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5567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气象试题库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大D.低,大

6.疏透结构林带其背风侧的最小风速,大致出现在林高____倍的地方;

A.1B.3C.4D.6

7.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为: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____,低压在____;

A.右前方;

左前方B.右前方;

左后方C.右后方;

左前方D.右后方;

左后方

8.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____气候型;

A.草原B.地中海C.季风D.高山

9.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凸地为___,干燥土壤气温日较差比湿土为____A

A.大;

大B.小;

大C.大;

小D.小;

10.下述的几种风哪一种不是地方性风____;

A.海陆风B.山谷风C.季风D.焚风

四.判断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

对"

不对的标"

错"

1.地球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分为:

对流层;

平流层;

电离层;

散逸层.(错)

2.白天地面辐射差额为正值,地面吸收了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地面温度高于贴地气层和下层土壤.(对)

3.由于水汽压和绝对湿度其数值和单位都基本相同,所以气象上常用水汽压来代替绝对湿度.(错)

4.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共有:

季风性明显,大陆性很强,温度差异大,降水复杂化四个方面.(对)

5.土壤经耕翻后,其热容量和导热率会增大,而镇压后的土地,其导热率和热容量会减小.(错)

《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

(二)

1.导温率与物质的导热率成正比,与物质的热容量成反比;

2.气温的垂直分布用气温垂直梯度来表示递减率;

3.农业气象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平行观测;

4.桂林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带地区;

南宁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带地区;

5.某一地水分资源可以用年降水量和干燥度来表示;

6.农田总蒸发量包括植物蒸腾和株间土壤蒸发两方面;

7.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称为暖流;

8.中国气候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纬度、季风三方面;

9.中国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型;

10.太阳常数的数值约为1.98cal/(cm2·

min);

1.青藏高原是我国雹日最___,范围最_B__的地区;

A.多;

小B.多;

大C.少;

小D.少;

2.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黄道面始终保持___;

C__的夹角

A.0°

B.23.5°

C.66.5°

D.90°

3.与大陆气候特点完全相反的气候型是A

A.海洋气候B.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气候

4.当某地气温年较差为20℃,地理纬度为30°

N时,其大陆度为_B___;

k=(1.7⊿t/sinΦ)-20.4

A.1.7B.47.6C.19.6D.20.4

5.近地层空气相对湿度最高值一般出现在A

A.清晨B.正午C.傍晚D.对流旺盛时

6.以___为周期,随___改变风向的风称为季风;

A.年;

年B.季节;

季节C.年;

季节D.季节;

7.活动面的____交换是小气候形成的动力基础;

A.辐射B.热量C.水汽D.乱流

8.在作用于空气运动的力当中,只改变空气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空气运动速度的力是___;

A.水平气压梯度力B.水平地转偏向力C.惯性离心力D.摩擦力

9.大气在__D__条件下,农田中风速廓线呈对数变化A.逆温B.稳定C.不稳定D.中性

10.农田中通常把气层与土层的交界面称为____,把气层与作物层的交界面称为____;

D

A.活动面;

活动层B.活动层;

活动面C.外活动面;

内活动面D.内活动面;

外活动面

1.自由大气中的风压定律为: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错)

2.水稻田上空,不论昼夜,绝对湿度都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对)

3.雨区一般出现在冷锋的锋后和暖锋的锋前.(对)

4.槽后脊前为多为阴雨天气,槽前脊后多为睛好天气.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高空槽脊自西向东移动,槽前脊后盛行西南气流,引导暖湿空气北上。

由于暖空气轻,因此作上升运动,在地面对应为一暖低压,常常是阴雨天气。

槽后脊前盛行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由于冷空气重,作下沉运动,对应地面为一冷高压,常常是晴好的天气。

(错)

5.土面增温剂的增温效果,主要是通过抑制水分蒸发而获得.(对)

农业气象学(三)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当时角t。

=60°

时,日长为8小时.

3.太阳总辐射是太阳直射辐射和天空散射辐射之和.

4.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地表温度最冷月一般出现在1月份_.

5.设大气温度梯度为r,干绝热梯度为rd,对未饱和空气来说,当__r>

rd_____时,大气层结是不稳定的,当__r<

rd____时,大气是稳定的,当____r=rd____时,大气属中性.

6.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称鞍型场.

7.切变线是风向,风速发生_切变_的狭窄地区.

8.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气旋区内,气压从中心向外增大.

9.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洋面上的气旋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热带气旋_,强台风袭击时,常常带来雷雨的天气.

10.农业光能资源,主要包括生理辐射,实际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三种.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太阳直接辐射相对___B____,其光谱中紫外线和蓝紫光成分相对______.

A.增强,减小B.增强,增多C.减小,减小D.减小,增大

2.可见光谱区主要是指____C__的波谱部分.

A.小于0.38B.3-5C.0.39-0.76D.大于760

3.向上或向下运动的气块,具有返回原高度的趋势,则称这时的大气是_B____的大气.

A.不稳定B.稳定C.中性D.干洁

4.夏季支配我国近地面气流的两个大气活动中心是___A__.

A.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低压.

B.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

C.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

D.西伯利亚高压和印度低压

5.玻璃温室对太阳短波辐射透射率___B___,对地面长波辐射透射率_______.

A.高,高B.高,低C.低,高D.低,低

6.作物封垄后,夜间农田上温度最低点一般出现在__D___.

A.地面上B.植株顶上C.内活动面附近D.外活动面附近

7.在南岭山脉一带出现的静止锋,通常称为___C____静止锋.

A.昆明B.南岭C.华南D.西南

8.华南地区寒露风危害籼稻的指标是:

日平均气温__B____,持续_____.

A.>20℃,3天以下,B.≤22℃,3天以上C.≤20℃,3天以下,D.≤20℃,3天以上

9.从高纬度向低纬度的洋流,一般称为__A___.

A.寒流B.暖流C.对流D.平流

10.下列哪一种云属于中云,__C____

A.积云B.层云C.高积云D.卷层云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共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

错的打"

×

"

1.赤道与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不垂直,通常粗略地认为是66.5°

的交角.(×

2.地表面日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是午后13时左右(√)

3.我国雨季起止日期和季风进退日期有关,雨季开始日期比夏季风开始盛行日期要早些.(×

4.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和重要区别之一是:

前者春温低于秋温,后者春温高于秋温.(×

5.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不仅反映在风的季节度换上,也反映在温度,降水等主要气候要素上.(√)

农业气象学(四)

1.在地球公转的轨道上,每隔__15__度,定为一个节气.

2.气旋中心气压变低,称之为气旋__加深____,反之,气旋中心气压增加,称为气旋___填塞______.

3.在北半球,冬半年偏南坡地上的太阳辐射总量都比平面为__多___.

4.在山区,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上,叫做____谷_风,夜间风从山上吹向山下,叫___山_风.

5.按照中央气象局的规定,把台风分为三类,其中气旋区最大风力为12级以上的,称为__强台风__.

6.我国气候区划第一级以_大于等于10度的活动积温__作为划分气候带指标,第二级以__年干燥度__作为划分气候大区的指标.

7.东亚沿海的洋流有黑____潮和____亲_潮两种;

8.翻犁中耕后,土壤孔隙度___增大___热容量_减少____,导热率____减少__.

9.按预报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天气预报分为___长期____,__中期_____,____短期___三种.

10.作物封行以后,在午间,农田中绝对湿度较大的部位在__外活动面____.

1.下列名词中,哪一个不是农业气象要素?

_D___

A.温度B.风C.CO2D.气旋

2.当太阳辐射垂直到达海平面时,太阳辐射所穿过的大气路径为__D___

3.CO2和水汽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__A___部分;

A.红外光B.紫外线C.紫外光D.可见光

4.空气绝对温度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___B__,空气相对温度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_____.

A.相似相似B.相似,相反C.相反,相似D.相反,相反

5.大气中空气运动的原始动力是__A___.

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惯性离心力D.磨擦力

6.干旱天气主要是在____B___长期控制下形成的.

A.低压B.高压C.气旋D.切变线

7.夏天白天灌溉有______B____效应.

A.增温B.降温C.保温D.逆温

8.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___C____以上的持续时期,称为喜温作物积极生长期.

A.5℃B.10℃C.15℃D.20℃

9.生理辐射的辐射波长范围大致在______C__纳米内.

A.750-100B.280-350C.300-750D.280-600

10.太阳辐射光谱中具有最大能量的波长是__B_____纳米.

A.10000B.300C.475D.6000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则在题后括车号内打“√”,错的打“×

”。

1.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到达地面,其光谱成分随着太阳高度角变小,长波光成分比例大于短波部分.(×

2.通过降温使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3.中国大部分地区海洋性的影响远大于大陆性的影响.(×

4.防风效果最好的林带是疏透结构林带.(√)

5.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一设计,播种同一品种的播种方法称为分期播种法.(×

农业气象学(五)

1.蒸腾作用速度主要取决于水汽条件,植物形态结构,植物生理类型三个基本条件.

2.风是矢量,常用风速和风向表示.

3.气温和土温除有周期性变化外,还有非周期性变化,

4.高度处处相等的面,叫做等高面.

5.在我国华南华中等地区静止锋天气系统是该地秋季降水的重要来源.

6.侵入我国的寒潮源地有西伯利亚和新地岛两个,

7.在"

寒露"

节气前后,由于北方较强冷空气入侵,吹北风,温度急降,使晚稻受害的一种秋季低温天气,叫做寒露风.

8.根据莱蕾分子散射定律,散射强度与投射在散射质点上的辐射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

9.地球上昼与夜之间的交界线,称为晨昏线.

10.年平均气温最高的纬圈,称为赤道.

1.晴天,土壤表面温度日较差比土壤深层______,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中最高和最低温度所出现的时间_A_.

A.大,落后B.大,提前C.小,落后D.小,提前

2.某地大陆度为17.属于__B____气候

A.大陆性B.海洋性C.地中海D.高原

3.按照天文季节划分四季的方法,我国春季是从__C___节气开始.

A.春分B.清明C.立春D.雨水

4.容积热容量的单位是__C____.

A.卡B.卡·

克-1·

度-1C.卡·

厘米-3·

度-1

D.卡·

厘米-1·

度-1·

秒-1

5.低压槽是从____A___中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A.低气压区B.高气压区C.鞍形场D.气团

6.作物封行以后,午间农田上温度最高值出现在___D___.

A.地面上B.植株顶上C.内活动面附近D.外活动面附近

7.按不同地点用同一设计方案,按同一时间播种同种作物的试验方法,称为_B___.

A.分期播种法B.地理播种法C.对比试验法D.气候分析法

8.海洋性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A.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

C.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D.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小

9.在单峰型变化中,近地气层空气绝对湿度最大值一般出现在__A_____.

A.清晨B.子夜C.午后14-15时D.正午

10.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一般称之为____B_____.

A.平流B.对流C.湍流D.乱流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的打"

1.凡具有吸附或保持水分子的吸湿性微粒,都可以作为降水的凝结核.(√)

2.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逆温.(×

3.低涡控制的地区一般是晴稳的天气.(×

4.切变线中,东风与西风之间的切变称为静止锋切变.(√)

5.冬半年,北坡坡度增加1度,等于水平面的纬度南移1度.(×

气象学试题(六)

1.物体表面的温度越高,其表面辐射强度越强.

2.根据范特荷夫定律,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范围内,温度每上升_10_℃,合成干物质的速率增长_两三_倍.

3.三圈环流的形成,使北半球对流层上部形成了3个风带和4个气压带,

4.强冷空气向南侵袭时,常会造成剧烈的降温,并伴有冻害,大风等现象,这类天气过程,我们称为寒潮_.

5.水涝是由暴雨和连阴雨造成的,其主要天气系统是风面、低气旋、静止锋、台风。

6.

7.空气的乱流运动总是由热力和动力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8.活动面的乱流是农田小气候形成的动力基础.

9.低层大气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以及其它种少量气体,并含有水汽、尘粉、杂质等其它成分.

10.护田林带其有紧密,疏透,厚三种结构

1.某地区多年的和综合的天气状况,称为_____C____,

A.气象B.天气C.气候D.小气候

2.土温的年较差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直到一定的深度,年较差为___B___.

A.增大,零B.减小,零C.增大,最大D.减小,最大

3.设大气层温度垂直梯度为r,当___A___时,对于未饱和空气来说,大气层结是不稳定的.

A.r>rdB.r<rdC.r=rdD.r<0

4.空气绝对湿度的年变化与___C____年变化相似,

A.气压B.饱和差C.气温D.相对温度

5.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称为__C____;

A.锋B.切变线C.鞍型场D.槽

6.某空气块其饱和水汽压为40百帕,同温下的实际水汽压为10百帕,则其饱和差为___D___百帕;

A.50B.4C.400D.30

7.当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之差越_____,空气中的饱和差就越______,空气湿度就越_D____.

A.大,大,大B.小,大,小C.大,小,大D.大,大,小

8.我国月平均最高气温大致出现在___C___月.

A.1-2B.4-5C.7-8D.10-11

9.东北偏北方位的字母表示为_____B___;

A.NENB.NNEC.ENED.EEN

10.在中纬地区,只要坡度小于中午太阳高度角,冬季北坡坡度增加一度,所得太阳辐射总量等于水平面___B___一度.

A.纬度南移B.纬度北移C.径度东移D.径度西移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错的标“×

”)

1.土壤上层呈日射型,土壤下层呈辐射型的温度垂直分布称为傍晚转变型.(×

2.空气中空气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称为相对温度.(×

3.1.5公里以下的大气层称为摩擦层.(√)

4.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锋面气旋.(×

5.通常海洋增热,冷却较大陆缓慢,所以温度的日较差大陆比海洋为大.(√)

农业气象学(七)

1.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方面观测气象要素,另一方面观测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的方法,叫做平行观测法。

2.某一物体,如果能将投射在其上的各种波长的辐射能完全吸收,该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3.光照强度降低,光合作用随之降低,当降低到光合产物和呼吸消耗达到动态平衡,这时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4.大气对太阳辐射有选择性吸收,大气中的氧气和臭氧能强烈地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部分。

5.物质热量转移方式有辐射热交换、传导热交换、流体运动热交换、潜热蒸发。

6.相对湿度为80%,当时空气中的水汽压为20百帕,则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是25百帕。

7.霜冻的类型有平流型、辐射型、平流辐射型

8.为克服春播期间不利天气过程的影响,广西群众的经验的“抓住冷尾暖头浸种催芽,冷头暖尾抢晴播种”。

9.冷空气从关键区侵入我国的路径,可分为西北路、东路、西路、东路加西路四条。

10.天气预报经常使用的方法有天气学预报方法、统计学预报方法和动力学预报方法。

1.短光照作物由南方向北方引种,其生育期______A____。

A.延长B.缩短C.不变D.没有规律

2.凡在下垫面特性直接影响下的小气候,我们通常称为___D____小气候。

A.农田B.山地C.非独立D.独立

3.日平均气温在____A___℃以上的持续时期称为农耕期。

A.0B.5C.10D.15

4.土壤_____B____越多,其导热率和热容量越大。

A.空气B.含水量C.肥料D.矿物质

5.在准静止锋控制的区域,一般呈现___A___天气。

A.低温阴雨B.大风无雨C.连续晴好D.风和日丽

6.台风是一个强大的__D____低压系统。

A.中性B.阴性C.冷性D.暖性

7.以大陆度___C___作为划分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标准。

A.30B.40C.50D.65

8.辐射的粒子学说认为,电磁辐射由许多具有一定质量、能量和动量的微粒组成,这些微粒称为____D____。

A.电子B.原子C.中子D.量子

9.农业气象学中常称地球辐射为___C____辐射。

A.短波B.中波C.长波D.超长波

10.副热带气候带大体在____B___至纬度33°

N之间。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

1.一年中的极端最高温度与极端最低温度差为年较差。

(×

2.在地面高压区内,空气是围绕高压中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

3.作物对水分供应最敏感的时期,叫做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它是植物需水最多的时期。

4.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之一,是气温年较差由南往北,由沿海到内陆逐渐增大。

(√)

5.阳坡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比较高,土壤蒸发比较强.(√)

农业气象学(八)

1.农业气象要素主要有辐射,温度,湿度,降水,风。

2.在地面热量收支中,地面与下层土壤的热量交换(B)可以分解为热量由土壤上层传向下层和热量由土壤传向土表两项,由此建立的地面热量平衡公式为:

R=P+B+LE.

3.大气中的水分,可以气态,固态,液态三种物态形式存在.

4.发生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其移动路径主要有三条西移路径、西北移路径、转向路径。

5.中央气象局规定:

由于冷空气入侵,24小时内气温下降5℃以上,称为寒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