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7098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docx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范例

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人民币国际化

学号班级姓名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货币格局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化,也暴露出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

同时,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一个必然趋势,而金融危机创造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理想时机,人民币应该抓住此次金融危机的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国际化进程,在国际金融秩序中拥有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本文依托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依据国际汇率理论、国际货币理论和国际贸易等相关理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收益和风险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最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国际化;国际货币体系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国际货币是一个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的货币在实现了可自由兑换后,被其他国家所接受,而成为国际支付手段。

当一种货币能够在该货币发行国以外使用时,该种货币就成为了国际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指人民币跨越国界,成为一种国际货币,并被国际普遍认可而作为计量货币、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及市场干预工具的过程。

人民币国际化从其本质上讲,是其市场化的过程,即人民币能够不受政治、地理国界的限制,实现自由流动。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改革现有的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维持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

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让人民币走向世界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当前我国面对全球复杂金融形势的应时之举。

国际货币是一个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的货币在实现了可自由兑换后,被其他国家接受,成为国际支付手段的一种状态。

对于货币国际化,蒙代尔(2003)从货币流通范围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当一国货币的流通范围超出其法定的流通区域时,该货币就国际化了。

国内很多学者也对货币国际化的涵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潘理权(2003)从动态角度给出了定义。

他认为货币国际化是货币发行国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对外开放水平和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地位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该国货币走出国门、逐渐发展为世界普遍接受的国际货币的动态演变过程。

次贷危机的爆发,凸显了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严重缺陷。

张适兆(2008)认为金融危机虽然重创欧美等地区的国际金融机构,加快瓦解发达国家主导的旧国际金融格局,但同时也为中国金融资本迅速崛起、参与构建国际金融新格局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2009)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中阐述了中国的主张。

第一,中国已经认识到现行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其系统性风险被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放大,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状况;第二,周小川提出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具体设想,即创设一种国际储备货币来取代美元扮演的角色,这种货币与主权国家脱钩但币值能够保持长期稳定。

俄罗斯、巴西等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积极响应中国的这一建议,IMF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表示支持。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为我国带来正面效应,很多学者认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我国的最大收益是“国际铸币税”。

Cohen(1971)认为国际货币发行国所获得的铸币税收益的规模根本上依赖于该货币的国际垄断地位,该种货币在世界上拥有的垄断力越强,净铸币税收益则越大。

胡磊(2009)认为,货币国际化除了可以获得巨额的国际铸币税、通货膨胀税以外,还可以获得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竞争力调整的主动权;并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规避中国外汇资产的“美元危机”,促进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陈雨露(2005)认为,除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等无法计量的好处以外,货币国际化利益主要表现为国际铸币税收益,以及运用境外储备投资的金融业收益。

在铸币税收益以外,明确指出运用其他国家外汇储备所获得的金融业收益也是重要的利益来源,还有那些无法计量的超经济利益甚至可能成为货币国际化的主要目的,这也是货币国际化被纳入国家竞争战略的重要原因。

对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了大致估算,强调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要求我们在人民币已经成为区域性国际货币的事实面前,应该客观、务实并讲究策略,审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对于如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刘先丰(2008)认为由于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化,这妨碍了其完整发挥国际货币职能,并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间非居民的大量人民币需求难以向更高层次发展,而离岸金融市场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纽带。

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的主要积聚地,在产品业务体系、金融体系、地缘等方面都独具优势,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稻葵、刘霖林(2008)通过对各国央行国际储备、贸易结算、以及国际债券中的各国货币比重进行计量分析,意图挖掘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水平的内在因素,认为完全可以采取一种双轨制的步骤,充分发挥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的作用,包括在境内实行有步骤、渐进式的资本账户下可兑换,逐步改善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在境外充分运用香港的优势,尽快扩大人民币证券市场规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李晟华(2004)通过分析得出,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其他些重要条件不能实现且较长时期内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将较低,难以享有成为世界货币的比较利益;并且强调应审慎看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认为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经济是当前要务,应在条件成熟时促使人民币国际化,但并不是指人民币无需或无能国际化,而是指在条件未成熟时不应被当今流行的“金融自由化”思想所影响而过快推进进程。

二、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危机的发生,凸显了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严重缺陷。

美元本位制度下的储备货币缺乏适度性和稳定性,汇率不断浮动,宏观协调机制缺乏,造成新兴市场国家对储备资产的过度“恐惧性”需求,并且加剧了金融风险的扩散,导致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频发。

国际货币体系从金本位制发展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经历了一系列的改变,而次贷危机的发生,更让人们意识到改变现行的美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迫切性,因为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就是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赋予美元垄断优势,美元的发行不受约束,据美联储公布的数据,60%的美元在美国境外流通,这意味着美国发行了过多的美元,而发行的货币数量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各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都以美元为主,国际货币基金2001年3月31日发布的外汇储备季度报告指出,去年12月31日,美元在各会员国的外汇储备中占61.4%,和去年第三季结束时的61.3%几无变动。

在当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缓解国内经济状况的汇率调整压力会转嫁给其他国家,导致整个世界经济市场的动荡不安。

美国2008财年的财政赤字仅为4550亿美元亿美元左右,而到2009财年,飙升至1.42万亿美元,2010财年,美国联邦财政收入为2.162万亿美元,支出为3.456万亿美元,财政赤字为1.294万亿美元,赤字额比上一财年的1.416万亿美元下降8.6%。

图1美国2004—2010财年财政赤字

数据来源:

美联储网站www.federalreserve.gov/

美元的大幅贬值,不但会削弱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还意味着其他国家持有的以美元资产为主体的外汇储备的显著缩水。

因此,如何打破美元的垄断地位,使各个国家变被动为主动,已经成为讨论的热点。

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美元外汇储备高达3.04万亿美元,美元储备占外汇储备的67.7%,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的贬值倾向以及美国经济不明朗的前景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受到严重威胁,要想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条必经之路。

本轮金融危机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它为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打开了一个良好的时间窗口,减少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阻力。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全面融入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大国的必然趋势。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并不以货币发行国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它是一国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产物。

一种货币要实现国际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

首先,强大的经济实力。

一国的经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潜在使用状况,观察现有的国际货币格局可知,主要的世界货币都是国际经济体系中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的货币。

有关研究表明,一国的年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例每上升1%,该国货币在其他国家的储备货币中所占的比例会相应上升1.33%,货币国际化的历程也说明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实现货币国际化的一个基础条件。

其次,货币的可自由兑换和币值稳定。

货币国际化的突破口是货币的可自由兑换,一种货币只有实现可自由兑换才能从根本上推进贸易自由化,进而为一种货币发挥国际货币职能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另一方面,一国货币币值的相对稳定,能最大限度稳定该国的经济,避免名义汇率的过度波动,从而保证该国货币发挥价值贮藏手段的职能。

再次,一定的国际贸易规模。

一种货币能否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该种货币的需求,从而促进其成为国际化的货币。

一般而言,贸易使用规模与该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呈正相关,贸易规模越大,往往货币的国际化程度越高。

最后,充足的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否充足直接影响一国的内外经济是否稳定和平衡,进而推动或阻碍一国经济的发展。

一国货币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后,必须随时满足兑换外币的要求,如遇突发事件而导致外币兑换需求剧增,外汇储备不足必将无法满足货币兑换的需要,产生信用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另外,政治因素也是影响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强大的货币需要强大的政治实力来保障,一国广泛参与全球政治事务可以加快该国货币的对外渗透,促进该国投资、贸易和金融的国际化。

同时,政治长期稳定是一国货币实现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如果一国政局动荡不安,相应地引起经济因素的剧烈波动,严重威胁金融货币资产的安全,必然会对该国货币实现国际化产生阻碍作用。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超越国界而在国际间发挥记帐单位、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过程或状态。

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的经验表明,人民币国际化至少可以为我国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正面效应:

1.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为我国带来可观的国际铸币税收益。

“铸币税”是货币发行国通过发行货币所获得的发行成本与货币面值之间的差额,也称为“铸币利差”。

当一国货币在成为国际货币后,相当于在世界范围内征收国际铸币税,货币发行国通过发行纸币的方式就可以不需任何补偿地从国际上换取实际经济资源,从中攫取发行货币所产生的特定收益,这是一种变相负债的行为,也是国际货币发行国所享有的权利,它对国际资源的配置有相当的影响力。

目前在全球流通的美元现钞超过9000亿美元,大约三分之二在美国境外流通,这意味着美国征收的存量铸币税至少为6000亿美元。

美国平均每年能获得大约250亿美元的铸币税收益,二战以来累计收益在2万亿美元左右,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2.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一国货币如果能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流通支付储备手段,就说明此种货币具有高于其他货币的地位,也就意味着该国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综合实力。

美元、欧元等货币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强大经济实力和国际信用地位的体现。

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权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

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增加主动权,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3.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汇率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可降低国际贸易中的汇率风险,降低货币兑换的交易成本,促进成员国之间贸易量增长以及国民收入增加。

当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相当部分贸易结算可以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或者部分用人民币结算,会大大降低结算风险,扩大国际贸易。

4.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优化我国的外汇储备,规避外债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的部分清偿能力可以用人民币去实现,由于国际贸易结算中大量使用本国货币,减少了外汇需求,增强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的自主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应对贸易赤字、货币投机所需要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外汇储备,因此可以减少像美国金融危机此类的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增强金融稳定性。

同时原本用美元和日元等其他国家货币计价的外债可以由人民币来计价,通过人民币国际化主动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来规避因其他货币剧烈波动导致的风险。

总之,人民币国际化可以给我国带来种种收益,但与此同时,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将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如果对这些风险的防范控制不当,将可能阻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积极有效地防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是人民币国际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有:

1.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加国内经济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的难度。

人民币国际化后人民币就成为一种国际货币,流通于世界市场上,这就意味着我国的金融市场将置身于更大的风险中,人民币的汇率利率都会受到影响而波动频繁,同时也可能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和经济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在风险下稳定市场,保持经济增长,这就对我国的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可能遭遇货币替代和国际化的逆转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人民币不断被非居民选择并持有的过程,当某些条件变化导致非居民持有人放弃持有人民币而使用其他货币时,人民币就会被其他更加强势的货币所替代,导致人民币国际化发生逆转。

目前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使用及区域货币职能的发挥,虽有中国经济实力逐步强大和人民币币值长期稳定等因素的作用,但政府信用的注入也对人民币的强势地位起到了一定作用。

3.面临其他国际货币的挤压与排斥。

由于人民币国际化不可避免地会触动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必然会进行市场阻扰,欧元和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二十多年前,日本就提出了“旧元国际化”,但时至今日日元依然是美元的附庸,并未真正成为国际性货币。

1999年欧元产生后,欧元一度被认为将取代美元成为国际性主导货币,但这几年欧元的走势并不理想。

另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各新兴经济体各有主张,俄罗斯、巴西等努力为本国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日本借机拓展自己的空间,不会轻易对人民币国际化作出让步。

可以预见,人民币国际化将面临来自不同国家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将获得更大的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收益,

但随着人民币走向世界,中国国内的制度建设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收益和成本问题会不断显现,需要密切关注面临的危险。

人民币国际化是双刃剑,有利有弊,如果能控制节奏和加快国内金融制度建设,由此滋生的收益会远远大于的引发成本。

所以总体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大于弊,所以要尽可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意识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迫切性。

而我国在一些方面已经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已经具备了一些必要的条件:

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为人民币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信誉保障;我国经济持续不断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我国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充足的外汇储备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支撑条件;同时,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实际上,面对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大道上不断加快步伐。

2008年12月12日开始,我国央行相继与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韩国、白俄罗斯、马来西亚、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另外,在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了在上海、深圳等5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2009年初国务院决定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人民币国际地位和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同年3月底伦敦的G20会议前夕,央行行长周小川发文倡议建立超主权货币,改革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欲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中所处的地位。

由于金融危机使各国损失惨重,这一建议也受到国际社会密切关注,欧盟、俄罗斯、印度等也相继发出呼吁,要求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终结美元独霸的时代;2011年4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又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金额为7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这一系列的的事件表明中国政府已经悄然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表明金融危机下各国区域内各国货币合作意愿加强,反映了人民币在区域内的地位的逐步提升,也说明了人民币逐步称为区域核心货币的历史契机已经开始初步显现。

亚洲货币基金雏形初现、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以及不断扩大的货币互换规模也为人民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现实条件。

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障碍因素:

第一,利率和汇率还未完全实现市场化。

作为世界货币,欧元、美元和日元等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相对自由的汇率浮动制和利率市场化。

利率和汇率是货币的使用价格,必须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未完全开放,同时,央行在很大程度上仍控制着汇率的生成,由此形成的汇率并不是真正的市场价格。

第二,金融市场还不发达,金融监管还不健全。

我国金融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许多金融市场发展较为落后,仍处于初级阶段,如外汇市场极不发达,交易不够活跃等。

货币国际化很容易使该国成为国际投机家进攻的目标,增加金融风险,这就要求该国政府具备很强的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但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不完善,远不能达到要求。

第三,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还比较弱,在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领域的影响力不足。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虽优势明显,但经济实力还比较弱,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9748元,而在国际上,实现货币国际化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普遍已超过1万美元,同时,我国的基尼系数较高,贫富差距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010财年

图22001-2010年我国人均GOP(单位:

元)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遭遇经济之外的外部压力。

尽管中国经济的稳定与高速发展对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某些国家还是对中国的高速发展保持相当的警惕甚至忧虑,逐步走强的人民币因此很容易遭遇某种偏见甚至敌视。

人民币在其国际化征途中,必然受到在位国际货币的排挤。

人民币在长期中仍将处于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劣势地位,在位国际货币会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有约束作用。

五、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已经在境外流通,且境外流通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流通范围不仅限于口岸和边贸互试点,在外国境内也较广泛使用,人民币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的可兑换,资本项目管制也在放松。

在与中国贸易及其他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特区、新加坡、俄罗斯等,人民币已经是硬通货了,人民币在境外是受欢迎的资产。

一国货币若要成为国际货币,首先应成为区域内的贸易结算货币,其次应成为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货币,之后才能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完成国际化进程,2009年7月6日,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当日在上海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首批业务成功,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征程迈出坚实一步。

在当代,金融危机越是严重,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就越是有吸引力;亚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用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如马来西亚,它的中央银行的货币储备中就有约一亿元人民币;人民币在区域内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等,这些都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始,但这仅仅是初级阶段。

实现人民币的真正国际化,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就是要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使用范围和使用规模,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人民币将逐渐在贸易过程中被广泛接受,外商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将逐步增强。

第二就是要推进和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第三,就是要实现人民币的全球化,使人民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

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所具备的一些必要的条件和面临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障碍因素,要进行人民币国际化,可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完善金融市场。

人民币的国际化要求我国通过履行金融监管相关的国际性协议、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和加入并积极参与国际性金融组织等方式,使人民币监测体系从国内市场扩展到海外市场,以此防范金融风险,实现有效的金融监管,促进我国金融监管水平向国际化发展。

同时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和数量,大力发展金融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通过建立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之间合法、稳定、规范的资金流动渠道和市场准入条件,促进金融市场充分发挥其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提高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

2.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

要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在有条件的可兑换基础上再实现完全自由可兑换。

然后,根据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可以采取“先债权类工具,后股权类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先证券投资,再银行信贷;先发行市场管制,后交易市场;先长期资本流出入,再短期资本的流出入;先金融机构,再非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先境外筹资,再非居民境内筹资”的顺序,稳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

3.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建立市场利率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央行应通过贴现率、再贷款利率等政策工具影响债券收益率、银行存贷款利率和拆借市场利率,而不应该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在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银行存贷款利率和汇率的浮动区间,使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其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同时,创新更多规避外汇市场风险的金融工具,进一步发展外汇衍生工具市场,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保证外汇市场的平衡稳定发展。

4.增强经济实力,扩大人民币影响力。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应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逐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应坚持三步走:

首先,积极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投资和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推进人民币在港澳台和周边国家的流通,实现人民币周边化;再加强区域经济或货币合作组织中的双边或多边经济货币合作,实现人民币区域化,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其他亚洲国家的地位,使之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结论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蒙受了重大损失,也使人们看清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

不合理性,从而也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契机。

被寄予厚望成为“第

三极”的人民币,应抓住这个机会更快推进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会使中国获得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收益,可以为我国带来可观的国际铸币税收益,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降低汇率风险,优化我国的外汇储备,规避外债风险,然而,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会加大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加国内经济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的难度,也可能会使人民币遭遇货币替代和国际化的逆转风险,面临其他国际货币的排斥与挤压。

但鉴于人民币国际化滋生的收益会远远大于的引发成本,所以我国要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事实上,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在具体的操作上,我国应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完善金融市场,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和利率、汇率市场化,建立市场利率体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逐步扩大人民币影响力。

抓住国际货币体系面临重构的历史机遇,有所作为,创造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结合中国国情,选择两个“三步走”渐进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1]Mundell,R.A,TheInternationalFinancialSystemandOutlookforAsianCurrencyCollaboration[J],TheJournalofFinance,2002.

[2]陈雨露.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

美元的经验证据—兼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J].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