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拓讯达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6589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拓讯达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拓讯达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拓讯达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拓讯达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拓讯达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拓讯达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高拓讯达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拓讯达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拓讯达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高拓讯达校园招聘真题及解

  析

  第1题:

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中的“参商”的指()。

  A.月亮和太阳

  B.地球和月亮

  C.参宿和心宿

  D.树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

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比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故选C。

  第2题:

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的表态,让一度___________的“记者黑名单”风波,有了一个官方定论。

这位负责人说:

  “对新闻媒体存在的报道内容个别细节不准确的问题,不应该采取求全责备的态度。

”新闻出版总署的表态,值得多方___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声鼎沸警惕

  B.沸沸扬扬反思

  C.沸反盈天警戒

  D.众所周知忏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人声鼎沸: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多用来比喻某一场所人声嘈杂。

沸沸扬扬:

形容议论纷纷。

沸反盈天:

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众所周知:

大家普遍知道的。

文段中,“记者黑名单”风波是社会上一度热议的事件,因此第一个空应填入“沸沸扬扬”。

  “反思”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记者黑名单”风波是由多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这值得政府、媒体、公众从中吸取教训,第二个空填入“反思”较为恰当。

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3题:

下列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或情况的有()。

  A.时效免责

  B.不诉免责

  C.正当防卫免责

  D.自首立功免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D。

免责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由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其法律责任,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

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

免责不能同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行为混同。

免责的条件或情况有时效免责、不诉免责、自首立功免责、有效补救免责、协议免责或意定免责、自助免责和人道主义免责。

故选ABD。

  第4题:

影响一个地区长期或某段时期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众多而复杂的,人们至今还无法确切说明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

但是可以断言:

即使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从总体讲,自然因素仍然是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

人类活动至今仍然不足以影响地区性气候的基本属性,更不足以引起冰期或间冰期等巨大的气候变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地区性气候的基本属性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

  C.人类活动不足以对一个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

  D.人类对气候影响因素的了解与分析还不足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第一句指出人们无法确定影响地区性气候变化的众多因素发挥作用的程度,这意味着在众多因素中既包括人为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但两者的影响程度无法确定。

紧跟着用肯定性的语句说明,到目前为止,自然因素是主导,人为因素对地区性气候的基本属性影响很小。

但未来哪一种因素占主导,文段并没有指出。

至少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自然因素占主导。

B项正确。

A项,与文段意思不符。

C项,扩大范围,文段只是讲到今天,人类活动不足以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未来怎样文段没有相关内容。

  D项,属于评价性语句,本文段是一个客观描述,不涉及相关的评价。

  第5题: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大问题。

科学家和环境保护组织不断发出警告:

如果我们不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那么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不能继续生存下去。

由此可以推出()。

  A.只要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就能阻止气候变暖,人类就能在地球上继续生存

  B.如果人类不能继续生存在地球上,必定是没有立刻开始保护环境

  C.要想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身,就必须防止气候变暖

  D.如果人类想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就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翻译推理。

题目是“不立刻保护环境→不能继续生存下去”,D选项是“继续生存下去→立即保护环境”,是题目的逆否等价命题。

  第6题:

过多使用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寻求塑料袋的替代品。

纸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为首选。

然而,制作纸袋需要耗费木材,一旦舍弃塑料袋而选择纸袋,大量的树木将被砍伐。

而且生产一个纸袋所需的能量和产生的污染都要比塑料袋高得多。

另外,由于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这意味着运输过程中纸袋耗能更高。

这段文字意在表达()。

  A.纸袋相对于塑料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势

  B.要解决白色污染.必须另辟蹊径

  C.用纸袋代替塑料袋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D.纸袋与塑料袋各有优劣,难以抉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说的是用纸袋代替塑料袋存在很多问题,可行性不高。

  A项的说法不确切,文段只是列举了纸袋在制作成本、污染控制、运输成本方面相对于塑料袋并没有优势,这并不能得出“纸袋相对于塑料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势”的结论,排除。

B项说的是如何解决白色污染,不是文段的主旨,排除。

D项也不对,文段想说的是纸袋代替塑料袋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而不是说两者难以抉择,排除。

因此本题答案选C。

  第7题:

政府的功能是满足人民的真正需要,除非政府知道那些需要是什么,否则政府就无法满足。

言论自由能确保政府官员听到这样的需求信息。

因此,对一个健康的国家来说,言论自由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哪一条如果正确,不能削弱上述论述的结论?

()

  A.政府的正当功能不是去满足人民的需要,而是给人民提供平等的机会

  B.政府已经知道人民需要什么

  C.言论自由对满足群众的需要是不充分的,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是必不可少的

  D.人民在多数情况下并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削弱反驳型题目。

C项指出,言论自由对满足群众的需要是不充分的,这与题干中“言论自由是必不可少的”不冲突,因此并未削弱题干论述。

其他项都有不同程度的削弱作用。

故选C。

  第8题:

历史证明,民族兴旺、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国民素质的提高。

因此,实现我国宏伟发展目标的关键措施是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

上述断定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Ⅰ.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条件Ⅱ.增加教育投入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条件Ⅲ.我国目前的教育投入不能适应发展教育的需要

  A.仅Ⅰ和Ⅱ

  B.Ⅱ和Ⅲ

  C.仅Ⅰ和Ⅲ

  D.Ⅰ、Ⅱ和Ⅲ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前提型题目。

Ⅰ是必须假设的,如果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条件,那么,作为实现我国宏伟发展目标的关键措施,增加教育的投入就没有意义;Ⅱ是必须假设的,因为如果增加教育投入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条件。

那么就没有必要增加教育的投入;Ⅲ也是必须假设的,如果我国目前的教育投入完全适应教育的需要,那么就没有必要进一步增加教育的投入。

  第9题: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各种思想呈现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似乎没有什么思想观念可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颖而出

  B.一以贯之

  C.不绝如缕

  D.鹤立鸡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

】B。

本题中根据“流动局面”,对应的逻辑关系是不能一以贯之,故本题选B。

  第10题:

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可以委托下列哪种组织实施行政许可?

()

  A.其他国家机关

  B.其他行政机关

  C.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组织

  D.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社会团体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第11题:

  “狮身人面像”这一古代建筑奇迹出自()。

  A.古希腊

  B.古印度

  C.古罗马

  D.古埃及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是按照古埃及法老胡夫的面相建造的。

故选D。

  第12题:

以下文化形象,全部是日本文化的是()。

  A.富士山、樱花、万宝龙、法隆寺、桂离宫

  B.姬路城、神道教及神社、能剧、三宅一生、种姓制度

  C.芭比娃娃、武士道、天皇、相扑、空手道

  D.柔道、和服、索尼、菊与刀、新干线文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万宝龙是德国的文化符号,选项A错误;种姓制度在印度存在,选项B错误:

芭比娃娃是美国的文化符号,选项C错误。

选项D都是日本所特有,因此正确答案为D。

  第13题:

李某属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私自动用了一笔数额较大的公款去炒股,一个月后被领导发现,其行为属于()。

  A.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滥用职权罪

  D.职务侵占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李某是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并且挪用数额较大,用于炒股,构成挪用公款罪,所以选B。

  第14题:

即使笔试成绩优秀的考生,对于面试也有心理压力,毕竟面试形式多样,考官提问出其不意,所以,面试对考生是有挑战性的。

虽然,绝对不可能有万无一失的应试方法,但是,下面的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提高应试能力,增加成功可能性。

由此可推知下面的内容是关于:

  ()

  A.考官提问的各式问题

  B.各色各样的面试形式

  C.面试失败的主要原因

  D.应试回答的注意要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段文字最后一句话“但是,下面的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提高应试能力,增加成功可能性。

”作用是承上启下,所以下面的内容一定是一些关于应试方法的建议,答案只能是D。

第15题:

243,162,108,72,48,()

  A.26

  B.28

  C.30

  D.3245

  B.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注:

本题争议较大,题干中每个数字都可以被3整除,因此C项答案也是合理的。

  第16题:

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易

  D.身心状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从内在性维度上看,能力、努力、身心状态是自身内在因素。

  第17题:

徽州人自古具有顽强、勤奋、开拓、进取精神,所以博得了()的称呼。

  A.徽州牛

  B.新安客

  C.徽骆驼

  D.黄山松

  【解析】

  正确答案:

C。

  第18题:

如图,在梯形ABCD中,AB=2,CD=3,AC交BD于O点,过O作AB的平行线交BC于E点,连结DE交AC于F点,过F作AB的平行线交BC于G点,连结DG交AC于M点,过M作AB的平行线交BC于N点,则线段MN的长为()

  A..

  B..

  C..

  D..00B.16:

30

  C.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9题:

下列关于刑法的主刑和附加刑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附加刑是补充主刑的刑罚方式,不能独立适用

  B.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不能适用死刑

  C.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D.附加刑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它是作为一种比较严厉的刑罚方式适用于重罪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刑法》第32条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34条规定,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故A错误.应选。

  第20题:

人生不仅仅是果腹求饱,也不仅仅是对于宏大的目标的追求,还需要一点点奢侈品作为日常生活的点缀。

看起来无用之物,其实自有其“无用之用”。

奢侈品的意义就在于从一般的日用品中间超拔出来,它交换的价值远远高于使用的价值,象征的意味远远高于实用的意义。

它展开的是物体迷人的“神秘性”。

这当然会让文化批判者反思和追问,但也不能不说我们生活的许多进展都和一种对于奢侈的追求有关。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奢侈品的态度是()。

  A.鼓励赞扬

  B.坚决批判

  C.适度追求

  D.态度不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分析文段,由“需要一点点……作为……点缀”、“无用之用”、“不能不说我们生活的许多进展都和一种对于奢侈的追求有关”可知,作者对奢侈品的追求不是完全批判的,甚至是赞成适度追求的。

故正确答案为C。

  第21题:

一些人有这样一种思想误区,即只讲“实现自身价值”,不讲“提高自身价值”。

人当然天生就有价值,这价值应当重视,但还有待提高。

提高不能靠包装与炒作,必须要真正提高质量,具体表现无非就是德与才,这两方面的提高,只有通过克己修身,“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克己修身,如何能成“大器”?

所以孟子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不经艰苦磨炼,如何能“增益其所不能”?

这段文字意在:

A.澄清对待自身价值的思想误区

  B.强调德才兼备是人才质量的核心

  C.批评某些人一味自我包装炒作的行为

  D.阐明克己修身对提高自身价值的重要意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通过列举对待自身价值的思想误区引出主要观点——通过克己修身提高自身价值。

A项只是引子,B项只是论述观点的论据,C项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

故D为正确答案。

  第22题:

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是()

  A.做笔记

  B.复习方式多样化

  C.设计学习空间

  D.列提纲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23题:

  ()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

  A.社会福利

  B.社会优抚

  C.社会救助

  D.社会保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

故选D。

  第24题:

鸟鸣确实优美,但称其为音乐却只是人类自己的看法。

发生这种误会是很自然的.当人听到不懂的语言时,会试图从中找出相似的地方,与自己了鳃的词汇__________起来.所以人们会把一小部分与普通音阶相似的鸟鸣当作音乐。

尽管鸟鸣对鸟类有明确的意义。

但恐怕与我们的想象也__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联想相去甚远

  B.联系咫尺天涯

  C.结合天壤之别

  D.对应大相径庭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先看第二空,“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是远在天边一样。

明显与句意不符,排除8。

  “天壤之别”为偏正式成语,前应有谓语动词,而旬中第二空前没有谓语动词,由此排除C。

再看第一空,根据“试图从中找出相似的地方”与“把一小部分与普通音阶相似的鸟鸣当作音乐”可知,填“对应”比“联想”更契合句意。

故答案为D。

  第25题:

下列做法中,能使液体蒸发或挥发减慢的是()。

  A.用扫帚把水泥地面上的积水向四周扫开

  B.将湿衣服展开悬挂在有阳光的地方

  C.理发师用热风吹湿头发

  D.将不用的酒精灯盖上灯帽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摊开地上的积水会使液体的表面积变大,水分蒸发加快,故A项错误;将湿衣服展开悬挂在有阳光的地方,会使液体表面的温度升高,加快水的蒸发,故B项错误;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既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又提高了头发上水的温度,二者作用同时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项错误;酒精灯盖上灯帽后,酒精与外界隔绝,空气的流动速度减缓从而减慢了酒精的挥发,D项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26题:

目前生态学家谈论最多的话题是:

温室效应将使地球气温__________上升,造成南北极冰雪__________。

沿海大片土地将被淹没。

有人则认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气温上升使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相应__________,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加剧融解增强

  B.快速溶化提升

  C.急速消融加强

  D.急剧融化提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一空所填词语应既能表速度快又能表程度剧烈。

A项的“加剧”只表程度,

  B.C项的“快速”、“急速”只表速度,只有D项的“急剧”既表速度又表程度,且“融化”、“提高”也符合后句语意要求,答案选D。

  第27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__________、延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

②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__________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篇章。

③销声匿迹数十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鹤、白鹤等20多种__________鸟类,近年来出现在黄河人海口。

  A.中断、揭穿、珍稀

  B.终断、揭露、珍奇

  C.终断、揭示、珍贵

  D.中断、揭开、珍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中断:

中间发生阻隔、停顿或故障而断开,还可以继续。

终断:

指终结,停止。

依据第一句句意可知,中华文明是没有断开、一直延续五千年的文明,选“中断”比较合适,排除

  B.C两项。

第二句“揭穿”、“揭露”、“揭示”都不能与下文的“新篇章”搭配,只有“揭开”合适。

故正确答案是D。

  第28题:

某小区物业征集业主意见,计划从100户业主中抽取20户进行调查。

100户业主中有b户户主年龄超过60岁,α户户主年龄不满35岁,户主年龄在36岁到59岁的有25户。

为了使意见更具代表性,物业采取分层抽样的办法,从b户中抽取了4户。

则口的值可能是()。

  A.44

  B.50

  C.55

  D.66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100:

20=5:

t,故b=4x5=20,则a=100-25-20=55。

  第29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定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体现这一规定的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宗法分封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考查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

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而制定的。

宗法分封制是夏商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实行的经济制度。

所以依据题意,选D第30题:

事实证明,中华文化的遗传并没有因为追逐GDP而变异或者__________,反而越来越__________文化基因在大事件中的力量,并且成为对待相异形态的方法论。

依次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式微凸显

  B.衰退凸显

  C.式微显现

  D.衰退显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式微”原来指国家或世族衰落,现在也泛指事物的衰落,常用于书面语;

  “衰退”指衰弱减退,常用于形容精力、意志、经济等。

在此形容“中华文化的遗传”,应选“式微”。

故排除

  B.D。

  “显现”与“凸显”相比,“凸显”表义程度更重,与“越来越”表达的递进含义也相符。

故本题答案为A。

  第31题:

  “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该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略。

  第32题:

①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__________,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②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做出的允诺就决不__________。

③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__________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__________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申述、食言、但/而

  B.申述、失言、不过/也

  C.申诉、失言、但/而

  D.申诉、食言、不过/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申述:

详细说明。

申诉: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政党、团体成员等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原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

  

(2)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

  “第一次庭审”不可能是申诉,可排除

  C.D。

食言:

不履行诺言,失信。

失言:

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

根据句意。

第二个划线处应为“食言”。

故本题答案为A。

第33题:

4,9,8,11,12,()

  A.13

  B.14

  C.17

  D.19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题存在争议,原数列作和之后再作差,得到4,2,4,

  

(2)的循环数列,由此括号的数应为13。

  第34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公平,包括()。

  A.消除分配的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B.体现在机会的均等上,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竞争

  C.表现在规则的平等上,即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遵循同样的标准和规则

  D.是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公平—考试大+在线考试中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C,D。

BC准确地阐述了公平的两个原则,为应选项。

公平离不开效率,没有效率的所谓公平是大锅饭时代的均等。

据此,D为应选项。

公乎并不否认分配上的差距,只是不能使差距任意扩大,因此A项错误。

  第35题:

__________中外政治的发展,应该说,一个健全的政治文化通常会在创新与保守中保持__________。

有保守而无创新,社会无法在需要改变时做出理性的改变;有创新而无保守,社会往往会缺乏支点,缺乏赖以稳定的基础,严重时可能导致社会大规模的动荡与动乱。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反观均衡

  B.纵观平衡

  C.综合和谐

  D.放眼和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纵观”指从古至今,按时间顺序来完整全面地查看;纵览(形势等)。

题干中提到“中外政治的发展”,既然是发展就需要按照时间顺序,因此“纵观”最恰当。

故选B。

  第36题:

应聘:

解聘:

再就业()

  A.结婚:

离婚:

再婚

  B.生病:

治疗:

健康

  C.文盲:

扫盲:

文化

  D.出生:

成长:

成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为顺承关系。

再就业之前必定经历过一次就业,就业过程一般是先应聘后遭解聘。

同理,再婚之前必定经历过一次婚姻,而离婚之前一定是结婚。

  故选A。

  第37题:

对当前学校教育不足的反思,让家长们的目光________地转向了传统德育。

但传统德育自身有着一整套方法,不能________,应全面了解和运用,才能起到实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假思索以偏概全

  B.不谋而合穿凿附会

  C.不约而同断章取义

  D.义无反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