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5949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师范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云南师范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云南师范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云南师范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云南师范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师范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

《云南师范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师范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师范大学公开招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docx

云南师范大学公开招聘考试

  预测题及解析(内含近年经典真题)

  1.

  (单选题):

桃园:

  A.果树:

水果

  B.花园:

鲜花

  C.菜地:

白菜

  D.稻田:

稻谷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桃园里有桃。

稻田里有稻谷,且桃和稻谷都是果实。

  2.

  (单选题):

城市要种树这一点虽说是共识,但种什么树却大有讲究。

以穿衣为喻,人都要穿衣,但穿什么衣却有不同选择。

有钱人当然主要不为保暖遮羞,而是要体面,要独具风采;钱少的人就不能不量力而行;穷人自然图便宜,过得去就可以了。

而对于做衣服的、卖衣服的,当然是经营高档衣服利润高;还有,大户人家、大酒店,即使囊内没钱,奴仆和侍应生也要衣着光鲜,那是主人的面子嘛。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恰当的是()。

  A.城市种树,不应该选择高档树种

  B.城市种树,对树种的选择要讲科学

  C.城市种树,不应搞政绩工程

  D.城市种树,在树种选择上应量力而行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文段首句即提出所要论述的问题“城市要种树这一点虽说是共识,但种什么树却大有讲究”。

之后以穿衣为喻,通过“体面”

  “量力而行”

  “衣着光鲜”

  “面子”等穿衣讲究的问题来说明城市种树要量力而行。

A项文段没有体现;c项过度引申;B项中的“科学”在文段没有体现。

故选择D项。

  3.

  (单选题):

  “过渡理由”效应是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心中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的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过渡理由”效应的是()。

  A.由于受到舆论的压力才迫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人,舆论压力一旦失去,他的行为也会自然地超出道德的范围

  B.某研究所研究员小张干一行爱一行,刻苦钻研业务,将研究工作变成自己的兴趣所在,在科研丁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处于管理岗位的人会发现奖励的刺激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员工保持高涨的热情,但是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不变,一旦失去外在奖励或者奖励无法满足员工的需要时,结果就会反而不如从前

  D.一位老人把附近吵闹的孩子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即不再给予报酬。

结果,孩子们对大声吵闹失去了兴趣,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过渡理由”效应的关键信息是:

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

A项行为是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的舆论压力控制,符合定义;B项是先干一行而后爱一行,由外部的工作导向转向内部的兴趣导向,与关键信息不符;C项员工的热情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的奖励控制,符合定义;D项孩子吵闹的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老人的奖励控制,符合定义。

故答案选B。

  4.

  (单选题):

动机冲突是指个体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

动机冲突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双趋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而个体只能选择一个;双避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而个体也只能选择一个;趋避冲突,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双避冲突的是:

  A.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B.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C.想拔掉疼痛的牙齿,又害怕拔掉牙的疼痛

  D.学生想参加校足球队为学校争光.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业成绩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双避冲突的定义要点为:

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

A项两件事都有吸引力,属于双趋冲突:

B项前有标兵也是有吸引力的,属于趋避冲突;C项“疼痛的牙齿”和“拔掉牙的疼痛”都是具有威胁性的目标,符合定义;D项为学校争光是有吸引力的,属于趋避冲突。

故答案选C。

  5.

  (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A.某国家机关为建住宅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B.某县技术监督局对所辖境内某化工厂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行为予以处罚

  C.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根据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某专利权无效

  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营业执照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A。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具有三个要素:

  

(1)主体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行政主体所做出的行为;

  

(2)职权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运用行政职权所为的行为;

  (3)法律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即对他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

  A项中某国家机关为建住宅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行为并非运用行政职权所为,故不属于行政行为。

  6.

  (单选题):

世界各国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_____表现为一种经济差距和技术差别,同时也表现为一种知识差距和教育差距,_____两者之间日渐表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

缩小和消灭经济差距和技术差距,_____需要从经济本身着眼,_____需要长远的目光,从消灭知识差距和教育差距人手。

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并且不仅更

  B.因为所以不仅更

  C.既并且如果那么

  D.因为所以如果那么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A。

  【解析】前一句话是两个并列分句,第一空应填“既”,与下句的“也”搭配,

  B.C排除。

后一句话分句间的关系是递进,由题可知道,只有A项最合适。

  7.

  (单选题):

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

第一遍可__________地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__________;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_________。

  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含英咀华品味领悟

  B.不求甚解品尝欣赏

  C.走马观花体会探究

  D.囫囵吞枣吟味深究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以囫囵吞枣地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要一句一句念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8.

  (单选题):

电子政务实施中,以顾客为导向,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是发展电子政务的指导原则。

缺少了农民的积极参与和基层领导的正确认识,农村电子政务建设便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也很难做到服务于农民。

除了农民本身信息化意识薄弱之外,一些县乡(镇)主要领导及公务员队伍对电子政务的理解也不完全,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容、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

他们当中认为电子政务就是买几台电脑、建几个网页的大有人在,根本没有明确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农村电子政务实施存在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认识不到位等问题

  B.电子政务发展实施的指导原则是以顾客为导向

  C.农民的思想意识落后,不能适应电子政务

  D.应普及农民及县乡领导等对电子政务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文段首句给出了发展电子政务的指导原则是“以顾客为导向,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但后文并不是对该指导原则的具体阐述.因此排除选项B。

选项A和选项C都是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说法片面,排除。

选项D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当选。

  9.

  (单选题):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全球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西方工业社会__________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__________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扮演、欣赏

  B.参与、感受

  C.目睹、领略

  D.经受、分享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第二空中,能与“风光”搭配的只有“欣赏”和“领略”,排除

  B.D。

第一空中,“扮演”一般与“角色”搭配,“目睹”与“喜剧”搭配恰当。

本题选C。

  10.

  (单选题):

某公司的下列行为中,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A.长期对老客户在账内给予一定的利益返还

  B.低于成本价处理过季商品

  C.花高价聘请明星做产品形象代言人

  D.设置最高抽奖为“非洲游”

  (价值16000元),以推销新型产品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我国《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11.

  (单选题):

水果店一天卖出每千克为10元、12元、16元的3种水果共100千克,共收入1316元。

已知售出的每千克12元和每千克16元的水果共收入1016元,那么每千克10元的水果售出了()千克。

  A.26

  B.30

  C.34

  D.38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B。

这是一道不定方程组的问题。

因为三种水果总共卖了1316元,而其中两种水果的收入为1016元,所以第三种水果(即10元每千克的水果)收入为1316-1016=300元,此种水果单价为10元每千克,所以,售出了300÷10=30千克,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12.

  (单选题):

待命假日:

一些公司要求员工在假日期间保持通讯畅通(比如手机开机、掌上电脑或手提电脑随时联网等),以保证有紧急事务时能够随时找到人,马上投入工作。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待命假日的是()。

  A.小谢所在的外资公司有不菲的加班费,她便常常主动在节假日加班,以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

  B.小青周日接到同事的电话,希望小青能去顶一下班,小青不好意思推脱,便急忙赶到公司加班

  C.小萱自己开了个网店,节假日的订单尤其多,整天在电脑前工作,常常忙得透不过气

  D.经理对司机老黄说周末可能有批领导来这里视察,要老黄做好接送领导的准备,但那天领导并没有来抽查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待命假日的定义要点:

①公司要求员工;②假日保持通讯畅通,以保证随时能找到人,投入工作。

A项主动加班、B项替同事帮忙、C项自己开网店都不符合①,D项老黄根据经理安排,随时准备接送领导,符合定义要点,故答案选D。

  13.

  (单选题):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小范围、低水平的科普活动已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理解科学”这个大“科普”,便成为迫切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和逻辑体系,也渐渐远离了大众的视线与常识。

人们很难凭借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来准确理解科学及其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很难判断其社会价值与意义,这就使得一些科学技术成为横亘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的知识壁垒。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公民的科学素养与飞速发展的科学存在差距

  B.在新形势下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的必要性

  C.提高科普工作水平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D.现代科学技术有成为知识壁垒的可能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科普非常重要,但现在的科普工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需要提高科普工作的水平。

故选B。

错项分析:

A项,“科学素养”扩大了范围,文段主要讲的是公众的科普知识。

C项,文段分析了科普活动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原因,但并没有说明提高科普工作水平面临的困难。

D项,该项以偏概全,文段中是“一些科学技术成为知识壁垒”。

  14.

  (单选题):

下列有关“通告”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遵守的事项

  B.通告发布机关的级别一般比公告发布者低

  C.告知的范围比公告宽泛

  D.通告的文字具有强制力和严肃性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

告知的是在相关单位的“一定范围内”,而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

告知范围是国内外。

所以说,公告的告知范围要远远大于通告的。

故选C。

  15.

  (单选题):

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发现有些人对于某些药物的反应和其他病人不同。

例如,某种麻醉用肌肉松弛剂会导致特定的人无法呼吸。

后来,科学家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类人拥有特定的基因。

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

研究人们之间的遗传差异是否可以促进医学发展出更高级的治疗手段,也就是说,根据个人的基因进行“量体裁药”?

科学家已经辨认出了一批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基因,但是要真正实现,恐怕为时尚早。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学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医学

  B.医学用药不当会导致人体遗传基因变异

  C.人体的基因差异可能会体现在药物反应上

  D.基因与药物能够相互作用的假设还无法证明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

根据“但是要真正实现,恐怕为时尚早”一句可知,基因学的研究成果还未广泛应用于医学实践,A项错误。

B项表述错误,不是用药不当导致基因变异,而是基因的差异使得人体对药物的反应不一样。

  根据“科学家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类人拥有特定的基因”一句可知C项正确。

  D项原文没有体现,为无中生有项。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16.

  (单选题):

  《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

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

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

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

  “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有理”或“公道”。

后来所谓“义气”,意思要狭隘些,可也算是“浩然之气”的分支,现在我们常说的“正义感”,虽然特别强调现实,似乎也还可以算是跟“浩然之气”联系着的。

至于文天祥所歌咏的“正气”,更是跟“浩然之气”一脉相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气的概念演变

  B.解释《左传》中的“一鼓作气”

  C.气是积极战斗的

  D.

  “一鼓作气”与“浩然之气”一脉相承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文段先后介绍的是:

  《左传》中的“一鼓作气”是说战斗的;

  “士气”的“气”是指斗志;

  “浩然正气”中的“气”也是带有战斗性的;

  “义气”、“正义感”、“正气”与“浩然正气”一脉相承。

这些内容的相同点是都具有战斗性,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气是积极战斗的”,故正确答案为C。

  17.

  (单选题):

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人们广泛探求天性,以此来解释行为、思想和情感。

和亚当·斯密的假设相类似,弗洛伊德认为:

人并不是理性的,而是由本能支配的。

因此,通过理解人的种种本性,就可揭开人的心灵的秘密。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同于亚当·斯密

  B.弗洛伊德希望通过理解人的本性来揭开心灵的秘密.

  C.弗洛伊德的愿望是好的,但他无法揭开人性的秘密

  D.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是用来揭示感性与理性的关系的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由文段末句“因此,通过理解人的种种本性,就可揭开人的心灵的秘密”可知,B项表述正确。

故选B。

  18.

  (单选题):

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偏重的是一种影响力、一种精神性。

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外界对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依恋,是城市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折射。

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而两者的相加并非一个常数,软实力直接影响着硬实力效能的发挥。

软实力像一条软绳子,硬实力像一堆硬干柴,绳子虽软,却可以把硬干柴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铸造一座美好城市的巨大能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城市整体实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B.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C.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各有侧重

  D.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本题属于推断文意型。

阅读可知,题干属于并列型结构。

理解这种并列型结构的材料,要求考生不要忽略并列在一起的每一个部分。

  具体说,题干先给出了“软实力”的定义(隐舍:

软实力的内涵),然后再说“软实力直接影响着硬实力效能的发挥”

  (隐含:

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知,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19.

  (单选题):

当这些写作者们______书写一位女性眼中的“世界”和“现实”时,她们所______的不是边缘性、私密性与性别化,相反,她们试图在文本中生产出独具视点的公共议题,她们渴望个人的关注点能与“社会关注点”衔接。

这并不是指点江山的激扬文字,而是对文学的社会功能______的承担。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努力鉴别尽职尽责

  B.试图谋求恰如其分

  C.准备描写责无旁贷

  D.着重渲染李代桃僵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根据“相反,她们试图在文本中生产出独具视点的公共议题”可知,第二空,应填入与“试图生产”意思相近的词,故排除A项。

第三空,“李代桃僵”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对文学的社会功能的承担显然不能是李代桃僵,故排除D项。

再看C项,代入第一空,即“准备书写”,则第二空填入“描写”不符合语意,原因是“书写”这个动作还没有开始,用“描写”衔接下文不合逻辑,而且“边缘性”等是抽象的概念,与、“描写”搭配也不合适。

故本题选B。

  20.

  (单选题):

商标∶商品∶商场

  A.品牌∶电脑∶电器

  B.工牌∶工人∶工厂

  C.艺术∶艺人∶剧场

  D.军规∶军人∶军队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B。

  21.

  (单选题):

历史学家们认为:

  “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

”据此判断.启蒙运动在科学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驱者是()。

  A.达尔文

  B.牛顿

  C.拉瓦锡

  D.法拉第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达尔文和法拉第是19世纪的科学家,应排除,拉瓦锡是18世纪的科学家,故只有B是正确选项。

牛顿的经典力学,打破了神主宰世界的迷信。

以纯粹的规律来支配世界,这激发了人们对于人类理性的追求。

这种对于理性的追求与痴迷。

正是启蒙运动得以发起的思想上的重要原因。

牛顿的那个时代,被人们称为“理性主义”时代,为启蒙运动准备了先决条件。

  22.

  (单选题):

依法由任免机关在任免权限内,通过决定或命令直接委派其所需人员,担任某种行政领导职务,这种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是()。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A项中,选任制是指按照法定的民主程序自下而上选举产生公务员的制度,一般适用于国家机关和政党等机关的主要领导人员;C项,聘任制是指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通过聘用合同任用与管理工作人员的方式;D项,考任制是指有任免权的机关通过公开考试和考核的方法,择优录用而产生公务员的方式。

故选B。

  23.

  (单选题):

许多国家的人都有属相,其中有一个国家与我国基本相同,只是以猫代兔,这个国家是()。

  A.日本

  B.越南

  C.印度

  D.法国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B。

日本人十二生肖与中国的完全相同。

越南人有十二个生肖,与中国人的生肖基本相同。

只是用“猫”代替了“兔”,基本与中国相同。

  印度人有十二个生肖,有2个与中国的不同:

用“狮”代替了“虎”,用“金丝雀”代替了“鸡”。

法国人以宝瓶、双鱼、摩羯、金牛、白羊、巨蟹、双子、狮子、室女、天秤、天蝎、射手等组成十二生肖,称为十二星座。

因此答案选B。

  24.

  (单选题):

甲和乙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匀速跑步,如两人同时从同一点出发相向而行,则第一次相遇的位置距离出发点有150米的路程;如两人同时从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问跑得快的人第一次追上另一人时跑了多少米?

()

  A.600

  B.800

  C.1000

  D.1200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C。

C。

行程问题。

相遇地点距离出发点150米的距离,则另外一个人走了250米,所走的快的人每走250米就会比慢的人多走100米,如果同向运动,则想要快的追上慢的就要正好扣圈多走400米,则走的快的要步行1000米的距离才能追上。

  25.

  (单选题):

精神与物质,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两翼,此起而彼伏,相辅而相生,这也是自然界的平衡规律。

物质产品极大丰裕之时,人们对文化和精神的要求恰恰也就少了。

反之,民族危亡,国难当头,《黄河》之声震天响起!

特大地震,轰然袭来,泪光中的诗篇和歌吟,让多少人心潮澎湃,挺起脊梁擦干眼泪!

经济萧条不振,恰恰需要给人以文化的心灵鸡汤!

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

  A.经济环境的坎坷与挫折,正好为文化产品提供了难得的创作素材

  B.人类生活中。

物质产品越丰富.精神需要恰恰会越少

  C.往往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时候,总会有经典文化作品产生

  D.社会危难之时,人们更需要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的安抚与激励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文段首先阐述了物质与精神此起彼伏、相辅相生的关系,然后以特大地震中文化艺术作品在鼓舞和安抚人们心灵上的巨大作用为例,说明经济萧条不振的情况下更需要这些精神作品在心灵上给人以慰藉和激励。

D项当选。

  26.

  (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修炼俏皮话集腋成裘动辄得咎

  B.朱砂冷飕飕椎心泣血犯而不校

  C.恭候岔路口废话连篇故弄玄虚

  D.敲诈副作用大块朵颐分庭抗礼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D项的“大块朵颐”的“块”应为“快”,痛快的意思。

  “大快朵颐”意为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27.

  (单选题):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

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蕴含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往往篇幅短小精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哲理诗的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B.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C.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D.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青。

如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杜牧的《金谷园》

  【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为单选题。

答案D。

A项包含的哲理是:

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所以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B项中的哲理是: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