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699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9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压电机使用说明书Word下载.docx

3.2除用户特殊要求带防反转装置的电动机外,电动机允许正反方向旋转,但不允许在运行中反接电源突然逆转。

4电动机的结构

电动机的主要部件有:

机座、定子、转子、上、下轴承装置、防护罩或冷却器、出线盒等。

电动机通过以上主要部件的不同形式的组合来满足用户的各种用途的需要。

4.1机座

机座为焊接结构,分方型和圆型两种。

方型机座在两侧可以安装空—水冷却器。

空—空冷却器、防护罩、百叶窗等附件,以达到不同防护等级和冷却方式的要求。

4.2定子

定子主要包括定子铁心、线圈、槽楔、引出线等。

定子铁心由硅钢片制成的冲片叠压而成。

线圈为双层叠绕组,绝缘等级为F级或B级,6kV及以上工作电压等级均有防电晕措施。

槽楔的作用是将线圈在定子槽内固紧,根据需要,槽楔可以是磁性槽楔或非磁性槽楔。

定子嵌线后,定子线圈端部之间用适型材料垫紧,然后与端箍、支撑件扎牢在一起,经过真空压力整浸无溶剂漆(F级)或淋1032漆(B级),整个定子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

在单速电动机中,主引出线以U、V、W作标志,如果绕组尾端也引出的话,则以U1—U2、V1—V2、W1—W2作标志。

在双速即变极电动机中,主引出线的标志和联接请用户参看电动机外形图。

4.3转子

4.3.1笼型转子

笼型转子主要包括转轴、转子铁心、鼠笼等。

中型立式电动机采用焊筋转轴、铸铝转子结构,根据需要,亦可采用铜条结构。

大型立式电动机采用带支架的转轴、铜条转子结构。

4.3.2绕线转子

绕线转子主要包括转轴、转子铁心、绕组及滑环等。

转子绕组绝缘等级与定子相同。

转子有效部份(带绕组的转子铁心)整浸无溶剂漆。

滑环一般置于电动机的顶部。

转子引出线以K、L、M作标志。

4.4上轴承结构

4.4.1球面滚子推力轴承结构

主要由上支架(油箱)、球面滚子推力轴承、推力头、圆螺母等组成,轴承可同时承受轴向和径向负荷。

按最大负荷计算,一般设计轴承寿命在5×

104h以上。

4.4.2扇形瓦推力滑动轴承结构

主要由上支架、冷却器、推力瓦、支柱螺栓、推力头(与镜板、绝缘垫板一体装配)、锁圈、导轴承等组成。

导轴承有2种结构。

一种是由端盖、滚柱轴承、轴承盖、圆螺母等组成的滚动轴承结构(图2),轴承润滑方式为脂润滑;

另一种是由导轴承座、导轴瓦、支柱螺栓等组成的导轴瓦结构(图3)。

4.4.3圆瓦推力滑动轴承结构

主要由上支架、冷却器、推力瓦、蝶形弹簧、推力头、锁圈、导轴承等组成(图3)。

4.4.4轴承润滑方式采用稀油自润滑。

4.5下轴承结构

4.5.1导轴瓦结构

主要由下机架、导轴瓦、冷却器、导轴承头、支柱螺栓等组成(主要用在大型圆机座电动机上),轴承润滑方式采用稀油自润滑。

4.5.2滚动轴承结构

主要由端盖、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或滚柱轴承)、轴承盖、圆螺母等组成。

油脂润滑,可实现不停机加排油。

4.6防护罩

适用于防护等级为IP23的电动机,进出风口装有百叶窗,亦有直接将百叶窗安装在电动机机座上的结构。

4.7冷却器

4.7.1空—空冷却器

适用于全封闭式电动机,主要包括外罩、隔板、冷却管(一般为轧制的铝管)等。

4.7.2空—水冷却器

适用于全封闭式电动机,主要包括外罩、冷却器(冷却管构成),冷却管可以是铝管或铜管。

冷却器采用抽屉式,可以从外罩中抽出,便于检修。

4.8出线盒

4.8.1电源出线盒

主要由出线盒座、出线盒盖、绝缘套管组成,可以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安装。

整个出线盒是密封的,出线盒与电动机之间亦是密封的,能够防止水和灰尘进入出线盒和电动机内部,防护等级达到IP54,根据需要也可设计达到IP55。

在出线盒下部装有固定引接电缆的线夹,如果由于电缆较小,线夹不能将其夹紧,可使用绝缘带缠绕在电缆上将所夹部位加大,并用胶将绝缘带粘牢。

4.8.2中性点出线盒

结构与电源出线盒基本相同,一般是根据用户要求而设置的。

根据用户要求,出线盒内还可装设避雷器或电流互感器,互感器二次接线引出到出线盒外壁的小出线盒中。

此外,电源出线盒中也有安装电流互感器的情况。

4.8.3所有带电出线盒内均设有接地装置。

4.9测温元件

根据用户要求,定子绕组和轴承中均可埋设测温元件,测温元件型号及数量见电动机外形图。

4.10加热器

根据用户要求,电动机可装设电加热器。

当电动机停止运转或绕组绝缘电阻较低时,将加热器通电加热,以防止凝露或提高绕组绝缘电阻。

加热器规格见电动机外形图。

5包装、运输与验收

5.1中型立式电动机按整机包装运输,大型立式电动机一般按分体包装运输,如用户要求,运输条件许可,亦可按整机包装运输。

5.2电动机在包装前必须将轴承油箱内的润滑油及冷却器内的水清除干净。

5.3空—空、空—水冷却器拆开运输时,需防止异物进入电动机内部。

5.4装箱时,电动机必须牢固地固定在箱底木梁上,包装箱内部应有防潮纸、油毛毡等衬垫。

湿热带型电动机装箱时,还应放入防潮剂。

5.5电动机在运输途中不得拆箱。

5.6用户参照随机的总装图、外形图及装箱清单核对验收发货项目,并检查包装是否有破损的现象。

如果有缺损,请及时通知本公司销贸部。

在给本公司的函件中,一定要说明电动机的型号、规格及出厂序号,以便查实。

6储存

6.1电动机运到用户处若不立即安装,应拆箱清除尘垢,并将轴伸集电环、进出水法兰、分体包装的轴承等裸露的表面擦净,清除原来涂上的临时性涂封,以及可能存在的表面锈渍等。

如果用汽油将油渍擦干净而仍有锈渍时,可用细砂布加油轻轻擦光,再用防锈油或临时性涂封材料将表面重新涂封。

6.2分体包装的电动机储存期间,应定期(三个月)转动转子,防止转轴疲劳弯曲。

6.3使用过的电动机,如停止使用并准备储存起来的话,必须将电动机全部拆开清理干净,轴承清理后换上新润滑油(脂),并将轴伸、集电环、进出水法兰等按6.1条清理干净。

6.4绕线型电动机,为防止集电环的工作表面形成斑点,应在集电环与电刷间垫一层绝缘板。

6.5储存时电动机应进行全封闭处理,以防小动物进入内部。

6.6储存的电动机每隔半年应开箱检查一次,检查临时性涂封是否变质,是否有小动物进入包装箱或电动机内部,以便及时处理。

6.7储存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6.7.1不允许有白蚁、盐雾、腐蚀性气体、危险性气体及过多灰尘。

6.7.2环境温度应经常保持在+3℃以上。

6.7.3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70%,对于TH型电动机可不大于95%。

6.7.4储存地点应该通风良好,不允许室外储存,户外型电动机也不例外。

7起吊及搬运

所有起吊都必须用吊孔或专用工具。

起吊整台电动机必须使用机座上部的四个吊攀;

在起吊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因加速、减速或冲击引起的过载危险;

在0℃以下吊运或装卸电动机时,应注意低温对吊运装置的韧性的影响;

吊运时不应出现电动机倾倒的现象,以免造成对轴承的不良影响。

此外,应避免吊绳压坏电动机防护罩或冷却器。

8安装

8.1对电动机安装基础设计的要求

8.1.1基础可以是混凝土基础或钢制支座。

基础应有足够承受电动机动静负荷的能力,以防机组产生过大的振动。

静负荷除考虑电动机自重外,还需考虑水泵的轴向附加力。

8.1.2混凝土基础基础板的安装与调整

基础板一般与电动机成套供货。

基础板安装时,先在混凝土基础上放置基础垫板,基础垫板上用垫片或楔板来调节底板的标高。

垫板需加工,板上钻有相应的地脚螺栓孔,垫板安装时要求其与基础接触点分布均匀,分布面积应在70%以上,否则铲平混凝土,垫板平面标高偏差允许为

mm,水平误差不大于0.1mm/m。

垫板成对使用,斜度为1:

30~1:

50,调整后搭接长度不少于2/3。

基础板安装后,需检查垫板、楔板、基础板之间是否有70%以上的接触面积,即用0.05mm厚的塞尺检查不能通过,并用0.1mm厚的塞尺检查局部间隙,其深度不可超过配合面宽度的1/3,其长度不可超过配合长度的20%,螺栓四周不能通过。

垫板、楔板一般由用户自备。

8.2电动机的安装说明

8.2.1整机运输的电动机

8.2.1.1安装前要求对电动机的轴伸及安装平面进行清洗。

8.2.1.2检查上、下机架油室(脂润滑的滚动轴承除外),查看机架里面的零部件是否完好无损,是否锈蚀,如存在问题则须解体处理,如油室内不清洁,可用面团清理,或将油箱拆下清洗。

8.2.1.3轴承油箱及冷却器出厂时已经过渗漏,水压试验,但为了检验其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有无损伤,用户在安装中可再进行渗漏及水压试验。

方法如下:

a.用煤油渗透法检查油箱是否漏油。

在油箱外表焊缝处涂白粉,在油箱内表焊缝处涂上煤油,然后观察外表焊缝处有无煤油渗出,如有渗漏现象,须进行补焊,焊后仍需做渗漏检查,直至无渗漏为止。

b.油冷却器通水试验,水压为0.3MPa,时间30min,不得有任何渗漏现象,如有漏水,应补焊,焊后须重做水压试验。

c.水冷却器通水试验,水压为0.25MPa,时间30min,如有漏水须进行检查修理。

8.2.1.4采用脂润滑的滚动轴承,如使用时间距电动机铭牌上制造时间已超过八个月,则须更换新的润滑脂,润滑脂用油枪注入,当排脂管中出现新油脂,即可认为润滑脂已更新,记录此时的加脂量,作为以后的加脂标准。

8.2.1.5检查安装平面并校水平,然后将电动机吊到安装基面上。

8.2.1.6带扇形推力轴瓦的电动机需重新调整推力轴瓦的水平。

8.2.1.7由于电动机出厂时,已将导轴瓦与推力头(下机架为导轴承头)抱紧,因此须调节导轴瓦与推力头(下机架为导轴承头)之间的间隙在0.1~0.15mm之间。

方法为调节导轴瓦的支柱螺栓,用塞尺测量调节的间隙。

8.2.1.8电动机气隙在出厂时已调好,但必要时用户可以通过电动机上下部的测气隙孔进行复查。

气隙最大值或最小值与气隙平均值之差不大于气隙平均值的10%。

8.2.1.9电动机空载盘车,检查转子转动是否灵活和推力轴瓦是否松动。

8.2.1.10热套联轴器

联轴器与电动机轴伸的配合一般为带键过渡配合,为防止套联轴器损伤电动机轴承,不允许采用冷套方法套联轴器,必须将联轴器加热后,用千斤顶将联轴器自下而上平缓地顶入电动机轴伸,严禁吊起电动机,借助电动机本身重量将轴伸压入联轴器。

8.2.1.11电动机安装标高和中心

电动机安装标高和中心应根据装好的负载主轴法兰盘的标高和中心而定。

一般要求主轴安装时的标高应比设计标高低10~30mm,以保证安装时电动机落在设计标高时,两主轴法兰盘间止口脱开并留有一定间隙,待电动机安装盘车后,再拉上主轴,联接机组。

要求主机安装时法兰盘水平度不超过0.02mm/m,主机轴线对主轴法兰盘面的垂直度不超过0.01mm/m,电动机安装基础平面对主机轴线的垂直度不大于0.02mm/m。

8.2.1.12轴承带有油冷却器的电动机,按随机提供的油水管路图连接油水管路。

8.2.1.13向轴承油箱注入润滑油

润滑油牌号见电动机外形图。

静止油位高度按油表标记的位置,即导轴瓦中部。

注意不能注入过多的润滑油,以避免润滑油漏入电动机内部。

8.2.2分体运输的电动机

8.2.2.1一般安装程序

a.上、下机架预装及水压试验(无下机架除外)。

b.下机架安装(无下机架除外),将下机架与定子装配。

c.定子安装,按主轴中心或基座中心找正,并调整水平。

d.轴瓦研刮(图3所示电动机的轴瓦不研刮,但电动机维修时允许修刮)。

e.转子安装,将转子吊入定子内,以油压千斤顶顶住转子,校中心(可在气隙四周加塞塞规)。

f.上支架安装,将上支架置于定子上,并注意对准上支架与定子的定位销孔。

g.推力轴承及轴承测温元件的安装。

h.下导轴承及轴承测温元件的安装,调整导轴承间隙至0.1~0.15mm之间。

i.下端盖滚动轴承安装(无此结构除外),滚动轴承及轴承内盖在e项安装。

j.集电环装置安装。

(鼠笼电动机除外)

k.连接联轴器,机组盘车。

l.上机架对定子、下机架(或端盖)对定子、定子对基础打入定位销。

m.外罩或空—水冷却器或空—空冷却器安装。

n.油水管路、接地装置等附属设备安装。

8.2.2.2轴瓦研刮

研刮后的粗糙度需达到0.8,瓦两边应保证原有倒角。

8.2.2.2.1推力轴瓦的研刮

a.将镜板放置于水平台上,并将镜面朝上,用纯酒精擦洗镜面后再在其上涂一层匀薄的石墨粉。

b.将已用酒精擦洗过的推力瓦面覆盖到镜板面上,并沿圆周方向使推力瓦在镜板上旋转3~5圈,拿开推力瓦,翻面放置在另一平台上。

c.检查推力瓦与镜板的接触情况,刮低“高点”和“块点”,直至推力瓦面接触点在3~5点/㎝2为止,刮研时应注意:

1)刮刀要锋利;

2)每研刮一次,研刮的刀痕应互成90°

角;

3)粗刮时刀迹要宽,细刮时刀迹要按接触点的分布情况依次刮,不能东挑西剔;

4)精刮时,最大最亮的接触点全部刮,中等接触点刮尖,小接触点可以不刮,这样使大点分成几个小点,中点分成两个小点,原来的小点变成大点,无点处也显示出小点,即点数增多。

d.当一块瓦研刮合格后,即换上未刮的瓦继续进行上述工作,直到研刮完所有推力瓦为止。

8.2.2.2.2导轴瓦的研刮

a.清洗导轴瓦、推力头(导轴承头),在推力头(或导轴承头)上涂一层匀薄的石墨粉,把轴瓦覆盖上,来回推动4~6次取下导轴瓦。

b.检查接触面情况,按刮推力轴瓦的方法刮导轴瓦,使其接触点达到3~5点/㎝2为止。

8.2.2.3定子校水平

水平度要求在0.02mm/m以内。

定子水平测量位置一般以机座上止口平面为基准,直接用水准仪测定各点的高程或用水平仪打机座上止口平面的水平。

定子水平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定子水平值(mm/m)

E1—定子机座任一点的高程(m)

E2—定子机座对应点的高程(m)

L—对应两侧点的间距(m)

8.2.2.4将转子吊入定子后,用千斤顶顶起转子,使转子铁心高出定子铁心3mm,铁心两端各用4根气隙塞规塞紧,以保证气隙均匀。

8.2.2.5安装上机架前,须装好电动机挡风板,并放入上机架挡风板、接油盆,将甩油盘装在转轴上。

上机架安装时,注意油水管路的位置应符合外形图。

8.2.2.6扇形瓦推力轴承的安装

a.推力轴承所有零部件都要用汽油清洗。

b.将上机架油箱清洗干净,安放推力轴瓦,在轴瓦表面涂一层薄而均匀的凡士林油和石墨混合剂,将转环吊上,通过调节轴瓦下的支柱螺栓在转环上面校水平,水平度要求在0.02mm/m。

测量转环平面至转轴上推力头卡环槽底面间距,该距离需大于推力头加绝缘垫的高度,以免推力头套不到位。

在转环上放好绝缘垫。

c.上导轴承绝缘电阻和推力头与转环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注入润滑油前后均应不低于0.3MΩ,用500V兆欧表测量。

d.套入推力头。

将转轴上配合档均匀地涂上一层润滑油,然后用随机供给的装拆推力头盘车工具将推力头压入转轴。

套轴时应细心对准键槽位置,推力头必须套到底,不允许有卡住现象。

推力头套入后,锁圈与推力头固紧,为保证锁圈两面能平行而且均匀地接触,可用研刮方法进行处理(锁圈受力后,用0.03mm厚的塞尺检查,有间隙的长度不得超过圆周长的20%,并且不得集中在一处)。

e.装上导轴承座、导轴承瓦,在导轴瓦面上涂抹洁净猪油,然后将推力头抱紧,并拆除气隙塞规。

f.降下千斤顶,使转子重量转移到推力轴瓦上,但须注意各块轴瓦受力必须均匀,并检查转子铁心端面应低于定子铁心端面1~2mm。

将推力头、绝缘垫和镜板三者连成一体。

g.用随机供给的装拆推力头盘车工具对电动机进行盘车(如图7)。

装入推力头

拆出推力头

 

推力头

转轴

图7 装拆推力头方法及工具

1)按电动机旋转方向进行盘车,可在上导轴承及轴伸处各放1只千分表。

小针有2~3mm压缩量,大针调到“0”,每转动1/8转读数一次,为了校核盘车的正确性,有必要时可连续盘车数次,找出轴的偏摆规律。

2)电动机轴伸处的全摆度是千分表在各测量点直径方向相对点的读数相减得出的。

由于上导轴瓦在盘车时还留有间隙,其会产生一定的摆度,因此一般用轴伸处的全摆度减去上导轴瓦位置的全摆度得出的净摆度来表达轴伸的摆度。

一般要求该摆度值不大于0.06mm。

3)电动机轴伸的摆度一般是由下列几种因素引起的。

①.推力头与主轴配合较松,锁圈厚薄不均;

②.推力头底面与主轴不垂直;

③.推力头与镜板之间的绝缘垫厚薄不均;

④.镜板加工精度不够;

⑤.主轴身弯曲等等。

其中②、③是主要因素,因此针对该两点一般采用刮磨绝缘板的方法来消除摆度。

绝缘垫的最大刮削量按下式确定:

δ—绝缘垫平面的最大刮削量

φ—轴伸处最大净摆度

D—镜板底面直径

L—轴伸测点至镜板底面距离

h.从定子上部和下部测量气隙,气隙不均匀度不超过10%,如气隙不均匀,可通过上导轴承调整轴线,使气隙均匀度满足要求。

i.测量推力头与上机架上平面止口的同轴度,如达不到φ0.2mm的要求,则调整上机架的中心,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j.调整上导轴瓦和推力头间隙,使每侧间隙为0.1~0.15mm。

k.注意:

1)每次导轴瓦调整后,必须将支柱螺栓用止动螺钉锁紧;

2)盘车后须擦净石墨粉,避免混入润滑油中,降低轴承的绝缘电阻。

8.2.2.7圆形瓦推力轴承的安装(结构见图8)

图8

a.同8.2.2.6a条。

b.上机架油箱内腔清洗干净后先装上项9推力瓦支承圆环和项7推力瓦,装配时注意带测温孔的推力瓦7′应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推力瓦表面不允许损坏,并在推力瓦工作表面涂一层润滑油。

c.再装入推力头与挡油筒之间项11、12密封件,装配时注意将项11上定位销与项12上销孔对齐,并用紧固件将项12固紧。

d.套入项5推力头,其方法要求同第8.2.2.6条第d款,同时要求推力头套入时要缓慢地、小心地套入,防止推力头碰坏装在挡油筒上的密封圈。

当采用热套时,推力头套入轴上后不允许下法兰平面与推力瓦工作表面接触,待推力头冷却后才能落到位,另外还应考虑加热推力头对装在挡油筒上密封圈的影响,防止其热量传给密封圈产生塑性变形。

e.安装项8导轴承座,安装项8前须将项13、项14密封零件预装好,因此,安装时须小心仔细,以免损坏密封件,另外还应注意导轴承座上测温孔、定位销孔与项7′推力瓦上测温孔、项9推力瓦支承圆环上的销子对齐,并应将项15、项16绝缘管和绝缘垫圈装配好。

f.在上述工作完成后接着装配导轴承瓦项3,装配时应注意避免将导轴承瓦工作表面擦坏,同时可借助项2支柱螺栓均匀地调整导轴承瓦。

当定子、转子气隙均匀后,再调整导轴瓦与推力头之间间隙,该轴承间隙值由在0.1~0.15mm之间,它的调整可用一定厚度的金属泊来进行,将其放置于导轴瓦和推力头之间并将支柱螺栓旋到位,以手能够将金属泊抽出为宜。

如果在运行中为了改善运行状况而必须减小轴承间隙,那么必须同时监控导轴瓦的温度,在导轴瓦的允许运行温度范围内,可适当减小轴承间隙。

为了保证在运行中支柱螺栓不松动,在调整好轴承间隙后,必须很小心地拧紧项1紧固螺钉,最后抽出金属泊,此时轴承间隙已调好。

g.将项4、项6盖板及密封件装上,之后再装上与轴承联接的其他零部件。

h.注油同8.2.1.13。

8.2.2.8球面滚子推力轴承的安装

a.清洗上机架油箱内腔及其零部件,特别是轴承。

对新的没有安装过的SKF进口轴承不要求清洗,其他具有防锈涂封的轴承则要求清洗干净。

轴承安装前,要求滚子、滚道表面光滑无压痕、碰毛等现象。

b.轴承内圈(带滚子)热套在推力头上。

c.将轴承外圈落到支架的轴承座上。

d.将推力头套在转轴上的相应位置,须套到轴肩,在此之前应注意转子套入定子后,其顶起的高度应使推力头套到轴上后轴承滚子与轴承外圈之间有5mm间隙。

e.用制动垫圈和螺母锁定。

f.慢慢降下千斤顶,将转子落到轴承的外圈上。

g.按油标上的标记或总装图的规定注油。

8.2.2.9下导轴承安装

8.2.2.9.1下导轴承为滚动轴承的安装

a.装配滚动轴承时需将转子横卧,并且转子铁心下面要垫有足够厚度的橡皮,以防止转子磕伤及滚动。

b.清洗下轴承所有的零件及转子轴承档表面,清洗后保持清洁干燥。

c.套轴承之前,先将轴承内盖套入轴上,轴承内盖上的羊毛毡油封,需用润滑脂涂敷,然后将加热(油煮或工频感应加热)的轴承(滚柱轴承仅加热内圈)紧套在轴承档位置,待轴承冷却后,在轴承滚子与内外圈之间的间隙内涂满润滑脂。

加热后的轴承温度不允许高于125℃,因为过高的温度可能会造成金属组织的变化。

d.装配过渡轴承套或下端盖。

下端盖的安装一般预先采用长螺栓将其悬挂在机座上,然后通过拧紧长螺栓将其装合。

通常将端盖拉上时,电动机轴心已找正,水平已调好,为保证端盖联接时气隙不变,此时应将气隙用塞尺塞紧。

8.2.2.9.2下导轴承为滑动轴承的安装

a.安装前需将下机架油箱内表及油箱内的零部件进行清洗,清洗后保持清洁干燥。

b.将装有下导轴承座的下机架安装在机座上(注意加排油孔的方向及定位销孔的位置)。

待转子、上机架装配完毕后,再安装导轴承。

c.导轴承瓦与导轴承头的间隙调整方法同8.2.1.7的说明。

d.安装油冷却器及下盖板(注意进出水管的方向),装下盖板特别注意密封嵌条的密封性,以防漏油。

e.装上盖板及封油罩。

f.将外形图上指定的润滑油注入下机架油箱,静止油位高度按油标标记的位置,即导轴瓦中部。

8.2.2.10连接联轴器,机组盘车

a.联轴器连接前,先检查联轴器间隙及校正轴线。

b.将水泵转子拉上,联轴器止口塞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