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7736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docx

毕业论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综合运用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价管理者业绩中的

综合运用

TheIntegratedUseofFinancialIndicatorsAndNon-financialIndicatorsinTheEvaluationofManagers

 

摘要

如何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探索的重点。

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以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

本文介绍了公司业绩评价指标的发展,对当前流行的公司业绩评价方法加以分类论述,在提出引进非财务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指出综合业绩评价方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构建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统筹考虑的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模型,以期更好地激励企业经营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业绩评价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

 

Abstract

Ithaslongbeenakeystoneinboththeacademiaandtheauditprofessionresearches,thathowtobuildupaneffectivedisciplinemechanismforenterprisemanagers.

Inordertoenhancetheenterprisevitality,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establishandperfectthemanagers’incentiveandrestraintmechanismswherebytheneedforfiercemarketcompetitioncanbeadapted.

Thispaperintroducesthedevelopmentofthecompanyperformanceevaluationindex,andclassifiesthecurrentlyprevalentevaluationmethodologiesforthecompanyperformance,indicatingthatthecomprehensiveperformanceevaluationmethodisboundtosetthetrend.Meanwhile,anenterpriseoperatorperformanceevaluationmodelisconstructed,inwhichthefinancialindicatorsandnon-financialindicatorsarebothtakenintoaccount.Itsgoalistobetterstimulatetheenterprisemanagersandto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theenterprise.

Keyword:

PerformanceevaluationFinancialindicators

Non-financialindicators

引言

在市场经济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已经成为现代公司的一种特征。

根据JensenandMeckling(1976)的代理理论,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典型的委托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源于信息不对称,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委托人难以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所以产生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有必要签订激励性契约,促使经营者和股东利益一致化,减少公司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减少代理成本,增加股东财富。

那么我们如何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呢?

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其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

他是企业各种经济资源中最有思想、情感、追求和能动性的一项经济资源,也是企业的灵魂。

他不仅影响和决定了企业其他生产经营经济资源的价值和使用状况,而且其本身就是企业实力与价值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企业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对管理者的管理,而对其管理的核心是激励与约束问题。

要对企业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评价管理者的工作绩效。

由于企业管理者直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负责。

所以,本文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考评时,是以企业的业绩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评价的。

本文首先提出了我国目前企业管理者评价体系基本采用的是财务指标模式,指出单纯采用财务指标评价的弊端。

其次,文章引进非财务指标的概念,列举了两种以非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体系,指出单纯依靠非财务指标也不能够正确评价管理者业绩。

再次,文章分析讨论了世界上已形成完整体系的基于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式,未来业绩评价的发展方向正是综合评价模式,但是现有理论体系并不完美,我们应在前人已取得的成果上继续努力完善,而不是止步不前。

最后,对我国企业如何构建业绩评价体系提出建议。

 

1.财务指标的评价模式

当前公司业绩评价主要方法根据评价指标选择的不同,一般可以把公司业绩评价方法分为两类:

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方法和以非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方法。

业绩评价的传统方法是应用财务会计指标体系来衡量,比如每股收益、营业利润、权益报酬等。

这些指标和其他的相关指标是传媒、投资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评价管理者业绩的主要标准。

1.1传统财务指标体系

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是一种基于会计、财务数据基础的经营者业绩评价方法,从经营者报酬视角分析,一般通常将企业的盈利指标如税后利润、销售净利率等与经营者报酬相挂钩,以此来衡量经营管理业绩。

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基本上是采用单一的、由会计核算资料生成的财务指标体系,而忽视了非财务指标以与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对企业未来收益的贡献。

在对企业财务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时,最重要的是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衡量。

传统的企业盈利能力衡量,主要是以财务报表上的净利润以与根据净利润计算出的一系列相关指标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评价,这些指标包括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和每股收益等。

按照传统的企业盈利能力衡量方法,税后净利润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经营业绩也就越好。

这些财务指标都是建立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之上,优点是会计资料容易取得,指标容易被量化,可以较好的体现股东利益,并且企业的经营者也容易接受。

但是会计利润是在公认会计原则基础之上,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的结果,以税后净利润作为衡量企业财务业绩的基础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仅考虑了借入资本的成本,而没有考虑权益资本的成本。

事实上,企业利润的实现除了借入资本外还必须依靠投入的权益资本来创造,这些权益资本是有机会成本的,但是在利润表中,这些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却没有体现出来,由此造成会计净利润作为业绩衡量基础的不全面性。

正如彼得.德鲁克在1995年《哈佛商业评论》中所指的那样:

“我们通常所称之为利润的东西,其实根本不是利润,只有当某业务项目获得了超出资金成本的利润,我们才能说‘盈利’二字。

(2)研究开发费用非资本化。

从长远的眼观看,一个成功的研发项目将给企业带来长期效益,因此,勇于进行研究开发的企业,往往是比较具有长期盈利能力的企业。

但是,按照稳健性原则,研究开发费用必须在当期一次性计入费用,结果导致企业在研究开发期间的利润大大减少,直接影响了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

按照会计利润衡量企业业绩,某种程度上会打击企业进行研究开发的积极性。

(3)会计利润受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影响。

比如在物价上升阶段,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存货进行计价,可以减少当期利润,有利于减少所得税。

但是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相比,存货的计价和利润的得出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实际上造成了经营业绩的不可比。

(4)忽视非财务指标的评价。

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大多是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而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并没有将这些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只重视根据会计报表数据计算而得出的财务指标,缺乏对影响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的综合评价,其评价结论不能科学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5)忽视了对未来的评价。

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是根据会计报表提供的数据,计算出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等各种比率,或者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或者采用因素分析法等,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会计报表上的数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经过记账、算账,然后编报而得到的,是对过去事项纪录的结果,据之进行业绩评价,只能反映过去,不能反映未来。

1.2新型财务指标模型(EVA)

在企业经营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与其向股东提供投资回报,使管理者的报酬与其真实的经营业绩挂钩,以达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管理者,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目的,成为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与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公司的财务报表与相关的财务分析指标均显示出良好的业绩状况,但公司的价值却在下降,显然,传统的财务指标不能很好地显示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

因此,迫切需要有新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正确地评价。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评价企业财务经营业绩的指标。

EVA是指公司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

如果这一差额是正数,说明公司创造了价值,创造了财富;反之,则表示公司发生价值损失;如果差额为零,说明公司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

EVA的应用创造了使经营者更接近于股东的环境,经营者甚至公司的一般雇员开始像公司的所有者一样思考,权益资本不再被考虑为“免费资本”,他们不再追求公司的短期利润,而开始注重公司的长期目标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注重资本的有效利用以与现金流量的增加,以此来改善公司的EVA业绩。

1.2.1EVA的优点

EVA作为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其优点如下:

(1)建立在EVA基础上的激励制度使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利益取向趋于一致。

建立在EVA基础上的激励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按照EVA增加值的一个固定比例来计算管理者的货币资金,即把EVA增加值的部分按不同比例回报给管理者、企业员工,而且奖金不封顶。

这样,EVA激励制度就把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三者的利益在同一目标下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员工能够分享他们创造的财富,能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主人翁意识。

将EVA和薪酬挂钩,使管理者与股东一样持有关注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心态,可以使经理人员像所有者一样思考和决策,从而在较大程度上缓解因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2)EVA有利于减少传统会计指标对经济效率的扭曲,真正反映企业的管理者业绩,并鼓励技术进步和创新,克服短期行为。

会计准则有一个重要缺陷:

坚持将公司的一些长期支出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而不是将这些长期支出予以资本化并在一段适当的期限内摊销。

EVA将权益资本成本(机会成本)也计入资本成本,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评价企业或企业经营者业绩。

另外,EVA指标是在对因财务报告的需要而被公认会计准则曲解的信息做出整后计算得出的,尽量消除权责发生制和谨慎性原则对企业经营业绩造成的扭曲影响。

比如,传统的会计准则要求公司把研发和推广产品的费用计入当年损益,这会导致公司经理因为害怕会计利润降低而不希望进行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

但EVA把这些投资都先被加到资产负债表上,在内部管理报表中当作资产来处理,然后在适当年限内逐渐抵扣收入。

这与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但使得经营者在短期内加大此类投入来换取长期的盈利,因此对经营者来说更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3)EVA有利于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体系的协调和统一,避免财务决策和执行之间的冲突。

在许多公司,管理层在进行资本预算时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如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而在业绩评价时又采用基于利润的另一些指标(如每股收益、会计收益率等)。

这显然违背了事前预算和事后评价要采用同一指标的原则,不仅容易引起企业内部管理上的混乱,而且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也难以保持一致。

而EVA指标不仅可以用于业绩评价,而且也可以用于资本预算、收购定价、激励性补偿计划等几乎公司财务的所有方面。

这是EVA更容易改变企业业绩评价观念的一个重要原因。

1.2.2EVA的缺陷

EVA是一种新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自产生以来就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国外企业界被广泛应用,该指标的创新之处在于全面考虑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同时从企业价值增值这一角度出发,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因此可以更为准确地评价企业业绩。

但是如果说EVA系统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准确全面地分析了企业资本价值利用效果,那么它的不足之处也在于此。

因为它只是单一的反应了财务指标,没有将非财务指标纳入其中,无法对企业财务资本之外的其它方面如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进行有效地计量,不仅无法揭示出战略、经营过程与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而且也不能指出在当今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中如何制定相关的战略。

作为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指标,EVA本身无法摆脱会计数据滞后性的缺陷。

此外,该指标也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其他相关利益者。

正如德鲁克所说“一味强调利润,会严重误导管理者,甚至可能危害到企业的生存,以至于为了今天的获利而破坏了企业的未来。

”最后,剩余收益计算公式中含有净利润,因此它同样具有净利润指标的失真性。

当前许多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研究结果显示,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配股要求,经常通过非营业活动、增加投资收益以与采用与关联单位进行交易等手段,来操纵利润,以满足现行的评价指标。

如果剔除这些手段获得的利润,许多公司可能根本达不到上市、配股的资格,甚至利润出现负值。

由于EVA指标中既包含企业创造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绝对价值,又包括相对价值,因此,即使采用EVA评价指标,可能仍然解决不了利润操纵的问题。

2.非财务评价指标的引进

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时期内,传统的以财务为核心的业绩衡量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等方面为企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企业的决策者逐渐认识到传统的业绩衡量忽视了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个好的业绩衡量体系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从财务角度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衡量,还要从非财务的角度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衡量,引导人们去关注关键性的成功因素。

2.1典型的融入非财务指标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2.1.1德鲁克以改革为核心的观点

在1995年前后德鲁克PeterDrucker写了大量文章,说明企业组织搜集其主要竞争对手信息的重要性。

他强调“每一个企业组织,都需要一个核心能力——改革”。

根据他的观点,评价一个企业改革的出发点不能仅从其自身业绩出发,而应仔细评估其所处行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改革,以与企业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还强调业绩评价系统必须首先突出管理部门的思想意识,这是因为,在德鲁克看来,一个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企业管理者。

而且,企业对其员工的管理如何,对其工作的管理如何,主要也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与如何管理管理者,因为企业员工的态度所反映的,首先是其管理层的态度。

企业员工的态度,正是管理层的能力与结构的一面镜子。

员工的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被管理的方式。

德鲁克的观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型,但他对竞争与改革的理解为非财务指标进人业绩评价系统提供了基础。

2.1.2霍尔的“四尺度”论

RobertHall认为评价企业的业绩需以四个尺度为标准,即质量、作业时间、资源利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

(1)质量尺度。

霍尔把质量分为外部质量、内部质量和质量改进程序三种。

外部质量是指顾客或企业组织外部的其他人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它是产品和服务的精髓。

内部质量代表企业组织的运营质量。

质量改进程序是企业组织采用的确保高水平的内在和外在质量的程序或一系列的公式化的步骤。

(2)作业时间尺度。

霍尔认为作业时间是把原材料变为完工产品的时间段。

(3)资源使用尺度。

该尺度用以计量特定资源的消耗和与此相关的成本。

如直接人工、原材料消耗。

时间利用和机器利用情况。

(4)人力资源尺度。

霍尔提出企业需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源贮备和能恰当评价和奖励雇员的管理系统。

霍尔把质量、时间和人力资源等非财务指标导入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并认为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对上述四个尺度的改进,减少竞争风险。

霍尔认为,要求企业作出全方位的改变是困难的,企业通常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取得四个方面的逐渐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指标的改进不应以牺牲其他指标为代价,同样,在质量方面的改进也不应以牺牲资源为代价。

但霍尔的“四尺度”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没有提出更具体的建议,这四个尺度都是过程尺度,是滞后指标,没有反映企业的当期业绩。

2.2非财务指标优缺点

非财务指标业绩评价优点

根据现有的非财务指标我们可以总结出非财务指标具有很多财务指标所不具备的优点:

(1)非财务评价是过程评价而非事后评价。

管理人员能够与时、连续地对所控制的项目进行跟踪监视,使产生的问题能够与时解决。

(2)非财务评价是整体评价。

一些非财务评价方法都是基于企业整体角度的,强调企业的整体利益。

虽然某些指标对企业各部门也有意义,但部门利益应服从整体利益。

(3)非财务评价是未来评价。

非财务评价是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评价,尤其把革新过程引入到评价中,包括了未来的价值创造,而不仅仅是现有价值创造。

(4)非财务评价是战略评价。

非财务评价主要反映的是那些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非财务评价指标的进步可以直接导致企业战略上的成功。

(5)非财务评价是责任评价。

非财务评价一般较为具体,可直接划分责任归属,以进行有效控制。

研究表明,当业绩指标能够提供有关代理人努力程度方面的额外信息时,那么将该业绩指标包含在激励合约之中更能提高对代理人努力程度估计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激励合约的有效性。

非财务指标一般能揭示经理人努力程度上的额外信息,它能有效地引导经理人努力的方向,使经理人目标和股东的目标趋于一致。

非财务指标业绩评价缺点

非财务绩效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单一的财务绩效评价重内部因素轻外部因素、重事后轻过程、重短期轻长期、重财务层面轻非财务层面等弊端,从而使企业绩效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但是它也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1)非财务评价方法难以用货币来衡量,这也许是非财务评价最致命的缺点。

非财务计量指标上的改进与利润增长的关系较为模糊,很难辨认出非财务指标上的改进到底引起了利润多大的变化。

这样,企业管理人员在非财务因素方面的努力就很难立刻显示出成果来,如果用它来衡量报酬,更不易刺激管理人员关注非财务指标的改进。

(2)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不易分别确定其重要程度;有些则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一个指标需要其他指标作出牺牲方能得以改善,容易引起各部门之间的冲突。

(3)非财务指标衡量指标繁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非财务评价指标,这容易导致关键的评价指标变化频繁,前后缺乏可比性。

3.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综合运用

在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今天,单纯的财务指标或者非财务指标都已不能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效的业绩评价方法应当是将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综合业绩评价方法,这是今后公司业绩评价的趋势。

目前世界上较为成型的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克罗斯和林奇的等级制度、卡普兰和XX的平衡计分卡等。

其中,平衡计分卡这种综合评价体系较为常用,它是一套能使高层经理快速而全面地考察企业的测评指标,测评指标体系主要有财务层面、顾客层面、内部业务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四方面指标组成。

3.1克罗斯和林奇的业绩金字塔

凯文·克罗斯(KelvinCross)和理查德·林奇(RichardLynch)提出了一个把公司总体战略与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业绩评价系统。

为了强调总体战略与业绩指标的重要联系,他们列出了一个业绩金字塔。

在业绩金字塔中,公司总体战略位于最高层———由此产生公司的具体战略目标,并向企业组织逐级传递,直到最基层的作业中心。

有了合理的战略目标,作业中心就可以开始建立合理的经营效率指标,以满足战略目标的要求。

然后,将这些指标再反馈给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制订公司未来战略目标的基础。

在业绩金字塔中,战略目标传递的过程是多级瀑布式的,它首先传递给单位水平指标,由此产生了市场满意度和财务业绩指标。

战略目标再继续向下传给公司的业务经营系统,产生的指标有顾客的满意程度、灵活性、生产效率等。

前两者共同构成企业组织的市场目标,生产效率则构成财务目标。

最后,战略目标传递到作业中心层面。

作业中心由质量、运输、周转时间和耗费构成:

质量和运输共同构成顾客的满意度,运输和周转时间共同构成灵活性,周转时间和耗费共同构成生产效率。

由此,业绩信息渗透到整个公司的各个层面。

当这个信息向组织的上层运动时,目的是逐级汇总,其最终目的是使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该信息为公司制订未来的战略目标。

克罗斯和林奇的业绩金字塔着重强调了组织战略在确定业绩指标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反映了业绩目标和业绩指标的互赢性,揭示了战略目标自上而下和经营指标自下而上逐级重复运动的等级制度。

这个逐级的循环过程揭示了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正确评价公司业绩作出了意义深远的重要贡献。

业绩金字塔的主要缺点是在确认组织学习的重要性上是失败的。

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组织学习能力的正确评价尤为重要,因此,虽然这个模型在理论上比较成型,但实际工作中采用率较低。

3.2卡普兰和XX的平衡记分卡

哈弗商学院的教授RobertKaplan和复兴方案咨询公司总裁DavidNorton于1990年对美国12家知名企业进行了历时一年多的实地调研和总结后于1992年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alaneedSeoreeardBSC)这一新的战略绩效管理理念,并成为很多企业应用的一个重要绩效管理工具。

平衡记分卡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制订的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综合考核体系,它把企业的战略转化为具体的目标,不仅对业务、业务单元、业务流程,而且对员工个人均可设计相应的均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对经营业绩的评价是基于企业战略的制订实施的评价过程。

平衡记分卡既考核了企业过去的绩效,又评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实力。

自平衡记分卡出现以来,平衡记分卡在理论方面有了极大的发展,在实践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公司的认可。

平衡记分卡包括四个维度:

财务顾客、内部业务、创新和学习。

(1)财务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组织如何满足股东的需要,即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典型的指标有经营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流量和经济附加值等。

(2)客户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组织如何满足客户的需要,衡量指标主要有顾客满意度、客户保持程度、新顾客的获得、客户的获利能力、市场占有率等。

(3)内部业务角度指标指企业内部营运与技术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组织是否较好的完成了其核心工作,同时使股东获得预期的财务收益。

典型指标有:

产品制造周期、单位成本、收益率、废品率、机器利用率、生产准备时间、生产能力利用率等。

(4)学习和创新角度指标用来反映企业改进与创新能力。

具体指标有:

开发新型产品所需时间、产品成熟过程所需时间、新产品上市时间、员工满意程度、员工流动性、员工培训次数、员工建议数量等。

平衡积分卡四个维度各项指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只有把四部分的信息综合起来,他们才能够得到准确结论。

平衡计分卡保存有财务方面的指标,因为财务性业绩指标直接和公司的长期目标相衔接,而公司的长期目标几乎总是纯财务性的,而且恰当的财务性业绩评价指标能够综合反映公司业绩。

平衡计分卡通过建立一整套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体系,将抽象的远景战略具体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