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7278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山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docx

山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

  研究院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

  第1题:

巴西对于()相当于()对于法语

  A.拉丁语巴黎

  B.葡萄牙语法国

  C.英语阿根廷

  D.西班牙语印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法国的官方语言是法语。

故选B。

  第2题: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动物不但具有独特的性格,而且性格相当复杂,它们性格的复杂性甚至能够与人类相媲美。

  B.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

  C.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D.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项搭配不当,主干为“生物入侵是指物种”,显然不对,可以把“生物入侵”改为“入侵生物”。

故本题答案为D。

  第3题: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①植物周期行为—②生理节律的奥秘。

虽然这些行为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如光照时间长短等,但植物学家一直认为生物钟是植物感知外界条件的决定因素。

要鉴定生物节律的生物钟基因,通常有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生理节律能否被检测到,二是需要找到这种生物节律的异步个体。

③植物光合作用节律用常规方法是难以检测的。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史蒂夫·凯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借助萤火虫的发光基因,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鉴定出第一个④植物生物钟基因。

对文段中画线的四个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概念相同,②包含①

  B.①③概念相同,①包含③

  C.①④两个概念不同

  D.③④两个概念等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①②中间是一个破折号,代表它们是同一概念范畴,②③都是关于“生命节律”的.两个概念属于同一个范畴,可见①②③概念属于相同范畴。

④是基因,和前三个概念不同,所以D项理解是错误的。

  第4题: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__________从2020年开始将先后——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示。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公布起用

  B.宣布启用

  C.公布启用

  D.宣布起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公布”指公开发表。

  “宣布”指宣扬,广为宣传,公之于众。

  “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

  “启用”指开始使用。

根据释义可知,第二个空格处应选择“启用”。

  “宣布”较“公布”有推广宣传之意,使更多的人知道。

故选B。

  第5题:

①堵塞交通②发生车祸③救助伤员、疏散车辆④医护、交警人员及时赶到⑤恢复交通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③④⑤①②

  D.③⑤①④②

  【解析】

  正确答案:

B第6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

  A.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地方实力派

  C.亲日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其中,顽固势力指的是蒋介石为代表的亲美派国民党和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

故选A。

  第7题:

积极错觉是指当自我由于消极的信息而使自尊心面临威胁时,用理想化的自我、不现实的乐观或夸大的可控性感知等作为缓冲器,来保护自己的自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积极错觉的是:

  A.某男生追求女生失败,认为对方是因为害羞不敢答应

  B.很多人觉得考试时间很紧张,可小林还觉得时间足够

  C.某人担心经理对自己印象差,每天提早到办公室上班

  D.某男考研究生屡次失败,但其坚信天道酬勤终获成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此题的方式项在各个选项当中未有体现,但是动机项“保护自尊”体现较为明显。

只有A项符合动机要求。

积极错觉在爱情和婚姻领域体现的较为显著。

  第8题:

东升西落:

太阳

  A.大雪:

冬天

  B.酸甜:

西瓜

  C.刻苦:

毕业生

  D.增长:

年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太阳一定是东升西落的,而冬天未必会下大雪,西瓜不是酸甜的,毕业生未必都是学习刻苦的,但年龄一定是逐年增长的。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9题: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正确的有()。

  A.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同时出现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B.金融深化必然促进经济发展

  C.长期稳健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深化,失控的金融深化会破坏经济发展

  D.金融深化会导致金融危机,破坏经济发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D。

金融深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的过度干预,例如放松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进而使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

A项金融深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出现的情况,并不是偶然现象。

A项错误。

  金融深化可能会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过度的金融深化会对经济发展起到反作用,甚至会破坏经济发展的成果。

B项错误,C项正确。

D项只是金融深化的一种结果,并不是必然现象。

  故选ABD。

  第10题:

教“果实”时。

教师不仅提供某一果实,还提供了颜色、大小、形状不同,可食与不可食,硬与软的各种果实。

这运用了心理学中所说的()。

  A.感知觉

  B.比较

  C.判断

  D.变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11题:

过多使用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寻求塑料袋的替代品。

纸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为首选。

然而,制作纸袋需要耗费木材,一旦舍弃塑料袋而选择纸袋,大量的树木将被砍伐。

而且生产一个纸袋所需的能量和产生的污染都要比塑料袋高得多。

另外,由于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这意味着运输过程中纸袋耗能更高。

这段文字意在表达()。

  A.纸袋相对于塑料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势

  B.要解决白色污染,必须另辟蹊径

  C.用纸袋代替塑料袋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D.纸袋与塑料袋各有优劣,难以抉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说的是用纸袋代替塑料袋存在很多问题,可行性不高。

  A项的说法不确切,文段只是列举了纸袋在制作成本、污染控制、运输成本方面相对于塑料袋并没有优势,这并不能得出“纸袋相对于塑料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势”的结论,排除。

B项说的是如何解决白色污染,不是文段的主旨,排除。

D项也不对,文段想说的是纸袋代替塑料袋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而不是说两者难以抉择,排除。

因此本题答案选C。

  第12题:

某图书公司召开工作总结创新大会,负责编辑部工作的小路说,图书出版过程中,用于文字校对的计算机程序越来越多了,这样就不必要求编辑和校对者熟练掌握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和培训中,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可以用其他重要的出版专业实务代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削弱小路的上述论证?

()”I.在图书出版过程中,使用计算机程序需要熟练掌握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Ⅱ.出版专业实务中已经包含了相关的基础出版知识。

Ⅲ.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是编辑和校对者所需要掌握的最基础知识,只有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才能使得图书质量得到保证。

  A.只有Ⅱ

  B.只有Ⅱ和Ⅲ

  C.只有I和Ⅲ

  D.工、Ⅱ和Ⅲ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题干结论是“编辑和校对者不需要熟练掌握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论据一是“用于文字校对的计算机程序越来越多了”,论据二是“用其他重要的出版专业实务代替基础知识”。

I如果为真,则可知论据一不成立;Ⅲ如果为真,则可知论据二不成立,因此I和Ⅲ能削弱小路的论证。

而Ⅱ支持了论据二,即加强了小路的论证,因此本题C项正确。

  第13题:

知识迁移的前提是()。

  A.已有的背景知识

  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情境的相似性

  D.对原理的运用程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已有的背景知识是知识迁移的前提。

  第14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是按照()来进行的。

  A.追求最大收入的动机

  B.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

  C.价格规律

  D.按劳分配原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是按照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来进行的,追求最大收入的动机会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第15题:

早上7点两组农民开始在麦田里收割麦子,其中甲组20人,乙组15人。

8点半,甲组分出10人捆麦子;10点,甲组将本组所有已割的麦子捆好后,全部帮乙组捆麦子;如果乙组农民一直在割麦子,什么时候乙组所有已割的麦子能够捆好?

(假设每个农民的工作效率相同)

  ()

  A.10:

45

  B.11:

00

  C.11:

15

  D.11:

3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工程问题。

采用赋值法,赋值每个农民割麦子的效率为1,由题意,甲组割麦子的总量为20×

  1.5+10×

  1.5=45,故每个农民捆麦子的效率为45÷

  1.5÷10=3;设从10点之后经过x小时,乙组的麦子全部捆好。

故乙组割麦子的总量为15×(3+x),捆麦子总量为20×3×x,二者应该相等,解得x=1(小时);故

  11:

00时麦子可以全部捆好(最后一步可以采用代入排除)。

  第16题:

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A.水和蛋白质

  B.核酸和蛋白质

  C.糖类和蛋白质

  D.旨类和蛋白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核酸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是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

故本题答案选B。

  第17题:

安定的住房,是尊严的前提,幸福的第一步。

城市如果要让生活更美化,就要从让每个人都住有所居开始。

但住房问题又是城市最大的挑战,“房荒是城市特有的问题”。

恩格斯1872年的名著《论住宅问题)就提出住房问题的根源是城市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人口在城市的高度集中,带来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从而产生住房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巨大反差。

住房短缺是一种典型的“城市病”。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住有所居是尊严的前提、幸福的基础

  B.住房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

  C.资源的集聚效应和稀缺效应是相伴而生的

  D.住房短缺是伴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城市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A项只是文段的引子,以此引出城市的住房问题,它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排除。

文段并未提及住房问题的解决,故排除B。

C项说的是“资源的集聚效应和稀缺效应”,未能与城市的住房问题相联系,过于笼统,排除。

本题答案选D。

  第18题:

看法是行动力的基础,目前金砖国家正在将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转化为更加充分的行动力。

在《三亚宣言》中,我们也看到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这种行动方案基本上可以认作是各国协调立场采取共同措施的前奏,而且协调的立场不光包括经济,也涉及政治、安全,并适当拓展到教育、文化交流。

这也意味着,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在差异化中寻求共同繁荣,是目前金砖国家最重要的任务

  B.金砖国家正在努力落实经济合作机制,拓展政治、安全等领域的立场协调

  C.金砖合作机制已成型

  D.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虽然并非政治集团,对于未来的跨区域合作,有很明显的示范效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A项,金砖国家最重要的任务在文段中未提及,排除;C项,文段中《三亚宣言》是各国协调立场采取共同措施的前奏,并不说明金砖合作机制已成型,属于过度引申;D项,脱离文段主旨。

B项主体与前文一致,内容衔接紧密,故选B。

  第19题:

2009年9月15日,武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具有武汉本土特色的医改方案正式出台,并同步推出全国首个普通市民看得懂的“市民版”方案。

  “市民版”方案中所提炼的“要让市民平时少得病,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四项承诺,是武汉此次医改的根本所在。

按照方案,本市3年医改目标为:

实现基本医保全面覆盖,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挤干药价水分,切实降低居民就医负担。

2009年,武汉市级财政已经安排12.93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医疗机构建设,为此次医改奠定基础。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强调实现医改目标的必要条件

  B.强调财政支持对实施医改的意义

  C.介绍武汉市医改方案的主要特色

  D.介绍武汉市医改方案及初步进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首先指出武汉市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接着分别介绍了该方案的根本所在(即四项承诺)和武汉市的3年医改目标,最后说明2009年武汉市财政支持为此次医改奠定基础。

综合起来,文段介绍的是武汉市医改方案及其初步进展。

  “实现医改目标的必要条件”、“医改方案的主要特色”文段均未提及。

B项不是文段的重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20题: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的基本战略是()。

  A.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C.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

  D.积极应对倾销和反倾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的基本战略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第21题:

  《春秋》是我国一部经典著作,下列关于这部著作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又称《麟经》,是儒家经典之一

  C.主要记载的是楚国的历史

  D.是“四书五经”中的“四书”之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

  《春秋》,又称《麟经》,是儒家经典之一。

B项说法正确。

  《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由此可知A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错误。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论语》

  《孟子》

  《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因此,《春秋》是“五经”之一,而非“四书”之一,D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故本题答案为AB。

  第22题:

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

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

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文学艺术活动是生活现实和作者自我表现的结合

  B.文学艺术活动的本质是反映客观现实

  C.文学艺术创作的首要过程是“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D.文学艺术形象的丰满取决于创作者的生活体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A项对应的原文是“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由此可见,作者强调的是文学艺术活动对生活现实的反映,丽非生活现实与作者自我表现的结合,A项的表述错误。

文中没有提及文学艺术活动的本质及文学艺术形象丰满的问题,

  B.D属无中生有,故本题答案为C。

  第23题:

20人乘飞机从甲市前往乙市,总费用为27000元。

每张机票的全价票单价为2000元,除全价票之外,该班飞机还有九折票和五折票两种选择。

每位旅客的机票总费用除机票价格之外,还包括170元的税费。

则购买九折票的乘客与购买全价票的乘客人数相比()

  A.两者一样多

  B.买九折票的多1人

  C.买全价票的多2人

  D.买九折票的多4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设买全价票、九折票和五折票的人数分别为

  x、y、z,x+y+z=20,2000x+2000×

  0.9y+2000×

  0.5z+170×20=27000,整理得,5x+4y=18,4y、18为偶数,则x为偶数,且

  x、y、z为正整数,解得x=2,y=2,即买全价票和九折票的人数一样多,A项正确,当选。

  第24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绝不动摇

  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绝不动摇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绝不动摇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第25题:

智力技能包括各种认知因素,其中()占据最主要地位。

  A.感知

  B.记忆

  C.想象

  D.抽象思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26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①以经济特区为中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②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③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④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

这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l979年,邓小平提出创建经济特区。

l990年,李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同意加快浦东开发的决定。

2000年,中共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20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

由此可知,这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

①③②④。

  第27题: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指()。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第28题:

正四面体的棱长增长10%,则表面积增加()

  A.21%

  B.15%

  C.44%

  D.40%00

  B.16:

30

  C.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29题:

日前到威海,曾去参观北洋海军故址。

漂亮的解说员流畅地背着台词,末尾又高声感慨__________,让人不禁庆幸生活在一个成功的改革时代,而晚清洋务运动的__________则令人扼腕叹息。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每况愈下愚蠢

  B.今非昔比愚钝

  C.今不如昔愚昧

  D.日新月异愚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由“感慨”和“一个成功的改革年代”,可以判断出只有“今非昔比”最符合题意,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日新月异’’指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故选B。

  第30题:

2,5,10,18,31,52,86,141,(),……

  A.175

  B.196

  C.230

  D.285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二级做差数列。

相邻两项做差得到:

3,5,8,13,21,34,55,是简单递推和数列,所以下一项为89,则括号里填89+141=230。

因此,本题答案为C。

  第31题: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要实现十五大确定的目标,必须要解决好的两大课题是()。

  A.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

  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C.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

  “从现在起到21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

”由此选出正确答案为C。

  第32题: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的年龄约在()

  A.11—15岁

  B.7—11岁

  C.2—7岁

  D.0一2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大致为婴儿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大致为上幼儿园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大致为上小学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大致为上中学阶段。

  (本。

由张恩凯提供)第33题:

强奸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是()。

  A.主体不同

  B.客体不同

  C.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D.目的不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强奸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界限。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强奸罪都表现为对女性的身心健康的侵犯,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但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强奸罪具有如下的区别:

  

(1)犯罪客体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客体是妇女的人格尊严和性自由的权利.而强奸罪的客体是强奸罪的客体不仅是女性的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还应当包括幼女的身心健康;

  

(2)犯罪对象不完全相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14周岁以上的女性,而强奸罪的犯罪对象不仅仅是14周岁以上的女性。

还可以是14周岁以下的幼女;

  (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对妇女实施性交以外的猥亵、侮辱行为.没有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强奸罪则是对妇女实施性交行为,即使由于行为人的自身的原因而致性交行为未能完成,也应认定为强奸(未遂)罪;

  (4)犯罪主体不完全相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年满16周岁的人(通常是男性),而强奸罪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的人(也通常为男性),

  (5)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观方面不是以奸淫为目的,而强奸罪的主观方面就是为了奸淫的目的。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第34题:

要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同时通过落实国家关于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开发的投入。

只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述文字阐述的主旨是()。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

  C.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

  D.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