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7570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及答案.docx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

  真题及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我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商联不属于民主党派

  B.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

  C.无党派人士是指既不参加中国共产党也不参加民主党派的普通群众

  D.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而非普通群众。

故答案为C。

  第2题:

回答生命终极意义的是哲学,而艺术所要表现的是人们追问和坚守终极意义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艺术最动人之处,不是揭晓生命终极意义,不是追问的结果,而是追问的过程,是追问过程中的焦虑、冲动、顿悟。

人对生存终极意义的追问是痛苦的,那痛苦源于终极问题的纠缠,所以这个过程是一种心灵挣扎的过程,是一种经历炼狱的过程,是人对物质和欲望世界摆脱和超越的过程。

伟大的艺术就是让我们经历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犹如朝圣者,全身心地投入,一步一匍匐,从远方来,到远方去,完成一次净化和洗礼。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艺术体现了人对生命终极意义追问的过程

  B.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恰是艺术的最动人之处

  C.艺术的本质是追寻哲学问题答案的过程体验

  D.艺术用来稀释人对生命意义追问过程中的痛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的首句即为主旨句,指出“艺术所要表现的是人们追问和坚守终极意义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主旨句之后的内容则指出,艺术的动人之处和它的意义所在也正是对生命终极意义追问过程的体现。

由此可知,A项所述为文段的主旨概括。

  B是对文段片面的理解。

C项偷换概念,文段只是说“回答生命终极意义的是哲学”。

D项所述无中生有。

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3题:

某先生每天早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如下,醒来后立即在煤气灶上烧水(10分钟即开),打开煤气灶后就开始穿衣服(5分钟即完),然后出门去取牛奶(来回共5分钟),回来后就烧牛奶(10分钟即开),同时开始洗漱(5分钟即毕),最后是喝奶(5分钟喝完)。

  又知道,他家中只有一个灶头(热源),他又必须在7点40分离开家,否则将迟到。

如果我们忽略像打开煤气灶等其他占用时间极少的工作,你同意下列哪种观点?

  A.该先生上班前有抽一支香烟(5分钟抽完)的习惯,如果他7点15分醒来并起床,他就没有时间抽香烟了

  B.如果前一天已经取来牛奶,则该先生就可以晚起来5发钟,上班仍不会迟到

  C.如果前一天已经烧好水,则该先生就可以晚起来10分钟,上班仍不会迟到

  D.只要他每天7点15分起来,他不但有时间抽香烟(5分钟抽完),而且上班也不会迟到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分析推理题。

烧水与穿衣服后取牛奶可以同时进行,一共需要10分钟,而烧牛奶与洗漱可以同时进行,需要10分钟,喝奶需要5分钟,故从醒来到出门至少需要25分钟。

如果7点15分醒来并起床,在烧牛奶时仍有5分钟时间抽香烟,A项错误而D项正确;取牛奶可与烧水同时进行,前一天取好牛奶或者烧好水都不会节省时间,

  B.C两项错误。

故答案选D。

  第4题:

含格列本脲成分的中成药使用注意事项是

  A.磺胺过敏者禁用

  B.白细胞减少患者禁用

  C.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D.高热及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E、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慎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E。

  第5题:

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关系密切,二者相辅相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兴趣为基础,为__________;阅读兴趣又在良好阅读习惯的长期__________下,不断强化,得以巩固。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标推动

  B.核心影响

  C.动力引导

  D.源泉培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常识可知,阅读兴趣不是阅读习惯的目标、核心、源泉,而是动力。

  第6题:

某电器工作功耗为370瓦,待机状态下功耗为37瓦。

该电器周一从9︰30到17︰00处于工作状态,其余时间断电。

周二从9︰00到24︰00处于待机状态,其余时间断电。

问其周一的耗电量是周二的多少倍()

  A.10

  B.6

  C.8

  D.5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7题:

我相信,骄傲是和才能成正比的。

但是,正如大才__________,小才华而不实一样,大骄傲往往谦逊平和,只有小骄傲才露出一副__________的傲慢脸相。

有巨大优越感的人,必定也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__________。

依次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傲然睥睨目空一切胸襟

  B.卓尔不群旁若无人情怀

  C.朴实无华不可一世胸怀

  D.桀骜不驯妄自菲薄素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句意可知,第一空需要填入与“华而不实”意思相反的成语,符合条件的只有C项。

故选C。

  第8题:

老张7月份出差回来后,将办公室的日历连续翻了10张,这些日历的日期之和为265。

老张几号上班()

  A.20

  B.4

  C.2

  D.1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日历的日期之和为265,是连续的10个自然数之和,则中位数为

  26.5,所以最中间的两个数应该是26和27。

由此可知老张最后翻过的日期为7月的31号,所以老张是8月1号上班。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

  第9题:

对当前学校教育不足的反思,让家长们的目光__________地转向了传统德育。

但传统德育自身有着一整套方法,不能__________,应全面了解和运用,才能起到实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假思索以偏概全

  B.不谋而合穿凿附会

  C.不约而同断章取义

  D.义无反顾望文生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从“家长们”可以知道是很多家长,因此用“不约而同”更符合文意,而且“断章取义”也与“全面”对应。

故选C。

  第10题:

现在有一种看法.好像课改就是要完全摒弃应试教育,就是要改变高考中考带来的一切负面影响.就是和考试对着干。

这种看法与态度是不符合实际,也无济于事的。

  课改和高考应“相生相克”。

  “相生”就是共存,“相克”就是互相有矛盾,又互相促进改革。

老师要帮助学生学得好.学得活。

考得好,这无可非议。

有水平的老师都是懂得平衡,懂得相生相克的。

他们既能让学生考试考得好,又不让学生学得那么死板,不至于陷入题海战术。

这段话意在表明:

  A.完全摒弃应试教育的课改是不符合实际的

  B.有水平的老师都懂得课改和应试教育的平衡

  C.课改必须是在高考框架下进行的课程改革

  D.课改和应试教育应共同改进,达到平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首先提出一种课改与高考完全对立的看法,然后给出对这种看法的评价,接下来分析了对待课改和高考应有的正确理解.即二者应该是“相生相克”,最后从老师的层面指出到底何谓“相生相克”。

文段的中心句就是课改和高考应“相生相克”,与之符合的为D项。

本题答案为D。

  第11题:

下列可以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是()。

  A.将水泥路面改为柏油路面

  B.铺设人行道时使用透水砖

  C.兴建人行天桥

  D.拓宽城市道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影响城市内涝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降雨,特别是强降雨;二是地形地貌,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区容易形成内涝,这也是立交桥、地下通道等容易出现大量积水的原因;三是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

另外,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等渗透性不好,也容易造成积水。

采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可增加透水层,缓解城市内涝。

故选B。

  第12题:

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

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

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

它们什么都于,就差看电视了。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蚂蚁的群居生活

  B.人类的社会行为几乎跟蚂蚁一模一样

  C.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

  D.蚂蚁的社会行为虽然与人类有某种相似性,但这两者是不能互为比照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的中心是“蚂蚁的确太像人了”。

然后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

在这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蚂蚁,表达了一个很鲜明的观点:

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因此C项正确。

文段虽看似在描述蚂蚁,但其意在表明人类。

  第13题:

时下“大师”__________,明星闪耀,却__________,真假难辨。

有的靠假造学历,伪造历史,抄袭剽窃和自我炒作,混迹文坛;有的以“大师”、“泰斗”自居,靠蛮横扯旗称霸。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泛滥、鱼龙混杂

  B.式微、良莠不齐

  C.辈出、参差不齐

  D.匮乏、鱼目混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由句意可知,现今这么多的“大师”中,固然有真正的有才学者,但更多的是滥竽充数之辈。

  “大师”是不少的,缺的是真正的大师。

故可排除“匮乏”。

式微:

泛指事物的衰落,用在“大师”后不合适。

排除B。

  “泛滥”偏贬义,感情色彩更符合句意,并且由“真假难辨”可知,第二空填“鱼龙混杂”也合适。

因此本题答案为A。

  第14题: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体现在()。

  A.公正性

  B.客观性

  C.计划性

  D.可比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C,D。

  第15题:

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陕西等地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些西汉时期的“纸张”:

在西安发现了灞桥纸,即西汉早期墓葬中的一片麻类纤维制成的残纸、中颜纸;1978年陕西发掘出的一处铜器窖藏中,出土了铜器、麻布、麻纸……根据这些考古发明,有学者认为,在东汉之前的西汉就已经发明了纸。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蔡伦并非“纸神”

  B.蔡伦造纸术存在争议

  C.陕西发现西汉时期纸张

  D.考古探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A项表达不准确,即便造纸术不是蔡伦发明的,也不能抹去他的重大成就;C项表达不准确,文中说的是“陕西等地”,C项缩小了范围;D项不具体,故选B。

  第16题:

下列犯罪中,应当认为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是()。

  A.甲乘坐外国轮船从中国港口出发,当行至公海时实施犯罪

  B.乙乘坐外国轮船前往中国,在公海上失手致中国公民落水身亡

  C.丙乘坐外国轮船前往中国,在公海上与同行的旅客斗殴致其重伤,该旅客进入中国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D.丁在其本国境内打猎,致正在该国旅游的中国公民死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刑法》第6条规定: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A项和B项的犯罪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公海上,不属于我国领域内。

  C项犯罪的结果在我国领域内,符合题意。

D选项行为和结果发生在丁所在的国境内,不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

因此本题答案为C。

  第17题:

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影响是()。

  A.遗传病连代传递

  B.产生交叉遗传

  C.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出现返祖现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人群中每个人约携带5-6种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在随机婚配(非近亲婚配)时,由于夫妇两人无血缘关系,相同的基因很少,他们所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不同,因而不易形成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体(患者)。

而在近亲结婚时,丈妇两人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容易在子代相遇,而使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

  第18题:

此次奥运会开幕式是中国在30年面向世界的变革之后,物质财富、动员能力和价值体系的特殊__________,是传统中国在思想上的一声__________,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充满活力的中国的成年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结晶、回响、宣示

  B.结体、回响、宣布

  C.结体、长鸣、宣布

  D.结晶、长鸣、宣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结体”又称“结字”,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不合语境,排除

  B.C两项。

  “回响”有回声、反响之意,与前文所表达的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展现呼应。

故A为正确答案。

  第19题:

在许多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大人就会翻开一本书,涂一点蜂蜜在上面,叫小孩子去舔,其用意:

读书是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显而易见快乐

  B.毋庸置疑幸福

  C.不言自明纯真

  D.不言而喻甜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句中是用蜂蜜的“甜”与读书的“甜蜜”相类比,且前后呼应。

  “快乐”、“幸福”虽然也能用来形容读书,但未能与句中的涂蜂蜜的做法相联系。

  “纯真”可以用来形容小孩,但不能用来形容读书。

故本题选D最为恰当。

  第20题:

公众参与的价值在于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公众的环境健康是最重要的,任何一个新项目,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__________它的环境影响就,__________那么,大量的环境隐患一旦爆发,将很难收拾。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考虑仓促开展

  B.避免心存侥幸

  C.思考避重就轻

  D.论证轻率上马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分析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如果我们对一个新项目的环境影响还不了解,就马上开始实施,这样以后环境隐患爆发将很难收拾。

B项的“心存侥幸”和C项的“避重就轻”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考虑,,是指思考问题,以便做出决定。

  而“论证”则是用论据证明论题的正确性,说明已有定论。

比“考虑,,更深一层.用在这里更恰当。

故选D。

  第21题: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更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

  A.系统性

  B.预见性

  C.结构性

  D.实效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22题:

下列有关物理学名词“夸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夸克是组成质子、中子以及世间万物的基本粒子

  B.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

  C.质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

  D.所有的中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反中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

故C选项表述正好与正确说法相反。

  第23题:

你不会“一无是处”。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潜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看似_________的生命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悄然无声

  B.平淡无奇

  C.朴实无华

  D.奥妙无穷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天赋,文中将“天赋”看成是“埋藏的金矿”,与之相对的应是“平淡无奇”。

故选B。

  第24题:

汉朝时统称西域的地方是指()。

  A.西安和安阳以西

  B.甘肃和甘肃以西

  C.新疆和新疆以西

  D.内蒙古和内蒙古以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西汉时期,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今甘肃敦煌西)以西,葱岭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即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辖地。

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细亚、罗马帝国等地,包括今阿富汗、伊朗、乌兹别克,至地中海沿岸一带。

故选Bo第25题:

某中学要设立一心理咨询室。

对于求咨者和咨询者位置关系的设立,你认为存在错误的是一()。

  A.心理咨询的位置关系以面对面坐法最常见

  B.面对面的坐法可能会加重初次求咨者的心理负担

  C.并排坐可减少求咨者的紧张不安,但这场景常是关系亲密的象征,对内向、拘谨或异性青少年应该避免

  D.较理想的位置关系是求咨者坐在咨询者的右侧位置

  E、求咨者和咨询者之间宜放置一小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26题:

过去人们认为哲学的最高任务就是把客观存在当作独立于作为主体的人以外的东西,通过人的认识,掌握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以征服客体、利用客体,达到“主客的对立统一”。

哲学于是被界定为追求普遍规律或“最”普遍规律的学问。

哲学需要讲普遍规律,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人之一生,在找到了事物的最普遍规律以后,还有一个如何对待最普遍规律的问题,那就是人生态度问题,亦即人生的境界问题,这才是哲学应当探索的最高任务。

所以哲学的含义应该超越旧有的界定。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哲学要对人生各种活动做理性的、深层的反思

  B.哲学应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

  C.哲学反思的对象是人生,其本质不可与人生分离

  D.哲学的含义应体现对人生态度的关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作者在肯定“哲学需要讲普遍规律”的前提下,指出哲学应当把探索人生的境界当作最高任务,再进一步得出结论——“哲学的含义应该超越旧有的界定”,也即哲学当为提高人生境界之学。

故B为正确答案。

  第27题: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我国石窟分布广泛,反映了我国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

下列石窟中按开凿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莫高窟②龙门石窟③麦积山石窟④云冈石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麦积山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云岗石窟始建于公元453年(北魏兴安二年),由当时盼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

大部完成予公元495年,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迂都洛阳(公元494年)之际,它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

故本题答案为B。

  第28题:

在人们的认识领域里,心理学总是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认为心理学__________,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

实际上,心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心理学__________在生活的表象之下,支配着人们的行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深不可测隐藏

  B.夸大其词蕴含

  C.变幻莫测躲藏

  D.高不可攀掩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深不可测”意为深得无法测量,形容极深。

  “夸大其词”指不尊重事实,把话说过了头。

  “变幻莫测”变化多端,令人无法捉摸。

  “高不可攀”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由“心理学总是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可知,应选“深不可测”。

故选A。

  第29题:

天平对于()相当于()对于神圣

  A.称量耶稣

  B.公平十字架

  C.克教堂

  D.计量忏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代入选项比较可知,B项的词与题干的词组成的词组存在象征关系,即天平象征公平,十字架象征神圣。

故选B。

  第30题:

在良好的政治中,公共权力必须受到制约。

制约公共权力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性制约;另一类是软制约,也就是道德对权力的制约。

制约权力不仅要健全制度,使权力的制约具有刚性;还要发挥官德的作用,让良心制约权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道德对权力的制约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

  B.建立健全制度是对公共权力软制约的有效手段

  C.良好的政治是由有良心官员来创造的

  D.领导干部道德修养不容忽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虽强调道德对权力的制约作用,但并没说道德是“基础”,A项排除;制度建设是刚性制约,B项观点错误;C项无中生有,可排除;第

  二、三句综合表明:

领导干部道德修养不容忽视。

故选D。

  第31题:

某县A选区在举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时,应参加选举的登记选民为2500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选民为12350人。

该选区3位候选人黄某、朱某和王某最后实际获得选票依次为6250票、3500票、2600票。

依照我国选举法的规定,()能当选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A.黄某

  B.朱某

  C.王某

  D.三人均不得当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选举法》第41条规定:

  “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

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25000选民最少要有12500人参加选举方能有效。

本题参加选举的人数不足全体选民的一半,故三人均不当选,选D。

  第32题: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实行()。

  A.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B.镇(乡)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C.省(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D.地(市)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规定:

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第33题:

四年前,我们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巨大的“和”字,不仅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气度,也__________了中国人对奥运精神的领悟。

正是因为__________了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精神,北京奥运会感动世界,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浓缩发扬

  B.集中发扬

  C.集中弘扬

  D.浓缩弘扬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

第一组词语,“浓缩”与“集中”都有“汇聚一处”的含义,但“集中”是物理性地集合在一起,“浓缩”有“提取精华”之义,显然开幕式上巨大的“和”字是中国人对奥运精神领悟的“浓缩”,而不是对奥运精神领悟的“集中”。

第二组词语,“弘扬”与“发扬”都可以与“精神”搭配,只是“弘扬”有发扬光大的意思,在气势上更浩大,结合语境,“弘扬”更符合,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故正确答案为D。

  第34题:

食物链一词是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

如果一种有毒物质被食物链的低级部分吸收,如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不影响草的生长,但兔子吃草后有毒物质很难排泄,会在它体内积累;鹰吃大量的兔子,有毒物质会在鹰体内进一步积累。

  美国国鸟白头鹰之所以面临灭绝,并不是被人捕杀,而是因为有害化学物质DDT逐步在其体内积累,导致生下的蛋皆是软壳,无法孵化。

这段文字介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