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807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

中国亿万农民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编者按:

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之初,在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时,一项重大而深远的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神州大地稳步推进。

建设新农村,对中国农民而言是一种福音,对中国农村来说是重大变革,对中国农业则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新举措究竟孕育着哪些机遇?

9亿农民又该如何抓住先机,实现新的起跳?

须知,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线图,而且是广大农民担当“主角”的大舞台。

  一

  中国什么问题最大?

农民问题最大,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中国。

  农民什么问题最大?

发展问题最大,解决不了温饱后的亿万农民的发展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终将是一句空话。

  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农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

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是,20世纪的百年史如是,现在和今后相当长时期依然如是。

  然而,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和百余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农民始终遭受着最深重的剥削,被压迫在最底层。

解放之前,农民食不果腹,衣难蔽体,农村经济一片萧条。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回顾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国农民曾面临两次重大机遇。

  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彻底废除了旧土地制度,将约7亿亩土地分给了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连续9年的大丰收使“一穷二白”的农村经济“旧貌换新颜”。

  另一次则是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

这是农民挑战贫穷与饥饿的一场自发式变革,是一次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中央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创造和意愿,大力推广实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使亿万农民充分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正如庄户人自己说的“地联产,产连心,庄稼成了亲儿孙,一天不管不放心”。

  “实现大包干,一年吃饱饭”,广大农民的干劲像火山一样迸发,全国粮食连续6年大幅度增产,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跃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黄金期。

  然而,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重心转向城市,加之城乡二元体制的严重束缚和粮棉价格下跌等原因,“卖粮难”、“增收难”、“就业难”横亘在广大农民面前,成为一道道难关。

而农民负担又不断加重,“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成为当时“三农”问题的真实写照。

  “三农”问题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近年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坚持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连续3年出台指导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

一系列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一桩桩重农举措初见成效。

粮食连续几年保持稳定增产,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55元,增长幅度摆脱了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破解“三农”难题可谓渐入佳境。

  先期启动的农村税费改革为减轻农民负担提供了制度保障,老百姓欢欣鼓舞。

随之而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把一次重大机遇推到了9亿农民面前。

专家们指出,新农村建设标志着中国的投资重点转向农村,这将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战略新提升”。

  站在全局高度加以审视,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我们在这一时期要实现的宏伟目标。

我国的现实国情是,13亿人口中9亿是农民。

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前不久所强调的那样: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实行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积累、农村支持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工业,侧重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去年我国GDP达到18.23万亿元,人均GDP已超过1700美元,二、三产业在GDP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

  在2004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曾深刻地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从总体上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既是一个有利于“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容易忽略“三农”问题、导致社会各类矛盾凸显的社会敏感期。

很多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在这一关键时期,要防止出现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问题,否则将导致经济社会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动荡。

  专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是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随后连续重申的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方针一以贯之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也是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途径。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入实施阶段,中央相继出台了多项支持举措和配套措施。

这些扎实、具体的行动不仅给农民兄弟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更送来了千载难逢、改换命运的历史机遇。

  如果说解放之初的土地改革使得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上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破除了传统体制的束缚,那么这次新农村建设则是让更多的公共服务深入农村、惠及百姓;如果说以往的农村变革着力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那么此次新农村建设则立足于实现9亿农民的小康梦想。

  那么,相比过去,亿万农民面临着那些新机遇呢?

  ———“减”、“免”、“补”政策,将给农民带来1000多亿元的直接好处。

特别是那些种粮大户,看到了“增产又增收”的希望。

有人形象地说,这是国家直接给粮农发“工资”。

  200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这个“减免”的范围和幅度是史无前例的,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农民直接“补贴”的力度。

据了解,今年国家对种粮农民的直补总额将达267亿元,比前年翻了一番还多,补贴种类还首次由粮食、良种和农机具补贴,扩展到柴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模空前,农民不仅可以享受到更为安全、便利的水、气、路、电、信,还可以从这些建设中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中,用于农业农村方面的投资将达到39%左右。

有人算了一笔账,“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至少为3万亿元。

根据“投资乘数”原理,这将带来5万亿~6万亿元的商机。

  ———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投入将大幅度增加,广大农民呼声强烈的“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农民的生活质量将得到显著提高。

  “两免一补”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解决农民面临的这些棘手问题提供了出路。

按照国家的安排,我国将从西部地区开始,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同时,国家还将逐步提高补助标准,争取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各地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更多的职业技能将为农民带来更多致富机会。

  目前我国农民中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第二产业的1/8。

新农村建设对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提出了迫切要求。

国家至少设立了三大“培训工程”:

一是“阳光工程”,仅2006年就拿出6亿元补助资金用于培训350万农民工。

二是农业部的“百万中专生计划”,计划用10年时间为农村培养100万名中专人才。

三是国务院扶贫办提出,在“十一五”扶贫开发中,要确保每个贫困农户有一个劳动力接受培训。

这几大工程为农民提高职业技能、找到更多就业岗位提供了新的契机。

  ———国家专门就农民工问题作出规定,着力解决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问题,为农民外出打工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

  我国每年外出务工农民有1.2亿人,他们起着“出外打工一人,脱贫致富一户”的作用。

今年3月,被誉为“春风文件”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公布,对农民工工资、就业、培训、子女教育、劳保、社保、户籍、土地承包等各个方面作出了规定。

这一全面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核心内容是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和改善就业环境。

  由此,长期困扰农民工的工资拖欠、缺乏社会保障、子女上学困难等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两个最新的措施是:

建设部今年将全面完成农民工工资3年清欠目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启动“平安计划”,用3年时间,使全部煤矿农民工和大部分建筑业农民工能够参加工伤保险。

  ──国家对农村的巨额投入,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将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孕育着巨大商机。

据统计,我国农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已从1985年的不足500元增长到2004年的3000元,农民消费需求增长。

为让农民买上放心的商品,2005年商务部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力争到2007年年底在全国建设25万家“农村超市”。

如今,已有一批捷足先登的连锁超市在农村赚得了“第一桶金”。

  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我们有两种选择:

珍惜它,抓住它,中国农业就会乘势而上,“三农”难题就会逐步破解;而无视它,放纵它,我们就会错失良机,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机遇是公平的,也是无情的。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不乏深刻而惨痛的教训。

  华西村———这个蜚声海内外的“中国首富村”,之所以能够在十几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得益于其当时紧紧抓住了改革开放提供的先机。

  错失机遇,留给那些“醒得早、起得迟、出门晚、上路慢、晃悠悠、摇三摇”者无尽的遗憾。

  如今,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在美好前景的鼓舞下,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空前高涨。

识机遇、抓机遇、惜机遇、用机遇在广袤的农村原野上正成为人们的共识。

一些干部和群众信心倍增:

这次说啥也不能让机遇与我们擦肩而过。

  智慧和创造在中华大地迸发,经验与范例在实践中诞生。

  在江西赣州,人们不会忘记曾经“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尴尬情形。

为了彻底解决农民“行路难”问题,这个市通过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争取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清淤泥、清垃圾、清路障”和“改水、改路、改厕”的“三清三改”工程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整洁的马路、漂亮的村庄,干净的环境,旧貌换新颜,百姓心欢喜。

以建设新村镇为突破口,赣州市开展的“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河北承德,政府部门紧紧依靠劳动培训这一关键抓手,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投入的做法,赢得了农民一片叫好声。

受过培训的农民素质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农村精神面貌与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在不少地方,干部与农民一同出主意,想办法,他们因地制宜,依靠科技,发展经济,走出一条条特色产业之路。

村路通了,村庄靓了,钱袋子鼓了,农民笑了。

  如何抓住历史赋予的伟大机遇?

中央给出了明确的原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面对这样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应成为我们的不二选择。

  抓住机遇,就必须激发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主体意识充分觉醒。

当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推行,关键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农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地方,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建设最有发言权。

农村有农村的特色,农民有农民的需求,那些不搞调查、千村一面、好大喜功、强力推行的做法,最让农民讨厌,最让农民伤心。

尊重农民意愿,就要让农民真正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切实保障他们的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避免出现“干部动而农民不动”的尴尬局面。

  抓住机遇,就必须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素质。

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至关重要。

只有提高农民的素质,农民增收才有最坚实的基础。

农民素质的提高,自然会增强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参与发展决策能力、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表达能力和争取相对有利的政策环境的能力。

新型农民的诞生必将给农村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创新,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抓住机遇,必须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得到实惠。

马克思说: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亿万农民,只有当亿万农民意识到新农村建设同他们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紧密相连时,他们才会自觉自愿地投入其中。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同时,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如饮水安全、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为农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

  抓住机遇,必须深化农村改革。

建设新农村不改革不行,要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农村乡镇机构、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

要继续加强农村改革的鼓动力,花更大的精力来研究和推进农村改革。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其中“少取”是基础;“多予”正在进行,今后还要加大;“放活”是根本,因为机制体制创新最重要。

简言之,农村工作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内容有二: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要完善农村政治制度。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事物发展有其自身规律。

抓机遇,不仅需要高涨的热情,更需要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把握。

  时下,有些地方热心于建新房,粉刷墙,写标语,办橱窗,比美观;有的地方不顾实际,搞大拆大建,乱批乱建,为农民盖起了别墅,建起了高楼;有的地方无视财力物力的局限,盲目攀比,一味“大干快上”,甚至不惜负债上项目。

这些做法既不符合中央的精神,也不对农民的胃口,是对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误读和误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乎9亿农民的前程命运,关乎13亿人的现代文明,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对扩大内需,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似乎又听到了小平同志曾经发出的那振聋发聩的声音:

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

我就担心丧失机会。

不抓呀,看到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记者王永前薛凯孙爱东)

2006年06月09日来源:

半月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