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市兴马建设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7567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马鞍山市兴马建设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马鞍山市兴马建设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马鞍山市兴马建设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徽马鞍山市兴马建设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徽马鞍山市兴马建设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马鞍山市兴马建设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安徽马鞍山市兴马建设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马鞍山市兴马建设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马鞍山市兴马建设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安徽马鞍山市兴马建设

  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

  案

  第1题:

甲乙丙三人在2008年的年龄(周岁)之和为60,2010年甲是丙年龄的两倍,2011年乙是丙年龄的两倍,问甲是哪一年出生的()

  A.1988

  B.1986

  C.1984

  D.1982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设甲、乙、丙在2008年的岁数为

  X、Y、Z。

由题意有X+Y+Z=60,X+2=2(Z+2),Y+3=2(Z+3),解得X=24,则甲是在1984年出生的。

  第2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你们认真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办。

  ②强权者的贪欲是没有的,你这次满足了他,他下次会再来。

③在一些没有护堤常识的人看来,那细小的裂缝是的,报上去未免大惊小怪了。

  A.合计界限微不足道

  B.合计界线不足挂齿

  C.核计界线微不足道

  D.核计界限不足挂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合计”指商量,“核计”是财会类术语。

第一个空应填“合计”。

  “界限”一般用于抽象类的概念”,“界线”用于具体的概念,“贪欲”显然是抽象的概念,第二个空应填“界限”。

故选A。

  第3题:

互联网时代,我们经常能感受到批评的活跃,网络跟帖、论坛微博,或攻讦谩骂,或跟风指责,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缺乏理性的分析。

批评理应承担社会责任,但这种批评应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有益于问题的解决。

真正的批评从来都是理性的.批评的力量即源自其中蕴藏的理性。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

在某种意义上,理性批评昭示的是一个民族的稳健成长,哪怕只有一点,也足以闪耀出它的光泽。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网络的特征使得理性的声音被遮蔽

  B.情绪化的网络批评无助于问题解决

  C.理性应成为批评者的一种价值坚守

  D.理性批评是一个民族稳健成长的标志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由网络批评的情绪化缺陷入手,意在强调“理性”对批评价值发挥的重要性。

A项未提到批评.B项未提到“理性”,均可排除。

D项与末旬“在某种意义上,理性批评昭示的是一个民族的稳健成长”不符,排除。

本题答案为C。

  第4题:

精神与物质,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两翼,此起而彼伏,相辅而相生,这也是自然界的平衡规律。

物质产品极大丰裕之时,人们对文化和精神的要求恰恰也就少了。

反之,民族危亡,国难当头,《黄河》之声震天响起!

特大地震,轰然袭来,泪光中的诗篇和歌吟,让多少人心潮澎湃,挺起脊梁擦干眼泪!

经济萧条不振.恰恰需要给人以文化的心灵鸡汤!

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

  A.经济环境的坎坷与挫折,正好为文化产品提供了难得的创作素材

  B.人类生活中,物质产品越丰富,精神需要恰恰会越少

  C.往往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时候,总会有经典文化作品产生

  D.社会危难之时,人们更需要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的安抚与激励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首先阐述了物质与精神此起彼伏、相辅相生的关系,然后以特大地震中文化艺术作品在鼓舞和安抚人们心灵上的巨大作用为例,说明经济萧条不振的情况下更需要这些精神作品在心灵上给人以慰藉和激励。

D项当选。

  第5题:

当一只鱼鹰捕捉到一条白鲢、一条草鱼或一条鲤鱼而飞离水面时,往往会有许多鱼鹰几乎同时跟着飞聚到这一水面捕食。

但是,当一只鱼鹰捕捉到的是一条鲶鱼时。

这种情况却很少出现。

以下哪项如果正确,最能合理地解释上述现象?

  A.草鱼或鲤鱼比鲶鱼更符合鱼鹰的口味

  B.在鱼鹰捕食的水域中,白鲢、草鱼和鲤鱼比较多见.而鲶鱼比较少见

  C.白鲢、草鱼或鲤鱼经常成群出现,而鲶鱼则没有这种习性

  D.白鲢、草鱼和鲤鱼比鲶鱼较易被鱼鹰捕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如果白鲢、草鱼或鲤鱼经常成群出现,而鲶鱼则没有这种习性,那么当一只鱼鹰捕捉到的是一条鲶鱼时,其他鱼鹰如果跟着飞聚到这一水域就没有别的鱼可捕了,C项能很好地解释此现象。

其他选项均不能解释题干。

第6题:

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这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

  B.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

  C.现代自然科学。

研究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

  D.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与关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文段末句“这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是对前文的总结,分析此句中的“这”所指代的内容即可抓住文段主旨。

根据就近原则,此句中“这”指代的是前一个句子,即“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结合文段最后的总结句,本文的主旨就是“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因此本题答案为B。

  第7题:

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罗杰斯

  C.布鲁纳

  D.弗洛伊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

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第8题:

戏剧不仅善于在对话中不知不觉地展开故事,在对话中__________地刻画人物,而且善于在对话中悄悄地__________矛盾与处理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栩栩如生暴露

  B.无声无息设置

  C.不露声色展现

  D.悄然无声制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栩栩如生: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无声无息:

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不露声色:

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悄然无声:

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B.D两项强调的都是“无声”,与前文的“对话”矛盾,排除。

  “栩栩如生”可用来形容被刻画的人物.却不能形容“刻画人物”这个动作。

且“悄悄地暴露矛盾”也搭配不当,排除A。

  “不露声色”与前文“不知不觉”相对应。

  “展现”也符合句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9题:

舌尖现象: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常会遇见的体验是所谓的“舌尖现象”,这是一种“几乎就有了”的感受,答案就在嘴边,我们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却没有办法把它说出口,或加以具体的描述。

这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现象属于“舌尖现象”的是()。

  A.小欣做了一份非常漂亮的策划方案纸稿,却在展示时没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方案中的精华部分。

最后还是同事帮忙才得以过关

  B.老林在逛街时遇到多年前的同学,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印象模糊,导致他怎么也叫不出该同学的名字

  C.小轩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GRE考试,突击强记英语词汇,但早晨刚记忆的200个词汇,到了晚上就忘记大半

  D.小茜参加数学竞赛时,有道很熟悉的大题,记得老师辅导时讲过,但就是想不起来怎么做,交了卷刚出考场,就回忆起老师讲过的解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舌尖现象”的定义要点:

①答案就在嘴边,能够清晰地感觉到;②无法说出口或加以具体的描述;③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

A项不符合③,B项不符合①和③;C项不符合①和②。

D项符合定义要点,故答案选D。

  第10题:

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

  A.基本过程

  B.全部过程

  C.主要过程

  D.系统程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测验是测量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

  第11题:

正四面体的棱长增长10%,则表面积增加()

  A.21%

  B.15%

  C.44%

  D.4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2题: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

  A.决定性因素

  B.辅助因素

  C.影响因素

  D.引导性因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第13题:

类比推理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属性相似或相同的关系,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的属性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逻辑方法。

以下推理过程没有应用类比推理的一项是()。

  A.由“敲击木桶可以大致判断桶内的酒量”推断出“叩击胸腔可以大致判断胸腔积液的量”

  B.由“氯霉素可以影响幼龄小白鼠的骨骼发育”推断出“氯霉素可以影响幼儿的骨骼发育”

  C.由“从这个病人的痰中发现了癌细胞”推断出“这个病人患了肺癌”

  D.由“颜色鲜艳的蘑菇一般具有毒性”推断出“颜色鲜艳的蛇一般具有毒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项属于因果推理。

  第14题:

如果李生喜欢表演,那么他报考戏剧学院,如果他不喜欢表演,那么他可以成为戏剧理论家。

如果他不报考戏剧学院,那么不能成为戏剧理论家。

由此可推出李生()。

  A.不喜欢表演

  B.成为戏剧理论家

  C.不报考戏剧学院

  D.报考戏剧学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中断定了三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根据第三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可得:

如果他能成为戏剧理论家,那么他报考戏剧学院。

  再与题干第二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进行假言连锁推理,可得:

如果他不喜欢表演,那么他报考戏剧学院。

其与第一句构成二难推理,无论他是否喜欢表演,都会报考戏剧学院,D项正确。

  第15题:

从目前销售情况来看,全球一个季度可卖出iPad约400万台,接近同期笔记本电脑全球销量的1/10。

美国分析师估算,iPad上市以来已为苹果公司赚得数十亿美元进账,而由于Windows设备市场份额缩减,所以微软市值损失了500亿美元。

更可怕的是,iPad孤军奋战的日子就要过去,谷歌、三星、黑莓和微软等几乎所有IT巨鳄们,都排着队准备推出平板电脑。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iPad已经成为苹果公司的重要利润源

  B.目前全球笔记本电脑销量仍高于iPad

  C.平板电脑将对笔记本电脑构成重大威胁

  D.销量的背后体现科技之间的激烈竞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主要讲的是随着平板电脑iPad的热销和Windows设备市场份额的缩减,微软市值受到了很大影响,而更可怕的是,谷歌、三星、黑莓和微软等几乎所有IT巨鳄们,都准备推出平板电脑。

由此可知,平板电脑将对笔记本电脑构成重大威胁,故答案选C。

  第16题:

通过观察、对话等手段获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个别学生进行评价,这是()。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17题:

国际捕鲸委员会1986年通过了《全球禁止捕鲸公约》,严格禁止商业捕鲸。

  2020年,该委员会大会通过了一项支持恢复商业捕鲸的议案,但由于推翻1986年的商业捕鲸禁令需要得到委员会75%以上成员的支持,因此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恢复商业捕鲸的议案已经获得通过

  B.商业捕鲸禁令目前已经解除

  C.商业捕鲸目前仍被严格禁止

  D.商业捕鲸禁令目前依然有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根据“2020年,该委员会大会通过了一项支持恢复商业捕鲸的议案”说明了商业捕鲸的看法有所松动,而“由于推翻1986年的商业捕鲸禁令需要得到委员会75%以上成员的支持”,说明了该议案尚未实施,因此横线处当填的是“商业捕鲸禁令目前依然有效”。

故选D。

第18题:

此类文字所写的虽然同是“路上的风景”,但实际上,却是__________昭示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理念,其问率真的冲动和激情的渲染,可以__________阅读者的心灵。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用来抚慰

  B.清楚慰藉

  C.借以直抵

  D.有助吸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吸引心灵”搭配不当,排除D项。

由“虽然……却”、“实际上”可知,文字上所写的“路上的风景”只是一种手段,其实质是“昭示……”,B项的“清楚”体现不出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故排除。

与“率真的冲动和激情的渲染”相对应,“直抵心灵”所含的直接意味恰与句意相符.故本题答案为C。

  第19题:

哄堂大笑对于()相当于()对于紧张

  A.高兴热火朝天

  B.相声语无伦次

  C.声音废寝忘食

  D.房间高朋满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A项,哄堂大笑表现了高兴的心情,但是热火朝天表现的不是紧张的情绪。

B项,相声让人哄堂大笑,紧张使人语无伦次。

C项,哄堂大笑一定会发出声音,废寝忘食则与紧张没有必然的关系。

哄堂大笑未必发生在房间里,高朋满座也许会令人紧张,逻辑联系不紧密。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20题:

镇政府主动公开一胎生育证发放情况的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信息属于镇政府重点公开的信息

  B.镇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的信息公告栏公开该信息

  C.在无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镇政府应当在该信息形成之日起3个月内予以公开

  D.镇政府应当及时向公共图书馆提供该信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8条规定,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故本题答案选C。

  第21题:

12,19,29,47,78,127,()

  A.199

  B.235

  C.145

  D.239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两次做差后得到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所填数字为199。

  第22题:

在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和艺术潮流中,丧失民族特性的艺术家和作品都会成为外来艺术的附庸和追随者。

这不但使民族文化处于被改造的弱势地位,还会让艺术家丧失民族自信心,这样的创作无疑也是缺乏活力的。

近些年,当代绘画的活跃和繁荣,不仅仅得益于艺术家日益扩大的视野和活跃的创作思想,更得益于中国艺术家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挖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艺术创作离不开民族特性

  B.艺术家应该保持民族自信心

  C.绘画的繁荣得益于本土文化元素的挖掘

  D.民族文化对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主题词秒杀法。

从结构上分析,文段属于总分结构,文段首句指出民族特性对于艺术家和作品的重要性,之后从丧失民族特性的消极影响以及绘画活跃繁荣的原因等角度证明了这样的一个观点。

  第23题:

经常参加拳击运动的人通常比不参加的人身体更加健康,因此,参加运动有助于增进健康。

以下()项如果为真,最能构成对上述结论的质疑。

  A.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能参加拳击运动

  B.拳击运动能够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增加人的敏锐度

  C.每年都有少数人在拳击运动中因意外事故而受伤

  D.男子比女子更喜爱拳击运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结论:

参加拳击运动能增进健康。

论据:

参加比不参加的人健康。

A项说明参加拳击的人本来身体就更好,并不是参加拳击的结果,质疑了结论。

BD与论题无关。

C中“少数人”受伤的质疑力度没有A强。

  第24题:

相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收文办理增加了()环节。

  A.承办

  B.拟办

  C.批办

  D.承办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收文办理新增加了“承办”和“传阅”环节。

故选A。

  第25题:

英格兰有一童谣《起风了,小猫饿死了》:

起风了,风把窗帘掀起来了。

窗帘拍倒了花瓶,花瓶的水洒到地板上了。

地板湿了,老婆婆滑倒了。

她撞坏了椅子。

木匠来修椅子了。

木匠砍倒了一棵树,大树把面包师的房子砸坏了。

面包师搬家了,老鼠没东西吃了。

老鼠不来了—小猫饿死了。

下列选项中,对这首童谣的意思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揭示了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B.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直接的联系

  C.夸张地描述人类社会的“多米诺现象”

  D.提醒人们要注意身边的任何一件事物的变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这首童谣强调的是一种连锁反应,并非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存在因果联系,所以排除A项。

B项本身表述错误。

题干中并没有强调“要注意身边的任何一件事物的变化”,所以排除D项。

  “多米诺骨牌”是西方的一种游戏:

将若干长方形的骨牌竖着排成一行,只要碰倒第一枚骨牌,其余的骨牌就会接二连三的倒下去。

人们将这种连续反应的现象称为“多米诺现象”。

题干较为夸张地描述了人类社会的连锁现象,所以选C。

  第26题:

驾驶执照属于()。

  A.一般许可

  B.特殊许可

  C.独立许可

  D.附文件许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C。

一般许可,是指只要符合法定的条件,就可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对申请人并无特殊限制的许可。

如驾驶许可、营业许可等。

特殊许可,是指除符合一般条件外,还对申请人予以特别限制的许可。

如持枪许可、烟草专卖许可等。

  另外,按照许可书面文件形式可划分为:

独立证书许可和附文件的许可。

独立证书许可是指单独的许可证便足以表明持有人被许可的活动范围、方式、时间等,无需其他文件加以补充说明的行政许可;附文件的许可,指必须附加文件予以说明被许可的活动内容、范围、方式、时间等的行政许可。

例如商标许可证还要附商标设计图样。

从以上分析可知驾驶执照属于一般许可和独立许可。

故选AC。

  第27题:

领导人下台只是欧债危机的一个后果,并非医治危机的良药。

欧洲依然在艰难__________,并试图寻求外界的援助,但是大西洋对岸的美国盟友已经__________,唯一有实力施以援手的是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挣扎形影相吊

  B.踯躅焦头烂额

  C.突围自顾不暇

  D.徘徊分身乏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先看第一空,“踯躅”、“徘徊”都指拿不定主意,不敢往前,在原地犹豫。

欧洲大陆面对金融危机,是急于摆脱,不可能犹豫不前。

故排除

  B.D。

  “形影相吊”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自顾不暇”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前者强调“孤单”,后者强调“没有力量照顾别人”。

根据“外界的援助”、“盟友”、“施以援手”等词可知,这里填入“自顾不暇”更契合文意。

正确答案为C。

  第28题:

1,-5,13,-29,()

  A.-61

  B.-39

  C.39

  D.61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题干中的数字为正负数交替出现,因此,括号中所填数字应为正数。

又由5=2×1+3,13=2×5+3,29=2×13+3,因此未知数为2×29+3=61。

  第29题:

邮局对于()相当于()对于网购

  A.快递:

网店

  B.邮政:

网银

  C.电子邮件:

百货商场

  D.驿站:

网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邮局对于()相当于()对于网购本题考查对应关系。

使用电子邮件可以代替去邮局发信,网购可以代替百货商场购物。

  第30题:

黄山市三区四县历史上建制最早的县是()。

  A.休宁祁门

  B.歙县黟县

  C.歙县休宁

  D.黟县祁门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31题:

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可形成

  A.白腻苔

  B.积粉苔

  C.黄腻苔

  D.腐苔

  E、黏腻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第32题:

以下中国历史上著名历史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序,完全正确的是()。

  A.牧野之战——长平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B.黄巾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李自成起义

  C.诸葛亮七擒孟获——陈汤平定匈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和下西洋

  D.安史之乱——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土木堡之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牧野之战发生于商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长平之战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62年);赤壁之战发生于三国时期(公元208年);淝水之战发生于南北朝时期(公元383年左右)。

故正确答案为A。

  第33题:

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

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

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属于正当防卫

  B.属于紧急避险

  C.构成抢夺罪

  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合法利益。

关于权衡权益的大小,一般来说,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利,人身权利中的生命权重于其他人身权利。

本题中,甲的生命权重于丙的财产权以及身体权,属于紧急避险。

故选B。

第34题:

国务院某部委出台一部行政规章,规定对某种行政违法行为不仅要处罚该单位,还要给予直接责任人罚款的处罚。

但有关规定这一违法行为处罚的行政法规并没有规定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该部门规章合法,因为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规章有权设定一定数额的罚款

  B.该部门规章违法,因为超过了上位阶的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行政处罚范围

  C.该部门规章违法,因为行政规章不能规定既处罚单位又处罚个人

  D.该部门规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处罚直接责任人的规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它不能超越上位法所确立的幅度与范围。

该部门规章超越了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行政处罚范围,是违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