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6706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管理学第六章.ppt

第六章,教育法律,一、教育法律及其作用,

(一)教育法的体系1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2教育法律(含教育的基本法律和教育单行法律)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教育法规5教育规章(含部门教育规章和政府教育规章),

(二)教育法律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教育法律规定了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等各方教育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我们称这类规定为实体法教育法律规定了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等各方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程序,我们称这类规定为程序法,教育法律规定了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等各方教育主体的侵权行为及其惩罚与补偿机制教育法律规定了判定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等各方教育主体法律责任的方法与依据,(三)依法办学与以德执教,依法办学是指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以教育法律法规来规范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在尊重与维护他们合法权利与权益的同时,要求他们履行自己应尽的法律义务与职责。

以德执教是要求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用现实生活中的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社会规范与规则来规范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

不管是依法办学还是以德执教,它们都具有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作用。

二、教育法与教育行政,

(一)教育行政机关与教育行政行为1教育行政机关教育行政机关,是指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专门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国家机关。

2教育行政行为的涵义与特点所谓教育行政行为,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对教育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它由教育行政机关作出它是教育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履行其行政职责的行为它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3教育行政行为的形式教育行政立法:

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有关教育的法规。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对整个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通过教育立法可以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教育工作服从国家的指导,保证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行政监督检查:

(XX教育局),教育行政许可:

教育行政许可是教育行政机关应行政相对方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教育活动的法律资格或实施某种教育行为的法律权利的行政行为。

它具有以下特征:

(1)教育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对方的申请,教育行政机关不能主动予以许可例如,申请筹建民办学校,就应具备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现规规定的条件,并向教育行政机关提出申办报告。

(2)教育行政许可是一种采用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的要式行政行为。

由于教育行政许可是赋予相对方一定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如举办学校,就享有了招生权等相应的权利,这是除学校这一组织外,其他个人、组织所不能进行实施的行为,那么颁发的办学许可证这一行为必须具有特定的形式要件,主要表现在办学许可证,教育行政处罚:

教育行政处罚是指,教育行政机关或其它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有关教育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方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教育行政处罚具备以下特征:

教育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它具体表现在对违法相对方权益的限制、剥夺,或让其履行新的义务。

它不同于刑事制裁、民事制裁。

行政处罚法第15条规定:

“行政处罚由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即不具有法定职权的行政机关,是不能实施特定的行政处罚。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中规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考者在考试中有夹带、传递、抄袭、换卷、代考等舞弊行为以及其它违反考试规则的行为,省考委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取消考试成绩、停考一至三年的处罚”。

在这里省考委进行的行政处罚就是法律法规授权的、依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享有的。

教育行政强制执行:

教育行政强制执行,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履行教育法直接规定的义务或教育行政执法主体所作出的行政决定,教育行政执法主体或人民法院应行政主体申请依法强迫相对人的履行法定义务或行政决定而采取的强制性活动。

教育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教行申字()第号_人民法院:

申请人_年_月_日作出的行决字第_号教育行政处罚决定书已发生法律效力。

因受处罚人_拒不履行_的处罚决定,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和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申请_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申请人(公章)年月日,三、学校及相关人员的法律地位及权责分析,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与法人两种对于学校来说,只有拥有法人地位的学校,他在民事活动中表现的意志才具有法律效力学校所从事的教育管理服务活动与教育教学服务活都属于民事活动,只有学校享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才可能在这些活动中,依法独立地享有此类民事活动的权利和承担民事活动的相应义务,

(一)学校的法律地位及权责分析1学校的民事主体地位及权责分析,学校作为一种专业组织的民事主体,按照民法通则和教育法的相关规定,相对于其它民事主体来说,应该有着自己独立的财产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与办学自主权利。

学校独立的财产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受到教育法,但主要受到民法的保护。

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受到教育法的保护。

学校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在享有民事权利的同时,也与其它民事主体一样,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进行了民事违法行为的民事主体在民法上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根据民事违法行为所侵害的权利的不同,民事责任主要可以分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

违约责任指合同关系中的债务人违反合同的规定,侵犯债权人的债权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是指侵犯债权以外的其他权利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对学校来说,主要的民事违法行为也包括两种:

一种是学校违反与教师间的劳动服务合同以及与学生及学生家长间的教育服务合同而产生的违约行为;另一种是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与教育教学过程中侵犯教师和学生的非债权而产生的侵权行为。

2学校的行政主体地位及权责分析,学校并不属于行政机关,并不天然地具有行政主体地位,只是因为接受教育行政机关的委托或者受法律、法规的授权,才具有一定的教育行政权,也才具有相应的行政主体地位。

学校作为被委托组织而享有行政主体地位时,它因此而享有以下行政主体的权利:

取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管理手段和工作条件;依法行使被委托的职权和办理被委托的事项;取得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经费和报酬;请求有关行政机关协助排除其在履行职责中所遇到的障碍;向委托行政机关提出变更委托范围和改进相应领域行政管理的建议。

学校作为被委托组织而享有行政主体地位时,它因此而享有以下行政主体的权利:

取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管理手段和工作条件;依法行使被委托的职权和办理被委托的事项;取得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经费和报酬;请求有关行政机关协助排除其在履行职责中所遇到的障碍;向委托行政机关提出变更委托范围和改进相应领域行政管理的建议。

当学校在享有以上行政权利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以下行政义务:

在委托行政机关委托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不超越委托权限;依法办事,不徇私舞弊、以权谋私;接受委托行政机关的监督、指导,向委托行政机关请示、汇报和报告工作;认真履行被委托的职责,热情为相对人服务,听取相对人的意见,接受相对人的监督。

(二)教师的法律地位及权责分析,教师法律地位的变迁学校与教师间存在过两种关系,一种是教师任用制下的行政管理关系,一种是聘用制下的民事平等关系。

当前教师管理体制正在从教师任用制转向教师聘用制,这一转型并不仅仅是一种管理体制的转换,而是对学校与教师间法律关系的转换。

在教师任用制下,学校与教师间是行政法律关系,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主要遵循行政法律法规;在教师聘用制下,学校与教师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学校与教师间不再是不平等的行政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平等的民事主体间的关系,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主要遵循民事法律法规,重点是劳动法律法规。

2教师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教师作为劳动者在签订教师聘用合同后所享有的劳动权利有:

同学校依法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权利;教师推举代表或者工会代表教师同学校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按照自己劳动的数量和质量领取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女教职工获得特殊劳动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组织工会参加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从普通的劳动者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承担的最基本的劳动义务有:

按时、按质、足额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执行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规程;遵守学校的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爱护和保卫学校的公共财产;保守国家和学校的业务秘密。

在教师的劳动权利与义务中,对教师个体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和学校依法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权利。

3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与工作职责,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

教师享有下列六个方面的权利:

第一,教育教学权,即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第二,教育科研权,即教师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第三,指导评价权,即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第四是福利与报酬权,即教师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第五,学校民主管理权,即教师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

第六,培训进修权,即教师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教师应当履行以下的教育职责:

第一,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即教师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

第二,完成教育教学的义务,即教师有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

第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即教师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的义务。

第四,有尊重学生人格权利的义务,即教师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

第五,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义务,即教师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的现象的义务。

第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义务,即教师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

(三)学生的法律地位与权责分析,1学生的民事权利与职责作为普通的公民,按照权利对象的不同,可以把民事权利分为三种:

其一为财产权,;其二为人身权;其三为知识产权。

对学生来说,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多地体现为人身权。

我们可以把学生拥有的人身权分为人格权与身份权。

学生的人格权包括:

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

学生的身份权包括:

荣誉权;家庭关系中的身份权。

在明确学生人身权利的同时,一方面是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身权利,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有足够的鉴别能力来分清哪些是学生的人身权利,尤其是对学生名誉权与隐私权的保护上,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2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与职责,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权;第二,“奖、贷、助学金”获得权;第三,获得公正评价权;第四,法律救济权,即当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时,有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的权利;第五,学生有获得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学生的责任:

第一,遵纪守法的义务,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第二,良好品德的养成义务,即要求学生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第三,完成学习任务的义务,即要求学生在学校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第四,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义务,即要求学生遵守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

学生逃课游泳溺亡学校被判赔4.7万,事件:

上学途中逃课游泳当天中午1时左右,在中山古镇某小学就读的阿文和同学结伴上学。

途中,阿文看到河里有人游泳,不顾阿力和小伟的劝阻,脱了衣服就跳入河中,后不幸溺水身亡。

当日下午3时,阿文的班主任发现阿文等不在课堂,遂打电话给阿文父母,电话未打通。

半小时后,校方被警方告知阿文溺水身亡,立即赶赴出事现场。

6月19日,阿文的父母将学校告到中山市人民法院小榄法庭,请求法院判令学校赔偿10万余元。

争议:

学校是否缺乏监管阿文父母认为,学校下午1时40分上课,学校就应清楚每位学生的情况,切实担起对学生的管理职责,而阿文溺水时间是下午3时。

校方在上课时间缺失对学生的严格监督和管理,是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学校则认为,阿文出事的地点是学校无法控制的校外环境。

该校对学生已尽到教育管理的义务,在主观上不存在过错,更与阿文的溺水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法院:

学校有过错担责三成中山市人民法院小榄法庭经审理后认为,阿文在上课时间未请假而缺课,原告作为阿文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的职责,导致损害后果的发生,在主观上有疏于监督的过失。

被告作为未成年人的教育机构,但对缺课学生未清点、未查找,更未及时通知原告,在主观上亦有疏于监督的过失,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即承担30的责任。

鉴于此,法院判令被告赔偿4.7万元给原告,其中包括精神抚慰金2万元。

借刀给劫匪使用河南一大学生零抢劫仍获刑,明知老乡要去抢劫,仍将一把砍刀和一把匕首交给老乡使用,河南某大学学生郭某,日前被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依法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另一被告人戚某被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

现年18岁的被告人郭某系河南省偃师市城关镇人,2007年高考后来到河南某工业技师学院求学。

法院经审理查明,2007年9月5日下午,被告人郭某的老乡戚某(未满18周岁,河南某美术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因为身上没钱就和朋友孟某(未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一起来找郭某借钱。

因郭某没钱,戚某就让郭某去借把刀使使,并告诉郭某是抢钱用的。

郭某在明知戚某要去抢劫的情况下,出于义气,仍将一把砍刀和一把匕首交给二人使用。

拿到刀后,戚某、孟某于2007年9月5日晚23时40分许在郑州市中原路与文化宫路交叉口的中信银行门口,对正打电话的被害人赵某进行抢劫,二人将被害人的摩托罗拉A1200型手机抢走后逃跑。

经郑州市涉案物品价格鉴定中心鉴定,该被抢的手机价值1393元。

经郑州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鉴定,赵某所受伤为轻微伤。

2007年9月6日凌晨1时许,公安民警在案发现场附近将被告人戚某抓获。

当天上午,公安民警在河南某工业技师学校将被告人郭某抓获。

此案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戚某的家属和郭某的家属分别赔偿被害人赵某经济损失8500元、6500元。

而郭某被抓时,觉得自己实在冤枉。

认为借刀给老乡不是犯罪。

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戚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劫取被害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被告人郭某在明知被告人戚某向其要刀是去抢劫的情况下,仍为被告人戚某等人提供刀具,应认定是抢劫犯罪的共犯。

但在共同犯罪中只起到辅助作用,系从犯。

被告人戚某、郭某犯罪时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是未成年人,且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故对被告人戚某予以从轻处罚、对被告人郭某予以减轻处罚。

据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点评:

明知抢劫仍提供作案工具是间接故意犯罪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法官黄健认为,本案中,虽然被告人郭某没有参与同案被告人对抢劫犯罪的预谋,但其对被告人戚某等人要去抢劫是明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其仍向被告人戚某等人提供了作案工具,属于事前知道且有犯意,没有动手和分赃并不能说明什么。

抢劫罪是行为犯,只要当事人实施了行为,不论是否参与分赃,不论是否有任何危害后果,都不影响其罪名的成立,郭某的行为完全符合抢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

“不去干坏事,我就不犯法。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类似想法。

因此,检察官建议,以后碰到类似情况时,正确做法应是及时阻止他人犯罪,而不是提供工具,供其去作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