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6881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Word下载.doc

首次发出

见批准日期

文件页数

共6页

拟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1.0目的

为应付紧急情况(如火灾、台风、危险品泄漏、爆炸、食物或危险品中毒、流行性传染病、重大工伤事故等)的发生,制定本程序.

2.0范围

本公司内或与本公司有关的紧急情况下.

3.0职责

3.1紧急应变组织

3.1.1公司安全委员会为紧急应变最高组织,统筹全公司的安全和紧急安全工作.

3.1.2公司安全委员会由灭火组、报警指挥组组、抢救组、救护组组成:

a.报警指挥组:

当工厂发生重大火灾及其它安全险情時,立即报警、向公司高层汇报,并组织人员疏散

b.救护组:

救护受伤人员

c.灭火组:

负责灭火及消防设施的管理

d.抢救组:

发生险情时,抢救人员及财产。

4.0定义(无)

5.0程序

5.1火灾/爆炸的预防管理和响应

5.1.1预防

a.生产区域(包括货仓区)禁止吸咽,严禁带火种到库区.

b.消防器材由ME部统一管理,严禁挪用.

c.明火作业要远离易燃物品(大于10米),并事先熟知周边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便于紧急时使用.

d.风力达五级以上时,生产区域内严禁动用明火,其它情况需动用明火,需得到安全主任的批准.

e.一切电气设备应按电气标准、规定、规范安装,并按负荷规定安装保险装置.

f.生产区域、货仓区等要有消防及防爆设施,并定期维护,保证发生紧急情况时可正常使用.

g.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监督整改:

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有否火灾隐患等.(每月)

h.厨房食品采购的要进行例行检验.

i.生产及其作业现场备有常用药品.

5.1.2响应

a.现场发生火情在可控范围内时,尽快扑灭,并同时呼叫或用其它方式让他人知道火情状况.

b.当火势较大/爆炸时,应立即报告安全委员会主任、厂长及公司高层,最快地发出警报,包括拨打119火警电话.如果失控,险情急增,应第一时间组织所有人员撤离,等待消防人员到场扑救.

c.警报发出后安全委员会成员均应到场,投入应急.

d.电工第一时间关总电源.

e.危险场所人员听从报警指挥组人员指挥,服从领导,按顺序疏散.当烟火较大时,要尽量靠近地面行走,可能时用防护面罩或湿毛巾护面,迅速撤离现场.

f.安全委员会人员做到尽职尽责,配合消防队员救灾或控制火灾蔓延.

g.扑火时可用消防栓、灭火器、沙土等.

h.消防栓的使用:

打开消防管,一头接到消防用水管网线上,另一头接上消防喷枪,打开水龙头,将喷枪对准火焰根部射水.(切勿对着电气喷水)

i.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同二氧化碳灭火器.常用于油、仪表、可燃气体、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

j.救护人员随时准备救护伤员,如清创、止血、包扎、人工呼吸等.有重伤人员的,要组织马上送医院急救.

k.火警解除后尽可能保护现场,配合调查,查找原因,处理并公布处理结果.

l.传染性疾病发生的作业依“传染性疾病预防及响应规定”

5.2危险品泄漏响应

5.2.1溶济泄漏

a.眼、皮肤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者就医;

b.吸入过量:

转移到新鲜空气处,误食或严重者立即就医;

c.少量泄漏:

现场通风,切断现场一切热源,应先堵漏源,使用吸水棉、吸水纸、沙子等吸附,易燃易爆溶济泄漏,将已使用过的吸水棉、吸水纸、沙子置于专用容器处理.

d.大量泄漏:

如在搬运过程中或其它意外情况容器破裂、倾倒致使溶济大量泄漏,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消防应急队报警,应急队员穿戴好防护用具,现场通风,切断现场一切热源,先堵漏源,用吸水棉、吸水纸、沙子围堵和吸附泄漏液体以防止泄漏液体蔓延,避免泄漏液体流入下水道,引起火灾和爆炸,同时转移周围危险物品,对被污染的衣物、器具和使用过的吸水棉、吸水纸、沙子等必须统一收集处理.当溶济泄漏发展到应急对策都无法控制时,应视实际情况向地方专业消防队报警.

e.收集的溶济:

如不可再利用即作为废溶济处理.现场严禁使用容易产生静电和火花的不安全工具,如果溶济泄漏时遇火源着火燃烧或爆炸,即转入火灾预防管理和响应进行处理.

5.2.2各类油桶

a.泄漏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首先设法堵住漏源,并用吸水棉收集泄漏的油类,泄漏的油类经收集后,如不能再利用可作为废油处理.如果油类泄漏时遇火源着火燃烧或爆炸,即转入火灾应急程序中相应程序进行处理.

b.安全注意事项:

保持抽风系统正常运行,易燃易爆场所严禁使用容易产生火花或静电等不安全工具,并在进入泄漏现场前穿戴好防护装备以保证自身安全.

5.3台风等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5.3.1安全委员会负责人收集天气状况资讯,接到台风等自然灾害预报后组织应急准备.

5.3.2报警指挥组负责公司准备工作的检查,包括门窗是否关好,下水道是否畅通,各种设备、物资是否能轻易移动事项.

5.3.3安全委员会安排报告警指挥组轮流值班,值班人数不得少于2人,重要注意危险品仓库.

5.4应急设施管理

5.4.1监控:

公司24小时都必须有报警指挥组成员在场,密切注意生产现场是否出现紧急状况.有紧急情况时要立即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5.4.2消防栓系統:

消防栓内的专用物品要保持其完好,不得将消防栓当作储物箱存放其它无关物品.通往消防栓的通道必须确保其宽度不小于80公分,其它物品的摆放不得阻挡消防栓的正常通道,不得妨碍消防栓的操作.严禁损坏消防栓,严禁践踏或撞击消防栓管道.消防栓系统由灭火组人员每月进行一次压力检查.

5.4.3灭火器:

消防应急物品灭火器由灭火组人员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任何人不得挪用/移动灭火器,不得使用消防应急物品之专用物品.

5.4.4走火通道、防火门、应急指引、照明装置:

任何人不得堵塞走火通道,不得在走火通道上堆放杂物.走火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80公分.防火门应采用难燃或阻燃材料制作,任何人不得将防火门上锁,不得破坏防火门.防火门的开启应有利于人员的逃生,要求顺逃生路线的方向以推的形式开启.所有应急指引的照明装置均属消防专门用设备,任何人不得损坏或转为其它用途.应急指引的照明装置由电工每月进行一次性能检查.

5.4.5报警器、警钟、警号

非火警等紧急情况时,任何人不得按下/敲击手动报警器或拉响/敲击警钟、警号.摆放机器设备及其它物品时不得阻挡报警器.通往报警器、警钟、警号的通道宽度不小于80公分.

5.5安全检查和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各部门必须配合行政部的安全检查,有安全隐患的部门必须按照行政部下达的隐患整改意见执行.凡发生安全事故,事故发生所在部门应在事故后1小时内报告行政部,由行政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5.6演习管理程序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每1年一次举行消防或化学危险品泄漏等演习,积累应变经验,另外,可根据其它情况适当增加演习次数。

5.6.1组织由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公司所有员工均应参加.

5.6.2对每次演习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均应做详细记录,包括演习内容,参加人数,暴露的问题等并通报至各部门.

5.6.3改善措施

针对演习中出现的问题,应急指挥中心组织要负责逐条列出,发到各责任部门,并督促定期整改和复查.

5.7对于各种消防设施,如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灯,安全出口等编入《消防设施一览表》内,并进行定期点检,记录在《消防设施点检表》内.

5.8演习、培训记录

5.8.1各类应急演习的《应急演习报告》,由文控保留.

5.8.2化学危险品管理员、应急队员的培训记入个人培训记录卡中.

6.0参考资料和文件

6.1消防应急组织结构图

6.2消防应急逃生通道图

6.3危险品仓库管理规定

6.4传染性疾病预防及响应规定

7.0表格与记录

7.1《灭火器检查表》

7.2《应急灯检查表》

7.3《应急演习报告》

评审紧急准备与响应机制

紧急准备与响应演习

应急设施的定期检查

消防等应急设施的配置

紧急通道的规划

成立紧急状态反应的组织机制

紧急状态的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