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康复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6934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康复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贵州省康复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贵州省康复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贵州省康复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贵州省康复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康复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贵州省康复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康复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康复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贵州省康复医院招聘试题及

  解析网络整理版

  第1题:

在一个班级与小组内部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属于()

  A.群体内竞争

  B.群体间竞争

  C.个体竞争

  D.团体竞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2题:

机械设计中有一个“等强原则”,即设计一个机械零件要使每一个部分强度相等,这样才不会因一个部分先报废而使其他完好的部分浪费。

  “等强原则”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A.拥有先进科技,就能提高经济效率

  B.必须合理配置资源

  C.市场能准确地反映供求关系

  D.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题干“等强原则”强调使每一部分强度相等,才不会因一个部分先报废而使其他完好的部分浪费,说明了必须要合理地配置资源,避免短缺和浪费致使效率缺失。

故选B。

  第3题:

一个三位数除以43,商是a,余数是b,则a+b的最大值是()。

  A.957

  B.64

  C.56

  D.33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4题:

就目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增加的现象,有分析认为,中国地产引擎可能重新启动。

  果真如此的话,这将在外需出现困境的背景下引领中国经济走出低谷。

对比1986年日本的情况,如果政府引导得当,中国经济将可能因为地产业的重新启动而率先走出困局。

当然,基于美国当年的经验,经济重新启动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成交量的提升给地产市场甚至中国经济带来了回暖希望

  B.随着地产业的重新启动和振兴,中国经济将率先走出低谷

  C.地产业能否重新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取决于政府的引导

  D.如果地产业不能重新启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则需较长时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原文可知,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困局的条件有两个:

地产业重新启动、政府引导得当,且原文用的是“将可能”,所以B项错误;地产业能否成为国民支柱与政府引导的关系,文段没有提及,C项为无中生有;原文只说地产业的重新启动将可能引领中国经济走出低谷,并没有说“如果地产业不能重新启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则需较长时间”,D项属无中生有,排除;所以A项为正确答案。

  第5题:

微电影不仅铺设了一条年轻导演试水商业电影的缓冲地带,而且象征一种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和理念,镜头、情节、结构、音效等叙事元素都呈现出与传统电影不同的风格与诉求。

比如,从电影到网络,再到手机,屏幕越来越小,特写成为微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但这里的特写更多是一种叙事蒙太奇,而非传统电影竭力渲染的表现蒙太奇。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A.微电影象征着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和理念

  B.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的风格差异较大

  C.微电影比传统电影更具有商业价值

  D.叙事蒙太奇是微电影的主要表现手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并未说明微电影与传统电影哪个更具有商业价值,只是说了两种电影在创作空间、理念及风格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故C项错误。

A项是对原文第一句话的概括;根据“微电影……呈现出与传统电影不同的风格与诉求”可知B项说法正确;根据“特写成为微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但这里的特写更多是一种叙事蒙太奇”可知D项也符合文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6题:

2020年,某新闻媒体披露,我国一些餐馆把“地沟油”作为餐饮用油,严重危害民众健康,于是各地相关部门根据媒体提供线索,开始进行查处封堵“地沟油”产业链的行动,地下作坊和违法企业被处罚或取缔,各地新闻媒体对行政部门的执法行动进行跟踪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打击行动的力度和深度,关于新闻媒体的报道不正确的说法是新闻媒体是一种()。

  A.社会组织监督

  B.社会舆论监督

  C.公民监督

  D.公共监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新闻媒体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对政府的监督,是社会组织监督,A正确。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B正确。

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是宪法赋予公民的监督权利。

新闻媒体不属于公民,C错误,D正确。

故选C。

  第7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张某有两匹马要卖掉,便对李某说:

  “你先牵回去试用一个月,满意的话你就买下,价款5000元。

”李某牵回了两匹马,未付款。

如果其中一匹马在试用期间予某日放养时被洪水冲走,该损失应由谁承担?

()

  A.张某

  B.李某

  C.张某和李某

  D.张某或李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合同法》第142条规定: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合同法》第140条规定:

  “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的,合同生效时间为交付时间。

”所以该案中试用行为并非交付标的物。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应由原所有权人承担。

故A项正确。

  第8题:

  ()对于出版社相当于教研室对于()

  A.编辑部学校

  B.书籍教学方案

  C.盗版侵权

  D.著作权人事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编辑部是出版社的组成部门,教研室是学校的组成部分。

故选A。

  第9题: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C.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D.加强了相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三省六部制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A项错误;C项与科举制有关;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可排除。

故选B。

  第10题: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A.现实性

  B.潜在性

  C.可塑性

  D.普遍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11题:

  “主升清”是哪一个脏的生理功能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12题:

下雨:

雨伞

  A.感冒:

休息

  B.聪明:

明白

  C.冰雹:

大风

  D.难过:

伤心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下雨的时候需要用到雨伞;感冒的时候需要休息。

  第13题:

运输公司指派本单位司机运送白灰膏。

由于泄漏,造成沿途路面大面积严重污染。

司机发现后即向公司汇报。

该公司即组织人员清扫被污染路面。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路面被污染的沿途三个区的执法机关对本案均享有管辖权,如发生管辖权争议,由三个区的共同上级机关指定管辖

  B.对该运输公司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C.本案的违法行为人是该运输公司

  D.本案的违法行为人是该运输公司和司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规定,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因为司机在运输途中,对沿途的路面都造成了污染,所以沿途三个区的执法机关都享有管辖权。

对于执法机构的管辖争议,根据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应由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所以A项说法正确。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

  

(一)项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第14题:

博学多才:

才疏学浅

  A.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B.理屈词穷:

理直气壮

  C.雅俗共赏:

下里巴人

  D.神采奕奕:

精神矍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博学多才”和“才疏学浅”是一组意思相反的成语,且前褒后贬;舍生忘死”和“贪生怕死”是一组前褒后贬且意思相反的成语。

  “理屈词穷”和“理直气壮意思相反,但是前贬后褒。

  “雅俗共赏”和“下里巴人”,“神采奕奕”与“精神矍铄”,两组均不是反义词。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15题:

源起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此次全球性金融风暴,固然起于经济领域,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不是人性中超乎现实允许范围的物质欲求过度膨胀,原本出于虚拟经济的一个颇有想象力的创意,也不会滚雪球般失控,以至弥漫成灾。

那些从小优秀得无以复加的华尔街金融精英们,卖力煽动着他们那美丽得让人艳羡的蝴蝶翅膀。

没成想,看似欲醉的微风,却转眼间演变成席卷全球的经济巨浪,将数十年经济增长的累累果实吞噬殆尽。

  本段文字主要观点是()。

  A.华尔街精英们造成了本次经济危机

  B.次贷危机是非常具有创意的产品,却因为华尔街精英的过度操作变成了经济危机

  C.次贷危机的危害远远不是“欲醉的微风”。

更是数十年经济增长的毁于一旦

  D.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是经济和人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段文字旨在说明,金融风暴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人性中贪婪和炫耀等不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固然”一词即表明,经济因素要承认,“人性中超乎现实允许范围的物质欲求”和“卖力煽动着他们那美丽得让人艳羡的蝴蝶翅膀”均说明人性的不良因素也是金融风暴的诱因。

故D为正确答案。

  第16题:

达尔文学说认为进化只能是适应性,自然选择几乎是万能的,换句话说,进化是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作用中固定积累的结果。

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蛋白质和核酸水平的突变绝大多数是中性的,即对生物的生存既无利亦无害,自然选择对其不起作用。

这种中性突变在种群中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成为巨大的变异,并构成种属的差异,甚至门纲的差异,于是新种形成,这就是中性突变学说。

它最早由日本学者木村在1968年提出,后被人称为非达尔文进化。

其实中性突变学说并不是反对自然选择,只是否定自然选择万能论。

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

  A.进化不是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作用中固定积累的结果,而是中性突变的结果

  B.蛋白质和核酸水平的突变构成了新种

  C.中性突变学说反对进化理论和达尔文学说

  D.中性突变学说和达尔文进化学说都是进化理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细节。

A项很容易排除,原文“进化是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作用中固定积累的结果”;B项叙述不准确,文中是蛋白质和核酸水平的中性突变在种群中日积月累成为巨大变异后形成新物种;C项中性突变学说本身就是一种进化理论,故不会反对,它只是反对达尔文学说中的自然选择万能论;D项为正确选项。

  第17题:

以下对于法律案的提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B.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人大常委会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C.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D.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C,D。

  《立法法》第12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第13条规定:

  “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合,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15条规定:

  “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结合上述法律规定可知题中ACD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第18题:

根据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7%。

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

  A.发展低碳经济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改善生态环境

  D.保持经济快速发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2020年12月1日,《“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印发,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

故选B。

  第19题:

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B.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C.最早记录太阳黑子

  D.制订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授时历》是中国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而成的,不属于两汉的成就。

  第20题:

地震短期、临震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目前,精确预测地震的震级和时间还无法做到。

国外地震学家普遍认为,地壳下层的塑性岩石或蛇纹岩被挤进地壳上层的裂缝中时,就会引发地震。

这些容易滑动的蛇纹岩是由富含铁、镁的矿物与水作用而生成的,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氢气。

一旦该层发生断裂,氢气就经由断层的裂隙冒出,致使正常空气中的氢气浓度剧增。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说明地震并非不可预测

  B.描述地震发生的大致过程

  C.介绍一种地震预测的方法

  D.揭示地震与地层断裂的关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先说精确预测地震的震级和时间很难,接着介绍了地震发生与氢气浓度的关系,由此可知,科学家可以通过检测氢气浓度的方法来预测地震。

故本题答案为C。

  第21题:

甲工厂每天生产的零件数比乙工厂的

  1.5倍还多40个,乙工厂每天生产的零件数比甲工厂的一半多20个。

则两个工厂每天共能生产多少个零件()

  A.400

  B.420

  C.440

  D.46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设甲乙每天生产的零件数分别为x,y。

根据题意有x1.5y=40;y-

  0.5x=20。

解得:

x=280,y=160,所以x+y=440。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技巧方程法、代入排除法第22题: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外部行为

  B.心理变化

  C.目标活动

  D.操作技能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

  第23题:

政策性亏损是指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企业在实现政府规定的社会公益服务目标,生产经营某种商品的过程中,由于国家限价等原因而产生的亏损。

发生这类亏损,由财政部门审核后给予合理补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政策性亏损的是()。

  A.2020年,某粮食直补每亩增至120元,补贴资金将通过“省财政涉农补贴一本通”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以弥补农民增加的种粮成本

  B.国家出台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某粮油企业为开拓市场大量抢购小麦,又将大量面粉低于市场价销售,因此造成了亏损

  C.政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加大了对农业生产改造的资金投入,某农机企业在这种形势下扩大生产规模导致了亏损,得到了退税补偿

  D.某县的粮食购销企业在经营政府规定的平价粮油过程中,因国家粮食保护价高但粮油成品销售价格低导致了亏损,财政部门给予了定额补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定义可以简单概括为“企业为了配合政策公益目标造成亏损,政府财政予以补贴”。

最符合这一定义的是D项。

A项并没有涉及企业;B项企业行为并不是为了配合政策,而是其自发的行为;C项中的企业是在大形势下造成的亏损,而不是为了配合某项具体政策而造成的亏损,故排除。

本题答案为D。

  第24题:

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病人闭式胸膜腔引流管脱出。

首先要

  A.立即报告医生

  B.用厚层无菌凡士林纱布封闭引流口

  C.把脱出的引流管重新插入

  D.给病人吸氧

  E、急送手术室处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25题:

下列关于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和地热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新能源

  B.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单一依靠煤炭的局面已大有改变,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已十分接近煤炭

  C.我国能源的流向是北煤南运、西电东送

  D.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除俄、美、英等少数国家外,能源都不能自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B项,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中仍占有最大的比重;D项,随着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大多数发达国家都不能实现能源自给,特别是美国,大多数能源都依赖进口。

C项,水电的“西电东送”和煤炭的“北煤南运”是我国能源供给的主要流向。

  第26题:

速冻食品技术快速地把食物温度降低到远远低于水的凝固点,相当于把食物固定在了冻前的状态。

因此,如果不是保存时间很短的真正的“新鲜食品”,那么“速冻食品”更能保存食物的营养并保证它的安全性。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速冻食品技术关键在于速冻

  B.速冻食品可保有食品营养

  C.速冻食品实际优于新鲜食品

  D.速冻食品是具有安全性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文段中“速冻食品技术快速地把食物温度降低到远远低于水的凝固点”可知A项正确,排除。

由“‘速冻食品’更能保存食物的营养并保证它的安全性”可知

  B.D两项正确,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7题: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勇斗歹徒的事迹现在已满城风雨,妇孺皆知了

  B.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C.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D.王欣的这篇文章条理清楚,用词严谨,可谓疏而不漏,令大家叹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而这里显然是好事,排除A;

  “无出其右”,意为没有能胜过他(或他们)的,一般指别人设法与所指的人相比,原句是说“生活的屈辱和窘困”,用“无出其右”是适用对象不妥,排除B;

  “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用在这里很恰当;

  “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用在这里不恰当,排除D。

故选C。

  第28题:

生命力旺盛的民族,是那些有自嘲能力的民族。

自嘲能抗癌。

人的一生要从居室中扔出多少垃圾!

然而,人却往往不能从心灵中清除垃圾。

倘若人永不从居室中扔出垃圾,该是怎样的情景?

然而,人却往往不能为心灵中的淤塞而惊骇。

下列陈述中,不符合以上文段意思的一项是()。

  A.自嘲可以预防、治愈癌症,使人生命力健旺

  B.一个民族若能鄙视自身弱点,就可能兴旺

  C.人想要进步.就得清除思想中陈旧的东西

  D.有龌龊欲念不可怕。

但不能忽视它的危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中的“抗癌”是一种比喻义。

并不是说自嘲就能预防、治愈癌症。

依据常识可判断A项错误。

  第29题:

林则徐小时候去应童子试,因人群拥挤,他的父亲就扛着他进考场。

考官见他父子这副样子,开玩笑道:

  “骑父作马”,引起__________,弄得林则徐父亲十分尴尬。

  谁知,林则徐脱口而出:

  “望子成龙”。

满场为之__________。

林则徐的回答既解除了父亲的__________,又道出了父亲盼儿成才的心情,一时传为佳话。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拍手叫好、惊喜欲狂、窘境

  B.唏嘘一片、惊愕失色、困境

  C.哄堂大笑、惊叹不已、窘迫

  D.一片喝彩、惊叹不已、尴尬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开玩笑”和“十分尴尬”可知。

考官的话带有很大的戏谑成分,由此排除“拍手叫好”和“一片喝彩”。

再看第三空,“窘迫”与“十分尴尬”在语义上更加对应。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30题:

没有玫瑰的_与婀娜,没有大树的_与坚硬,但野草却不畏严寒酷暑、无视狂风暴雨,哪怕选取不被人注意的一角,也要挤出重压的岩石,能屈能伸、_,并且仍然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鲜艳孤直坚定不移

  B.娇嫩高耸不屈不挠

  C.娇艳挺拔坚韧不拔

  D.艳丽伟岸随遇而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首先看第二空,“孤直”主要形容松竹之类的姿态高而挺直或者人孤高耿直,不能用来形容大树,故排除A项。

再看第三空,“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与前面的“能屈能伸”矛盾,排除B项。

  “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而文段中野草要挤出重压的岩石,说明它并不是在任何环境中都满足,而是意志坚定、不可动摇的,故排除D项。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

由王雪芹提供)第31题: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但它并非调整所有的社会劳动关系,而是有一定范围的。

以下关系归劳动法调整的是()。

  王教授家与其雇佣的保姆李红之间的关系现役军人张某在部队任炊事员,其与所在7001部队之间的关系农民黄某雇佣赵某收割水稻食杂店店主姜某与其雇工小秦之间的劳动关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条考查的是劳动法适用范围。

参见《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第2条和第4条。

  。

  第32题: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

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现象与温室效应为依据的。

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视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

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量。

根据上文,下列关于“温室效应”概念的解释,准确的是()。

  A.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B.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问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升高的效应

  C.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

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D.指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中已经对“温室效应”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温室效应。

在物理学上是指透视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

”由这个定义,我们可知“温室效应”的概念有三个关键信息:

透视阳光的密闭空间、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保温效应。

四个选项中完全包括这三个关键信息的只有C项,故答案为C。

  第33题:

毫无疑问,在今日武断批判中医的人中,不乏以“科学”代言人自居者,将各种自己不懂的知识系统一棍子打死,归入__________。

这种态度不能不使人怀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