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高新区面向社会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6671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州高新区面向社会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赣州高新区面向社会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赣州高新区面向社会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赣州高新区面向社会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赣州高新区面向社会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赣州高新区面向社会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赣州高新区面向社会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州高新区面向社会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赣州高新区面向社会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赣州高新区面向社会

  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

  第1题:

4.2,

  5.2,

  8.4,

  17.8,

  44.22,()

  A.125.62

  B.85.26

  C.99.44

  D.125.64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整数部分作差1,3,9,27,81。

因此44+81=125;小数部分4=2×2,5=2×2+1,8=4×2,17=8×2+1,44=22×2,125=62×2+1,答案为

  125.62。

  A项当选。

  第2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提出了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但应该承认,法律在许多地方还是空白.尤其是在被认为小事而偏偏事关道德的一些方面。

也因为在这些方面法律的空白.道德也就成了戕害的对象弥漫开来的是不道德:

公共的东西是可以据为已有的。

如果有关方面对此加以立法,而且责成有司以法管理,谁窃取公物,就惩罚谁,窃取者就会有所戒惧,道德就有了依靠.就有可能长大成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虽然中国法治社会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法律空白的地方

  B、法律在道德方面的空白.导致中国社会道德的缺失

  C、公共财产需要法律来保护

  D、社会道德需要法律介入与维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首先肯定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成就。

然后以“但”转折指出法律在许多方面.尤其是事关道德的小事方面还存在空白,接着进一步说明正是法律在这些方面的空白,才使得不道德行为弥漫开来.最后以“如果”强调了在道德方面立法的重要性。

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明的是法律对道德的作用问题。

A项未涉及“道德”,排除。

C项“公共财产”只是道德的一个特例,排除。

B项本身说法错误.道德的缺失原因可能是多层面的,并不全是法律的原因。

本题答案为D。

  第3题:

班门弄斧对于()相当于()对于五谷丰登

  A、贻笑大方风调雨顺

  B、无妄之灾国富民强

  C、无奇不有国泰民安

  D、东施效颦天从人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因果关系。

因为班门弄斧,所以贻笑大方;因为风调雨顺,所以五谷丰登。

故选A。

  第4题:

①消费者协会介入调解②向网络卖家索赔无果③在网络上购物④商家赔礼道歉⑤发现假冒伪劣产品

  A、⑤—①—④—②一③

  B、③一②—①—④一⑤

  C、⑤一①—④一③一②

  D、③—⑤一②—①一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由题干可知,只有消费者购物后发现其是假冒伪劣产品,才能进行索赔或申诉。

故选D。

  第5题:

由于汛期暴雨某路段发生塌陷,要进行抢修,需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如果由甲工程队修,恰好按期完成;如果由乙工程队修,则要超过规定日期3天。

如果两个工程队合作了2天,余下的部分由乙工程队单独做,正好在规定日期内完成。

则规定日期的天数是:

  A.4

  B.5

  C.6

  D.7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第6题:

在国际法上,侵略是对一个国家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最严重的破坏,是指一个国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或以本定义所宣示的与联合国宪章不符的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武力。

下列不属于侵略的是()。

  A、一个国家的武装部队侵入攻击另一个国家的领土

  B、一个国家在遭到外来武装攻击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武力措施进行反击的权利

  C、一个国家使用武装部队封锁另一个国家的港口海岸

  D、一个国家允许另一个国家使用其领土对第三国进行攻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侵略是一个国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的行为。

A项侵犯了他国的领土完整,C项侵犯了他国的主权,D项同样存在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使用武力侵犯的行为,都属于侵略。

只有B项属于在遭到侵略时进行反击的权利,是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当行为,不属于侵略。

故答案选B。

  第7题:

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法律和道德关系都属于社会的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C、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D、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有些违法行为却不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例如,公务员执法过程中的程序违法。

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也不构成违法行为。

例如,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与怀孕的妇女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争抢座位,小伙的行为可谓严重违反道德,但法律对他却无可奈何。

由此可知,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第8题:

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A、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C、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故选C。

  第9题: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C、《文心雕龙》是一部纪传文学的著作,对后代纪传文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D、汉末建安时期,一批文人的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被人们称为“太康文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D。

  《文心雕龙》是一部评论文学的著作,对后代文学评论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故C选项错误;汉末建安时期,一批文人的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被人们称为“建安风骨”,故D选项错误。

  第10题:

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四大

  D、国民党一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11题:

在一次亚丁湾护航行动中,由“北斗”定位系统测得护航舰队与海盗船在同一经度上,其纬度分别在北纬11°46′和北纬26°46′。

地球半径为R千米,护航舰队与海盗船相距多少千米()

  A.

  (∏/12)R

  B.

  (∏/15)R

  C.

  (∏/18)R

  D.

  (21/2∏/20)R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2题:

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

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________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

为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________申请了专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垄断抢先

  B、操纵独立

  C、控制自发

  D、专营及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阅读可知,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

各国为什么要争夺基因专利呢?

当然是为了排挤竞争者,垄断或独占市场,获得高额利润。

所谓专利的“专”,也就是独占或垄断的意思。

由此可知,在第一个空格中只有填入A项中的“垄断”,才能形成最佳的语境呼应。

  第13题:

张某因不服税务局查封财产决定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要求撤销查封决定,但没有提出赔偿请求。

复议机关经审查认为该查封决定违法,决定予以撤销。

对于查封决定造成的财产损失,复议机关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

  A、解除查封的同时决定被申请人赔偿相应的损失

  B、解除查封并告知申请人就赔偿问题另行申请复议

  C、解除查封的同时就损失问题进行调解

  D、解除查封的同时要求申请人增加关于赔偿的复议申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行政复议法》第29条第2款规定: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行政复议机关在依法决定撤销或者变更罚款,撤销违法集资、没收财物、征收财物、摊派费用以及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同时责令被申请人返还财产,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或者赔偿相应的价款。

”据此,张某在申请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赔偿请求,复议机关应当在撤销查封决定的同时,责令税务局赔偿因查封决定给张某造成的财产损失。

答案选A。

  第14题:

幼儿教师不可能整天与未成年孩子待在一起。

即使他们能够这样做,他们也并不总是能够阻止孩子去做可能伤害他人或损坏他人财产的事情。

因此,幼儿教师不能因为未成年孩子所犯的过错而受到指责和惩罚。

如果以下一般原则成立,哪一项最有助于支持上面论证中的结论?

()

  A、未成年孩子所从事的所有活动都应该受到成年人的监管

  B、在司法审判体系中,应该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未成年孩子

  C、人们只应该对那些他们能够加以控制的行为承担责任

  D、幼儿教师有责任教育未成年孩子去分辨对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属于“论证分析——_加强”型题,如果人们对那些他们不能够加以控制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话,那么幼儿教师就必须因为未成年孩子所犯的过错而受到指责和惩罚,故只有C选项成立时。

才最有助于支持论证中的结论。

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15题:

企业倒闭:

指企业经济状况恶化,即产品销售困难或没有销路,货款收不回来,不能支付工人工资和原材料费、不能偿还银行到期贷款,从而使企业不能再继续经营。

下列不属于企业倒闭主要原因的是()。

  A、企业投放的资本被工厂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库存产品等超额长期占用而造成资金周转不灵

  B、投资和技术开发失败、销售呆滞和发生劳资纠纷

  C、银行不信任而对企业停止支援

  D、企业领导离婚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根据定义,企业倒闭的条件即主要原因是企业经济状态恶化。

  企业领导离婚属于个人行为,与企业的倒闭条件无关,不属于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

故选D。

  第16题:

如果我们必须用一句话给免疫系统下个定义,答案一定是“识别非我的机制”。

  这是免疫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其余的东西,比如抗体的形成或者巨噬细胞消灭敌人的能力,都必须建立在这个机制之上。

换句话说,只要生命体能够将敌人辨认出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目前医学界遇到的最难对付的几种疾病,比如艾滋病和自免疫疾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均因免疫器官受到损害

  B、近阶段还难有突破性成果

  C、其病理机制尚未研究清楚

  D、关键问题都出在这一步上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语句衔接题。

由“比如”可知,文段提到“艾滋病和自免疫疾病”是在举例分析前文的观点“只要生命体能够将敌人辨认出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目前的艾滋病和自免疫疾病都是因为生命体不能将敌人辨认出来,则关键问题就出在这一步上。

故本题答案为D。

  第17题:

每当这个时候,莫勒太太独自一人安静地坐在吧台里,就像天下所有纯朴的老太太一样,__________地守在那里,不管他们是__________地谈论他们如何像狼群一样,在大西洋广袤的海底攻击盟军的联合舰队,还是伤心地谈论战斗的惨败、阵亡的朋友,发泄对战争的不满,莫勒太太只在那里打着瞌睡。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漫不经心趾高气扬

  B、聚精会神趾高气扬

  C、聚精会神得意忘形

  D、漫不经心得意忘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漫不经心”指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聚精会神”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由下文莫勒太太打瞌睡可知,她并不是“聚精会神”地守在那里,排除

  B、C两项。

  “趾高气扬,,比“得意忘形”更能表现出骄傲的样子,第二空用“趾高气扬”符合情景。

故选A。

第18题:

当前的大学教育在传授基本技能上是失败的。

有人对若干大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新上岗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很好掌握基本的写作、数量和逻辑技能。

上述论证是以下列哪项为前提的?

  A、现在的大学里没有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

  B、写作、数量、逻辑方面的基本技能对胜任工作很重要

  C、大公司的新上岗人员基本代表了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水平

  D、过去的大学生比现在的大学生接受了更多的基本技能教育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前提型题目。

题干中要从“若干大公司很大一部分新上岗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很好掌握基本的写作、数量和逻辑技能”推出“当前的大学教育在传授基本技能上是失败的”的结论,还需要假设一个大前提“大公司的新上岗人员基本代表了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水平”,即指出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本质联系。

B项与大学教育的论点不相关,选项A和D都只是讲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没有能够把这个问题与“大公司的新上岗人员”的情况联系起来,故都不能起到保证题干论证成立的作用。

  第19题:

细菌:

病毒:

寄生

  A、空气:

氧气:

呼吸

  B、雷电:

暴雨:

灾害

  C、台风:

飓风:

登陆

  D、电子:

离子:

放电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细菌和病毒是并列关系,部分细菌和病毒会寄生;台风和飓风是并列关系,部分台风和飓风会登陆。

A项空气和氧气不是并列关系,且呼吸的主体不是氧气而是人。

  第20题:

将自然数1~100分别写在完全相同的100张卡片上,然后打乱卡片,先后随机取出4张,问这4张先后取出的卡片上的数字呈增序的几率是多少()

  A.1/16

  B.1/24

  C.1/32

  D.1/72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4张牌的排列顺序有A44=24(种),其中呈增序的只有一种,因此几率为1/24。

  第21题:

法律并不只是解决纠纷的手段,它也是传达意义的符号。

换言之,法律是安排社会生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和手段,也是特定人群价值追求的某种显现,归根到底,法律是人创造出来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技术手段”,人对于世界的反应最终必须借助于文化这一中介。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

  A、法律的根本精神

  B、法律的最高价值

  C、法律的基本功能

  D、法律的绝对作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本文段的内容不太容易理解,考生可以从语句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

将文段简化后成为法律并不只是……它也是……法律是……也是……归根到底……”通过这些连词可以发现,“它也是”··也是”和”归根到底”后面的句子才是文段想要强调的重点。

而从“传达意义的符号”

  “特定人群价值追求的某种显现”可知,作者想要强调的并不是法律的基本功能或绝对作用,而是在强调法律在抽象层面上的意义。

  而关于法律的最高价值,文段中并没有提及。

结合最后一句-。

人对于世界的反应最终必须借助于文化这一中介“可知,文段是在围绕法律的根本精神进行阐释。

  第22题:

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

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法令行为,是指基于成文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作为行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所实施的行为。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损害灵异较小或者同等法益的行为,排除;自救行为是指法益收到侵害的人,通过法律程序、依靠国家机关不可能或者难以恢复权益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法益的行为,排除。

故选C。

  第23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十一五”之前称“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一部分,下列关于“五年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年规划”主要是为国家下一个五年内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定一个近期的目标和方向

  B、从1954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已经编制出了十二个“五年规划”

  C、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是“十一五规划”的一项主要目标

  D、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并在202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五年规划”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A项说法错误。

  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出了十二个“五年规划”,B项说法错误。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的目标是年均增长7.5%,C项说法错误。

  “十二五”在制定程序上,是各部委省市区在2020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并在202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20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

D项正确。

  第24题:

.

  A.7行1列

  B.7行4列

  C.8行6列

  D.8行7列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每行最后一个数分别为

  1、3、6、10、15、21、28、36、……,显然35位于第8行,第8行中共有36-28=8个数,且偶数行中数从左到右排列,故35位于第7列,选D。

  第25题:

下列有关能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目前核电站对核能的利用方式分为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

  B、氢气是一种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能源

  C、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光化学转换

  D、可燃冰是一种稀缺的能源资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下列有关能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核电站对核能的利用方式只有核裂变一种,故排除A。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包括光电效应和光化学转换两种,而且以前者为主,故排除C。

可燃冰在地球上含量非常大,谈不上稀缺,故排除D。

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因此可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故本题选B。

第26题:

细胞学说:

施莱登和施旺()

  A、相对论:

霍金

  B、方法论:

培根

  C、镭的发现:

居里夫人

  D、进化论:

达尔文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施旺和施莱登的研究理论,为现代细胞学说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始人。

故选D。

  第27题:

一项工程,甲、乙合作12天完成,乙、丙合作9天完成,丙、丁合作12天完成。

如果甲、丁合作,则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天数是()

  A.16

  B.18

  C.24

  D.26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设工程总量为36(取12和9的最小公倍数),则甲、乙效率之和为3,乙、丙效率之和为4,丙、丁效率之和为3,则甲+丁=3+3-4=2,那么甲、丁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36÷2=18(天)。

  第28题:

刘女士今年48岁,她说:

  “我有两个女儿,当妹妹长到姐姐现在的年龄时,姐妹俩的年龄之和比我到那时的年龄还大2岁。

”问姐姐今年多少岁()

  A.24

  B.23

  C.25

  D.不确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29题:

2,4,3,7,16,107,()

  A.1594

  B.1684

  C.1707

  D.1856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30题:

  ()对于旅游相当于律师对于()

  A、游客被告

  B、导游诉讼

  C、景点法官

  D、游览辩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在旅游中导游起关键作用,在诉讼中律师起关键作用。

  第31题:

古代动物中有一类动物叫蜥螈,它__________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__________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

__________古生物学工作者不容易弄清楚它到底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__________过去把它放在爬行动物中,__________现在又把它放在两栖动物中去。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又因此以至而

  B、不但而且不过尽管但是

  C、既又因此以致而

  D、不但而且因此尽管但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两栖动物特征与爬行动物特征二者是并列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由此可排除

  B、D。

  A、C两项的区别在于“以至”和“以致”。

两者都可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结果,区别在于“以至”是一个关于范围的概念,带有递进的意思,而“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或者不希望出现的结局。

句意为由于分不清蜥螈的种属而造成分类的混乱,故这里用“以致”更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