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847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docx

版化学人教必修2第二章单元过关检测

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

  测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次能源中的水能、地热能、天然气等;二次能源中的电能、氢能等。

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石油 ④煤 ⑤潮汐能 ⑥木材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④⑤⑥D.①②⑤

答案 D

2.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B.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很低,这样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答案 C

解析 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与使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A错误;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B错误;温差越大消耗电能越多,则耗电量越大,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正确;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升高温度使之达到煤的着火点,而不是提高煤的着火点,D错误。

3.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B

C

D

硅太阳能电池

锂离子电池

太阳能集热器

燃气灶

答案 D

解析 A项是太阳能转化成电能;B项是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充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C项是太阳能转化成热能;D项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4.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断裂和形成的是(  )

A.2H2+O2===2H2O

B.NH3+HCl===NH4Cl

C.8NH3+3Cl2===6NH4Cl+N2

D.2Na2O2+2H2O===4NaOH+O2↑

答案 D

解析 2H2+O2===2H2O中只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A项不合题意;NH3+HCl===NH4Cl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有离子键的形成,但没有离子键的断裂,B项不合题意;8NH3+3Cl2===6NH4Cl+N2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有离子键的形成,但没有离子键的断裂,C项不合题意;2Na2O2+2H2O===4NaOH+O2↑中同时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D项符合题意。

5.iPhone手机使用的锂电池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备受关注,目前已成功研制出多种锂电池。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是Li+MnO2===LiM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

B.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

C.电池内部产生的MnO

向锂电极移动

D.钠比锂更活泼,相同质量的钠作电极比锂提供的电能更多

答案 C

解析 原电池中,失电子的电极为负极,故A、B错误;由于M(Na)>M(Li),在相同质量时n(Li)>n(Na),故Li作电极提供的电能更多,D错误。

6.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自发进行时,便能构成原电池。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2FeCl2+Cl2===2FeCl3

B.Zn+Ag2O+H2O===Zn(OH)2+2Ag

C.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D.2H2+O2===2H2O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必须是氧化还原反应,二是要求氧化剂、还原剂各为一种物质,分别在正、负极发生反应。

A、B、D三项所示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且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为不同物质,符合题意;C项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剂和还原剂均为Na2S2O3,不合题意。

7.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B.向溶液中滴加稀硝酸,以增大氢离子浓度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改用铁粉

答案 B

解析 升高温度、增加固体的接触面积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即A、D两项可以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滴加少量CuSO4溶液后,铁置换出的铜可与铁在硫酸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C项可以;若加入硝酸,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的气体为NO,不能加快H2的生成速率,所以选择B。

8.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

C.2molH2O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molH2和1molO2具有的能量

D.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无开发利用价值

答案 C

解析 氢气燃烧生成水是放热反应,所以水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氢能源目前并没有被广泛应用;由于水的分解是吸热反应,所以2molH2O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molH2和1molO2具有的总能量;氢气虽然不易贮存和运输,但是其单位质量放出的热量多且生成物没有污染,所以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9.下列四种盐酸溶液,均能跟锌片反应,其中最初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10℃20mL3mol·L-1的盐酸溶液

B.20℃30mL2mol·L-1的盐酸溶液

C.20℃20mL2mol·L-1的盐酸溶液

D.20℃10mL4mol·L-1的盐酸溶液

答案 D

解析 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可知,温度越高,溶液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0.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

B.c(N2)∶c(H2)∶c(NH3)=1∶3∶2

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的2倍

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molN2,同时增加3molH2

答案 A

解析 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达到了平衡,A正确;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一定达到平衡,B不正确;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2倍时,不一定达到平衡,C不正确;生成N2和生成H2均说的是逆反应方向,D不正确。

11.下列描述的化学反应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的是(  )

A.H2(g)+Br2(g)2HBr(g)

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B.2NO2(g)N2O4(g)

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CaCO3(s)

CO2(g)+CaO(s)

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3H2(g)+N2(g)2NH3(g)

反应体系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3∶1

答案 D

解析 A项,该反应体系在恒温、恒容下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即Br2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项,该反应在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说明NO2和N2O4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项,该反应在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说明CO2的质量保持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项,对于化学反应3H2(g)+N2(g)2NH3(g),如果开始时加入的物质的量之比是n(H2)∶n(N2)=3∶1的混合气体,或加入的是纯NH3,该反应从开始到化学平衡状态,始终保持n(H2)∶n(N2)=3∶1,因此,n(H2)∶n(N2)=3∶1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12.对于反应Zn(s)+H2SO4(aq)===ZnSO4(aq)+H2(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反应物或生成物都能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B.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

D.若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锌溶解时,标准状况下正极放出11.2L气体

答案 A

解析 锌是固体,一般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13.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

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

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式为2Li+2H2O===2LiOH+H2↑

答案 C

解析 原电池放电时OH-向负极移动,C项错误。

由此电池的名称锂水电池可推测其总反应式为2Li+2H2O===2LiOH+H2↑,据此可再写出其电极反应:

(负极)2Li-2e-===2Li+,(正极)2H2O+2e-===2OH-+H2↑,综上分析,A、B、D三项均正确。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对可逆反应而言的,非可逆反应不谈化学反应速率

B.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正值,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负值

C.同一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表示,也可用生成物浓度的改变表示,其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通常是g·L-1·s-1,也可以是kg·L-1·s-1

答案 C

解析 由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可以看出它适合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并非专指可逆反应,故A不正确;单位时间是正值,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也是正值,故其比值必为正值,B不正确;由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B=

可以看出,其单位中不可能出现g、kg等质量单位,D不正确。

15.根据反应:

2Ag++Cu===Cu2++2Ag,设计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可以是银或石墨

B.Y是硫酸铜溶液

C.电子从铜电极经外电路流向X电极

D.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

答案 B

解析 由电池反应2Ag++Cu===2Ag+Cu2+可知,铜作负极,电极反应为Cu-2e-===Cu2+,X为正极,可以是比铜不活泼的银或石墨等,电极反应为Ag++e-===Ag;电解质溶液中需含有Ag+,故B错误。

16.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3.3×10-2mol/(L·min)

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3.3×10-2mol/(L·min)

C.反应至6min时,c(H2O2)=0.30mol/L

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

答案 C

解析 2H2O2

2H2O+O2↑。

6min时,生成n(O2)=

=1×10-3mol,依据反应方程式,消耗n(H2O2)=2×10-3mol,所以0~6min时,v(H2O2)=

≈3.3×10-2mol/(L·min),A正确;根据0~6min和6~10min生成O2的量可知,B正确;反应至6min时,消耗n(H2O2)=2×10-3mol,剩余n(H2O2)=0.40mol/L×0.01L-2×10-3mol=2×10-3mol,H2O2分解了50%,c(H2O2)=

=0.20mol/L,所以C错误,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2分)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

若2s(秒)时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填写下列空白:

(1)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

(2)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

(3)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2s时物质B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

答案 

(1)0.3mol/(L·s)

(2)0.15mol/(L·s)

(3)30%

(4)25.9%

解析    2A(g) +  B(g)  2C(g)

起始浓度 2mol/L   1mol/L   0

变化浓度 0.6mol/L  0.3mol/L  0.6mol/L

2s时浓度1.4mol/L 0.7mol/L  0.6mol/L

(1)v(A)=

=0.3mol/(L·s)。

(2)v(B)=

=0.15mol/(L·s)。

(3)A的转化率=

×100%=30%。

(4)B的体积分数=

×100%≈25.9%。

18.(10分)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①中的温度升高;②中的温度降低。

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__热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反应过程________(填“①”或“②”)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表示。

(2)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放 吸 ①

(2)6H++2Al===2Al3++3H2↑ Al

解析 

(1)①温度升高,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温度下降,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

(2)①中发生的反应为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其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其中Al作为还原剂。

19.(10分)某同学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测得生成H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1)哪一时间段(指0~1min、1~2min、2~3min、3~4min、4~5min)反应速率最大?

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一时间段的反应速率最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求2~3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反应太剧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

A.蒸馏水、B.NaCl溶液、C.NaNO3溶液、D.CuSO4溶液、E.Na2CO3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

答案 

(1)2~3min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温度高

(2)4~5min H+浓度小

(3)0.1mol·L-1·min-1 (4)A、B

解析 

(1)由表中的数据知,反应速率在2~3min时最大,原因是Zn与HCl反应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2)由表中的数据知,反应速率在4~5min时最小,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c(H+)减小。

(3)n(H2)=

=0.005mol,

Zn+2HCl===ZnCl2+H2↑

0.01mol   0.005mol

则Δc=

=0.1mol·L-1

v(HCl)=

=0.1mol·L-1·min-1。

(4)加入C,H+和NO

与Zn反应不产生H2,但消耗了H+,使生成的H2减少;加入D,Cu2+与Zn反应生成的Cu会和Zn组成原电池,使生成H2的速率加快;加入E,CO

消耗H+,使生成的H2减少。

20.(10分)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aN(g)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t2时间段,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N,同时生成bmolM

D.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答案 

(1)2N(g)M(g)

(2)

mol·L-1·min-1

(3)BD

解析 

(1)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为体积相同,时间相同,因此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图像,a∶b=(8-2)∶(5-2)=2∶1,则反应方程式为2N(g)M(g)。

(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

v(M)=

mol·L-1·min-1=

mol·L-1·min-1。

(3)反应中M和N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无关,故A错误;气体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不相等,则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C选项所述反应进行的方向都是指正反应方向,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错误;根据化学平衡状态定义,当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即N的浓度不再改变,说明达到平衡,故D正确。

21.(10分)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

根据上述反应式,完成下列题目。

(1)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KOH不断被消耗

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2)写出电池的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时,负极区的c(O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正极区的c(OH-)________,电解质溶液的c(OH-)________。

(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1)C

(2)Zn+Ag2O+H2O===Zn(OH)2+2Ag

(3)减小 增大 不变

解析 由正、负电极反应式可知:

Zn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区c(OH-)减小,Ag2O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区c(OH-)增大;使用时电子由Zn极流向Ag2O极,正、负极反应式相加可得总反应式为Zn+Ag2O+H2O===Zn(OH)2+2Ag,故电解质KOH未被消耗,电解质溶液的c(OH-)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