧。

(3)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用小于3%,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找平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4)找平层应设分格缝,分格缝内宜嵌填密封材料。

分格缝应留设在板端缝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纵横缝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6m。

1.2.3屋面保温层施工要点:

1.质量管理点:

(1)劳动力及机具准备:

砂浆搅拌机、井架带卷扬机、塔吊、平板振动器、量斗、沥青锅、拌合锅、压实工具、大小平锹、铁板、手推胶轮车、木抹子、木杠、水平尺、麻线、滚筒等。

(2)材料及施工试验。

(3)保温层的含水率。

(4)铺设的厚度。

(5)成品保护。

—松散或板状保温材料运到现场,应堆放在平整坚实的场地上分别保管、护盖,防止雨淋、受潮或破损、污染。

—在已铺完的保温层上行走胶轮车,应垫脚手板保护。

—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铺抹找平层,以减少受潮和雨水进入,使含水率增大。

在雨期施工,要采取防雨措施。

2.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1)材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导热系数等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有试验资料。

(2)保温层的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保温材料储运保管时应分类堆放,防止混杂,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块状保温板搬运时应轻放,防止损伤断裂、缺棱掉角,保证外形完整。

3.面层的允许偏差:

保温层厚度的允许偏差:

松散保温材料和整体现浇保温层为+10%,-5%;板状保温材料为±5%,且不得大于4mm。

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保温层的厚度范围。

保温层设置排汽道时,按设计要求弹出分格线来。

(2)穿过屋面和女儿墙等结构的管道根部,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做好转角处理,将管根部固定。

(3)有隔汽层的屋面,按设计要求选用气密性好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作隔汽层,隔汽层应沿墙面向上铺设,并与屋面的防水层相连接,形成封闭的整体。

(4)松散保温层铺设

1)材料应经筛选,严格控制粒径,保温层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2)松散保温材料应分层铺设,其顺序宜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铺设,用抹子或钢滚筒进行适当整平压实,每层铺设厚度不大于150mm,其压实程度和厚度应经试验确定,符合设计要求。

3)铺设松散膨胀蛭石保温层时,膨胀蛭石的层理平面与热流垂直。

4)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雨期施工时,保温层应采取遮盖措施。

(5)板状保温层铺设

1)干铺加气混凝土板、泡沫混凝土板块、蛭石混凝土块或聚苯板块等保温材料,应找平拉线铺设。

铺前先将接触面清扫干净,板块应紧密铺设、铺平、垫稳。

分层铺设的板块,其上下两层应错开;各层板块间的缝隙,应用同类材料的碎屑填密实,表面应与相邻两板高度一致。

2)保温板块缺棱少角,可用同类材料的碎块嵌补,用同类材料的粉料加适量水泥填嵌缝隙。

3)板块状保温材料用粘结材料平粘在屋面基层上,一般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并用保温灰浆填实板缝、勾缝,聚苯板材料应用沥青胶结料粘帖。

4)粘结的保温材料应贴严贴牢,胶粘剂应与保温材料性相容。

(6)铺设整体保温层:

1)沥青膨胀蛭石、沥青膨胀珍珠岩宜用机械搅拌,并应色泽一致;压实程度根据试验确定,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

2)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发泡厚度均匀一致。

施工环境气温宜为15~30℃,风力不宜大于三级,相对湿度宜小于85%。

3)整体保温层应分层分段铺设,虚铺厚度应经试验确定,一般为设计厚度的1.3倍,经压实后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

4)铺设保温层时,由一端向另一端退铺,用平板式振动器振动或用木抹子拍实,表面抹平,做成粗糙面,以利于上部找平层结合。

5)压实后的保温层表面,应及时铺抹找平层并保湿养护不少于7d。

(7)冬期施工:

1)冬期施工采用的屋面保温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和杂质。

2)干铺的保温层可在负温度下施工,采用沥青胶结的整体保温层和用有机胶粘结剂粘帖的板状保温层应在气温不低于-10℃时施工,采用水泥、石灰或乳化沥青胶结的整体保温层和板状保温层应在气温不低于5℃时施工。

当气温低于上述要求时,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3)采用水泥砂浆粘帖板状保温材料以及处理板间缝隙,可采用掺有防冻剂的保温砂浆,防冻剂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4)干铺的板状保温材料在负温度施工时。

板材应在基层表面铺平垫稳,分层铺设。

板块上下缝应相互错开,缝间隙应采用同类材料的碎屑填嵌密实。

5)雨雪天或五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施工。

当施工中途下雨、下雪时,应采取措施。

5.应达到的质量效果:

(1)保温层应干燥,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应采用排汽措施。

(2)倒置式屋面应采用吸水率小、长期浸水不腐烂的保温材料。

保温层上应用混凝土等块材、水泥砂浆或卵石做保护层;卵石保护层与保温层之间,应干铺一层无纺聚酯纤维布做隔离层。

(3)铺设屋面隔汽层或防水层前,基层必须感觉、干燥(干燥程度的简易检验方法,将1m²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h,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隔汽层或防水层)。

1.2.4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的施工要点:

1.质量管理点:

(1)劳动力及机具准备:

机械设备:

手提电动搅拌器、高压吸风机、井架带卷扬机、高压吹风机、鼓风机、空气压缩机。

主要工具:

小平铲、笤帚、钢丝刷、滚刷(φ60×300mm)、铁桶、小油桶、手持压辊(φ40×50mm)、油漆刷(50mm×100mm)、剪刀、皮卷尺(50m)、钢卷尺(2m)、开刀、开罐刀、铁管(φ30×1500mm)、铁抹子、木抹子、橡皮刮板、台秤、油壳、运胶车、长柄板棕刷、胶皮板刷、油勺、磅秤、20mm厚钢板、风管、铲刀、工业温度计、射钉枪、烫板等。

(2)材料及施工试验。

(3)卷材搭接与封边。

(4)细部处理和防水收头。

(5)成品保护。

—已做好的保温层、找平层应妥善保护,卷材铺设完后应及时做好保护;操作人员再其上行走,不得穿有钉的鞋;手推胶轮车在屋面运输材料,支腿应用麻袋包扎,或在屋面上铺板,防止将卷材划破。

—防水层施工时,注意不使胶粘剂流淌污染墙面、檐口和门窗已完工项目。

—水落口、斜沟、天沟等应及时清理,不得有杂物、垃圾堵塞。

—伸出屋面管道、地漏、变形缝、盖板等,不得碰坏或不得使其变形、变位。

—高跨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地跨屋面受水冲刷的部位应加铺一层整幅卷材,再铺设300~500mm宽的板材加强保护;当有组织排水时,水落管下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水簸箕。

—卷材屋面竣工后,禁止在其上凿眼、打洞或做安装、焊接等操作,以防破坏卷材造成漏水。

—施工时,严格防止基层处理剂、各种胶粘剂和着色剂污染已完工的墙壁、檐口、饰面层等。

2.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1)材料(含配套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以不透水性、拉力、延伸率、低温柔度、耐热度等指标控制。

(2)卷材厚度不小于3mm。

3.面层的允许偏差:

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我-10mm。

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基层处理:

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按设计要求找好坡度,做到平整、坚实、清洁。

(2)涂刷基层处理剂:

在干燥的基层上涂刷氯丁胶粘剂稀释液。

涂刷时要均匀一致,无露底,操作要迅速,一次涂好,切勿反复涂刷。

(3)基层处理剂干燥(4~12h)后,按现场情况弹出卷材铺贴位置线。

(4)铺贴附加层:

根据细部构造的具体要求,铺贴附加层。

(5)铺贴卷材:

立面或大坡面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时,应采用满粘法,并宜减少短边搭接。

铺贴多跨和高低屋面时,应先远后近,先高跨后低跨,在一个单跨铺贴时应先铺排水比较集中的部位(如檐口、水落口、天沟等处),再铺卷材附加层,由低到高,使卷材按流水方向搭接。

(6)冷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卷材空铺、点粘、条粘时应按规定的位置及面积涂刷胶粘剂。

2)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

3)铺贴的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

4)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

搭接部位的接缝应满足涂胶粘剂,滚压粘帖牢固。

5)接缝口应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7)自粘帖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铺贴卷材前基层表面应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应及时铺贴卷材。

2)铺贴卷材时,应将自粘胶底面的隔离纸全部撕净。

3)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滚压粘结牢固。

4)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

低温施工时,立面、大坡面及搭接部位宜采用热风加热。

加热后随即粘帖牢固。

5)接缝口应用材性形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8)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

2)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滚压粘结牢固,不得空鼓。

3)卷材接缝部位必须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胶。

溢出的改性沥青胶宽度以2mm左右并均匀顺直为宜,当接缝处的卷材有铝箔或矿物粒(片)料时,应清除干净后,再进行热熔和接缝处理。

4)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邹=皱折。

5)采用条粘法时,每幅卷材与基层粘结面不应少于两条,每条宽度不应小于150mm。

(9)铺设保护层:

1)宜优先采用自带保护层卷材。

2)采用浅色涂料作保护层时,应待卷材铺贴完成,经验收合格并清刷干净后涂刷,涂层应与卷材粘结牢固,厚薄均匀,不得漏涂。

3)板、块材保护层施工

—卷材屋面采用板、块材作保护层时,板、块底部不得与防水层粘结在一起,应铺垫干砂、低强度等级砂浆,纸筋灰等,将板、块垫实铺实。

—板、块材料之间可用沥青玛蹄脂或砂浆严密灌缝,铺设好的保护层应保证流水通顺。

不得有积水现象,否则应予返工。

—块体材料保护层应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宜大于100㎡,分格缝宽度不宜小于20mm。

—搬运板块时,不得在屋面防水层上和刚铺好的板块上推车,否则应铺设运板通道,搬放板块时应轻放,以免砸坏或戳破防水层。

4)整体材料保护层施工:

—卷材屋面采用现浇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作保护层时,在卷材与保护层之间必须作隔离层,隔离层可薄薄抹一层纸筋灰,或涂刷两道浓石灰水等处理。

—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应由设计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细石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水泥砂浆宜采用1:

2的配合比。

—水泥砂浆保护层的表面应抹平压光,并设表面分格缝,分格面积宜1㎡。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应密实,表面抹光压平,并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大于36㎡。

分格缝木条应刨光(梯形),横截面高同保护层厚,上口宽度为25~30mm,下口宽度为20~25mm,木条应在水中侵泡至基本饱和状,并刷涂膜剂再使用。

5)水泥砂浆、块状材料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女儿墙之间应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10)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五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环境气温低于5℃时不宜施工,低于-10℃时不宜热熔法施工。

施工中途下雨、下雪应做好已铺卷材周边的防护工作。

5.应达到的质量效果:

(1)卷材防水层及其变形缝、天沟、沟檐、檐口、泛水、水落口、预埋件等处的细部做法,符合设计要求和屋面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

(2)卷材防水层无渗漏或积水现象。

(3)铺贴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粘(焊)牢、密封密实,无皱褶、、翘边和鼓泡等缺陷;防水层的收头与基层粘贴并固定,缝口密严,无翘边,阴阳角处呈圆弧或钝角。

(4)卷材防水层上撒布材料与浅色涂料保护层铺撒和涂刷均匀、粘结牢固、颜色均匀;如为上人屋面,保护层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5)水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与卷材防水层设置隔离层;刚性保护层的分格缝留置符合设计要求。

(6)排气屋面的排气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

排气管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密封严密。

(7)卷材的铺贴方向正确。

1.2.5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层的施工要点:

1.质量管理点:

(1)劳动力及机具准备:

机械设备:

手提电动搅拌器、高压吸风器、井架带卷扬机、高压吹风机、鼓风机、空气压缩机。

主要工具:

小工铲、苕帚、钢丝刷、滚刷(ø60*300mm)、铁桶、小油桶、手持压辊(ø40*50mm)、油漆刷(50mm*100mm)、剪刀、皮卷尺(50m)、钢卷尺(2m)、开刀、开罐刀、铁管(ø30*1500mm)、铁抹子、木抹子、橡皮刮板、台秤、油壳、运胶车、工业温度计、射钉枪、烫板等。

(2)材料及施工试验。

(3)卷材搭接与封边。

(4)细部处理与防水收头。

(5)卷材展平与基层服贴。

(6)成品保护。

—已做好的保温层、找平层应妥善保护,卷材铺设完后应及时做好保护;操作人员在其上行走,不得穿有钉的鞋;手推胶轮车在屋面运输材料,支腿应用麻袋包扎,或在屋面上铺板,防止将卷材划破。

—防水层施工时,主要不使胶粘剂流淌污染墙面、檐口和门窗等已完项目。

—水落口、斜沟、天沟等应及时清理,不得有杂物、垃圾堵塞。

—伸出屋面管道、地漏、变形缝、盖板等,不得碰坏或不得使其变形、变位。

—高跨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低跨屋面受水冲刷的部位应加铺一层整幅卷材,再铺设300~500mm宽的板材加强保护;当有组织排水时,水落管下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水簸箕。

—卷材屋面竣工后,禁止在其上凿眼、打洞或做安装、焊接等操作,以防破坏卷材造成漏水。

—施工时,严格防止基层处理剂、各种胶粘剂和着色剂污染已完工的墙壁、檐口、饰面层等。

2.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1)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其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以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柔性和热老化保持率作为主要控制指标。

(3)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接缝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应与铺贴的卷材性相容,使之粘结良好,密封严密,不发生腐蚀等侵害;合成高分子胶粘剂浸水保持率是一项重要性能指标,为保证屋面整体防水性能,规定浸水168h后胶粘剂剥离强度保持不应低于70%。

3.屋面的允许偏差:

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基层处理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按设计要求你找好坡度,做到平整、坚实、清洁,无凹凸形、尖锐颗粒,用2m直尺检查,最大空隙不应超过5mm。

(2)涂刷基层处理剂:

在基层上用喷枪(或长柄棕刷)喷涂(或涂刷)基层处理剂,要求厚薄均匀,不允许露底。

(3)基层处理剂干燥后,按现场情况弹出卷材铺贴位置线。

(4)铺贴附加层:

对阴阳角、水落口、管子根部等形状复杂的部位,按设计要求和细部构造铺贴附加层。

(5)涂刷胶粘剂:

先在基层上弹线,排出铺贴顺序,然后在基层上及卷材的底面,均匀涂布基层胶粘剂,要求厚薄均匀,不允许有露底和凝胶堆积现象,但卷材接头部位100mm不能涂布胶粘剂。

如作排气屋面,亦可采取空铺法、条粘法、点粘法涂刷胶粘剂。

(6)立面或大坡面铺贴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时,应采用满粘法并宜采用短边搭接。

1)待基层胶粘剂胶膜手感基本干燥,即可铺贴卷材。

2)为减少阴阳角和大面接头,卷材应顺长方向配置,转角处尽量减少接缝。

3)铺贴从流水坡度的下坡开始,从两边檐口向屋脊按弹出的标准铺贴,顺流水接槎,最后用一条卷材飞封脊。

4)用滚筒用力滚压一遍以排出空气,最后再用压辊(大铁辊外包橡胶)滚压粘结牢固。

(7)冷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胶粘剂可涂刷在基层和卷材底面,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2)卷材空铺、点粘、条粘时应按规定的位置及面积涂刷胶粘剂。

3)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

4)铺贴的卷材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

5)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

6)卷材铺好后压粘后,应将搭接部位的粘合面清理干净,并采用与卷材配套的接缝专用胶粘剂,在接缝粘合面上涂刷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