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7660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黄山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黄山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黄山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黄山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黄山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黄山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安徽黄山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黄山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黄山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安徽黄山市直事业单位招聘

  试题及答案

  第1题:

设计美术馆向来是建筑师莫大的机遇,他们会因此得到可以尽情施展最炫目华彩技法的舞台。

而在梵·高美术馆,从最初设计草图的里特维尔德,到负责设计配楼的黑川纪章,再加上为他们拾遗补缺的凡·古尔,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非常低调内敛的姿态,绝无半分喧宾夺主的企图。

是不是该猜测,他们面对着如此特殊的对象,都明了自己的使命就是不要用华丽去玷污了梵·高,就把绚丽全都留给画笔下那如焰火般旋转的星空吧!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说明梵·高具有璀璨的艺术成就

  B.点评三位建筑师独特的设计风格考试大|在线⊙考试中心♂

  C.探讨梵·高美术馆风格朴素的缘由

  D.分析梵·高美术馆统一风格形成的背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阅读可知,题干材料首先说明了梵·高美术馆的几任设计者都“非常低调内敛”

  “绝无半分喧宾夺主的企图”,接着分析了原因:

  “他们面对着如此特殊的对象,都明了自己的使命就是不要用华丽玷污了梵·高,就把绚丽全都留给画笔下那如焰火般旋转的星空吧!

”很明显,题干的主旨是C项“探讨梵·高美术馆风格朴素的缘由”。

  第2题:

建国初期,由于全国各地博物馆的不断收藏,加之收藏家______及家属的热心大力______,古代书画在民间的遗存和收藏应该说已非常有限了,精品和珍品更是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收集赠送寥若晨星

  B.搜罗馈赠屈指可数

  C.征集捐赠凤毛麟角

  D.搜集赠与寥寥无几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一空前的主语是“博物馆”,因此用“征集”较为合适,可以体现藏品是如何从民间到博物馆的。

  “搜罗”和“搜集”都有到处收集的意思,但这种收集是没有方向的寻求,而“征集”,则能够体现博物馆收集藏品的一种手段。

故本题选C。

此外,根据第三空也很容易确定正确答案。

第三空填入的词语修饰前面的“精品和珍品”,用“凤毛麟角”既能体现这些收藏品的数量少,也能体现价值高。

  第3题:

在此一年一度的广州国际车展即将到来之际,各地经销商__________,为在这次空前盛会中__________更多眼球做最后准备。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争先恐后俘获

  B.跃跃欲试吸引

  C.摩拳擦掌夺取

  D.踌躇满志博得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先看第一空。

争先恐后: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人的动作等,只能做状语。

而第一空需填人一个能作谓语的成语,由此排除A。

踌躇满志:

形容心满意足,从容得意的样子。

词义与句义不符。

排除D。

再看第二空。

  B.C项相比,“夺取”比“吸引”的主动性更强,更能形容各地经销商们对“这次空前盛会”的重视程度,故本题答案为C。

  第4题:

北宋初期是我国书院教育的高潮期,出现了著名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合称为“宋初四大书院”。

  A.丽泽

  B.岳麓

  C.石鼓

  D.茅山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宋初,由于国家地初步统一和安定,进士科地位的上升使人们产生希望通过读书获得功名。

书院在这种历史契机下兴盛起来,出现了著名的“宋初四大书院”,即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嵩阳书院或石鼓书院(说法不统一)。

故选B。

  第5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变异、消亡,不少传统技艺濒临灭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我国克服困难,从2020年到2020年,中央财政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拨款为

  10.26,亿元,而2020年的财政预算已经达到了4.15亿元。

国家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加投入,切实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这样做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

对本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灭亡速度加快

  B.我国大力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财政预算

  C.我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D.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很重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只是提到我国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变异、消亡”,并没有说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灭亡速度加快,且这并不是文段的论述主题,故A项排除;B项本身说法正确,但这只是我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一个方面,是一项具体的措施,不具有概括性,故也排除;D项属于断章取义,文段最后一句只是说“积极参与……有效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这并不能说明“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很重要”,且这不是文段阐述的重点,故也排除。

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6题:

经济全球化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

  B.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C.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故选B。

  第7题:

在唐代帝陵中,()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帝王陵墓,在同一陵墓内埋葬了两个朝代的帝王,同时还是一座夫妻皇帝的合葬陵。

  A.泰陵

  B.贞陵

  C.昭陵

  D.乾陵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夫妻合葬陵;泰陵为唐玄宗陵寝;贞陵为唐宣宗陵寝;昭陵为唐太宗陵寝。

故选D。

  第8题:

长为1米的细绳上系有一个小球,从A处放手以后,小球第一次摆到最低点B处共移动了()米。

  A.1+1/3π

  B.1/2+1/2π

  C.2/3π

  D.1+2/3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A。

本题属于几何问题。

由于是系在细绳上,所以小球先垂直下落至A点的对称位置,然后沿圆弧落至B点,移动距离一共为1+=1+1/3π米。

所以选择A选项。

本题关键要弄清楚小球的下落轨迹,是先垂直下落,然后再走圆弧。

  第9题:

从科学史看,理论再伟大,也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

标准模型虽然即将被证实,但其依然位于微观世界,无法解释宏观世界中的万有引力。

  《新科学家》撰文写道:

  “希格斯玻色子(也称为‘上帝粒子’)是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但我们知道,这个模型之外,还有其它的粒子和力。

”这意味着,尽管“上帝粒子”可能是验证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但它绝对不是人类认识宇宙真理的最后一块拼图。

与这段文字不相符的一项是()。

  A.

  “上帝粒子”一旦得到确认,标准模型可能就此得到证实

  B.即使“上帝粒子”得到确认,我们认识宇宙任务仍未完成

  C.标准模型即使得到证实。

但它也绝不会是宇宙的最终真理

  D.

  “上帝粒子”如果不存在.说明标准模型之外还有其它粒子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由“希格斯玻色子(也称为‘上帝粒子’)是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但我们知道,这个模型之外,还有其它的粒子和力”可知,无论“上帝粒子”是否存在,标准模型之外都有其它粒子,D项表述错误。

本题答案为D。

  第10题:

把下面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④⑥②③⑤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图③④是图①的展开式;图⑤⑥是图②的展开式。

  第11题:

整数15具有被它的十位上数字和个位上数字同时整除的性质,则在11和50间具有这种性质的整数的个数有()

  A.8个

  B.9个

  C.12个

  D.14个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将具有这一性质的各数分别列出:

11、12、15、22、24、33、36、44、48。

所以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12题:

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考试答卷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方法是()。

  A.测验法

  B.调查法

  C.个案法

  D.产品分析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产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比如作业、手工、操作技能等,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的方法。

  第13题:

  “包身工”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遭受残酷剥削的一种形式。

我国20世纪的一位著名作家通过实地观察,以饱蘸血泪的笔撰写了《包身工》这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报告文学之一。

这位作家是:

  A.沈雁冰

  B.沈从文

  C.老舍

  D.夏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夏衍撰写的《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是作者仅有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但在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有较大的影响。

  《包身工》之前的报告文学往往存在偏重事实报导而缺乏艺术加工的弊病,而夏衍先生提炼生活中材料.真实而生动。

富有鼓动性,成为名副其实的报告文学作品.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第14题: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小学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第15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音乐家及其作品表述正确的是()。

  A.钟子期一《高山流水》

  B.师旷一《阳春白雪》

  C.嵇康一《长清》

  D.李隆基一《霓裳羽衣曲》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C,D。

  《高山流水》为伯牙所作,传说晋国大夫伯牙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竞能领会其琴音——“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二人遂为知己。

A项对应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

本题答案为BCD。

  第16题:

下列关于人类通讯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37年,莫尔斯设计出了著名的莫尔斯电码,利用“点”、“划”和“间隔”的不同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标点和符号

  B.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通讯方式

  C.手机最早是芬兰IT巨头诺基亚公司发明的,目前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制式最为普及

  D.MSN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即时消息软件,可以与亲人、朋友、工作伙伴进行文字聊天、语音对话、视频会议等即时交流,还可以通过此软件来查看联系人是否联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手机最早是美国IT巨头摩托罗拉公司发明的,C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第17题:

5,13,25,41()

  A.52

  B.55

  C.58

  D.61

  【解析】

  正确答案:

D。

  第18题: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所规定的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方式不包括()。

  A.公开道歉

  B.引咎辞职

  C.责令辞职

  D.免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分为:

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

”答案选A。

  第19题:

喜欢一个人,是一种感觉;不喜欢一个人,却是事实。

事实容易解释,感觉却难以言喻。

从这段话可以推知()。

  A.喜欢或不喜欢一个人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B.喜欢或不喜欢一个人都属于非理性的感觉

  C.不喜欢一个人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D.喜欢一个人是说不清楚缘由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结论型题目。

由题干论述“喜欢一个人,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是难以言喻的”,可知“喜欢一个人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同样由“不喜欢一个人,却是事实;而事实容易解释”,可知“不喜欢一个人是可以解释的”。

A项错误;B项是否有“理性”在题干中没有体现;C项与题干观点矛盾;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第20题:

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

()

  A.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B.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

  C.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D.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

略。

  第21题:

语言学与考古学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反映人类的历史。

语言在不断地变化,而考古挖掘出来的器物,其特征如果没有破损的话,并不会随着年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考古发现的可信之处,但是考古学也有其局限处。

古代某一文化的器物并不是都可以挖掘得到的,而且每次地下挖掘都需要很大的支出,不是每一个学者都能花费得起的。

而语言材料随时可得,我们只要具备历史语言学的基本知识,随时可以在现存的语言中去挖掘“语言化石”。

所以,有许多古代文化的历史,在考古学中得不到验证,用语言学的材料却可以验证它们。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A.语言学与考古学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反映人类的历史

  B.考古发现有其可信之处,但是考古学也有其局限处

  C.许多古代文化的历史,因考古学的局限而得不到验证,用语言学的材料却可以验证它们

  D.我们只要具备历史语言学的基本知识。

是随时可以在现存的语言中去挖掘“语言化石”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阅读四个选项可知,皆是从文段中摘取的句子,直接判断出哪一项为主旨句即可。

文段最后一句话,以“所以”来总结文段,为文段主旨句。

故本题答案为C.第22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刻划嘻戏暮霭蹑手蹑脚

  B.巅峰修葺九洲贻笑大方

  C.寒暄遗憾账目白浪涛天

  D.厮杀坐落扫描良辰美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A项,“嘻”应该为“嬉”。

B项,“洲”应该为“州”。

C项,“涛”应该为“滔”

  (大水弥漫的意思)。

D项中没有错别字,故本题答案为D项。

  第23题:

暖气对于()相当于()对于黑暗

  A.冬天:

明亮

  B.炎热:

光明

  C.寒冷:

台灯

  D.温暖:

灯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暖气用来抵御寒冷,台灯用来驱赶黑暗。

  第24题:

某大学军训,军训部将学员编成8个小组,如果每组人数比预定人数多1人,那么学员总数将超过100人;如果每组人数比预定人数少1人,那么学员总数将不到90人,由此可知,预定的每组学员人数是()

  A.20人

  B.18人

  C.6人

  D.12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第25题:

某校共有4名保安,他们一个在东门,一个在西门,一个在南门,一个在北门。

  现在知道:

甲不在东门也不在北门;乙不在南门也不在东门;如果甲不在南门,那么丁就不在东门;丙既不在东门也不在北门。

那么在西门的是()。

  A.甲

  B.乙—考试大+在线考试中心—

  C.丙

  D.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根据题于可知,甲、乙和丙都不在东门,所以在东门的一定是丁。

根据“如果甲不在南门,那么丁就不在东门”,所以丁在东门,那么甲就一定在南门。

剩下在西门和北门是乙和丙,由于“丙既不在东门也不在北门”,所以丙只能在西门,剩下的乙在北门。

故本题选C。

  第26题:

下面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有()。

  A.事实、规则

  B.动作步骤

  C.认知策略

  D.发生的事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C。

  第27题:

栀子药材的性状特征有

  A.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

  B.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

  C.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

  D.种子多数,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

  E、气芳香,味极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第28题: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

孟懿子问孝,子日:

  “无违。

”子游问孝,子日: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日:

  “色难。

”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孔子孝论充分体现其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问而有答。

问者不同,回答就不同,即使问的是同一个问题。

孝的内容是广泛的,如同对其他概念一样,孔子对“孝”也从未作过全面的定义。

因为他明知.这种做法不仅过分学究气,而且难以收到现实针对性的效果。

所以,最合理也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不同的人.针对着对孝有着不同的理解.针对着在孝行方面有着不同表现的人,孔子对于他们的“问孝”,予以不同的答复。

故D项正确。

  第29题: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⑤⑥,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①②⑤,③④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图形①②⑤可由两笔画成,图形③④⑥可由一笔画成。

  第30题:

决策过程的步骤始于()。

  A.确定决策目标

  B.识别问题

  C.拟定备选方案

  D.决策条件分析

  【解析】

  正确答案:

暂无解析。

  第31题:

下列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是()。

  A.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用于伤口消毒

  B.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现象

  C.由于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查加碘食盐的真假

  D.低血糖症状出现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工业酒精内含剧毒的甲醇,既不能内服,也不能外用,用它消毒伤口会导致“甲醇中毒性脑病”,A项错误。

重金属离子可以与蛋白质非可逆结合,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使重金属离子不能被人体吸收,B项正确。

碘要单质才与淀粉有反应,但在碘盐中它是离子状态的,所以不能直接检验,C项错误。

葡萄糖属于单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

淀粉属于多糖,需要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才能分解成糊精,再进一步消化成麦芽低聚糖、麦芽糖直至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显然葡萄糖见效更快。

故选B。

  第32题:

关于目前金砖国家的基本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

  B.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C.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总量的20%

  D.国土面积约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3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目前,“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

故选A。

  第33题:

道德认知模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皮亚杰

  B.弗里德曼

  C.科尔伯格

  D.麦克菲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