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8096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docx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

CRH1型动车组司机高级工考核标准

一、接车检查

(一)CRHl型动车组出库接车无电静态检查程序及技术要求

1.检查作业程序

(1)操作控制部件安装状态采用目视方法进行检查。

(2)电器设备、插件、接线、开关、按钮采用目视、手动方法进行检查。

(3)动车组各项机能测试在高压状态下进行。

(4)接车检查程序必须在非出库端Mc车开始。

(5)动车组外部下面前端设备状态检查。

(6)动车组上面内部设备状态检查。

(7)动车组各项机能测试。

(8)激活司机室使司机室受控。

(9)启动高压,确认具备进行测试条件。

(10)制动性能测试。

(11)牵引性能测试。

(12)换端操作,进行另操纵端设备检查及机能测试。

(13)确认换端操作正确,换端。

2.技术要求

(1)设备部件安装牢固,体外部无破损,各尺寸、限度,横向、径向、纵向间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电器设备、插件、接线、开关、按钮位置标识清楚,显示功能正确,插件、接线牢固,无过热、老化、接磨现象。

(3)动车组各项机能正常,必须符合运用技术要求。

(二)CRHl型动车组外部车下设备检查部位、程序及技术要求

1.检查部位程序

非出库端接车外观检查部位及程序,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按顺序检查。

(1)动车组前端、前照明头灯状态检查。

(2)动车组前端嘹望玻璃状态检查。

(3)动车组前端导流罩上下盖板关闭状态检查。

(4)动车组前端刮雨器安装状态检查。

(5)标志灯外观状态检查。

2.技术要求

(1)动车组前端导流罩上下盖板关闭到位,无变形,正常锁闭。

(2)动车组前端嘹望玻璃无裂纹,无破损,表面清洁。

(3)动车组前端刮雨器安装状态牢固,雨刷完好,与玻璃接触面积良好。

(4)动车组前端前照明头灯外观完好,标志灯外观完好。

(三)CRHl型动车组车上内部检查部位、程序及技术要求

1.检查部位程序

(1)从非出库操纵端Mc车左侧门上车。

(2)操作紧急开门装置打开车门上车。

(3)用三角钥匙操作门立柱上的“照明”开关,打开车内照明。

(4)用司机室钥匙激活司机室。

(5)静态进行司机室内设备检查。

(6)动车组车上检查设备:

①动车组配备消防器材灭火器。

②司机室电器柜K1柜内设备。

③各设备控制电路保险脱扣开关位置及状态。

④各设备控制旋钮转换开关位置及状态。

⑤各设备控制按钮状态。

⑥各设备状态正常后锁闭K1柜。

(7)司机室左侧窗状态检查。

(8)司机室操纵台设备检查:

①操纵台B1、B2控制面板各按钮、指示灯状态。

②无线通信设备CIR、播音设备PIS,监视器显示屏状态。

③操纵台中央控制面板A板各按钮、指示灯、LKJ、DMI显示器状态。

④操纵台C、Cl控制面板各按钮、指示灯状态。

⑤操纵台C、C1控制面板IDU智能显示器、无线通信设备CIR、播音设备PIS,监视器显示屏状态。

⑥操纵台面A1、C2、B3控制面板各按钮、指示灯、开关状态。

(9)司机室右侧窗状态检查。

(10)检查司机室电器柜K2柜内设备。

①检查LKJ主机、无线传输装置主机安装状态。

②检查电源开关、LKJ隔离开关位置。

(11)检查救援绳索及防护用品。

2.技术要求

(1)配备消防器材,备品数量齐全,在规定地点整齐摆放。

(2)各开关位置正确,标识清楚。

(3)各按钮、指示灯外观良好,标识清楚。

(4)各设备安装牢固、外观良好。

3.安全注意事项

(1)检查作业开始前,必须检查周围环境确认无安全隐患,并做好安全措施。

(2)与随车机师检修人员联系好。

(3)检查带电设备时,严禁手触带电部位。

(4)严禁在启动高压状态下,打开高压柜(室)门检查高压设备。

(5)检查作业完成后,设备必须恢复规定状态,关闭柜(室)门。

二、数据输入

(一)乘客信息系统CIR信息输入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摘下CIR手持机。

(2)按手持机键盘向上键,进入车次输入对话框界面,按右侧绿色OK键。

(3)输入本次列车车次,然后连续两次按动右侧绿色OK键。

(4)确认车次输入正确后挂机。

2.技术要求

(1)必须按担当车次输入。

(2)输人车次错误时,按动左侧红色键取消,返回上一界面,重新输入车次。

(二)行车安全装备LKJ信息输入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闭合司机室电钥匙,激活司机室。

(2)确认行车安全装备LKJ显示屏进入待机界。

(3)插入IC卡,LKJ显示屏进人数据输入界面,自动弹出输入对话框。

(4)按↓键选择输入条件对话框,按规定输入条件输入数据。

(5)输入数据完成后,按确定键确定,拨出IC卡。

(6)复核输人数据时,人工按查询键进行数据复核。

2.技术要求

(1)插入IC卡,LKJ显示屏自动进入数据输入界面,不进人数据输入界面时,拨出IC卡重新插入。

(2)如重新插入IC卡后还不进人数据输入界面时,确认IC卡良好,人工按动设定键进入数据输入界面。

(三)列控车载设备ATP信息输入操作方法

1.操作方法

(1)闭合司机室电钥匙,激活司机室。

(2)确认ATP显示屏DMI进入主界面后,按动载频键。

(3)根据列车运行方向,按↓键选择上行或下行,然后按确定键。

(4)根据列车运行区段等级,按↓键选择CTCS0级或CTCS2级,然后按确定键。

(5)按↓选择音量,然后按确定键。

三、机能试验

(一)CRHl型动车组接车检查各项机能试验项目

1.动车组制动性能试验。

2.动车组驾驶控制性能测试。

3.动车组灯测试。

4.司机安全装置DSD性能试验。

5.头灯、风笛、雨刷性能试验。

6.车门、低踏板性能试验。

7.尾部标志灯显示状态检查。

8.通信设备性能测试。

(二)登录司机室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插入电钥匙向右转至启动位,启动司机室。

(2)在IDU登录界面,输入登录密码登录。

2.技术要求

(1)登录后,确认智能显示器IDU界面显示。

(2)登录后,确认智能显示器IDU界面显示车辆总数。

(三)机能试验前,智能显示器IDU各系统菜单的查阅项目及操作程序

1.查阅项目

(1)在智能显示器IDU了解动车组各系统运用状态。

(2)打开警报总况菜单,查阅各系统发生故障情况。

①查阅现存的活动的故障菜单。

②打开系统菜单,检查各子系统的设备状态正常。

③打开列车状态菜单,检查车组的列车状态正常。

(3)做好启动高压升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检查“外接风、电源”指示灯显示状态。

(5)确认无外接“风、电源”连接。

(6)检查辅助压缩机工作情况。

(7)打开供气菜单,按压升弓按钮。

2.技术要求

(1)打开高压菜单,检查升弓、合主断状态。

(2)检查确认网压状态。

(3)确认操纵台指示灯显示状态。

(4)打开供气菜单检查主压缩机工作状态。

(5)打开系统的子菜单,检查各子系统的工作状态。

(四)CRHl型动车组,智能显示器IDU各系统菜单的进入操作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选择进入IDU主菜单界面。

(2)由主菜单界面选择系统概况菜单。

(3)系统概况菜单,共计包括十一个子系统菜单。

(4)根据需要选择所需了解的系统状况,点击菜单界面进入系统菜单。

(5)由页脚信息显示区域的菜单选择按钮,进入主菜单及运行系统概况菜单。

2.技术要求

(1)在主菜单界面确认系统显示框位置。

(2)用手指点击显示框标题,做到轻、稳、准。

(五)动车组灯测试程序、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从门立柱启动列车,目的是启动该车的照明。

(2)如果没有外部电源可用,接通紧急照明。

(3)灯测试操作方法:

利用专用钥匙插入灯启动开关;启动时将开关逆时针方一闭时将开关顺时针方向转动;使用三角钥匙操作开、关、控制完成后弹回中间位置。

2.技术要求

(1)操作开关启动车辆保持至少3s。

(2)操作开关关闭车辆保持至少ls。

(3)连接30min后启动自动断开,紧急照明将打开5min。

(六)制动系统试验程序、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按压停放制动按钮,确认停放制动施加。

(2)打开制动试验菜单,按压启动试验按钮。

(3)按IDU的提示操作:

①主控制器手柄制动7级。

②主控制器手柄回0。

③主控制器手柄制动8级。

④主控制器手柄回O。

(4)利用制动测试按钮进行制动试验:

①按下制动测试按钮确认绿灯亮。

②主控制器手柄制动7级。

③制动施加指示灯显示红色。

④主控制器手柄回0。

⑤制动测试开始,显示绿灯。

⑥主控制器手柄制动8级。

⑦主控制器手柄回0。

2.技术要求

(1)车载列控设备ATP模式等级选择CTCS0级。

(2)必须施加停放制动。

(3)总风缸压力600kPa以上,安全环路指示灯灭。

(4)确认智能显示器IDU提示制动试验完成。

(5)制动试验失败必须查明原因并重做制动试验。

(七)DSD(司机安全装置)试验程序、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DSD测试只能在静态情况下进行。

(2)将主控控制手柄置于O位。

(3)按DSD模式选择器按钮。

(4)等候由指示灯和蜂鸣器指示的报警。

(5)当紧急制动启动后,IDU显示出“DSD紧急制动”,使用脚踏板确认。

(6)当司机显示器显示出测试完成后(8700),再次按DSD模式选择器。

(7)使用Q按钮对8700进行确认。

2.技术要求

(1)正常运行期间,司机必须保持将脚靠踏板置于中间挡位。

(2)每隔小于50s的问隔,就必须松开一次脚踏板,再将脚踏板恢复于中间挡位或再按一次DSD按钮。

(3)如超过50s的时间,司机未按要求松开一次脚踏板,DSD警告指示灯开始闪亮。

(4)3s后蜂呜器响起,提示司机进行确认。

(5)如果7s后没有确认,DSD会启动列车紧急制动。

(6)紧急制动启动后,司机通过脚踏板或操控台上的按钮进行确认,以缓解紧急制动。

(八)车门开、关及低踏板试验操作程序、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车门开、关及低踏板控制试验操作程序。

①首先IDU智能显示器进入车门状态菜单。

②踏板选择控制试验操作。

③正常开门控制试验操作。

④正常关门控制试验操作。

⑤紧急开门控制试验操作。

(2)车门开、关及低踏板操作方法。

①列车低踏板选择,根据停车站台高低由司机操作按钮进行控制(高站台无需选择)。

②开门前先按动操控台B2或Cl板释放按钮选择所开侧的车门(试验时可同时释放两侧车门)。

③按动操控台A1板开门按钮打开所释放侧的车门。

④按动操控台B2或Cl板关门按钮,关闭所开侧的车门。

⑤车门控制还可手动紧急开门操作,在车门处用三角钥匙操作开门(此操作不列为车门试验程序)。

2.技术要求

(1)关门时采取避免伤害到乘客的安全措施。

(2)正常情况下,车门打开30s后会自动关闭。

(3)车门装有光栅探测装置,中间过道门遇有乘客移动,车门会自动打开。

(4)关门时有声音提示,当按动操控台的关门按钮时,提醒关门的声信号响ls,然后关门,不用理会光栅的指示。

(5)当司机操控台以取消门释放指令的方式指令关门时,车门以全速关闭。

(6)选择清洗速度,自动生成一个关门指令。

(7)当所有的车门都关闭并锁定时,按钮灯灭。

按关门按钮,以半速关闭所有已释放侧的车门;按释放车门按钮,以正常速度关闭所有车门。

(8)车速低于20km/h时才能释放车门。

(9)列车发车时速度在0至1km/h,列车停车速度在3至0km/h时,乘客可以打开已释放的车门。

(10)当车门处于可由乘客开启的状态时,蜂鸣器响起,开/关门按钮亮。

(11)所有已释放的车门可以从司机室内同时打开。

(12)门扇和开口间探测到阻碍物,防挤装置会自动停止车门关闭。

(13)在车门关闭期间,障碍物的探测始终在进行。

(九)驾驶控制试验程序、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在智能显示器IDU主菜单进入驾驶控制菜单。

(2)按压驾驶控制菜单启动按钮。

(3)按智能显示器IDU的提示操作主控手柄,检测主控手柄作用良好:

①按动主控制器手柄上锁闭按钮,由0位前推至牵引区域的驱动控制连续运行位。

②主控制器手柄由驱动控制连续运行位,前推至牵引区域的驱动6级位置。

③主控制器手柄由驱动6级位置,向后轻点拉至驱动5级位置。

④主控制器手柄由驱动5级位置,向后轻点拉至驱动4级位置。

⑤主控制器手柄由驱动4级位置,向后轻点拉至驱动控制连续运行位。

⑥主控制器手柄由驱动控制连续运行位,向后轻点拉至驱动3级位置。

⑦主控制器手柄由驱动3级位置,向后轻点拉至驱动2级位置。

⑧主控制器手柄由驱动2级位置,向后轻点拉至驱动1级位置。

⑨主控制器手柄由驱动l级位置,向后轻点拉至驱动0级位置。

⑩主控制器手柄由0位,后拉至制动域的紧急制动8级位置。

11控制器手柄由紧急制动8级位置,向前轻点推至制动7级位置。

12主控制器手柄由紧急制动7级位置,向前轻点推至制动6级位置。

13主控制器手柄由紧急制动6级位置,向前轻点推至制动5级位置。

14主控制器手柄由紧急制动5级位置,向前轻点推至制动4级位置。

15主控制器手柄由紧急制动4级位置,向前轻点推至制动3级位置。

16主控制器手柄由紧急制动3级位置,向前轻点推至制动2级位置。

17主控制器手柄由紧急制动2级位置,向前轻点推至制动1级位置。

18主控制器手柄由紧急制动1级位置,向前轻点推至0级位置。

2.技术要求

(1)驱动控制器位置,显示两种预定义状态。

①全绿表示位置显示正常。

②红色表示位置显示出现故障。

(2)自动牵引测试按钮有两种预定义状态。

①全绿显示自动测试通过。

②全红显示自动测试失败。

(3)制动、牵引测试前,手动按动停放制动按钮,车组施加停放制动。

(4)在DMI显示器上,按等级键选择CTCS0级,再按压确定键。

(十)CRHl型动车组接车检查机能试验流程图

四、联挂操作

(一)动车组联挂前操作顺序及技术要求

1.操作顺序

(1)首先做好被联挂动车组联挂前的准备工作。

①激活司机室,按规定操作好连接设备。

②按动司机室A2控制板前盖板抬起控制按钮,启动车组前端上下盖板及自动车钩。

③进入智能显示器IDU车钩状态菜单,根据按钮示灯及车钩状态菜单显示,确认动车组前端上下盖板及自动车钩到位状态。

④将司机室电钥匙开关置于0位,关闭司机室。

(2)动车组联挂前的准备工作

①激活司机室,按规定操作好连接设备。

②按动司机室A2控制板前盖板抬起控制按钮,启动车组前端上下盖板及自动车钩。

③进入智能显示器IDU车钩状态菜单,根据按钮示灯及车钩状态菜单显示,确认动车组前端上下盖板及自动车钩到位状态。

④自动速度选择器置于自动联挂位。

2.技术要求

(1)被联挂动车组两端司机室电钥匙开关必须置于O位。

(2)被联挂动车组受电弓必须降下。

(3)被联挂动车组两端司机室蓄电池必须闭合。

(4)两列动车组间隔距离不得大于15m、小于3m。

(二)动车组自动联挂操作顺序及技术要求

1.操作顺序

(1)自动速度选择器置于自动联挂位。

(2)确认速度显示框显示A。

(3)向前推动主控制器手柄置牵引区移动车组。

(4)操纵动车组进行联挂。

2.技术要求

(1)自动速度选择器置于自动联挂位,自动控制速度0.8km/h移动。

(2)联挂后动车组自动降下受电弓,动车组启动紧急制动。

(3)此时严禁关闭司机室电钥匙开关,必须等TCMS系统重新配置完成。

(4)确认高压启动完及智能显示器IDU列车配置为两列标识。

(5)按操纵需求及换端操作程序进行换端。

(三)动车组解钩前操作顺序及技术要求

1.操作顺序

(1)列车组处于静态激活的司机室,根据联挂设备采取方式进行相应操作。

(2)机械和电气联挂的动车组解钩实施操作前,按动控制板A2解钩请求按钮。

(3)确认电力解钩、机械解钩、空气解钩完成。

(4)操作主控制器手柄,移动主车组。

(5)将两列车组分离,将车钩盖板关闭。

2.技术要求

(1)可以在任一列车组上的任一司机室进行分离。

(2)按动控制板A2解钩请求按钮。

(3)确认解钩请求按钮示灯状态,须闪亮。

(四)动车组正常解钩操作顺序及技术要求

1.操作顺序

(1)按动控制板A2解钩请求按钮,确认示灯必须闪亮。

(2)确认解钩请求按钮示灯状态。

(3)从属动车组实施紧急制动。

2.技术要求

(1)解钩请求按钮示灯闪亮10s后,操作主控制器手柄。

(2)主动车组一次移动距离不得少于5m。

(3)重新配置程序完成后解钩按钮灯熄灭。

(五)机车救援回送前的联挂动车组操作顺序及技术要求

1.操作顺序

(1)动车组司机激活司机室,司机室钥匙在激活位。

(2)保持动车组处于制动状态。

(3)在救援机车到达前,司机操作按钮,打开导流罩,伸出自动车钩。

(4)随车机械师确认导流罩打开状态并锁闭良好。

(5)配合随车机械师安装过渡车钩。

(6)动车组不能升弓充电时,应确认动车组蓄电池的电压。

(7)随车机械师关闭车内部分用电设备,以减少动车组蓄电池的用电量。

.

(8)司机将联挂端司机室Kl柜牵引开关置于回送位置(机车联挂后,待充满风后再将救援回送开关置于救援回送位)。

(9)DSD司机安全装置及ATP隔离开关打隔离位。

(10)动车组司机检查联挂端司机室K2柜下部的回送控制面板无火回送塞门在打开位。

2.技术要求

(1)切断电气车钩的供气连接。

(2)救援回送车辆严禁升弓,使用连锁装置切断被救援车辆受电弓的供气通路。

(3)停放制动必须缓解,紧急制动性能正常。

(六)动车组与动车组手工联挂的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按动被联挂动车组控制板A2前盖板启动按钮,开启导流罩上下盖板及自动车钩。

(2)确认被联挂动车组前端联挂设备状态正常。

(3)回到联挂动车组有效司机室,将主控制器调到0位。

(4)按压控制板A2前盖板启动按钮,开启导流罩上下盖板及自动车钩。

(5)操纵主控制器手柄,控制联挂速度为1km/h。

(6)动车组联挂好后,将主控制器移到0位,停止向前的牵引。

2.技术要求

(1)通过重新启动司机室,手工启动再配置。

将司机钥匙调到0位,关闭司机室。

然后再回到1位,激活司机室。

(2)确认智能显示器IDU主菜单界面列车配置显示。

(七)动车组使用紧急车钩联挂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按动前盖板开启控制按钮,启动前端联挂设备。

(2)将紧急(过渡)车钩安装到被联挂车组前端自动车钩上。

(3)用螺栓固定好。

(4)联挂后连接联挂车辆和被联挂车辆车钩之间的空气软管。

(5)开放前后车制动管折角塞门。

2.技术要求

(1)紧急车钩(过渡车钩)是一个单独的装置。

(2)该车钩的一端配有自动车钩及其空气接头,另一端有一个眼孔和连接链条用于与牵引钩连接。

(3)车钩还设有与压缩空气软管连接的连接器用以传递主制动管路压力和主风缸压力。

(八)救援回送时的联挂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切断电气连接头的供气。

(2)实施联挂。

(3)使用连锁装置切断被救援车辆受电弓的供气。

(4)激活CRHl联挂点处的司机室。

(5)将救援回送开关调至“被牵引车辆”。

(6)打开车辆之间的压缩空气供气。

2.技术要求

(1)当救援回送开关启动后,检查停放制动是否已缓解。

(2)开始救援牵引之前,先检查紧急制动。

(九)解开紧急车钩的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从联挂处的司机室实施正常解钩。

(2)关闭前后车制动管折角塞门,提起钩提杆提开联挂机车钩锁。

(3)从救援回送车辆牵引钩上取下紧急车钩。

(4)将车钩放入CHE车底架内的储存隔问内。

2.技术要求

(1)按机车解钩操作方法进行。

(2)关闭折角塞门,先关前、再关后。

(3)提钩,显示信号动车。

(十)救援回送后的解钩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救援车为机车时,关闭机车制动管和动车紧急车钩风管折角塞门。

①摘开制动管软管。

②按动K1柜外接电源启动按钮及摘开外接电源连接线。

③关闭蓄电池接触器。

④提开救援机车钩提杆,打开钩锁。

⑤移动机车,解钩完成。

(2)救援车为动车组时,按动控制板B2解钩请求按钮。

①根据解钩请求按钮显示状态,确认前端联挂设备分离状态。

②解钩请求按钮显示10s后移动。

2.技术要求

(1)解钩时救援车一次移动不得少于5m。

(2)将救援回送开关恢复至正常。

(3)将联锁装置复位以给受电弓供气。

(4)卸去紧急车钩。

(5)关闭蓄电池接触器或者为被救援回送车辆连接一外部三相电压,以保证蓄电池不放电。

五、运行操作

(一)降低性能模式下的牵引安全回路运行操作方法

(1)列车必须处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从激活的司机室按动超控按钮来迫使牵引安全回路闭合。

(2)操作前必须确认故障原因已,而且回路超控时的驾驶非常安全。

(3)此功能只有在车门打开时,用来移动列车,例如火灾时,将车驶出隧道,采用此功能时,需要加倍小心。

(4)引起回路断开的条件都显示在IDU的联锁菜单页面。

(5)只有在超控按钮灯闪烁时,才能实现回路的超控操作。

(6)列车运行前,必须将开关设置在超控位,操作一结束开关返回到正常位。

注意!

开关处于超控位时,切勿配置列车。

(二)降低性能模式下的回路超控运行操作方法

1.操作方法

(1)DSD、CCU、ATP紧急制动回路超控,通过司机室内K1柜上的开关来实施。

(2)在运行中上述三项设备作用不良,引起列车紧急制动时,分别按以下操作方法进行:

①DSD作用不良时,将司机室内K1柜上的旁路开关置于切除位。

②CCU作用不良时,将司机室内Kl柜上的旁路开关置于切除位。

③ATP作用不良时,将司机室内K1柜上的旁路开关置于切除位。

2.紧急制动回路超控注意事项

(1)列车引起紧急制动设备状况不明而且又不能缓解时,使用CCU进行超控。

(2)DSD旁路开关会使DSD功能丧失以便断开紧急制动回路。

(3)CCU停止超控开关会使由CCU指令的紧急制动回路断开的操作失效,包括DSD功能和制动压力的监控。

(4)注意!

要尽量少用此开关。

此开关只可用于在没有任何其他选择方式来缓解制动以及当时的情况需要将列车在短时间内移走。

(5)ATP切断开关,会使由ATP发出的紧急制动回路断开的指令失效。

(三)手动过分相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将主控制器手柄置于0位。

(2)车组运行至分相区断电标前,按动司机面板B2上的分相区按钮。

(3)车组运行至分相区合电标处,TCMS检测到规定的网压,升弓按钮示灯亮,自动闭合全车网侧断路器。

(4)切除GFX一3装置后,车组运行至分相区合电标处,手动闭合全车网侧断路器。

(5)通过智能显示器IDU的高压状态菜单,查看列车5个网侧断路器闭合状态。

2.技术要求

(1)过分相分断控制性能失效时,TCMS从按下分相区按钮开始计算,列车运行150m后,停止变流器模块,断开全车网侧断路器。

(2)过分相分、合控制性能全部失效时,单列动车组头部越过合电标200m后,手动闭合全车网侧断路器。

(3)过分相分、合控制性能全部失效时,两列动组重联时头部越过合电标400m后,,手动闭合全车网侧断路器。

(四)紧急停车按钮施加紧急制动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操作方法

(1)司机立即拍下此按钮。

(2)主控制器手柄迅速回至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