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8717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Word文档格式.doc

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

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

教师边拍手边发问:

李明明,我的3球碰几球?

学生边拍手边回答:

老师的3球碰7球。

注:

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

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2、用故事激发兴趣。

如:

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

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

如:

估算歌:

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

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

≈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重算理和法则过程教学,提高计算技能。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如何讲清算理呢?

如我在分数加法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讲述算理,概括法则,如讲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可以这样进行:

先用图表示:

然后提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各是多少?

各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结合图形观察后回答:

1个加上2个等于多少?

通过计算这个题,你能初步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时,学生的叙述可能是不完整的)。

并让学生再思考:

怎样计算?

并说明理由。

在这个基础上再出示结语: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这样教学,既使学生搞清了算理,又使学生掌握了法则,为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也打下了基础。

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不懂算理,光靠机械训练也能掌握,但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因此必须处理好算理和算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并通过智力活动,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如学生不理解数的数位概念,就不能理解笔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

不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就不能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不知道四则运算的意义,就很难讲清计算法则。

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和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又是掌握四则计算法则的前提,因此教学中必须讲清数和数的计算知识。

在平常教学时,四则运算的意义,可以注意让学生在计算题解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深化。

计算法则是学生正确进行四则运算的依据,可以注意通过典型例题,讲清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运算定律和性质,是讲清计算法则和简便算法的基础,可以通过具体式题的计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找出共同特征,然后加以归纳,使学生认识定律、性质的实际意义。

特别要重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使他们学会应用运算定律、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加强基本训练,培养计算能力

1、重视口算训练,打牢计算基础。

口算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口算关系到以后能否顺利学习和掌握多位数加减法、乘除法和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等一系列内容的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第二学段都强调要重视口算。

因此,小学计算教学要特别重视口算训练。

 

例如,10以内数的分解、20以内数的加减、表内乘除法等要达到脱口说出正确答案,这对提高运算准确性很关键。

另外,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熟记一些使用频率高的有关数据,如中年级:

25×

4=100、125×

8=1000;

高年级:

分母是2、4、5、8、20、25的最简真分数的小数值、百分数值,1~20的平方值等,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达到正确、迅速、灵活地计算。

2、加强估算训练,开拓学生思维。

估算是对运算过程或结果进行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能力。

估算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进行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估算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向,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如:

多位数乘法,掌握看积的位数及尾数;

小数四则计算,要看小数点的定位。

根据算式特点估算结果是一种常用的估算方法,如25×

0.85,因为0.85小于1,所以25×

0.85的积小于25;

100÷

0.25,因为0.25小于1,所以100÷

0.25的商大于100等,这样预先估算,一旦发现有明显错误,就可及时订正,为正确答案的获得提供了保证,从中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此外,估算还用于应用题的计算中,如平均数应用题:

敬老院有老奶奶10人,平均年龄80.5岁,有老爷爷12人,平均年龄73.5岁。

求全院老人的平均年龄。

在解答之前,让学生估计老人的平均年龄大约是多少,有了估算结果,就可避免出现(80.5+73.5)÷

(10+12)≈7(岁)的笑话了。

在教学中,让学生估算,把计算教学与估算教学有机结合,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一举两得。

随时进行估算训练,加深学生理解掌握算理和方法,明确式题答案的范围,减少错误,对提高学生的计算素质和训练良好的思维大有裨益。

3、加强简算训练,提高计算效率。

简便计算是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性质、公式,合理改变运算的数据及运算顺序,使计算尽可能简便、快捷,提高计算效率。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简算训练,逐步增强简算意识,提高简算能力。

计算中,学生容易套用、滥用一些性质、定律,要让学生进行一些对比练习,自己诊断错误,反思计算出错的症结点,防止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300-175+25,300-175-25;

125×

8,(125×

8)÷

(125×

8);

……让学生辨析,什么情况下运用性质、定律可以简便,明白为什么有些可以用,有些题不能用。

在简便计算训练中,还要让学生进行算法多样化训练,如25×

48,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不同的算法,

(1)25×

48=25×

12;

(2)25×

(40+8);

(3)25×

48=(5×

6)×

(5×

(4)25×

48=(25×

4)×

(48÷

4),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理清知识脉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四、培养良好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学习能力、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

在计算中,要着重让学生养成下面一些良好习惯。

1、仔细审题的习惯。

仔细审题是正确、迅速计算的前提。

2、及时校对的习惯。

3、认真计算的习惯。

计算时,格式要规范,方法要合理,要认真检查计算过程。

4、自觉检验的习惯。

在计算中,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5、规范书写的习惯。

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粗心马虎是造成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

要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就要养成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

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