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6601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

  校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网络整理版

  第1题: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统一过程。

  A.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过程。

  第2题:

蝶,是一个__________的名字,如昙花,如流星,生命在破茧后的几天里__________。

但有时生命的消亡并不意味着精神的__________,就像蝶,它们会成为庄生梦里的化身,会传送梁祝生死不渝的约定。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虚幻一闪而逝幻灭

  B.震撼倏忽而逝泯灭

  C.感动转瞬即逝消灭

  D.惊艳匆匆而逝毁灭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从最后一个空入手解答比较简单,最后一空是形容精神的,“幻灭”一般用于形容梦想。

  “消灭”用于形容打击敌人,“毁灭”形容于事物,“泯灭”指泯灭精神和意念,与文意相符,B项与题意相符。

故选B。

  第3题:

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是()。

  A.鲁迅

  B.曹禺

  C.夏衍

  D.郭沫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

他的著名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第4题:

由于近年来黄河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1972年以来,黄河有21个年份出现断流;1997年,黄河断流226天,断流河段一直延伸到开封,长达704公里。

一方面黄河“闹水荒”,另一方面流域内用水有增无减。

专家预计,到2020年,遇到正常来水年份,黄河用水缺口将达40亿立方米;遇到缺水年份,黄河用水缺口将达100亿立方米。

黄河支持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已到极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黄河水资源利用已突破河流承载的极限

  B.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已造成河流长年干涸断流

  C.黄河“生命”将很快终结

  D.黄河自身平衡的“生态水量”已一去不复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黄河支持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已到极限”是主旨句,所以正确答案是A。

文段反对的是“过度开发利用”,而非“开发利用”,所以B项不选。

  C项表述过于绝对,不能准确说明文意。

D项不是原文主要论述的内容,故不选。

  第5题:

一列客车长250米,一列货车长35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经过15秒,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5∶3。

问两车的速度相差多少()

  A.10米/秒

  B.15米/秒

  C.25米/秒

  D.30米/秒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6题:

张亮为一著名歌星,北京盛世传媒为一演出公司。

双方于2020年2月15日签订了一份演出合同,约定张亮在该公司主办的“3·8”演出中演唱一个曲目,公司将于2020年3月1日预先支付给张亮演出劳务费1万元。

同年2月底,张亮因一场车祸受伤住院,该公司通过向医生询问伤情得知,在演出日之前,张亮的身体有康复的可能,但也不排除伤情恶化,以至于可能无法参加原定的演出。

对此该公司可依法行使()。

  A.先履行抗辩权

  B.同时履行抗辩权

  C.不安抗辩权

  D.债权人撤销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

本案中,双方的债务是因同一合同而发生,并且按合同约定,公司有先履行蛤付演出劳务费的义务。

在该合同成立后,张亮因车祸而造成身体伤害,以致有届时不能履行出场演出义务的可能。

基于上述情况,公司可向张亮发出通知,主张暂不予支付合同中所约定的1万元劳务费,这完全符合不安抗辩权行使的法定要件,符合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

故本题选C。

  第7题:

政府的功能是满足群众的真正需要,除非政府知道那些需要是什么,否则政府就无法满足那些需要。

言论自由能确保政府官员听到这样的需求信息。

因此,对一个健康的国家来说,言论自由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哪一项,如果正确,不能削弱上述结论?

()

  A.人民在多数情况下并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B.言论自由最终倾向于破坏社会秩序,而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满足群众需要的先决条件

  C.统治者已经知道人民需要什么

  D.言论自由对满足群众的需要是不充分的,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是必不可少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目要求反驳的是“对一个健康的国家来说,言论自由是必不可少的”。

强调的是言论自由的必要性。

A项指出人们自己在多数情况下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样就否定了得出题干结论的前提:

  “言论自由能确保政府官员听到这样的需求信息”,因而能够削弱题干结论。

B项则从言论自由的弊端出发,指出言论自由可能会破坏社会秩序从而影响对群众需要的满足,也有力地削弱了题干。

C项则直接从言论自由的必要性出发,题干指出“除非政府知道那些需要是什么,否则政府就无法满足那些需要。

  言论自由能确保政府官员听到这样的需求信息”,而C项表明统治者已经知道人民需要什么了,则言论自由自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从而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结论。

本题要反驳的是言论自由对一个健康的国家的必要性,而D项阐述的是言论自由的充分性,显然和题目不相关,故不能削弱题干结论,当选。

  第8题: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特点。

  第9题:

下列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不经行政复议,都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B.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后,相对人不能再对所诉行政行为提请行政复议

  C.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一样,原则上进行开庭审查

  D.公务员对行政处分不服的,也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解析】A项错误,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1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C项错误,行政复议中许多问题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于司法机关是一个障碍,需要通过开庭审查和广泛地调查取证才能澄清,而对于行政复议机关来讲则不是很大的困难。

  行政复议机关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往往不需要进行开庭审理,就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基于的事实和合适的法律,得出正确是非判断。

因此,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进行,是一种很方便有效的制度。

D项错误,行政复议将国家公务员对行政处分和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排除在复议范围之外。

  《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通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B项正确,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后,相对人不能再对所诉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

  第10题:

在空间中最多能放置多少个正方体,使得任意两个正方体都有一部分表面相接触()

  A.4

  B.5

  C.6

  D.7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在空间中,最多能放置六个正方体,使得任意两个正方体都有一部分表面相接触。

放置方式如下图所示,分两层放置,上层三个在平面上的投影用实线表示,下层三个在平面上的投影用虚线表示。

  第11题:

赵某乘一女工深夜行走至无人处时,大喝一声“放下包”,该女工听到喊声,扔包便跑,赵某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抢夺罪

  C.诈骗罪

  D.不构成犯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赵某构成抢劫罪,因为在深夜无人处对一单身女工大喝已经对其人身安全形成了实质的威胁,所以应定抢劫罪。

  第12题:

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中国一向致力于推动公约和议定书的实施,认真履行相关义务。

中国落实巴厘路线图的原则不包括()。

  A.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基本框架,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

  B.坚持“共同无差别的责任”原则

  C.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D.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应当同举并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中国坚持的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故本题答案选B。

  第13题:

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发现有些人对于某些药物的反应和其他病人不同。

例如,某种麻醉用肌肉松弛剂会导致特定的人无法呼吸。

后来,科学家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类人拥有特定的基因。

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

研究人们之间的遗传差异是否可以促进医学发展出更高级的治疗手段,也就是说,根据个人的基因进行“量体裁药”?

科学家已经辨认出了一批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基因,但是要真正实现,恐怕为时尚早。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学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医学

  B.医学用药不当会导致人体遗传基因变异

  C.人体的基因差异可能会体现在药物反应上

  D.基因与药物能够相互作用的假设还无法证明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

根据“但是要真正实现,恐怕为时尚早”一句可知,基因学的研究成果还未广泛应用于医学实践,A项错误。

B项表述错误,不是用药不当导致基因变异,而是基因的差异使得人体对药物的反应不一样。

根据“科学家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类人拥有特定的基因”一句可知C项正确。

D项原文没有体现,为无中生有项。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14题:

7年前,瑞士生物学家伯特利库斯登上了《时代》的封面,他发明的转基因稻米被认为能够改善世界上几百万贫困人口的生活。

但是7年过去了,市场上还看不到转基因稻米的踪影。

欧洲人一直对转基因食品持怀疑态度。

超市里标明他们出售的商品是“非转基因”的,欧盟规定任何转基因成分超过

  0.9%的产品都要在包装上注明。

西方人错置的道德观正夺去数百万穷国人口的生命。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转基因食品事实上是安全的

  B.市场呼吁转基因食品早日亮相

  C.转基因稻米的发明具有重大意义

  D.欧洲人对转基因食品的歧视造成的影响很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中说转基因稻米早在7年前就被发明了,却迟迟没有出现在市场上。

原因在于“欧洲人一直对转基因食品持怀疑态度”。

文段最后一句明确指出“西方人错置的道德观正夺去数百万穷国人口的生命。

”可见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在于揭示欧洲人对转基因食品的歧视造成的严重后果。

故本题答案为D。

  第15题:

我国将着手研究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以避免异地参保者无法拿到养老金而选择退保问题的出现;将继续推进城镇医保、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实现地市级统筹,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省级统筹或省级调剂制度。

以上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我国将进一步保障弱势群体的经济利益

  B.我国将推进职工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C.我国将研究养老金保险的全国统筹方案

  D.我国将推进各类国民基本保险的统筹分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首句说明将研究基础养老金的统筹方案,第二句说明将推进城镇医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这些基础保险的统筹工作,由此可知文段是在讲各类基本保险的统筹分配问题,故选D。

A项的“弱势群体的经济利益”在文段没有体现,排除;B项的“职工”与文段的“参保者”不是一个概念.排除:

C项只提及了养老保险这一个方面,不全面。

  第16题:

钢筋原材料长

  7.2米,生产某构件用长

  2.8米的钢筋2根,长

  2.1米的钢筋3根,在生产若干该构件时恰好将

  2.8米和

  2.1米的钢筋同时用完,在保证浪费率最小的条件下使用钢筋原材料至少多少根?

  A.2

  B.7

  C.8

  D.9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钢筋原材料为

  7.2米,最节省原料的做法是截成

  2.8+

  2.1+

  2.1=7而生产所用

  2.8米和

  2.1米的比为

  2:

3,每两根钢筋生产若干构件后剩余一根

  2.1米的钢筋,6根后剩余3段

  2.1米,因此再增加一根

  7.2米的钢筋截成2段

  2.8米即为所求答案。

因此,本题答案为B。

  第17题:

中国人自古以来被称为“炎黄子孙”。

其中“黄”指的是()。

  A.黄色人

  B.黄龙

  C.黄帝

  D.黄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

  “炎”指炎帝,出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

  “黄”指黄帝.长居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

故本题答案选C。

  第18题:

一头羊用10米长的绳拴在一个长方形小屋外的墙角处,小屋长9米宽7米,小屋周围都是草地,羊能吃到草的草地面积为_______平方米。

  A.

  B.

  C.

  D.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9题:

数字移动通信与()构成了现代通信技术的两大发展趋势。

  A.数字程控交换

  B.光纤通信

  C.卫星通信

  D.信息高速公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新一代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与光纤通信构成了现代通信技术的两大发展趋势。

故选B。

  第20题:

恐惧症:

对某种物体或某种环境的一种非理性的、不适当的恐惧感。

一旦面对这种物体或环境时,尽管当时并无危险。

恐惧症患者仍会产生一种极端的恐惧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恐惧症的是:

  A.陈女士从小就胆小,一次去乡下办事经过一户农家的门口。

冷不防一只体型壮硕的狼狗钻出来凶恶地盯着她,吓得她立刻尖叫着跑掉了

  B.工程师小徐每次看到印有深海的图片时,就感觉自己像置身于深海之中,四周都是幽暗深邃的海水,感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害怕得再也不敢看那些图片一眼

  C.晚饭后,有点醉意的老同事执意送大家回去,小李还没到小区门口就喊着要下车,因为他快受不了那种害怕会出车祸的精神压力了

  D.看了一部日本恐怖片后,小钱感觉脑子里总是浮现电影里的恐怖场景,好几天都睡不好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恐惧症的定义要点是:

①非理性、不适当;②当时并无危险却产生极端恐惧感。

A项中陈女士当时有危险,不符合要点②;B项中小徐的情况符合定义要点,属于恐惧症;C项中小李也面临着出车祸的危险,不符合要点②;D项中小钱的恐惧感是由于看恐怖片造成的,并不是非理性的,不符合要点①。

故答案选B。

  第21题:

大兴安岭的香菇远销日韩等地,香菇上市时刘经理到当地按市场价格10元/千克收购了2000千克香菇存入冷库。

预测香菇的市场价每天每千克将上涨

  0.5元,而冷库存放香菇每天需要支出各种费用合计340元,且香菇在冷库中最多保存110天,同时平均每天有6千克的香菇腐烂不能出售。

若刘经理要获得22500元利润,则应将这批香菇存放()天后出售。

  A.50

  B.70

  C.100

  D.15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解法一:

总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设x天后卖出,根据题意有:

22500=(2000-6x)×(10+

  0.5x)-340x-2000×10,求得x1=50,x2=150(舍去,最多保存110天)。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

解法二:

根据题意D选项直接排除,然后依次代入,发现50天时,正好满足题意。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第22题:

正确的提问操作应当是()。

  A.和个别学生互相问答

  B.面向全体提问,大家一起回答

  C.面向全体提问,指名个别回答

  D.教师自问自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23题:

某班有28人参加艺术选修课,其中14人选修绘画,9人选修小提琴,13人选修声乐。

另有2人既选修声乐又选修绘画,有3人既选修声乐又选修小提琴。

学校规定,每人最多选修两种课程。

请问,既选修绘画又选修小提琴的有多少人?

()

  A.3

  B.2

  C.5

  D.4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设既选修绘画又选修小提琴的有X人,根据题意可得下图:

第24题:

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地理环境是()。

  A.自然条件无可比拟的富饶

  B.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

  C.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

  D.充满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自然条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要求是对社会发展最为有利的环境,只有自然条件充满差异性和多样性才有广泛的交流和发展。

故选D。

  第25题:

移民即人口迁移,指那些由一个国家或区域,移动到并长期居留于另外一个国家或区域,在移居地从事生计性的经济活动,并被课以当地社会义务的个人或人群。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移民的是()。

  A.甲因家乡修建水库而搬到邻省居住,政府为其安排了住房,解决了工作问题,后其在邻省成家生子

  B.乙因工作需要每年需在日本居住半年,此种情况持续了10年

  C.丙是一位动物学家,她在巴西的亚马逊原始森林居住了15年,观察当地的野生猩猩的活动规律.

  D.90年代,丁的父母到美国投奔亲友,后在美国生下丁,丁便在美国上学并工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B项,乙并非长期居留于日本,不属于移民。

C项,丙并非从事生计性的经济活动,而是进行科学研究,不符合定义。

D项,丁一出生就在美国,并未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移动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属于移民。

A项符合定义,属于地区移民。

故本题答案为A。

  第26题:

教师对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回校复学的学生应当()。

  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

  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

  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

  D.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第27题:

和平基金会决定中止对S研究所的资助,理由是这种资助可能被部分地用于武器研究。

对此,S研究所承诺:

和平基金会的全部资助,都不会用于任何与武器相关的研究。

和平基金会因此撤销了上述决定,并得出结论:

只要S研究所遵守承诺,和平基金会的上述资助就不再会有利于武器研究。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和平基金会上述结论中的漏洞?

()

  A.忽视了这种可能性:

S研究所并不遵守承诺

  B.忽视了这种可能性:

S研究所可以用其他来源的资金进行武器研究

  C.忽视了这种可能性:

和平基金会的资助使S研究所有能力把其他资金改用于武器研究

  D.忽视了这种可能性:

和平基金会的上述资助额度有限,对武器研究没有实质性意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论证中常犯的逻辑错误有:

机械类比;绝对的百分比;迷信权威;忽略变化;以偏概全;存在他因等。

题干犯了“忽略变化”的错误。

根据题干所述,S研究所遵守承诺,和平基金会的全部资助,都不会用于任何与武器相关的研究,但是,S研究所可以把和平基金会的资助用到其他研究中,再把其他研究项目获得的资助用于武器研究,这样和平基金会的资助就间接地为S研究所研究武器提供资助。

故正确答案是C。

  第28题:

生产一件A产品消耗原料甲4千克、乙2升,可获得1000元利润,生产一件B产品消耗原料甲3千克、乙5升,可获得1300元利润。

现有原料甲40千克、乙38升,通过生产这两种产品,可获得的最大利润为多少元()

  A.15000

  B.14500

  C.13500

  D.1250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29题:

夸张:

比喻

  A.服装:

裙子

  B.铅笔:

橡皮

  C.大猩猩:

香蕉

  D.地球:

行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夸张与比喻都属于修辞方法,是一种并列关系。

B项铅笔和橡皮都属于文具,二者也是并列关系。

  第30题:

要证明一种东西的可能,一条路径是指出它的确存在(过去曾经存在,现在正在存在),一条路径是从逻辑上证明它的存在,即使它现在并不存在,过去不曾存在,但按理它应该存在,或者在将来某一天总会存在。

这段文字表明()。

  A.要从两条路径证明一种东西的可能

  B.一种东西的可能与否不确定

  C.证明可能即证明存在

  D.存在分为确实存在和逻辑存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中指出“证明一种东西的可能”有两条路径,即“指出它的确存在”和“从逻辑上证明它的存在”,所以存在应该有确实存在和逻辑存在两种形式。

  故选D。

  第31题: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读、写、算,是作为公民所必需的“三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