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永康市村镇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6343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华永康市村镇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金华永康市村镇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金华永康市村镇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金华永康市村镇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金华永康市村镇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华永康市村镇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金华永康市村镇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华永康市村镇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华永康市村镇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金华永康市村镇建设

  技术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

  络整理版

  第1题:

社会公正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抽象概念,而是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认识是不同的。

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

  “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

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

这段文字说明()。

  A、社会公正是具体的

  B、社会公正是历史的

  C、社会公正是相对的

  D、社会公正是有阶级性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首先指出社会公正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公平有不同的认识,接着引用恩格斯的话进行佐证。

因此文段主要说的是社会公平的历史性。

故答案选B。

  第2题: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八大部委联合宣布,“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及配套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将于今年正式实施,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超过5小时,经验值和收益将计为0。

这一方案的实施,将有效地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

以下哪项说法如果正确,能够最有力地削弱上述结论?

()

  A、“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推出,意味着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允许,从而可以从秘密走向公开化

  B、除网络游戏外,还有单机游戏、电视机上玩的PS游戏等,“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可能会使很多未成年玩家转向这些游戏

  C、许多未成年人只是偶尔玩玩网络游戏,“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对他们并无作用

  D、“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对成年人不起作用,未成年人有可能冒用成年人身份或利用网上一些生成假身份证号码的工具登录网络游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中说的是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将会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网游,前提是未成年人上网必须经过实名认证,D项如果正确,则说明未成年人很可能利用其他方式登录网游,从而逃过实名认证的步骤,继续沉迷于网游,由此可以削弱题干的结论。

A项与题干论述内容相反,题干是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而非允许。

B选项中所说的单机游戏和PS游戏无法削弱题干所述的网络游戏。

C项偶尔玩玩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不属于题干中“超过5小时”的情形,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第3题:

已知盐水若干千克,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盐水浓度变为6%,第二次加入同样多的水后,盐水浓度变为4%,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后盐水浓度是多少()

  A.3%

  B.2.5%

  C.2%

  D.1.8%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设第一次加完水后有盐水100克,其中盐6克,第二次加水后浓度变为4%,6÷

  0.04=150克,所以加水为150-100=50克,再加入50克水,总重量为200克,盐味6克,浓度为3%。

  第4题:

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

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

  “你最好的学生是谁?

”穆尔毫不犹豫地说:

  “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

  “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

有人问:

  “罗素为什么会落伍?

”维特根斯坦说:

  “他没有问题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怀疑和提问是成功的秘诀

  B、好奇心是研究的内在动力

  C、得到赏识是成才的重要因素

  D、发现问题是不断进步的前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中穆尔欣赏维特根斯坦的理由是:

他“总有问不完的问题”;维特根斯坦认为罗素落伍的原因是:

  “他没有问题了”。

可见,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答案选D。

A项为迷惑项。

对应文中的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罗素、罗素的“落伍”,可知文段侧重的是发现问题对于“不断进步”的重要性。

D项比A项更贴合文意。

  第5题:

6辆汽车排成一列纵队,要求甲车和乙车均不在队头或队尾,且正好间隔两辆车。

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

  A.48

  B.72

  C.90

  D.12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6题: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党的建设历程中曾经召开过的会议或开展的运动:

①瓦窑堡会议,②六届六中全会,③延安整风运动,④古田会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瓦窑堡会议的召开时间是1935年12月,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时间是1938年9—11月,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时间是1942年,古田会议的召开时间是1929年12月,因此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①②③,故B项正确。

  第7题: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样都是通过调节()来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

  A、总供给

  B、总需求

  C、总供给和总需求

  D、总供给或总需求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略第8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在第一行中,第一个图叠加第二个图为第三个图,第二行也满足此规律,所以第三行的前两个图叠加为A项。

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第9题:

尊驾:

贵姓()

  A、令尊:

父亲

  B、内子:

贤妻

  C、卫冕:

桂冠

  D、不才:

鄙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尊驾、贵姓是敬语,表示对他人的尊敬,感情色彩相同。

A项中令尊是敬语,父亲是统称,既用于自已,也用于他人,并不一定是敬语;B项中贤妻是敬语,内子用于称呼自己的妻子,并不是敬语;C项的两者没有尊敬的感情;D项两词是谦辞,表示自谦,感情色彩相同。

故选D。

  第10题:

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

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

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D、玻璃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猫眼的作用是用较小的孔看到较大的范围,平镜没有这个作用,凸透镜会产生放大作用,只有凹透镜有缩小作用。

所以答案选B。

  第11题:

某大型社区提供巴士换成地铁服务,规定车满载后直达地铁站,中间站不再停留上客。

如果巴士共有座位48个,第一站上来1人,第二站2人,第三站3人,按照这个规律,第()站司机将不再停车。

  A.8

  B.9

  C.10

  D.11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12题:

甲、乙、丙三人共同设立云台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70%,25%,5%。

  自2020年开始,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股东之间互不配合,不能作出任何有效决议,甲提议通过股权转让摆脱困境被其他股东拒绝。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只有控股股东甲可以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

  B、只有甲、乙可以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

  C、甲、乙、丙中任何一人都可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

  D、不应解散公司,而应通过收购股权等方式解决问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本题中,只有甲和乙所持的股东表决权为10%以上,所以只有甲和乙可以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

故选B。

  第13题:

科举制度创立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盛行于唐、发展于宋、衰亡于明清,是一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并与君主专制统治相适应的官员铨选制度,同时也是一种与教育紧密相连的考试制度。

  第14题:

我国黑龙江北部一月份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的最低气温曾达到过-52.3℃.因此只能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A、水银比酒精传热快

  B、水银比酒精传热慢

  C、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低

  D、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水银,即汞,熔点-38.8℃,沸点356.7℃;酒精,即乙醇,熔点-114.3℃,沸点78.4℃,也就是说酒精在-114.3℃才会凝固,所以冬季低温中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就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比酒精高。

  第15题:

关于我国的湖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拔最低的湖在四川

  B、海拔最高的湖在新疆

  C、最大的淡水湖在江西

  D、最大的咸水湖在西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是我国海拔最低的湖;位于西藏的纳木错湖,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湖;位于青海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位于江西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由此可知,只有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第16题:

小张从华兴园到软件公司上班要经过多条街道(软件公司在华兴园的东北方)。

假如他只能向东或者向北行走,则他上班的不同走法共有()。

  A.12种

  B.15种

  C.20种

  D.10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计数问题。

不论怎么走,小张都要经过5条路段,其中3条是向北路段,另外2条是向东路段。

这样原问题就转化为在5条路段中选择3条向北路段(或2条向东路段)的问题,则不同的走法共有10种。

  第17题:

植物学家对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考察之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最近100年来,许多高山上的植物品种正在增加,许多山底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开到了海拔2000米的雪带上,而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植物学家研究了有关科学文献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这些适宜在低气温环境里生长的植物为了寻找适宜的温度,不得不向更高的山上“攀登”。

植物学家还发现,它们的生命力要比以前还强得多。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意图推断题。

由文中“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低气温环境里生长的植物为了寻找适宜的温度,不得不向更高的山上‘攀登’”可知,许多植物自身对自然界都有灵敏反应,并不断调整自身的生存状态。

选A。

  第18题:

听取他人的评价是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源泉,因为那些在聆听别人评价时关注自己在情绪和身体方面有何反应的人,能够更加有效地洞察到自己的弱点。

以下哪项最符合上文所述论的观点?

()

  A、演唱会上的歌手不应该对观众对其在歌舞表演时摔倒发出的“嘘声”持完全消极的看法,理解了观众为什么会发出“嘘声”,歌手才能为以后的表演做更好的准备

  B、一位业务员应该懂得获得提成并不仅仅是对业务能力的肯定,还应该从自己在业务谈判中展现的业务能力中得到满足

  C、乐于助人是很有价值的,这不仅是因为它能够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而且它还能为施与帮助的人带来美好的感受,还能给其他人做良好的示范

  D、员工应该接受同事和领导的建议参与公司年会节目的表演,人们享受你的表演,钦佩你的勇气,同时你也能获得一种完成自己难以完成的事情的满足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的观点是“听取他人的评价是自我认识的重要源泉,聆听评价能够更有效地洞察到自己的缺点”。

选项A说明“歌手通过听取别人的评价洞察到了摔倒发生的原因,从而改正失误,为以后的表演作更好的准备”,符合题干的观点。

选项

  B、C、D都没有涉及“洞察到自己的缺点”,不符合题干的观点。

  第19题:

0.5,2,

  4.5,8,()

  A.10.5

  B.11

  C.12.5

  D.14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20题: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能够通过大幅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以上。

  A、50%

  B、60%

  C、70%

  D、8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创新型国家具备以下四大共同特征:

一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二是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都在2%以上;三是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四是这些国家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到世界总量的97%。

C项正确。

  第21题:

菠萝:

凤梨:

水果

  A、艺术:

绘画:

历史

  B、荷花:

芙蕖:

花卉

  C、哲学:

文学:

社会科学

  D、白菜:

花菜:

蔬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菠萝即为凤梨,是一种水果;荷花又称芙蕖,是一种花卉。

  哲学和文学都属于社会科学,但哲学和文学属于不同的学科。

同样,白菜和花菜都属于蔬菜,但白菜和花菜不是同一种蔬菜。

据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

由王雪芹提供)第22题:

  《残疾人保障法(修改)》、《国有资产法》、《食品安全法》、《社会保险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草案,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人初审或二审,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安排审议。

对其中条件成熟的,争取早日通过。

上述材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A、是我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行使全国人大部分权力

  C、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D、对国家其他各种制度起决定性作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经常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常设机关。

我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错;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经常行使最高国家权力的常设机关,B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制度,CD说法错误。

扩展阅读:

宪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了全国人大的性质及常设机关,具体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宪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了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的关系,具体内容如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23题:

如下图所示,正四面体P-ABC的棱长为a,

  D、E、F分别为P

  A、P

  B、PC的中点,

  G、H、M分别为

  DE、EF、FD的中点,则三角形GHM的面积与正四面体PABC的表面积之比为()

  A.1∶8

  B.1∶16

  C.1∶32

  D.1∶64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由题意可知,图中所有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由△GHM与△DEF的对应边之比为1∶2,可得它们面积之比为1∶4。

由△DEF与△ABC的对应边之比为1∶2,可得它们面积之比为1∶4。

则△GHM与△ABC的面积之比为1∶16。

  由正四面体四个面的面积都相等可得,△GHM的面积与正四面体P-ABC的表面积之比为1∶64。

  第24题:

2020年某省物价总水平仅上涨

  2.4%,涨势比较温和,涨幅甚至比2020年回落了

  0.6个百分点。

可是,普通民众觉得物价涨幅较高,一些统计数据也表明,民众的感觉有据可依。

2020年某月的统计报告显示,该月禽蛋类商品价格涨幅达

  12.3%,某些反季节蔬菜涨幅甚至超过20%。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看似矛盾的现象?

  A、人们对数据的认识存在偏差,不同来源的统计数据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B、影响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各种因素互相交织

  C、虽然部分日常消费品涨幅很小,但居民感觉很明显

  D、在物价指数体系中占相当权重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续走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解释型题目。

题干矛盾现象是物价总水平涨幅比较温和,但普通民众觉得物价涨幅较高,且部分日常消费品涨幅很大。

A项说明统计存在缺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矛盾;B项没有说明各种因素的具体内容.不能很好地解释矛盾;C项只是说明矛盾确实存在,没有解释矛盾;D项说明在物价指数体系中占相当权重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续走低,就解释了禽蛋类商品和反季节蔬菜等其它消费品价格上升而总体水平涨势比较温和的原因,很好地解释了题于的矛盾。

故答案选D。

  第25题: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考查对称轴的方向。

第一组图形都具有一条竖直的对称轴,第二组图形都具有一条斜着的对称轴。

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第26题:

地震是地球上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B.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C.里氏地震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10倍D.有纪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其震级为

  9.5级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0倍。

其他选项表述正确,因此,本题选择C项。

  第27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英国一本杂志编的《野性大地》,摄影质量令人惊异,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B、鲸的“歌声”能表达很复杂的意思,但远不能与人的语言相提并论,因为鲸的“歌声”里没有能够代表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的名词。

  C、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D、某些商家违背商业道德,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

为“隐形笔”大做广告。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考查对语病的辨析。

B项表述合理,符合语法规范,为正确选项。

A项,“美国一本杂志编的《野性大地》”搭配有误。

  “杂志”不可能作为主语编写《野性大地》,可改为“美国编的一本杂志《野性大地》”。

此外“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语法上也存在错误。

  “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主语为“打开杂志的人”,“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主语为“杂志上的图片”,一句当中存在两个主语,前后不一。

可改为“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C项,“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与“桃林”搭配不当。

应为“一片片桃林”。

D项,“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搭配不当,语序也不合理。

  “利用”在此处带两个宾语,其中“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不能与“利用”相搭配。

可改为“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

  第28题:

4,7,12,20,33,(),88

  A.54

  B.42

  C.49

  D.4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29题:

老师跟学生在室内场馆玩倒影猜距离的游戏。

老师让身高

  1.6米的小陈站在场馆中间,并依次打开位于小陈正前方高度均为

  6.4米的两盏灯。

如果测得小陈在地板上的影子长度分别是1米和2米,那么,上述两盏灯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A.2

  B.3

  C.4

  D.5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解析】第一盏灯造成的影子图如图1所示。

利用三角形相似可得,影子长/(影子长+人到灯一的水平距离)=人高/灯高,即1/(1+人到灯一的水平距离)=

  1.6/

  6.4,解得,人到灯一的水平距离为3米;同理,如图2人到灯二的水平距离为6米。

所以两盏灯之间的距离是6-3=3米。

选择B。

  第30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2020年前7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投资额比港澳台商投资额高出()亿元。

A.855B.738C.863.2D.796.5"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2020年1—7月,外商投资额为4148÷(1+1.3%)≈4094.8(亿元),港澳台商投资额为3293÷(1-1.9%)≈3356.8(亿元),前者比后者多出738亿元,故本题答案选B。

  第31题: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

  A、积极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B、国家对任何宗教活动都不干涉

  C、国家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D、国家保护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略。

  第32题:

甲因遭丈夫乙的虐待而被迫离家独居。

某日其女儿丙(13周岁)来看望甲.甲叫丙把家中的老鼠药放到乙喝的酒中。

丙按甲的吩咐行事,致乙死亡。

对此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丙构成共同犯罪

  B、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C、甲是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D、甲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共同犯罪的主体特征。

在本题中,丙只有13周岁,按照《刑法》规定,不能承担刑事责任,所以也就不能和甲一起构成共同犯罪,因而选项AC都是错误的。

在本题中,甲是间接实行犯,丙不构成犯罪。

甲要丙把老鼠药放到乙喝的酒中,这样,甲的行为只侵害了乙的生命权,并不危害公共安全,所以甲的行为为故意杀人罪,不是投放危险物质罪。

故本题答案选D。

  第33题:

领导对于()相当于下属对于()

  A、决策执行

  B、党政府

  C、妻子丈夫

  D、人民公务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选项

  B、C、D代入题干,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A项代入题干中。

  “领导”对于“决策”和“下属”对于“执行”具有一致的逻辑关系:

  “领导”是“决策”的主体,“下属”是“执行”的主体.故本题选A。

  第34题: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先看第一空,“至理名言”一般意思比较显豁,不适合用“潜藏”,“不经之谈”是贬义词,排除

  A、C项。

再看第二空,既然“自己对民国话题有着欲说还休的浓厚兴趣”,对这本书的内容又“常常默契会心”,说明对其内容应该是比较熟悉的,用“耳目一新”显然不合适,排除B项。

所以本题选D项。

  第35题:

①我们以后再看他的时候,就不会像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那样不带任何偏见②而是倾向于寻找那些与我们已经形成的第一印象相符合的信息③我们也不会去注意所有的信息④而是有了一定的倾向性⑤即使碰上与之相矛盾的信息,我们也往往会寻找借口,“自圆其说”⑥第一印象一经形成,就等于给一个人贴上一个标签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⑥⑤③②④①

  C、⑥③②①④⑤

  D、⑥①④③②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由于①中有代词“他”,一般不能出现在句首,所以排除A项。

③②⑤都是围绕“信息”说的,排在一起连贯性较强,①中的代词“他”可以指代⑥中出现的“一个人”,衔接紧密。

此题还可以从关联词语找突破口“不是……而是……”,再根据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可判断①④相连,③②相连。

  第36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