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7643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企业融资调查问卷报告Word下载.doc

为了能更清楚的了解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融资现状成因,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各级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政策支持,我们团队进行了长期详尽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

本项目以江苏省镇江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为研究对象开展分类调查研究,调查样本涉及江苏省镇江市的中小企业,在对大量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镇江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政策支持。

2.调查阶段:

第一阶段:

了解镇江市内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制定相关调查研究表;

第二阶段:

对中小企业进行实地探访,调查其融资情况,填写问卷;

第三阶段:

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初步结果;

第四阶段:

第二次实地探访,对数据进行补充;

第五阶段:

拟定初稿;

第六阶段:

定稿,形成调查报告“镇江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查报告”。

三、样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一)样本企业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选择了张家港、山西、泰州、徐州、镇江、南通、如皋、高邮等100家中小企业,到目前为止全部回收。

其中,中型企业87家,小型企业13家(其中微小型5家)。

100家企业中,制造业62家,占全部样本企业的62%,具体涉及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多个行业;

其他行业38家,占全部样本企业的38%,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品加工等。

100家企业除两家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外,其余为劳动密集型和其他类型企业。

100家企业大部分以内销为主,有81家,占全部样本企业的81%。

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从建立到2014年,成立时间在5到10年以内的有11家,占总数的11%;

而成立在十年及以上的有89家。

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0.75年从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来看,10%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到300万元之间;

20%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在300万到500万元之间;

而大于500万元的足足占了所有企业的70%。

(二)各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和颁布后,各地致力于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全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第一,各地相继出台了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具体措施。

目前,全国有23个省、市设立了中小企业局,负责中小企业的发展协调工作,相继出台了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具体措施:

如安徽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20条意见》;

天津市《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

贵州省《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

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草案)》等等。

第二,发展资本市场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些省、市、自治区明确提出,要把发展资本市场与利用外资、招商引资和发展农业一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相继制定了促进地方资本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

如上海市出台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七条举措;

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广东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争取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资本市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山东省提出把山东建设成为全国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辽宁省要求全省提高对资本市场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发展资本市场工作的力度;

江苏省制定了“建设证券大省”的战略发展目标;

浙江省提出了要“建设证券强省”;

河南省提出要加大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的力度,把河南省从经济大省建设成为经济强省,实现中原崛起。

第三,中小企业服务工程建设呈现体系化趋势。

如深圳市成立了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推进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扶持、融资担保、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江西省推进了中小企业五大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投资融资、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五大服务平台。

浙江省要求体改、工商、财政、税务、国资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中小企业服务工作。

第四,中小企业金融扶持措施相继出台。

如北京市启动了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为入围企业提供信用评估、贷款担保等方面的便捷服务,目前已有237家中小企业由担保公司担保获得了近13亿元的银行贷款。

上海市实施了《上海市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损帐补贴暂行办法》,向9家担保机构发放补贴款项,支持小企业发展,并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签署了首期50亿元小企业再担保额度的合作协议。

海南省批准成立了海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政府投入引导性资金,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第五,实施重点工程为资本市场输送后备资源。

如安徽省计划实施的“1355”工程,即从2005年起,重点扶持100户优势中小企业,实施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30个产业集群、50个创业基地,经过3—5年的努力,争取中小企业GDP总量接近全省的50%。

同时,江苏、浙江、广东、上海、陕西等许多地区通过建设工业园区、高新园区的方式,孵化、培育、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集群发展。

如上海目前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4个。

第六,加强对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领导和规划。

一些地区成立金融工作办公室、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领导小组、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等,统一协调公司股份制改造、境内金融市场发展和拟上市公司培育、初审及推荐工作等有关事务。

在此基础上,依据建设证券强省、大省的战略部署,各地对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提出了规划。

如河南省提出,要抓住中小企业板推出的有利时机,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新的通道;

浙江省要做大做强“浙江板块”,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股份有限公司数量超1000家,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额比2002年底翻一番;

安徽省“力争到2007年全省首发、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累计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超过350亿元”。

佛山市、泉州市“争取每年有2-3家企业上市”。

第七,出台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扶持奖励政策。

很多地方政府制定了对企业、企业管理者或股东等的具体奖励措施,调动一切资源,优化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环境。

一是实施土地出让金及其他规费优惠政策,二是实施税收优惠或返还政策,三是实行财政补贴或奖励,四是政府给予企业资金支持,五是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六是对历史遗留问题、担保问题、人才问题、管理层的激励问题、资产损失等问题制定相应措施。

第八,中小企业上市资源调研与培育工作已逐渐展开。

中小企业板启动以来,仅深交所会同各地证监局、政府部门就联合举办了25期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训班,有1500多家企业6500多人次参加。

在短短一年之内举办过两次以上培训活动的就有湖南、贵州、山东、浙江等省份。

有些省份组织中小企业赴深交所考察培训,组织备选企业与有关证券机构开展洽谈对接。

湖南省启动了“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

山东省按照“培训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原则,计划实施“千百十”工程。

深圳市政府提出了2110工程,在今后三年内实现每年重点组织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进入普及培训期,100家以上基本具备条件的优质企业进入上市推荐培育期,10家以上优质企业进入上市辅导培育期。

第九,海外上市成为各地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

2004年,有83家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筹资900亿元。

仅香港一地就有24家境内企业上市,筹资554亿元,超过了境内525亿元的规模。

各地政府对海外上市积极性较高,如江苏省制定并推出了“W3100计划”,即在三年内争取使江苏省的境外上市企业数达到100家。

无论是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还是在东北、西北许多偏远省份,有相当一批企业对海外上市感兴趣,如对深圳民营经济50强的上市意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25家有上市意向的企业中15家希望赴海外上市。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有不少值得关注的情况和问题。

1.中小企业板与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有较大差距。

中国中小企业板刚刚起步,无论是其自身的规模和影响力,还是外部发展环境,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大量充满活力的、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被阻于资本市场之外,不仅使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果难以在资本市场体现,也难以满足广大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对投资保值和增值的迫切愿望。

这种不适应,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矛盾:

首先,相对狭小融资规模与庞大融资需求的矛盾。

目前,中小企业板的发展速度、市场规模与行业分布,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地位相比,与成长性中小企业庞大的融资需求相比还严重滞后,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我们的初步调研,目前全国已辅导验收及在辅导的中小企业有600多家,具备改制上市的条件、主业突出、成长性较好的后备上市资源达到2,000多家。

其次,融资周期长、呆板与中小企业灵活多样化融资要求的矛盾。

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周期和市场拓展等属性,使其对资金的需求呈现出多批少量、方便快捷的特点。

上市周期长、成本相对较高、再融资手续复杂。

据保荐机构和部分企业测算,中小企业从改制辅导算起,到上市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期间还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由于经济环境正在激剧变革中,市场机会稍纵即逝,许多企业表示,在实际经营中,任何一个好的项目都不能承受2-3年的等待。

再次,制度设计滞后与创新需求旺盛的矛盾。

不少企业反映,我国资本市场对创新的限制太多。

尽管中小企业板已经做了一系列创新,但是,在发行审核、发行方式、股份流通、再融资安排、以及上市交易和退出制度等方面,没有超出现有的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的特色还不明显,不能满足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中小企业对其制度创新的个性化需求。

最后,中小企业首次筹资规模与中小企业驾驭能力和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矛盾。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不少上市公司存在着募集资金闲置的情况,有的甚至存在盲目投资的冲动。

“让我一次募个够”的观念不仅制约着其他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也使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打折扣。

2.部分地区在发展资本市场和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存在差距。

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标志。

调研中发现,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或正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但还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部分地区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政策上均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一是对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不够重视、不熟悉。

一些地区缺乏必要的统筹指导和协调以及政策支持措施,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要求和标准缺乏了解,甚至还有个别地区把上市审核看作是“跑指标,跑配额”。

一些地区觉得企业发行上市工作程序复杂、规矩多,专业性太强,见效较慢,更愿意将精力和注意力放在招商引资上。

还有一些地区有这样的错误观念,认为企业不行了,银行贷不到款了才需要上市。

二是民营经济还受到观念、政策的限制。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城镇就业和拉动投资的主力军,但是在部分省市,计划经济的色彩还比较浓厚,民营经济还受到一定的不公正待遇,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受到抑制。

三是在改制上市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倾向。

一种是采取“无为”原则,奉行“市场至上”,没有专门的协调服务机构,工作力度薄弱。

一种是“保姆式”,政府大包大揽,对改制上市设各种考核指标,过多地参与了企业的改制上市过程,有的不顾企业意向和条件搞摊派,影响了企业正常的改制上市工作。

3.一些中小企业小农意识和治理水平与资本市场的标准和要求有差距。

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和发行上市标准,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性、透明度和公司治理水平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比之下,很多中小企业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第一,“小富即安”思想导致改制上市意愿不强。

有些企业在经历了艰苦创业取得一定成绩后趋于保守,利用资本市场或者其他途径做大做强的动力不足。

有些企业不考虑长期发展,缺乏改制上市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有的企业担心上市难度大,成本高,万一失败损失很大,而且上市后要实行规范化管理,受到种种约束。

某地上市办官员总结企业上市有五怕:

“怕露富、怕失权、怕规范、怕花精力、怕失面子”。

第二,改制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做法,导致企业发行上市的法律障碍。

如一些地区企业在早期改制中,公司股权大量被拆细在一级半市场或者黑市转让,或股权托管混乱;

一些民营企业在历史上普遍存在着带集体帽子、挂靠经营、企业出资人不实等产权方面难以短期理清的问题;

不少地区的企业享受了地方性的税费优惠措施,而一旦实施股份制改造,存在补缴或返还所享受的优惠税费的可能;

有些地区在当年改制中产生了较复杂的内部职工股问题等等。

第三,企业经营缺乏稳定性,连续盈利能力相对较差,盈利前景预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失败率也相对较高。

在不少省份,原来为创业板准备的后备资源,有超过一半由于业绩不佳,退出上市资源库。

成长性中小企业的产品往往具有一定独特性,体现出小行业、小产品、大龙头的特点。

但是,企业所在行业细分程度往往较高,其产品一般是某个生产链的一个细小环节,因而经营业绩受行业变化影响巨大,导致对中小企业评价较困难。

第四,很多中小企业公司治理还存在较明显的缺陷。

中小企业往往受创始人个人影响非常大,创始人对股份公司具有极强的控制力,导致中小企业的独立性降低。

另外,民营企业的自然人股东受监督管理较少,再加上较强的利益驱动,部分民营企业在公司治理上存在较大隐患。

此外,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为家族控股,一股独大问题较为突出。

4.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对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带来负面影响。

(1)证券市场持续低迷,使一些优秀企业认为上市无法体现企业的价值,从而影响上市的积极性。

大部分投资者出现亏损,对证券市场缺乏信心,影响了企业上市工作的开展。

(2)一些上市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如重庆地区的上市公司曾经有6家被ST,虽然现在大都进行了重组并成功摘帽,但对未上市的企业产生了阴影,认为企业一上市就会被拖垮。

同时,上市公司中存在的诸多不规范行为,使得有些优秀但未上市企业甚至有种“上市影响企业声誉”的片面认识。

(3)资本市场风险暴露,影响了地方政府的信心。

如去年福建省资本市场从券商到上市公司问题频频爆发,影响了当地推动企业上市的积极性。

5.保荐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培育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掘。

(1)保荐机构推动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工作还有很多潜力可挖。

许多企业反映,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保荐机构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倾向和规模倾向,如倾向于江浙、广东等发达地区,忽视西北、东北等地;

倾向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而忽视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

(2)本土中介缺乏,影响一些地区中小企业改制上市。

目前金融机构向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几个大城市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内地许多地区中介机构缺乏,中小企业的培育、服务等长期性工作难以很好地开展,这种客观区域劣势导致许多中小企业难以接受良好的中介服务。

如海南省目前仅有一家综合类券商,但其投行总部却设在深圳,而国内其他券商仅通过其设在海南的证券营业部提供信息或维持客户。

这一问题在西北、东北和中部许多省份普遍存在。

6.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培育和服务工作的思考

第一,中小企业上市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板大有作为。

调研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为数众多,已经涌现一批主业突出、具有一定科技含量,且成长前景良好的优质企业。

这些企业不仅有着强烈的外部融资需求,也有着迫切的公司治理需求和科技转化需求。

从中小企业整体来说,要实现大发展与大跨越,客观上也迫切需要通过中小企业板块这个平台发挥示范、引导、带动作用。

下一步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一要稳步扩大市场规模,二要探索与中小企业特点相适应的发行审核、上市交易、公司监管等制度安排。

将更多的优秀中小企业尽快纳入直接融资体系,为其突破融资瓶颈和完善公司治理提供规范的资本市场平台,是中小企业板面临的紧迫任务。

第二,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培育和服务工作,增强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培育工作的紧迫感。

我国中小企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

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必须依靠资本市场平台。

中小企业板块需要培育一大批运作规范、竞争力强、成长性高、效益良好的后备资源,这是中小企业板块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虽然中小企业后备上市资源不断涌现,但要促使其真正达到资本市场的标准和要求,需要方方面面高度重视。

推进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工程虽然刚起步,但是对于建设中小企业板意义重大:

一是加深社会各界对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设中小企业板、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重要性的认识,起到宣传、发动作用;

二是共同搭建以中小企业、中介机构、交易所、政府机构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形成推进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培育的长效工作机制。

第三,做好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和服务,需要社会各方通力协作,共创合力。

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是中小企业板块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要预选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储备一批。

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交易所、中介机构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一个沟通便捷、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

首先是高度重视。

培育上市资源要成为各参与者一项重要工作,明确目标,统筹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对优质中小企业加快改制上市步伐。

二是抓挖掘培育。

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

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督促发行人规范运作;

发挥交易所的组织作用,督促保荐机构履行尽职推荐、勤勉尽责义务。

三是抓服务体系。

要围绕中小企业上市资源的培育,全面拓展推广、培训、研究、融资、信息交流等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各项制度,提高中小企业板块的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此次调研发现,不论在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企业海外上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象。

一方面反映了境内上市资源充裕与中小企业迫切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境内证券市场制度还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针对中小企业特性,不断完善发行审核、上市保荐、信息披露、上市交易、市场监察等相关制度设计,这不仅是做好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资本市场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的现实选择。

需要加大中小企业板块和整个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力度。

第五,做好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需要深入探讨、准确把握中小企业成长的特性和规律。

调研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宏观上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区域、行业和规模特点;

在微观上也体现出一定的产品、管理、资本构成、经营和成长性等方面的特点。

要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必须扎实开展各项基础性工作,加深对各地产业政策、支柱产业发展情况以及龙头中小企业现状的了解,加深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特点的认识,认真研究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性和成长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中小企业对资本市场平台的具体需求,构建高效的支持和服务体系;

才能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中小企业板制度,形成从市场准入到发行、融资、监管到退市系统化的监管体系;

才能把最具潜质、最具成长性的优秀中小企业尽快选送到资本市场平台。

第六,做好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重在促进中小企业强化规范运作和基础管理。

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对资本市场还不熟悉,对资本市场规范治理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还缺乏正确认识,“重融资轻改制”的观念比较普遍,中小企业的培育,首先要帮助企业提高对资本市场的认识,让企业熟悉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基本要求;

更重要的是,让企业认识到资本市场是推动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加速器,是完善治理结构、推进规范运作的良好契机。

以改制上市为起点,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以诚信为本,按规矩办事,维护企业声誉和社会形象;

注重回报,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夯实中小企业板发展的资源基础,为中小企业板的健康成长创造前提条件。

五、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来源于银行,以银行和企业为分析对象浅谈一下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企业自身的原因:

1、家庭管理,集中管理。

家庭企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本纽带、以追求家庭利益为目标、以实际控制权为基本手段、以亲情第一为首要原则、以企业为组织形式的经济组织。

家族企业在企业规模小的时候尚可,一旦企业上了规模,其决策上的家长制、用人上的唯亲性,都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大敌。

2、财务报表反应失真。

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修饰财务报表,编制虚假财务报表,以求达到债权人投资者的信任,已成为较多普遍的现象,有的企业甚至存在三本财务账,在资产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认为因素未必真实原则。

会计处理上通过虚增存货、虚增应收账款、人为增加企业资产;

违规操作,通过个人借款等手段转移企业财产、资金体外循环。

误用会计政策,改变会计处理方法,只是资产计价失真,直接影响债权人和投资人的正确决策。

同时企业的财务报未经审计确认,使行对企业报表的真实性难以判断,而企业授信、信用等级评定及贷款审批环节,其主要依据企业财务报表评价企业资金状况、经营结果和先进流量,企业评价不实、信贷资产潜在风险较大。

3、担保条件限制。

中小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偏小,往往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着就使得商业银行在想中小企业贷款是抵押较困难,而担保条件不合格是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原因。

中小企业难以提供合格的担保、抵押品,一是因为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资产不良,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和找到有实力的担保单位;

二是因为抵押担保程序繁琐,费用较高,部分中心企业难以承受;

三是银行对贷款方式控制较严抵押物价值评估方法缺乏灵活性。

对消息企业保证贷款控制较严,对抵押贷款,原则上不接受设备抵押,就算接受通用设备抵押,贷款成熟也是从严掌握;

四是中小企业总体资信状况欠佳。

中小企业所从事的大部分是竞争充分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营销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存亡,降低经营成本是企业成功制胜的关键,而资金不足则困扰着中小企业的继续发展。

二期因为管理层与经营层的问题,中小企业产品竞争策略要明显优于企业发展战略。

而在企业发展战略问题上,忽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信誉建设。

中小企业存在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决定了其信贷偿还能力较差。

(二)银行方面原因分析。

1、中小商业银行的越位经营。

在我国目前以国有商业银行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补充的简介融资体系中,如果说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