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8808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docx

国产数控刀具品牌大全docx

数控机床刀具厂家_数控机床刀具品牌排行

一、国内刀具厂家

1株洲钻石

2东莞耐斯卡特

3成都森泰英格

4成都千木

二、世界各国刀具品牌盘点

1.德国;

1瓦尔特(WALTER);2贝克(BECK);

3博泰(botek);4维地亚(widia);

5威玛诺(WEMAR)O;6德国(JBO);

7凯狮(KELCH);8蓝帜(Leitz);

9玛帕(MAPA)L;10蒂泰克斯(TITEX);

11迪哈特(dihart);

2.瑞典:

1山特维克可乐满(SANDVIK);2山高(SECO);

3DIETERLE;

3.日本:

1京瓷(KYOCER)A;2尼肯(NIKKEN);

3圣和(SHOW)A;4大昭和(BIG);

5三菱(MITSUBISHI);6弥漫和(YAMAWA絲攻;

7OSG絲攻;8优能UNION微型铣刀;

9日立(HITACHI);10东芝泰柯珞(TOSHIBA);

11二不越荔枝(NACHI);12住友(SUMITOMO;)

13元刀(ASADA);14冈崎(OKAZAK)I;

15鹰牌(EAGLE);16(FP)铰刀;

17戴杰(DIJET)铳刀;18富士(H.T∙D)絲攻;

19神户直冈(kobelco);20小笠原(OGASAWA)R;A4∙以色列:

依斯卡(ISCAR);

5∙美国:

1肯纳(kenna);2昂思路(Onsrud);

3LBK;4切削王(Mastercut);

5铳星(MILLSTAR);6SGS;

7国洛泰克(NTKMast;

6.韩国:

1YESTooL2多仁(DINE);

3HEADoNG4HANBOO

5克洛依(KORLOY6特固克(TAEGUTE)

7.西班牙:

LAT;

8.意大利:

1FIUDI.;2DELFER

三、其余著名刀具厂商简要介绍

1英迈工具(INMIND):

专业钨钢铳刀、丝锥、钻头生产厂家,著名刃具品牌。

2森拉天时(DERBTIZIT):

由攀时(PBNSEE和森拉美德合并组成的,其旗下成品品牌有攀时、POKOLM铣刀系列、WNT刃具刀柄镗刀系列,其切削刃具在铝轮毂、轧辊、火车轮,轴承、叶片等方面都有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

3日本京瓷刃具(KYODERB)京瓷DERBTIP尚乐特刃具是日本KYODERB公司以世界最领先的精密瓷陶技术为焦点的车削、铳削及加工中心上使用的可转位刃具的专业生产厂

商,车刀杆及车刀片、市场高度认可。

4韩国KORLOY:

韩国车刀系列性价比高,库存丰富。

5日本大昭和刃具(BIG):

以镗刀为主,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市场。

6日本(OSG):

专业丝锥、铳刀生产厂家,种类非常全面,品质一流。

7瑞士(MBM):

镗刀高精度品牌镗刀,模块化、连接精度高。

8德国瓦尔特(WBLTER):

瓦尔特刀片及硬质合金可转位刃具品种全,强项是铳削加工。

9伊斯卡(ISDBR):

世界著名刃具生产企业,刀具品种全,车削加工是他的强项,特别是

槽刀,镗刀,螺纹刀和变色龙系列。

10特固克(TBEGUTED):

世界著名刃具品牌。

11山高(SEDO):

产品包括铳刀,车刀,罗纹刀,钻头,绞刀以及聚晶立方氮化硼刀片等。

12山特维克(SANDVIK):

刀具行业公认的老大,优势在于品种全面,但总体价格比较高。

13肯纳(kenna):

品种全,车削加工方面有他的优势。

14蒂泰克斯(TITEX):

钻头的种类非常全面,品质一流。

四、刀具夹具受欢迎品牌排行榜

1

山特维克可乐满SandvikCoromant

33

玛帕MAPAL

2

三菱MITSUBISHI

34

威迪亚Widia

3

瓦尔特(WaIter)

35

雄克SChUnk

4

日立HATACHI

36

埃莫克EmUge

5

肯纳Kennametal

37

瑞贝格Ribig

6

住友SUmitomo

38

弥满和YAMAWA

7

山高Seco

39

名古屋NaSteC

8

京瓷KyOCera

40

瓦格斯VARGUS

9

伊斯卡ISCar

41

攀时PLANSEE

10

东芝泰珂洛TUNGALoY

42

SGS

11

万耐特Valenite

43

恩蒂NT

12

博士BASS

44

沃好特Wohlhaupter

13

欧士机OSG

45

TBT

14

蒂泰克斯TiteX

46

SOMTA

15

日研NIKKEN

47

森拉天时CeratiZit

16

飞特Fette

48

FraiSa

17

NTK

49

奥古嘉OKK

18

不二越NACHl

50

欧华Erowa

19

英格索尔Ingersoll

51

Stellram

20

大昭和BIG

52

多仁DINE

21

特固克TaegUTeC

53

养心园YG-1

22

钴领GUehring

54

DIXI

23

黛杰Dijet

55

CARMEX

24

欧马Urma

56

CeramTeC

25

阿诺AHNO

57

PHHORNPH

26

多马DORMER

58

豪费德HoIlfelder

27

考迈特Komet

59

EPB

28

高乐KORLOY

60

JEL

29

法二肯Franken

61

DC

30

铳星MillStar

62

GARRTOOL

31

蓝帜LMT

63

KOyemann

32

海默Haimer

64

Heule

五、各地区刀具的排名也是价格和品质的体现

第一:

欧美刀具

第二:

日本刀具和韩国刀具

第三:

台湾刀具

第四:

国产刀具

以下是部分刀具品牌的简单介绍欧美刀具价格很高,不过物有所值)

山特维克:

刀具行业公认的老大,优势在于刀具品种全面不过生意做大了价格有点乱.总体价格比较高,而且听说最近又要涨价了.

瓦尔特:

品种全,铣削加工是他的强项

肯纳:

品种全,车削加工方面有他的优势

伊斯卡:

刀具品种全,车削加工是他的强项,特别是槽刀,镗刀,螺纹刀和变色龙系列,现在为了迎合全球的发展趋势,在加工中心上的刀具也有了全新的发展,也有了自己的特色产品(蝴蝶铣刀,飞碟铣刀等),伊斯卡对有色金属的加工是有很明显的优势的,特别是铝合金和不锈钢的加工.

日本刀具和韩国刀具价格和品质相对欧美品牌差一些)

三菱:

品种全,价格相对欧美品牌便宜一些

东芝:

品种全,价格相对欧美品牌便宜一些

京瓷:

优势在于陶瓷刀片,和HRC60以上的超硬材料的加工

特固克:

没接触过,不太了解

台湾刀具价格比日本的便宜)

正河源:

翰坤:

周车刀:

台湾刀具的总体印象就是价格便宜,不过品质要差一些,但是比国产的好

国产刀具不提了,就一句话,价格便宜,品质NO)

六、世界五大刀具派系对中国刀具市场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床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对提高机加工产品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越来

越高,中国对国外进口优质精密刀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由于进口刀具的价格普遍高于国产刀具,所以

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但是,不容置疑,目前在刀具的高端市场,进口刀具无论在品种规格、质量以及售后服务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一、进口刀具主要应用领域

据调查,进口刀具主要应用在以下对刀具的寿命、性能、效率、稳定性等要求较高的行业及企业中:

(1)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的加工特点一是大批量、流水线生产,二是加工条件相对比较固定。

为了优化生产,提高质量和效率,汽车行业对刀具的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

同时,由于采用流水线作业,为了避免因换刀导致整条生产线的停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通常采用强制性的统一换刀的方式。

这对刀具质量的稳定性也提出了独一无二的高要求。

(2)航空航天行业

航空航天业的加工特点一是加工精度要求高,二是材料难加工。

该行业所加工的零部件材料大多为韧性和强度都非常高的高温合金和镍钛合金(如INCoNEL718等),使得进口刀具大有用武之地。

(3)大型涡轮机、汽轮机、发电机及柴油机生产企业

这些企业所要加工的零件大多体积庞大、价值昂贵,在加工时,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少出废品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这些行业里也经常采用进口刀具。

(4)使用数控机床较多的企业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使用效率,往往采用进口刀具更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5)外资企业

在这些企业中,往往更注重生产效率和质量的保证。

由于外资企业的设备很多是引进国外的机床和设备,采用其进口国的刀具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它行业,如模具行业、军工企业等应用进口刀具也都十分普遍。

二、世界五大刀具派系比较分析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活跃着世界五大刀具派系有:

山特系:

美国系;日本系;以色列系;欧洲系。

山特系包括山特维克可乐满sandvikc0r0mant,山高(Seco)。

Titex。

瓦尔(Walter),Valenite等。

其中瑞典的山高仍然是独立于天地间。

甚至在山特维克对外公布的业绩报表中,山高也是独立出现。

在山特维克收购Valenite时。

SeCo成功收购法国刀柄和镗刀制造公司一一EPB公司及荷兰生产整体硬质

合金铣刀的Jabro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其产品系列;家族企业瓦尔特在出售给山特维克之后,仍是忙碌着瓦尔特业务与品牌的双重扩张;在深孑L加工领域有着突出优势的Titex公司,多年来似乎一直站在幕后,直到2003年首次单独参加CIMT展会。

据悉2007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TiteX已经有足够的底气以独立的形象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美国系主要以肯纳Kennametal,Widia、Star等为代表。

2002年美国肯纳公司Kennametal收购之

后,大大巩固了其在汽车行业的地位。

据罗百辉了解,作为全球第二大刀具公司,Kennametal在中国的策略上基本属于低调运作,然而在“刀山”上行走的江湖侠客无数,许多都与肯纳有关,这也算是中

国刀具精美的黄埔军校。

许多后来成名的代理商就是从肯纳出来的人。

在中国多年苦心经营的口碑、庞

大完善的销售网络已使他们成为在中国仅次于山特维克可乐满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品牌。

日本系包括三菱,住友、东芝、OSG黛杰,不二越,日立等。

以精密着称的日本刀具,在中国的

代理渠道成熟得有些复杂。

有人戏称,任何一个日本刀具通过其代理公司。

半年之内就可以覆盖在新疆塔尔干盆地上。

欧美公司比较注重直销网络的建设,对于代理商有相互保护的机制。

日本公司往往倾向于市场的开拓。

有时疏于品牌管理,造成了代理商众多,甚至互相“掐货”。

这种局面已经引起了日本供应商的高度重视,加强渠道管理应该是日本系的重要工作之一。

以色列秉包括ISCAR(伊斯卡),莫格索尔、瓦格丝等。

在五大派系中。

伊斯卡ISCAR的上升速度令

人”眩晕”。

世界范围内以伊斯卡为主体的IMC(IscarMetalCuttinggroup)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刀具供应商。

ISCAR兼并Ingersoll,主要看中了其在重型刀具、汽车工业、模具行业专用刀具的开发能力:

收购韩国特固克Taegutec则标志着其在亚洲的进一步扩张。

欧洲系主要以德国为主,包括MAPALGUehring、EMUGETBT瓦格纳等。

其他的产品则包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产品。

韩流不仅体现在时尚、文化上,韩刀也成为一景。

韩国的TaegUteC的刀具产品齐全,但价格优势不大:

KoRLoY价格比较实惠,同时借助其刀柄产

品,切人中国市场也很快。

三、进口品牌刀具在国内市场优势分析

国内切削刀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日系市场份额占的偏大,黛杰(DIJET)、三菱(MITSUBISHI)、

京瓷(KYOCER)A、日立(HITACHI)、不二越(NACH)、住友(SUMITOM)O、日研(NlKKEN、大昭和(BIG)、TUngaloy、OSGYAMAW等等,以精密著称的日本刀具在广东的广告宣传到了用者皆知的地步,几乎所有的日本品牌刀具,都可以在广东地区购买到,代理商、经销商众多,日系产品销售过程中,国内代理、经销商和港台代理、贸易商争抢客户现象比较严重,这也引起了日系销售主管公司的重视,某些品牌市场销售已经开始整顿。

其次是台湾和国产刀具,台湾刀具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虹钢富(HKF、耐久(NlNE9)、七骏(PSL)、泰精、正河源、三禄等,台湾刀具一般只在广东设一到两个总代理,然后以多个经销商的方式做市场推广。

广东市场鱼龙混杂的台湾刀具多不胜数,但有大量现货库存的并不多见。

国产刀具在广东地区的代表是国内几大工具厂家和一些私营刀具厂销售处,西南工具、成量工具、陕西硬质合金、株州硬质合金、贵州伊海、上海工具厂、哈尔滨工具厂等,近几年国内几家民营刀具制造工厂发展很快,不容忽视,比

如镇江天工、成都英格、陕西品鼎硬质合金及江苏西夏墅的刀具制造业、贵州西南工具周边的私营刀具制造业。

私营刀具企业一般是在广东设立多个直销门市,比较机动灵活,适应能力强,缺点是无法形成规模,操作混乱,产品只能适应非精密制造的普通市场。

国内几大工具厂家是以设立办事处的方式销售,营销网络缺点很多,不太完善,最主要的还是产品品质、销售模式、售后服务上做的不足,而逐渐被排挤到低端消费市场。

欧美刀具虽然品质好,但售价偏高,对于广东模具制造业,接受程度略有保守,这些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欧美刀具在广东的销售额,因为使用者是以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为主,而且,近年来,随着欧美先进机床引进的增多,拉动了欧美刀具的销售。

最为业内接受的品牌,基本还是山特维克可乐满

(SANDVlKCoRoMANT肯纳金属(KENNAMETAL、伊斯卡(ISCAR、森拉天时(CERACIZlT、钴领

(GUHRlNG等,及山特维克下属一些公司,如瓦尔特(WALTER、山高(SECO、多马(DORDER太

极(TITEX)等;客户对于这些知名品牌刀具,看重的已经不是品质,几乎没有人担心质量问题,主要还是看产品价格、售后服务、技术支持、交货期限这几个方面。

其余市场份额的一部分,又被香港、台湾的一些贸易公司OEM刀具和韩国刀具占据了一些,如特固克(TAEGUTEC、克劳伊(KORLOY、养志

园(YG、STK等。

综观世界五大刀具派系在国内市场的表现,进口优质刀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优势

首先,最重要的是质量。

(1使用寿命长:

即在同样的加工条件下,刀具寿命可提高几倍乃至几十倍,尤其在加工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如难加工材料的切削、高速切削、干切削以及高精度加工等,进口刀具表现出很高的使用寿命;

(2加工效率高:

主要是可以通过大大提高刀具的切削速度,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3质量稳定性好:

即同一规格品种的产品,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其刀具寿命大体一致;

(4加工精度高:

包括高的加工表面精度以及高的零件产品合格率。

探讨进口刀具产品质量优异的原因对提高国内刀具产品的质量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根据罗百辉的

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领先。

欧洲大多数刀具厂商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他们在长

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的很多独家经验(Know-how)是其产品质量最根本的保证,也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

争力的体现。

(2)高精度、现代化的设备与仪器以及操作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

这些都是提高刀具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效保证,尤其是精磨机床的高精度,对保证刀具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检验的方法、手段、仪器以及抽样检测的频率也是保证质量稳定的重要方面。

(4)原材料的精选、最新的涂层技术和热处理工艺的应用等同样是保证质量必不可少的条

2、品种多样性

德国某着名的螺纹加工系列刀具供应商可提供的标准产品的规格和种类达到11万种之多。

这里除了刀具的规格、尺寸齐全外,更重要的是其品种的多样性。

众所周知,由于客户的加工条件,如机床、卡

头、被加工零件材料、润滑条件、被加工零件形状等都是千变万化的,要想用同一把刀具在不同客户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均达到最佳效果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国外厂家生产多品种刀具的根本原因。

换句话说,国外厂家采用多品种战略,以寻求在各种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均能为客户提供最佳的刀具和加工解决方案,从而赢得客户。

3、应用领先

除了上述产品质量和品种等生产技术的硬件外,国外厂家更是非常重视刀具的应用技术。

因为刀具寿命的长短、效率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刀具本身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合理应用,即只有在不同的加工条

件下采用不同品种的刀具以及不同的加工参数,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而知道和了解在何种加工状态下应该采用何种类型的刀具,并将其开发和制造出来并能正确使用,就组成了企业应用技术的核心。

刀具应用技术与上文所讲的品种多样性是密切相关的,它与生产技术一起形成刀具产品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

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很多刀具生产厂家对刀具应用技术的认识还不是如此深刻,对刀具试验开发没

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实际上,应用技术是一个含金量最大的矿藏,开发它,不但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不可否认,先进应用技术的掌握,

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还需要坚持不断地开发。

4、营销有方

从整体来看,目前国内的进口刀具品牌主要集中于少数大公司,可供客户选择范围相对而言不是非常宽畅,而在价格上回旋的余地也较小。

随着国内市场的巨大变化,许多国外大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营销战略也由最初的以代理为主而转变成以直销为主,使许多中小进口刀具代理商的生存空间变得日渐狭小。

而近年来,众多的小型经销商又象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使得市场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

出。

要解决这种矛盾,需要新的思路和新的模式。

罗百辉表示,在国外,尤其在欧洲,还有着为数众多的优秀中、小型刀具制造商。

他们专业性强,在其专业领域内,质量超群、品种齐全、反应迅速而又价格合理,其产品和技术可弥补国内需求的许多空白,也可为国内众多的中小经销商提供宽广的货源渠道。

根据

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不远的将来,在大客户和大型供应商之间,必然会建立起不通过任何第三者的直接销售渠道,这样一来,对中小型经销商而言,他们的主要客户对象就是中小型企业,而其供货商也必然是中小厂家。

这一点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欧美目前的市场情况可以得到充分的证实。

但长期以来,由于信息、营销渠道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国外中小型企业的产品还未能广泛便捷地进入国内市场。

因为在实现以上这种新思路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障碍:

一个小型经销商要同时面对众多的国外中小供应商,过程会异常复杂,而成本也会高得惊人。

因此,一个连接多家国外中小供应商和众多国内经销商的合作平台的出现成为刀具市场的强烈期待。

七、国内数控刀具企业生产经营规模

内部中国的刀具行业很早就全面对外开放,国内市场早就实现了刀具采购全球化。

外国刀具商进入中国市场已有十几年的历史,销售网络、技术服务体系已相当建全,在中国各大城市都设有办事处,销

售和技术服务从业人员逾千人。

他们以其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技术服务、不断降低的产品销售价(现在的进口刀具价格几乎已经降到十年前的2/3~1/2)几乎垄断了中国的高档刀具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刀具公司已占有越来越明显的技术、资源、信息服务等综合优势,国产刀具的实力相差越来越远。

价格杀手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台湾的刀具行业亏损面达80%以上。

由此,他们开始以低价大力冲击内

地数控刀具市场,有的刀具售价甚至低于国产数控刀具售价;以微利和低成本战略打拼挤占市场,被称为数控刀具市场的价格杀手。

信任危机由于长期依赖进口,国内数控刀具与进口刀具在技术、服务、品质和宣传上的差距,数控刀具在被加工产品的最终产品质量中的重要地位等因素,国内的顾客对国产数控刀具的信任度十分低。

往往宁愿

花重金进口也不愿冒风险省钱购国产刀具。

毕竟几十万甚至上千万一台的数控机床的几十元、几百元的

小时误工费用与刀具购置费用相比,相差甚大。

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大多用户都宁愿选择进口刀具。

汽车制造厂和航空航天企业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国产刀具不够成熟的今天,他们几乎不会提供机会让国内刀具上CNC生产线去试用。

竞争压力

加入WTC以后,全球化采购将使国外的切削刀具继续涌入中国市场,让顾客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国内数控刀具生产厂商市场开发难度加大。

供方依赖

国内数控刀具企业生产经营规模都太小,没有形成自身的切削刀具产业链的紧密联合,尤其是工具系统的生产厂家不生产刀片,刀片生产厂家不生产工具,几乎完全依赖于供方;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行业产业联盟。

人才奇缺数控刀具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其发展对人才的依赖度很大,尤其在公司生产经营规模不大时更是明显。

国内数控刀具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数控机床操作工都奇缺,一般培养周期为3〜5年。

而高校又没有很好地担当起培训CNC数控加工和数控刀具专业人才的责任,都

靠企业自身花漫长的时间去培养,往往事倍功半,还不一定能留住人才。

综上所述,中国机床刀具行业的整体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的根源就在于缺乏核心竞争力。

八、2009国内数控刀具市场分析

“大决战”前的中国刀具市场

汽车作为一种体现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高端机械产品,对十年前并不发达和富裕的中

国来说还是一件奢侈品。

但是,随着中国人均GDP迈入一千美金门槛,近五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汽车的产销量是按让人眼红心跳的两位数在增长。

2003年全国汽车产销已达到440万辆,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销售市场,全新而布满巨大潜力的市场吸引了世界

各大汽车企业以各种形式争相进入,红了眼的巨头们喊出了“决战中国”的响亮口号。

汽车的决战是建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人们日益富裕的生活基础之上,而数控机床与刀具的迅

猛发展则是在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向上发展和世界各主要工业大国将生产基地陆续迁入中国的大环境下发生的。

2004年1-7月我国进口机床和刀具是33亿美金,同比去年增长58%,根据国际金属加工研究中心调查报告指出,2003年世界工具市场销售额在130亿美元左右,而全球年增长率却仅仅大约是3%。

欧美市场普遍疲软之时,在中国有如此令人眩目的增速和市场前景同样令国外“大鳄”眼馋,相信在未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