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师范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798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师范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宁夏师范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宁夏师范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宁夏师范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宁夏师范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师范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宁夏师范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师范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夏师范学院校园招聘真题及解析.docx

宁夏师范学院校园招聘真题

  及解析

  第1题:

磁悬浮列车速度快、无噪声、无污染、无振动,它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

  A.信息材料

  B.纳米材料

  C.智能材料

  D.超导材料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磁悬浮列车车厢的两侧,安装有磁场强大的超导电磁铁。

车辆运行时,这种电磁铁的磁场切割轨道两侧安装的铝环,致使其中产生感应电流,同时产生一个同极性反磁场,并使车辆推离轨面在空中悬浮起来。

  第2题:

某饼店一种成本为

  1.4元的点心卖2元一份,每天没卖完的点心会在晚上8点后半价促销,全部卖完。

已知一个月30天中,平均有15天每天晚上8点前可卖出100份点心,而其余15天每天晚上8点前只能卖出60份。

如果饼店每天做的点心数量相同,一个月能够获得的最大利润是()元。

  A.1080

  B.1200

  C.1320

  D.1440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可知绝对不能超过100份每天,设每天x(≤100)份,盈利:

  0.6×15+[60×

  0.6+(x-60)×(-

  0.4)]×15=900+3x,可知x=100时,盈利最多为1200,选B。

  第3题:

心脏:

脉搏()

  A.失恋:

自杀

  B.台风:

洪灾

  C.贫穷:

内战

  D.空气: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心脏的跳动产生脉搏,脉搏的成因只能是心脏的跳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的成因也只能是空气的流动;D项正确;自杀的原因不仅仅是失恋,排除A项;同理可以排除

  B.C两项。

故选D。

  第4题:

一般情况下,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排序依次是()。

  A.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B.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C.地方名称、行政地位、民族名称

  D.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三条,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

故选A。

  第5题: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发展心理学上一般把儿童个体的身心发展分为如下六个阶段:

  

(1)乳儿期(出生至1岁);

  

(2)婴儿期(1~3岁);

  (3)幼儿期(3~

  6、7岁);

  (4)童年期(

  6、7~

  11、12岁);

  (5)少年期(

  11、12~

  14、15岁);

  (6)青年初期(

  14、15~

  17、18岁)。

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童年期。

  第6题:

关于我国的兵役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B.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C.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也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解析】

  正确答案:

暂无解析。

  第7题:

反向诱导是指政府、媒体等主体所采取的措施或者宣传活动,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不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与预期相反的社会现象大量出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反向诱导的是()。

  A.某影院为了让观众摘下帽子,在银幕上打出通告:

  “本院允许老年人戴帽观赏。

”结果通告一出。

许多观众纷纷摘下了帽子。

  B.某单位要求员工统一着装,结果招致单位很多女员工的强烈反对,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C.高温季节供水相对紧张,某市自来水公司贴出告示,告知市民近期不会停水,结果导致很多市民在家中大量囤水备用

  D.某电视台播放预防心理疾病的讲座,很多市民对号入座,觉得自己得了心理疾病,纷纷打电话咨询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反向诱导的定义要点是:

①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②反而导致与预期相反的社会现象。

A项影院就是“为了让观众摘下帽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符合要点①;B项的结果是“不了了之”,不符合要点②;C项电视台本身的预期是大家不必恐慌,结果却产生了大量囤积水的现象。

与预期结果相反,符合定义要点;D项市民只是纷纷打电话咨询,并没有出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不符合要点②。

故答案选C。

  第8题:

班主任主要依靠少数几个干部维持班上工作,多数学生对班集体的支持仅属一般。

  这种班集体属于()

  A.团结的班集体

  B.散聚的班集体

  C.离散的班集体

  D.发展的班集体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班主任主要依靠少数几个干部维持班上工作.多数学生对班集体的支持仅属一般。

这种班集体属于散聚的班集体。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第9题:

流感通常由受感染的个人传染给在他附近工作的人,因此抑制流感症状的药实际上增加流感的受感染人数,因为这种抑制流感的药使本应在家中卧床休息的人,在受感染时返回到工作场所。

如果以上论述正确,下列哪项最有力地反驳了这一推断?

  A.这种抑制流感的药,能抑制流感的主要传染方式—咳嗽

  B.某些常用于抑制流感的药,也常常被用来治疗未感染流感的病人

  C.很多感染了硫感本应呆在家中休息的工人在继续工作,因为流感症状降低了他们工作的效率

  D.为了避免将流感传染给超过65岁退休在家的人,大多数成年人采取了防疫手段预防流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推断为抑制流感症状的药实际上增加流感的受感染人数,理由是这种抑制流感的药使本应在家中卧床休息的人,在受感染时返回到工作场所。

要削弱这个推断就要指出这种药物能控制疾病的传播,而不会增加受感染人数,只有A项是能从这个角度对推断进行削弱的选项,

  B.C.D三项都与推论无关。

答案选A。

第10题:

智慧的获得需要缘分,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_____。

也许某一天看见一个孩童天真的笑脸,看见自家院子里一朵海棠花开,你突然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了悟了生命的智慧,便开启了生命的自主自在。

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醍醐灌顶

  B.无欲则刚

  C.大彻大悟

  D.如梦初醒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先看第二空,“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是远在天边一样。

明显与句意不符,排除8。

  “天壤之别”为偏正式成语,前应有谓语动词,而旬中第二空前没有谓语动词,由此排除C。

再看第一空,根据“试图从中找出相似的地方”与“把一小部分与普通音阶相似的鸟鸣当作音乐”可知,填“对应”比“联想”更契合句意。

故答案为D。

  第11题:

一袋10磅的新鲜土豆一般值2美元,而脱水的速食土豆平均每磅值3美元。

可以得出结论,一些消费者为了方便愿意支付15倍的价格,因为这种方便食品的销量在持续增加。

下面哪项,如果正确,指出了上面的论证有较大的缺陷?

()

  A.购买方便的2磅一包的新鲜土豆每袋1美元,或者讲比10磅一包的新鲜土豆贵2.5倍

  B.因为新鲜土豆有80%的水分,每磅脱水土豆相当于5磅新鲜土豆

  C.罐装的削了皮的土豆也比相对不新鲜的土豆贵

  D.1960年以来脱水土豆的零售价格已经下降了20%,达到了目前的每磅3美元的水平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如果新鲜土豆有80%的水分,每磅脱水土豆相当于5磅新鲜土豆,如果B项正确,那么该段推理结论的“15倍的价格”便必不成立;A项在新鲜土豆之间做比较,是无关选项;C项是在“罐装的削了皮的土豆”与“相对不新鲜的土豆”之间做了无关比较;D项是无关答案。

  第12题:

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

  B.黄金储备量已超过lO00吨

  C.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已接近30%

  D.第三产业增加值已接近第二产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9年达到了3700美元,A项正确。

  2010年7月,我国黄金储备已达1054吨,B项正确。

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已接近第二产业,部分地区已超过,D项正确。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C项错误。

  第13题:

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

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人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

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

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这段文字意在()。

  A.说明人为地防风沙是很难起到作用的

  B.强调干旱半干旱地区只能种草不能种树

  C.解释“防风沙”变为“造风沙”的原因

  D.指出种植防沙植物要尊重自然规律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阐述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的原因,意在告诉人们防风固沙不能盲目,选择固沙植物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D选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文段并未说人为地防风沙很难起到作用,而是说不尊重自然规律的防风沙行为不仅不会起到作用,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排除A项。

B项并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仅是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而非文段的意图所在,排除。

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14题:

用手触摸蝴蝶的翅膀,会发现手上沾了一层细粉,这其实是()。

  A.蝴蝶的排泄物

  B.蝴蝶的鳞片

  C.攻击敌人的毒素

  D.沾染的花粉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我们用手提蝴蝶时,手上会沾到许多细粉,这其实是鳞粉.是蝴蝶翅膀上长的东西。

蝴蝶翅膀上的鳞粉是蝴蝶体毛的变形。

它们长得纤细而又千姿百态.有扇形的,有箭形的;有透明的,有半透明的。

每一颗鳞片上都含有多种色素颗粒。

鳞粉可以帮助蝴蝶飞行,也使蝴蝶看上去色彩斑斓,格外美丽。

当这些细小的鳞片沾到我们手上时,由于排列得不再均匀和整齐,也就不再美丽,成了灰色的细粉末。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15题: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行政行为。

据此,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暂扣违章司机的机动车驾驶证

  B.对醉酒的人约束至酒醒

  C.对严重违反《公务员法》的公务员给予开除处分

  D.对到期不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题干已经给出了行政处罚的构成要件:

处罚事由须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据此可以排除B;处罚对象须为行政机关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C项的“处分”是机关单位的内部行为,不属于行政处罚,据此排除C;行为须具有制裁的性质,D项的“加收滞纳金”属于经济行为,据此排除D。

实际上,B是行政强制,C是内部行政处分,D是行政强制执行。

  第16题:

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__________网络管理应进一步__________,加大财力和人才的投人,加快完善立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明规范

  B.证明规划

  C.说明规范

  D.显示规划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表明”的是现象的问题,“说明”的是本质的问题。

题干中“热点事件”只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表象。

  “规范”指使合乎规定的标准。

  “规划”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计划。

题干中“热点事件”的出现说明当前的网络管理缺乏通用的标准,导致管理上的混乱。

分析题意可知,A项最适合。

故选A。

  第17题: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急速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对能源的需求必然是急剧、大量增长的。

但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是绝对不可取的。

最能准确复述上面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我国的能源问题日益严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

  B.要把追求经济增长放在我们工作的首要位置

  C.不能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而应大力限制能源消费

  D.应当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把过高的能源消耗降下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材料第一句说明经济持续增长,必然带来对能源需求的增长,第二句强调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绝对不可取。

所以,这段材料的主要意思应为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控制好能源消耗,D项最符合题意。

材料并没有关于“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的表述,所以A项不能选;B项过于片面;

  “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是绝对不可取的”并不等同于应大力限制能源消耗,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

  第18题:

下面哪一种动物是两栖动物?

()

  A.海龟

  B.水蛇

  C.海豚

  D.娃娃鱼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海龟:

爬行动物;水蛇:

爬行动物;海豚:

哺乳动物;娃娃鱼:

两栖动物。

  第19题:

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能是()。

  A.立法

  B.守法

  C.执法

  D.监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它的基本职能就是执法。

  第20题:

某书店按阶梯价格出售一批书,原价每本15元,10本以下部分按原价计算,第11本至第20本按原价九折计算,第21本至第30本部分按原价八折计算,折扣以此类推,但最低只能为五折。

则用1000元最多可以买()本书。

  A.66

  B.95

  C.103

  D.111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C。

1000=150×(1+

  0.9+

  0.8+

  0.7+

  0.6+

  0.5+

  0.5+

  0.5+

  0.5+

  0.5)+25,可知有10×10+25÷

  7.5=103(取整),选C。

  第21题: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是指利用一种一致的突出的特殊特性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其他方面特性根据的一种倾向。

根据上面的定义,下列哪一个对他人的评价表现出了典型的晕轮效应?

  A.出门旅游时,妈妈告诉小李旅途上可能会遇上小偷。

上了火车后,小李心里就一直忐忑不安,觉得谁都像是坏人

  B.吴某很乐观,他总是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对人的评价也是积极的,认为人都是善良的,犯错误的人都是不小心的过失行为

  C.小王认为同事小吴是个勤劳、热情的人,每天都提前到办公室帮助大家打扫卫生。

可有一天,小吴没有帮他送报纸,小王不免心中就嘀咕:

原来小王也不是那么热情

  D.上夜大的第一天,王某发现英语老师漂亮,回家后他就不停的向家人诉说老师漂亮,对学生和蔼、讲课特别有经验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定义的关键点在于:

利用某一突出的特殊特性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其他方面特性。

D项中将老师漂亮这一突出特征作为标准,评价对待学生态度,讲课优劣等其它方面。

  第22题:

茶叶这一源于中国的特殊饮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太普通了,它已深深地________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以至于我们对其作用和影响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植耳熟能详

  B.渗透耳熟能详

  C.根植熟视无睹

  D.渗透熟视无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根植:

扎根,比喻深入到人或事物中去,打下基础。

渗透:

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

  “根植”多用比喻义。

茶叶是具体的事物,第一空应选择“渗透”。

耳熟能详:

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熟视无睹:

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

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句中的“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实在太普通了”,说明茶叶对中国人来说已经看惯了,就像没有看见一样。

第二空应选择“熟视无睹”。

  第23题:

教学工作的基础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只有在备好课的基础上,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

  第24题:

当今世界的工业社会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生态危机、信仰危机、种族纷争、精神危机,这些都在困扰着人类社会。

于是许多哲学家、思想家,乃至政府官员都主张回到传统文化和道德中去寻找解决危机的钥匙,很多人热衷于研究儒家伦理同现代化的关系,东亚有些国家甚至提出“新儒学”或所谓“儒家资本主义”的口号。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伦理是能成功地解决当今工业社会诸多危机的钥匙

  B.东亚有些国家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中解决了诸多危机的模范典型

  C.有些国家和个人主张从儒家学说中寻找解决当今社会难题的良方

  D.当今世界的诸多危机从本质上说是在儒学与现代化的矛盾中产生的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东亚有些国家甚至提出‘新儒学’或所谓‘儒家资本主义’的口号”可知,C项表述符合题意。

故选C。

  第25题:

传统中国画讲究“知白守黑”,其含义是“黑者为画,白者为空白”。

画面上留的空白要像画的形象那样被重视。

换句话说,留出的空白要合理,要符合构图规则。

最忌空白大小形状相同,最忌空白似圆、似方,最忌空白散乱如星。

好的空白有大有小,都是不规则的三角形,所留空白完整统一。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传统中国画的笔法特点

  B.传统中国画的构图原则

  C.鉴赏传统中国画的角度

  D.传统中国画的用墨技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传统中国画如何留白的问题。

这里的“留白”指的是画面上留的空白,是与画面上的“黑”,即画的形象相对而言的。

与留白的大小、形状相关的是构图问题。

转换为选项中的信息即为B项“构图原则”。

  第26题:

在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的物质。

这种物质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

这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材料受热熔化并汽化时吸收了与空气作用产生的热

  B.材料不传热

  C.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

  D.材料坚硬,不怕热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该物质熔化和汽化时吸热效果极佳,这样极大程度地吸收火箭头部与气体摩擦时生成的热量。

  第27题:

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

  A.引导性

  B.间接性

  C.简捷性

  D.交往性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间接性的特点。

  第28题: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是()。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气质指的是人的秉性,不发生迁移。

  第29题:

如果“我们班有的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是一个真判断,下面不能确定其真假的是()。

  A.我们班至少有一个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

  B.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会使用计算机

  C.我们班有的同学会使用计算机

  D.不会用计算机的有些是我们班的同学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我们班有的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为真,则“我们班至少有一个同学不会使用计算机”也为真,而“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会使用计算机”为假,换位考虑,则“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有些是我们班的同学”;只有“我们班有的同学会使用计算机”无法判断真假,因为有可能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不会使用计算机。

  第30题:

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学习结果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

  第31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______地表达自己想法的人更加具有领导者的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所顾忌气质

  B.肆无忌惮潜质

  C.无所顾忌潜质

  D.肆无忌惮气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无所顾忌:

没有什么顾虑和惧怕。

肆无忌惮:

非常放肆,没有一点顾忌,含有贬义。

根据感情色彩可排除

  B.D项。

气质:

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或泛指人的风格、气度。

潜质:

潜在的良好素质。

根据句意,第二空应填“潜质”。

  第32题:

以下不能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一句话是()。

  A.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要想富先修路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A项“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反映了不同的环境和区域有不同的生活形态。

B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指不同地域的人,由于水土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文历史也就随之而改变,而生活在一起的人,性格也会很相似。

C项“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十分形象的表现了新疆地理气候的特色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要想富先修路”,是指通过修路加强地区之间人员物资的流通以刺激国家经济的高速运行的一项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故正确答案为D。

  第33题:

下列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描述,与古代的说法或传说不相符的是()。

  A.元宵节挂灯最早跟佛教仪式有关联

  B.清明节吃寒食最早是为了纪念一位先皇

  C.中秋节吃月饼曾与反抗元朝的统治有关

  D.古代的春节叫元旦,意为一年的第一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这一天要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

  “禁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

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

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第34题: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具备了节俭的美德,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么,无论环境多么________,生活多么________,道路多么________,都会顽强生存,一步步走出困境,最终走向强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恶劣艰难曲折

  B.艰难恶劣曲折

  C.恶劣曲折艰难

  D.曲折艰难恶劣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恶劣”意为非常坏,形容环境。

  “艰难”意为困难,形容生活。

  “曲折”意为弯曲,形容道路。

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