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5117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docx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

2015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前习题(6)

  1.自由燃烧阶段,辐射热急剧增加,辐射面积增大,燃烧扩大到整个室内,并有可能出现轰燃,这一阶段是(  )。

  A.火灾初起阶段

  B.火灾发展阶段

  C.火灾下降阶段

  D.火灾熄灭阶段

  2.下列不是灭火的基本原理的是(  )。

  A.冷却

  B.对氧的稀释

  C.对水溶性液体的稀释

  D.化学抑制

  3.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为(  )。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4.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  )。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5.阴燃是(  )的燃烧特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6.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  )。

  A.>28℃

  B.<28℃

  C.≥28℃

  D.≤28℃

  7.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  )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

  B.化学、生物

  C.物理、生物

  D.生物、物理、化学

  8.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  )现象,称为燃烧。

  A.火焰、发光

  B.发光、发烟

  C.火焰、发烟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9.下列(  )储罐燃烧可能发生沸溢、喷溅。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原油

  10.木材的燃烧属于(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11.液体的燃烧方式是(  )。

  A.一闪即灭

  B.蒸发燃烧

  C.沸溢燃烧

  D.分解燃烧

  12.下列物质中(  )为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A.H20

  B.CO

  C.C02

  D.HCN

  13.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包括爆炸极限和(  )。

  A.闪点

  B.自燃点

  C.熔点

  D.氧化

  14.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  )。

  A.闪点

  B.自燃点

  C.熔点

  D.爆炸极限

  15.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燃点和(  )。

  A.闪点

  B.爆炸极限

  C.熔点

  D.自燃点

  16.关于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中,对于可燃气体,以(  )作为分类的标准。

  A.闪点

  B.自燃点

  C.熔点

  D.爆炸下限

  17.闪点在60℃或60℃以上的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物质为(  )类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特征。

  A.甲

  B.乙

  C.丙

  D.丁

  18.物品本身是难燃,但其包装材料易燃,该类火灾危险属于(  )类。

  A.乙

  B.甲

  C.丁

  D.丙

  19.两座厂房相邻较高的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  )m。

  A.3.5

  B.4

  C.6

  D.9

  20.甲、乙类厂房与普通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20

  B.25

  C.35

  D.50

  21.一般情况下,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6

  B.9

  C.10

  D.13

  22.一般情况下,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4

  B.6

  C.5

  D.3

  23.除规范另有规定外,高层仓库与甲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10

  B.12

  C.13

  D.25

  24.一般情况下,乙醇的精制厂房与固定电焊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15

  B.20

  C.25

  D.30

  25.一般情况下,木结构民用建筑与砖混结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6

  B.7

  C.8

  D.9

  26.除规范另有规定外,甲类厂房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20

  B.30

  C.40

  D.50

  27.两座高层民用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  )。

  A.不宜小于4m

  B.不宜小于3.5m

  C.不宜小于2m

  D.可不限

  28.甲类物品库房与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25

  B.30

  C.50

  D.80

  29.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25

  B.30

  C.40

  D.50

  30.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13

  B.15

  C.20

  D.25

  31.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与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丁、戊类厂(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25

  B.20

  C.15

  D.18

  32.丙类液体中间储罐按规定采取防火措施后,与高层的民用建筑、厂房防火间距可不限,但储罐总储量不应大于(  )m3。

  A.3

  B.5

  C.10

  D.1

  33.乙类物品库房(规范另有规定者除外)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  )m,与其他民用建筑不宜小于(  )m。

  A.14,12

  B.25,20

  C.30,25

  D.50,25

  34.戊类工业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35.一般情况下,未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丙类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厂房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m2。

  A.4000

  B.4500

  C.5000

  D.6000

  36.未设自动灭火系统的砖混结构单层棉织品库房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m。

  A.3000

  B.2100

  C.1500

  D.700

  37.建筑高度31m的框架结构高级旅馆,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m2。

  A.1000

  B.1500

  C.2000

  D.4000

  38.大型商场中央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穿过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均应按规定设置(  )。

  A.防火阀

  B.排烟阀

  C.排烟防火阀

  D.防火截止阀

  39.未设自动灭火系统的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m2。

  A.500

  B.600

  C.1000

  D.2000

  40.建筑高度小于100m的建筑,竖向管道井至少应每隔(  )层进行防火分隔。

  A.2~4

  B.2~3

  C.2~5

  D.2~6

  4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竖向管道井至少应(  )进行防火分隔。

  A.每层

  B.每2层

  C.每3层

  D.每4层

  42.防火墙的材料必须是(  )。

  A.可燃材料

  B.难燃材料

  C.不燃材料

  D.不燃或难燃材料

  43.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甲类单层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m2。

  A.2000

  B.3000

  C.4000

  D.5000

  44.除了对仓库总的占地面积进行限制外,库房防火分区之间的水平分隔必须采用(  )分隔,不能采用其他分隔方式替代。

  A.防火墙

  B.甲级防火门

  C.防火卷帘

  D.乙级防火门

  45.剧场、电影院、礼堂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民用建筑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小时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

  A.3

  B.4

  C.1

  D.2

  46.高层民用建筑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m。

  A.2

  B.4

  C.5

  D.10

  47.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  )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应设防烟楼梯间。

  A.24

  B.28

  C.32

  D.30

  48.高层民用建筑内的营业厅,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  )m。

  A.15

  B.20

  C.25

  D.30

  49.除规范另有规定外,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  )lx。

  A.0.3

  B.0.5

  C.1.0

  D.2.0

  5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  )m。

  A.10

  B.20

  C.30

  D.40

  1.【精析】B。

本题考查的是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火灾发展主要有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

在建筑室内火灾持续燃烧一定时间后,燃烧范围不断扩大,温度升高,室内的可燃物在高温的作用下,不断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当房间内温度达到400~600℃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

通常,轰然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故本题答案为B。

  2.【精析】C。

本题考查的是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基本原理主要有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化学抑制灭火。

故本题答案为C。

  3.【精析】B。

本题考查的是闪燃的定义。

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

故本题答案为B。

  4.【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燃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故本题答案为D。

  5.【精析】A。

本题考查的是固体的燃烧特点。

根据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

故本题答案为A。

  6.【精析】B。

本题考查的是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

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故本题答案为B。

  7.【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自燃的定义。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

即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发生的生物、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然燃烧起来的现象。

故本题答案为D。

  8.【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的定义。

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故本题答案为D。

  9.【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液体燃烧的特点。

在含有水分、黏度较大的重质石油产品,如原油、重油、沥青油等发生燃烧时,有可能产生沸溢现象和喷溅现象。

故本题答案为D。

  10.【精析】B。

本题考查的是分解燃烧。

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在受热后分解出其组成成分及与加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这些分解产物再氧化燃烧,称为分解燃烧。

如木材、纸张、棉、麻、毛、丝以及合成高分子的热固性塑料、合成橡胶等燃烧都属于分解燃烧。

故本题答案为B。

  11.【精析】C。

本题考查的是液体的燃烧方式。

液体的燃烧方式有三种:

闪燃、沸溢、喷溅。

ABD三种均为固体燃烧的方式。

故本题答案为C。

  12.【精析】B。

本题考查的是燃烧产物的概念。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

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的C02(气)、H被氧化生成的H2O(液)、S被氧化生成的S02(气)等;而C0、NH3、醇类、醛类、醚类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故本题答案为B。

  13.【精析】B。

本题考查的是气体火灾危险性的指标。

爆炸极限和自燃点是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故本题选项为B。

  14.【精析】A。

本题考查的是液体火灾危险性的指标。

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故本题选项为A。

  15.【精析】C。

本题考查的是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对于绝大多数可燃固体来说,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其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参数。

故本题选项为C。

  16.【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生产火灾分类方法。

甲、乙、丙类液体分类,以闪点为基准。

对于(可燃)气体,则以爆炸下限作为分类的基准。

故本题选项为D。

  17.【精析】C。

本题考查的是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丙类物品包括闪点在60℃或60℃以上的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物质。

这类物品的特性是液体闪点较高、不易挥发,火灾危险性比甲、乙类液体要小些。

故本题选项为C。

  18.【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丁、戊类物品本身虽然是难燃或不燃的,但其包装材料很多是可燃的,如木箱、纸盒等,其火灾危险性属于丙类。

故本题选项为D。

  19.【精析】B。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火间距。

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

故本题答案为B。

  20.【精析】B。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火间距。

根据教材表格2-4-1得出甲类厂房与普通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25m。

故本题答案为B。

  21.【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火间距。

考虑到扑救高层建筑需要使用曲臂车、云梯登高消防车等车辆,为满足消防车辆通行、停靠、操作的需要,结合实践经验,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

故本题答案为D。

  22.【精析】B。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火间距。

火灾实例表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低层建筑,保持6~10m的防火间距,在有消防队进行扑救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蔓延到相邻建筑物。

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形,将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定为6m。

其他三、四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因耐火等级低,受热辐射作用易着火而致火势蔓延,所以防火间距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要求基础上有所增加。

故本题答案为B。

  23.【精析】C。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火间距。

根据教材表格2-4-1得出高层仓库与甲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l3m。

故本题答案为C。

  24.【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火间距。

根据教材表格2-4-1得出乙醇的精制厂房与固定电焊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故本题答案为D。

  25.【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火间距。

根据教材表格2-4-4得出木结构民用建筑与砖混结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9m。

故本题答案为D。

  26.【精析】B。

本题考查的是厂房防火间距。

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故本题答案为B。

  27.【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故本题答案为D。

  28.【精析】C。

本题考查的是厂房防火间距。

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故本题答案为C。

  29.【精析】A。

本题考查的是厂房防火间距。

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

故本题答案为A。

  30.【精析】C。

本题考查的是厂房防火间距。

根据教材表格2-4-1得出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故本题答案为C。

  31.【精析】C。

本题考查的是厂房防火间距。

根据教材表格2-4-1得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与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丁、戊类厂(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

故本题答案为C。

  32.【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建筑附属用房布置。

厂房中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积不应大于1m3。

设置该中间储罐的房间,其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相应要求,房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故本题答案为D。

  33.【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仓库防火间距。

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故本题答案为D。

  34.【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厂房的耐火等级。

根据教材表2—5—1可以看出戊类工业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四级。

故本题答案为D。

  35.【精析】A。

本题考查的是厂房的耐火等级。

根据教材表2—5—1可以看出未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丙类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厂房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4000m2。

故本题答案为A。

  36.【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仓库的耐火等级。

根据教材表2—5—2可以看出未设自动灭火系统的砖混结构单层棉织品库房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700m2。

故本题答案为D。

  37.【精析】B。

本题考查的是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

建筑高度31m的框架结构高级旅馆,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500m2,故本题答案为B。

  38.【精析】A。

本题考查的是防火阀的设置部位。

防火阀一般设置在:

  1)穿越防火分区处。

  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5)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但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水平风管与竖向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

  6)公共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和厨房的竖向排风管,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故本题答案为A。

  39.【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2000m2。

故本题答案为D。

  40.【精析】B。

本题考查的是管道井防火分隔。

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性墙体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lOOm的建筑物,应每层作防火分隔,故本题答案为B。

  41.【精析】A。

本题考查的是管道井防火分隔。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应每层作防火分隔,故本题答案为A。

  42.【精析】C。

本题考查的是防火墙。

防火墙是具有不少于3.0h耐火极限的不燃性实体墙。

故本题答案为C。

  43.【精析】B。

本题考查的是厂房的分区。

根据教材表2—5—1可以得出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甲类单层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3000m2。

故本题答案为B。

  44.【精析】A。

本题考查的是仓库的防火区。

除了对仓库总的占地面积进行限制外,库房防火分区之间的水平分隔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不能采用其他分隔方式替代。

故本题答案为A。

  45.【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人员密集场所的防火分区的分隔。

剧场、电影院、礼堂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民用建筑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2。

  46.【精析】C。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出口设置的基本要求。

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在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

每座建筑或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每个防火分区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每个房间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Om。

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并应有明显标志。

故本题答案为C。

  47.【精析】C。

本题考查的是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发生火灾时,防烟楼梯间能够保障所在楼层人员安全疏散,是高层和地下建筑中常用的楼梯间形式。

在下列情况下应没置防烟楼梯间:

①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②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③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l0人的高层厂房;④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以及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

故本题答案为C。

  48.【精析】D。

本题考查的是疏散距离。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故本题答案为D。

  49.【精析】C。

本题考查的是应急照明灯具的照度。

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②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lx;③楼梯问、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Olx;④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间的消防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故本题答案为C。

  50.【精析】B。

本题考查的是疏散标志的设置要求。

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Om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疏散出口不应大于20.Om。

故本题答案为B。

  1.高层建筑的(  )应设置应急照明。

  A.楼梯间

  B.消防电梯问及其前室

  C.消防水泵房

  D.多功能厅

  E.地下室

  2.下列(  )室内疏散楼梯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A.四层的单元式住宅

  B.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C.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

  D.32m的高层厂房

  E.两层车库

  3.多层建筑封闭楼梯间设置的要求有(  )。

  A.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B.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问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C.除楼梯问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D.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E.所有建筑封闭楼梯间均应采用双向弹簧门

  4.下列(  )场所需要设置封闭楼梯间。

  A.二层医院

  B.三层商店

  C.设有歌舞厅的三层地上民用建筑

  D.四层旅馆

  E.三层单元式住宅

  5.在多层民用建筑中,作为疏散楼梯的室外楼梯应符合下列(  )要求。

  A.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B.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0

  C.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

平台耐火极限不应低于l.OO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D.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

  E.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6.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有(  )。

  A.疏散楼梯

  B.疏散走道

  C.安全出口

  D.应急广播

  E.防盗门

  7.以下关于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规定,正确的是(  )。

  A.室内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1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