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交路桥轨道交通事业部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7722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中交路桥轨道交通事业部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家中交路桥轨道交通事业部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家中交路桥轨道交通事业部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国家中交路桥轨道交通事业部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国家中交路桥轨道交通事业部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中交路桥轨道交通事业部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国家中交路桥轨道交通事业部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中交路桥轨道交通事业部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中交路桥轨道交通事业部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国家中交路桥轨道交通

  事业部招聘试题及答案

  第1题: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B对墙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

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

  A.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

  B.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C.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

  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充分的利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力F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一个是使B压紧竖直墙面的力F1,一个是压紧A的力F2,用整体法进行分析,可知当力F缓慢增大时,合力的方向和两个分力的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当合力增大时两个分力F1和F2同时增大,同时,地面对A的作用力F3也随F增大而增大,故C项正确。

  第2题:

55

  B.10:

58

  C.2,4,0,-16,-50,()

  A.-104

  B.-108

  C.-125

  D.-128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3题:

从迁移到结构匹配学说是由()提出的。

  A.贾德

  B.苛勒

  C.詹纳特

  D.罗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4题:

意志:

磨砺:

坚定

  A.心态:

调整:

坦然

  B.构思:

创新:

精巧

  C.心灵:

震撼:

感动

  D.阳光:

照射:

明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坚定的意志是磨砺的结果;坦然的心态是调整的结果。

并且磨砺意志、调整心态均可以直接进行搭配.B项不可以。

  第5题:

网络日记对于()相当于菠萝对于()

  A.网络苹果

  B.电脑香蕉

  C.博客凤梨

  D.写手水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考查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

  “网络El记”和“博客”是发表于网络上的一种文学形式的两种不同的名称。

  “菠萝”和“凤梨”是一种水果的两种不同的称谓。

故选C。

  第6题:

当互联网一夜走红,

  BBS、博客、微博渐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它带给人们最大的观念冲击就是,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话语权,不再有高下尊卑,不再有精英和草根之分,每个人都是能独立思考、有独特认知的个体,每个人的自我都格外彰显。

这似乎已经成了网络思维的潜规则,在网络世界浸润的网民早已经习惯这种观念。

透明、自由、平等是互联网的应有之义,也是互联网的魅力所在,那些随着互联网一起崛起的企业,更应该让这种观念深入骨髓。

  文段意在说明的是:

  A.透明、自由、平等应成为互联网企业的运行宗旨

  B.透明、自由、平等是互联网的应有之义,也是应极力提倡的

  C.平等的话语权、能独立思考是网民沉迷网络的原因

  D.互联网环境的维护网民和互联网企业都应尽到自己的责任

  【解析】

  正确答案:

A。

  第7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成绩不容否定,但如果因此认为赶超发展下去,就可以很快实现现代化,却是很危险的。

现代化.不只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还要有管理和驾驭这种提升的能力有人们素质的同步提高,还要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

这些无捷径可走,只能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成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现代化需要一步步的积累.各方面协调发展

  B.当前中国已经积累了实现现代化的资本

  C.真正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经济的赶超发展并不能很快实现现代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文段首先肯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然后以“但”转折,指出因此便认为现代化能很快实现是危险的,最后分析原因,即现代化的实现除了经济发展.还需要各方面的同步提高。

而这些都需要积累。

B项与文段意思相悖,排除。

C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是现代化的一个层面.过于片面.排除。

文段并未否定经济发展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而是说要实现现代化,除了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同步提高。

  D项未抓住文段重点。

本题答案为A。

  第8题:

2020年4月22日第39个“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是()。

  A.

  “气候变暖,后果堪忧”

  B.

  “爱护地球,持续发展”

  C.

  “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D.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解析】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是2020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

  第9题:

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

  A.同化性迁移

  B.重组性迁移

  C.顺应迁移

  D.逆向迁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0题:

西红柿对于()相当于马达对于()

  A.番茄酱压缩机

  B.番茄发动机

  C.柿子马车

  D.蔬菜汽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西红柿与番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马达与发动机也是不同事物的不同名称。

故选B。

  第11题:

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是

  A.心的主血

  B.脾的统血

  C.肝的藏血

  D.肝的疏泄

  E、肺朝百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C。

  第12题:

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13题:

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者,最应警惕甲状腺癌的年龄段为

  A.儿童

  B.年轻男性

  C.妊娠妇女

  D.40岁以下妇女

  E、老年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14题: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说过:

  “不容许过分强大的东西存在,这乃是上天的意旨。

”大自然本身是个调节器,处处有平衡。

这一平衡在社会关系中的一个表现就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文化的进步,人与人之间在知识和智力上越来越趋于相等。

尽管草根在经济基础和政治地位上与精英有明显的差别,处在不平等的社会两极,但在文化和思想上并不逊于所谓精英。

不断加速的信息与知识的传播与交流,使精英与草根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模糊,人们可以发现,即使精英中亦有滥竽充数者,草根中却并不缺少英才。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回归平衡是社会的永恒法则

  B.草根力量的崛起是社会平衡的体现

  C.草根与精英之间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D.草根取代精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的是“草根”与“精英”两大阵营日渐走向平衡,两者的差别趋于模糊化,而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平衡法则。

A项未提到“草根”这一关键词,可首先排除。

C项本身表述错误,两者只是在知识和智力上趋于平等,在经济基础和政治地位上还是有明显差别的,也排除。

D项属主观臆断,无法从文段中推出。

排除。

因此本题答案为B。

  第15题:

这种教学方法有何优势?

()

  [不定项选择题]

  A.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B.引起学生的思维兴奋

  C.通过启发让学生一步步获取新知

  D.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C,D。

  第16题:

花:

牡丹:

玫瑰

  A.茶:

红茶:

绿茶

  B.草:

艾草:

蓼草

  C.球:

足球:

绒球

  D.车:

轿车:

客车

  【解析】

  正确答案:

B。

  第17题:

  《永乐大典》是一部古今中外所罕见的大型类书,是中国古代最为成熟、最为__________的“百科全书”。

明成祖朱棣,这位传奇帝王,迁都北京,派遣郑和下西洋,处处显示出他的__________,下令编纂《永乐大典》是他的又一大手笔。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卓越足智多谋

  B.杰出雄才伟略

  C.优异才华横溢

  D.全面博古通今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足智多谋”指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雄才伟略”指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才华横溢”指聪明才智等充分表现出来。

  “博古通令”指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形容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用“雄才伟略”最为合适。

  “杰出”可指代同类中出色的物品,符合题意。

故选B。

  第18题:

最高法院再也来不及处理那些它同意审理的数目庞大的案件了。

最高法院每年计划听取160个小时口头申诉,然而明年有108个小时被今年剩下的案子占去了。

当然不能要求最高法院再增加本已令它难以负荷的时间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合理的长远办法便是让法院不用听取许多案件的口头申诉而直接作出裁决。

通过这种办法,最高法院便会大大地增加它每年处理的案件数目。

下面哪项,如果正确,最能反驳上面提出的解决办法的可行性?

()

  A.大多数权威人士都认为160个小时的口头申诉是法院每年能处理的最大数目

  B.即使在现在,最高法院对一小部分案件没有听取口头申诉就作出了裁决

  C.最高法院每年花在听取口头申诉上的时间只是它审理案件所需时间的一小部分

  D.在很多案件里,听取口头申诉拖延一整年对当事人来说所需费用是极其高昂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本题是道削弱型题目。

文段提出的解决办法是让法院直接对案件作出裁决而无需再听取口头申诉,据此得出的结论是法院能够大大增加它每年处理的案件数目。

C项指出,最高法院每年花在听取口头申诉上的时间只是其审理案件所需时间的一小部分,因此,即便法院不听取口头申诉而直接作出裁决,因为口头申诉所占用的时间极少,也不能大大增加法院每年处理的案件数目,这就有力地反驳了题目中提出的解决办法的可行性。

其余选项,A项与问题无关;B项无法削弱;D项不但不能削弱反而是对题目中提出的解决办法的支持。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19题:

公众参与的价值在于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公众的环境健康是最重要的,任何一个新项目,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__________它的环境影响就__________,那么,大量的环境隐患一旦爆发,将很难收拾。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考虑仓促开展

  B.避免心存侥幸

  C.思考避重就轻

  D.论证轻率上马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分析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如果我们对一个新项目的环境影响还不了解,就马上开始实施.这样以后环境隐患爆发将很难收拾。

B项的“心存侥幸”和C项的“避重就轻”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考虑”是指思考问题,以便做出决定。

而“论证”则是用论据证明论题的正确性,说明已有定论。

比“考虑”更深一层,用在这里更恰当。

故选D。

  第20题: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21题: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分布在()。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第22题:

甲:

  “目前F国已经具备了开征遗产税的条件。

F国已经有一大批人进入了高收入阶层,遗产税的开征有了雄厚的现实经济基础。

F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社会的贫富差距在逐渐加大,这对遗产税的开征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乙:

  “F国目前还不具备开征遗产税的条件。

如果现在实施遗产税,很可能遇到征不到税的问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乙的反对意见?

()

  A.目前F国的人均寿命为72岁,而富裕人群的年龄为35—50岁

  B.F国有些富有的商人不到60岁就不幸去世了

  C.只有在对个人信息很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实施遗产税

  D.目前在F国,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百万富翁都想把自己的财富留给子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乙认为F国不具备开征遗产税的条件,理由是F国现在很可能还征不到遗产税。

A项说F国目前的富裕人群的年龄为35~50岁,而该国人均寿命为72岁,那就意味着如果现在开征遗产税,平均来说至少要20年后才会有富裕人群的遗产需要继承,因此现在是征不到税的,加强了乙的反对意见。

B项说明现在已经有富人去世,具备开征遗产税的条件,削弱了乙的反对意见。

C项,题干的论证中并未提到F国政府是否对个人信息清楚,若F国政府对个人信息清楚,则可以开征遗产税,因此不能加强乙的反对意见。

D项属于无关选项,无法支持乙的结论。

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23题:

手机:

相机:

拍照

  A.电脑:

电视机:

视频

  B.MP3:

录音笔:

录音

  C.ATM:

柜台:

取款

  D.茶杯:

水壶:

喝水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相机的主要功能是拍照,手机也能拍照但还有其他功能;B项录音笔的主要功能是录音,NP3也能录音但还具有其他功能。

A项视频是个名词,且用电视机观看视频不能自由选择,而相机拍照是可选择的;C项柜台的功能比ATM更多;D项茶杯还可以用来喝茶,但这一功能与喝水是类似的。

因此答案为B。

  第24题:

如果“我们班有的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是一个真判断,下面不能确定其真假的是()。

  A.我们班至少有一个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

  B.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会使用计算机

  C.我们班有的同学会使用计算机

  D.不会用计算机的有些是我们班的同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我们班有的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为真,则“我们班至少有一个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也为真,而“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会使用计算机”为假,换位考虑,则“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有些是我们班的同学”;只有“我们班有的同学会使用计算机”无法判断真假,因为有可能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不会使用计算机。

  第25题:

当年韩愈被眨到潮州做刺史,虽然只有8个月的时间,却不怕费力,大力兴办州学,捐出所有的俸禄作办学费用,并积极推广唐朝的普通话,“以正音为潮人诲”。

8个月后韩愈就调离了潮州,几乎没有什么“政绩”可言,然而他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到南宋时,潮州已是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语言规范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B.潮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

  C.文化建设对城市有深刻的影响

  D.评价官员不应只看短期的政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讲了“韩愈造福潮州”的故事,宋时潮州成为文化名城,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跟韩愈的办学和推广唐朝普通话有很大的关系,可见文化建设对城市有深刻的影响。

  B.D项都是就全文讲原文,A项偏离文段的主题。

故选C。

  第26题:

2,3,7,45,2020,()

  A.4068271

  B.4068273

  C.4068275

  D.4068277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本题为平方递推数列,3=22-1,7=32-2,45=72-4,2020=452-8,(4068273=20202-16),最后计算直接用尾数判断即可,所以选择B选项。

  第27题:

容易犯错误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免的一个弱点,不管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事故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发生。

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__________”,只有这样,或许我们才能__________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麻烦。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未卜先知巧妙

  B.未雨绸缪从容

  C.先发制人完美

  D.稳操胜券主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未卜先知”的意思是没有占卜便能事先知道,形容有预见及先见之明。

  “未雨绸缪”的原意是趁着天没下雨,先把门窗绑牢,后比喻事先做准备。

  “先发制人”原指在战争中的双方,先采取行动的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可以制伏对方。

后来泛指先下手采取主动。

  “稳操胜券”比喻有充分的把握取得胜利。

根据题干语境用“未雨绸缪”更贴切,同时“从容应对……”为固定搭配。

故选B。

  第28题: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

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④⑥,②③⑤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③⑤,②④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①④⑥都有竖直对称轴;②③⑤都有水平对称轴。

  第29题:

火车对于()相当于()对于屏幕

  A.汽车电脑

  B.车厢电视

  C.电影旅客

  D.车站手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车厢是火车的一部分,屏幕是电视的一部分。

  第30题:

股票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

当时中国出现了一批官办与官商合办的股份制企业。

1873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发行了中国最早的股票。

1914年,中国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到抗日战争前,上市股票已达百余种。

但后来几经挫折,股市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股票发源于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

  B.股票的发源地是中国

  C.股票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存在

  D.股票在近代中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类题。

题干的中心句不明显,但从四个选项来看,用排除法比较简单。

发源于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的是“中国股票”而不是“股票”,故可排除A项;题干材料中只介绍了股票在中国从洋务运动到抗日战争前的历史,并不能代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故可排除C项;D项正确,从“到抗日战争前,上市股票已达百余种”正可以看出股票在近代中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

故选D。

  第31题:

下列希腊神话人物中,太阳神是()。

  A.哈得斯

  B.雅典娜

  C.阿波罗

  D.狄安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在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被称为“太阳神”,哈得斯是古希腊里的冥王,雅典娜是掌管智慧与正义战争的女神。

狄安娜是奥林匹斯山上的月亮与狩猎女神。

  第32题:

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第33题:

食物链一词是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

如果一种有毒物质被食物链的低级部分吸收,如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不影响草的生长,但兔子吃草后有毒物质很难排泄,会在它体内积累;鹰吃大量的兔子,有毒物质会在鹰体内进一步积累。

  美国国鸟白头鹰之所以面临灭绝,并不是被人捕杀,而是因为有害化学物质DDT逐步在其体内积累,导致生下的蛋皆是软壳,无法孵化。

这段文字介绍了()。

  A.食物链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B.美国白头鹰灭绝的原因

  C.食物链的累积和放大效应

  D.环境对食物链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文段介绍了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在草、兔子、鹰之间的流转过程,说明了食物链中各生物之间的联系,以及由此导致的累积与放大效应。

文段并没有解释食物链一词的含义,排除A。

文段说的是白头鹰“面临灭绝”,而非是“灭绝”,B项本身表述有误。

D项环境对食物链的影响文段并未涉及。

本题选C。

  第34题:

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自我意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第35题:

古代“子时”指的是()。

  A.晚上9点~晚上11点

  B.晚上10点~晚上12点

  C.晚上11点~凌晨1点

  D.晚上12点~凌晨2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我国古代有十二地支计时法。

子时,指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相当于23点整至凌晨1点整。

第36题:

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A.社会道德风尚

  B.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C.社会进步程度

  D.公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社会道德风尚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故选A。

  第37题:

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A.是否适用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

  B.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

  D.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总是积极地服务自己的经济基础,但它是否促进经济发展,要看其经济基础能否适应生产力。

  第38题:

现在公历的某月某日与那天是星期几是随年份变化的。

例如,你去年生日那天是星期日,但今年的生日就不是星期日了。

如果约定:

每年的1月1日是星期日,全年有52个完整的周,共364天:

普通年的最后一天和闰年的最后两天都不属于任何一周。

根据上述约定,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Ⅰ.如果某人结婚的那天是星期日,则他的结婚纪念日都是星期日Ⅱ.如果某人的第一个公休日是星期日,并且必须连续工作六天后休息一天,则他的每个公休日都是星期日Ⅲ.如果某人的第一个公休日是星期日,并且必须连续工作六天后休息一天,则他的每个公休日都不是星期日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Ⅰ和Ⅱ

  D.只有Ⅰ和Ⅲ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分析推理题。

根据约定可知,每年的某月某日与那天是星期几是不随年份变化的,因此Ⅰ正确。

而如果某人的第一个公休日是星期日,并且必须连续工作六天后休息一天,则到那一年的末尾之前,公休日都是星期日,Ⅲ错误:

而那一年的最后一天(普通年)或最后两天(闰年)虽然不算在任何一周内,但算在他工作的天数中,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