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890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厂房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

(6)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7)GB5025450259-96《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8)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9)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10)SJ/T30003-93《电子计算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11)GB9361-88《计算场站安全要求》;

(12)GBJ32-82《电器装置安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3)GB50222-95《建筑内部装饰设计防火规范》;

(1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6)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8)《不间断电源技术性能标定方法及实验要求》;

(19)《建筑物电气装置》(国际电工IEC要求);

(20)(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21)GBJ235《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2)GB4943-95《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

设计原则

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

对3#厂房的各智能化子系统应实行统一的管理;

所采用的系统和设备应符合标准化、开放性的要求,并具有可扩性和灵活性。

系统设计要做到功能实用;

技术先进、成熟;

经济合理;

安全可靠;

施工维修方便;

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

体现以人为本。

(1)实用性和先进性:

系统设计既要强调先进性也要注重实用性。

方案在设计中应注意系统配置的经济效益,达到综合平衡。

(2)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考虑到3#厂房的整体要求,和未来产品的升级换代,设计中应考虑全面和周到。

注意预留,并保留一定的可扩展性。

同时兼顾到本系统工程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

(3)标准化和结构化:

设计依据国家和地区有关的标准,同时注意本项目的符合绿色智能建筑整体的要求。

(4)安全性和稳定性:

  系统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

(5)经济性:

  在实现系统功能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优化设计。

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系统功能需求

(1)系统应满足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灵活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它不但应当满足当前应用系统对通信的需求,又要符合今后技术发展和管理的需要。

(2)系统能在设备布局和需要发生变化时实施灵活的线路管理。

(3)能为数据及高清晰度图像信息提供高速及宽带的传输能力。

(4)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能够简单、方便进行线路的分析、检测和故障隔离,当故障发生时,可迅速找到故障点并加以排除。

(5)为未来的三网合一提供考虑和冗余。

综上所述,此布线系统设计为千兆网系统。

系统配置设计

图2-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工作区子系统

(1)设计要点:

1)工作区内的线槽的敷设要合理美观;

2)信息插座设计在距离地面30cm以上;

3)信息插座与计算机设备的距离保持在5m范围内,注意考虑工作区电缆、跳线和设备连线长度总共不超过10m;

4)网卡接口类型要与缆线接口类型保持一致;

5)估算所有区域所需要的信息模块、信息插座、面板数量要准确。

(2)设计内容:

考虑到信息一旦定位,重新改动将很困难,且布线系统的寿命超过15年。

因此在信息点的设定上,尽量做到一步到位,以应付未来突飞猛进的信息浪潮。

信息点是依据贵方提供的各房信息点数分配要求设定。

另外,我们也充分考虑到办公通信的日益发展、对多媒体传输的需求及经济性的因素。

在用户端口上,选取了六类模块。

模块上可安上识别标签,以识别不同的信息系统。

工作区用86标准的面板。

本方案中的信息插座均为电话、终端、网络通用设计,接终端或接网络由用户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我们选用带标识信息接口,可以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明显的标识可让用户方便地区分和使用电话系统和计算机系统。

以上所有数据的接口按8芯线设计,为今后高速局域网的扩展留有发展空间接口全部采用RJ45-8芯I/O模块和RJ11-4芯I/O模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单口、双口面板。

用户可参考右图连接数据系统和电话系统。

图2-2工作区示意图

表2-1工作区子系统语音、数据统计表

安装位置

语音(个)

数据(个)

3#厂房一层

41

3#厂房二层

366

3#厂房三层

298

3#厂房四层

245

3#厂房五层

19

合计

969

水平子系统

(1)水平子系统设计涉及到传输介质和连接器件集成,设计要点主要有:

1)确定建筑物构成需要安装信息插座模块的数量及其位置;

2)根据工程环境条件,确定缆线走向;

确定缆线、线槽、管线的数量和类型以及相应的吊杆、托架等;

3)当语音点与数据点需要互换时,所用缆线类型。

(2)配线间信息点数量的确定

从用户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到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架,结构一般为星型结构。

水平布线子系统一般在一个楼层上,并与信息插座连接,但在此布线系统中由于五楼的信息点较少,考虑到经济性因素把此层信息点接到四楼配线间。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水平子系统由4对UTP组成,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

由于3#厂房平面跨度较大,故每层由2个弱电井同时走线(一楼只由右弱电井走线,因为一楼所有信息点距离右边弱电井较近且数量少)。

表2-2配线间子系统语音、数据统计表

配线间位置

195

171

146

152

51

213

(3)缆线的选型

综合布线产品选型要求布线产品必须达到十五到二十年的系统质保。

考虑到3#厂房的整体要求,和未来产品的升级换代,系统应能为数据及高清晰度图像信息提供高速(1000Mbps以上)及宽(500MHZ以上)的传输能力,并满足千兆以太网的需求,确保实际使用时网络传速稳定、不丢失数据包。

目前,市场上满足千兆以太网需求的线缆有超5类双绞线、六类双绞线、七类双绞线和光钎。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任务小组于1997年发布了千兆以太网标准1000Base-T,该技术采用先进的5级脉冲调幅(PAM)编码方式,在4对超五类双绞线上全双工传输,即每对线在发送信号的同时又接收信号,每对线上的传输速率是250Mbps。

1000Base-T采用多级编码方式,可以降低网络传输时对每对线的带宽要求,每对线所需带宽不到80MHz;

由于采用这种双工传输技术会产生信号回波,导致信噪比(SNR)过高,网络接受端无法获得正常的信号。

为了消除双工传输带来的回波影响,在网络设备上必须加多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门处理网络传输中产生的噪音,从而可以降低网络传输误码率。

但DSP价格不菲,约占千兆以太网卡成本的50%。

总之,在超五类布线系统中,虽也可满足千兆的传输,但由于它将用于网络传输的2对线改为4对线的传输,且两端的设备必须为全双工模式,考虑到以后网络的升级,故而超5类线不适合本布线系统的要求。

七类线是一种8芯屏蔽线,每对都有以个屏蔽层,然后8根芯外还有一个屏蔽层。

它的带宽达到600MHz,支持10G以太网,但接口与现在的RJ-45不兼容,考虑到终端设备的接口都是RJ-45口,需要添加转接设备,这样会增加技术和经济负担,故而七类线不适合本布线系统。

光纤的数据传输率可达Gb/s级,信号损耗和衰减非常小,以及有较大的带宽潜力,并且具有不受电磁干扰或噪声影响的独有特征,因此光钎非常适合系统主干通道的布线要求。

为了克服1000Base-T高成本的问题,2002年TIA/EIA-854颁布新的千兆以太网标准1000Base-TX。

该标准定义了一种使用六类产品的千兆以太网技术1000Base-TX。

由此提供了一种更为经济的千兆以太网解决方案。

该技术使用4对线单工传输,其中两对线用于发送,另外两对线用于接收,每对线平均传输速率提高到500Mbps。

1000Base-TX在每对线上需要125MHz带宽,需要又更好的六类布线系统来支持。

由于1000Base-TX采用单工传输方式,解决了1000Base-T因采用双工传输方式而产生的噪音过高问题,因而在网络设备上不必采用昂贵的DSP芯片来消除回波,显著降低了网络设备的电缆复杂程度,1000Base-TX网络设备制造成本较1000Base-T降低了大约50%。

综上所述此次布线系统水平子系统采用六类线布线,垂直干线子系统采用光钎布线。

此次改造系统六类线总用量估算如下:

平均电缆长度计算公式:

C=(F+N)+6

一箱线缆能打的点数:

m=L/C

每层线缆总箱数:

M=n/m

式中F:

最远信息插座配线间的距离;

N:

最近信息插座配线间的距离;

n:

为每层楼的信息插座的数量;

L:

一箱线的总长度(约305米)。

表2-3每层楼用线箱数

线缆(箱)

16

120

98

8

388

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又称骨干子系统,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线电缆,负责连接管理间到设备间子系统的子系统,一般使用光缆或选用大对数的非屏蔽双绞线。

它也提供了建筑物垂直干线电缆的路由。

本系统中,数据系统采用6芯多模光钎由主设备间至各层配线间;

电话系统采用5类50对大对数电缆由主设备间至各层配线间。

表2-4主干线缆长度估算表

骨干线缆名称

长度(米)

五类50对大对数线缆

1500

6芯多模光钎

340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是指干线接线间的分配线架(IDF),由交叉连接的端接硬件及快接式跳线等组成,以实现对信息点的灵活管理。

从本建筑结构特点考虑,3#厂房平面跨度较大,整个建筑分两个弱电竖井走线,分配线架设在弱电间内。

弱电间内安置标准机柜,机柜内安装数据配线架、语音主干110配线架、光端箱等连接硬件,还有交换机等网络设备。

所有语音和数据信息点均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统一端接于六类数据配线架上。

语音应用可从数据配线架将用作语音的线对跳接至主干110配线架。

数据应用可从数据配线架跳接至接入交换机实现。

图2-3管理间子系统示意图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通过中央主配线架把各种不同的设备连接起来。

同时提供楼宇间主干或广域网的入户接口。

设备间设在四层弱电中心机房,配线及网络设备全部都整洁而且安全的安装在标准机柜中。

每个机柜内配备足够数量的机柜隔板、安装螺丝、垂直收线环等。

电源插线板采用经国家CCC认证的机柜专用电源插座。

机柜上配有跳线管理器,所有跳线一律走跳线管理器,决不允许线缆散乱在理线器外。

图2-3设备间子系统示意图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是室外设备与室内网络的接口,它终接进入建筑物的铜缆和光缆,并为铜缆提供电气保护。

室外干线电缆、光缆和公用网进入建筑物时,都应设置引入设备,并在适当位置终端转换为室内电缆、光缆。

引入设备宜单独设置房间,还须提供必要的电气保护装置。

本工程室外铜缆由运营商实施,应适当考虑接入措施。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及工艺

综合布线机柜及设备安装

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机柜台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机柜应离墙以上,便于安装和施工;

底座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施工;

机柜安放应竖直,柜面水平,垂直偏差不大1‰,水平偏差不大于3mm,机柜之间缝隙不大于1mm;

机台表面应完整,无损伤,螺丝坚固,每平方米表面凹凸度应小于1mm;

机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可靠;

机内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保持良好;

所有机柜应设接地端子,并良好接入弱电间接地端。

缆线敷设要求

线槽配线前应消除槽内的污物和积水。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

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工作区为10~30mm;

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非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屏蔽线更高于此值;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光缆的弯曲半工半续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标准规定(管线平行距最小为;

交叉净距最小为)。

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它管线最小净距见表2-5。

在暗管或线槽中缆线敷设完毕后,宜在信道两端口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

安装光缆时应确保光缆不要受到化学和物理的伤害。

在安装期间,检查光缆的延伸度,确保光缆的延伸度不要超过标准的规定。

敷设光纤时,其牵引力应加于加强筋上,牵引力不应大于150N;

牵引速度宜为10M/min;

单次牵引长度不宜大于是1Km。

光纤架设完毕,应将端头包扎并盘好置于托架高处。

表2-5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它管线最小净值

管线种类

平行净距(mm)

垂直交叉净距(mm)

避雷引下线

1000

300

保护地线

50

20

热力管(不包封)

500

热力管(包封)

给水管

150

煤气管

压缩空气管

铜缆终接的一般要求

缆线在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

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

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即按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灰白、灰)

光缆芯线终接的一般要求

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纤进行连接、保护,在连接盒中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即弯曲半径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

光纤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各类跳线缆线和接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

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跳线不应超过5m,光缆跳线不应超过10m。

三、信息网络系统

3#厂房网络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建设一个可靠稳定、高效安全的基础网络。

随着3#厂房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深度发展,为整个场馆内的日常办公等一系列活动铺垫坚实的基础网络。

因此,构建一个高效、实用、稳定可靠、安全的网络平台,是3#厂房网络建设考虑的重点。

产品选用国内知名品牌神州数码系列网络产品。

网络建设指导思想

1.可靠性与可用性

网络系统设计应充分设备的高可靠性和系统高可用性;

不仅要考虑设备的部件冗余,同时也要考虑网络的链路冗余。

2.可扩展性

网络设计的可扩展性要求,包括交换机硬件的扩展能力以及网络实施新应用的能力。

3.规模与用户

在设计网络的方案时,首先是满足现有规模的网络用户的需求,同时考虑到未来业务发展、规模的扩大,应该设计网络具有用户端口灵活的扩充能力。

4.安全性

网络的安全性应充分考虑应用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可以有效的控制网络的访问,灵活的实施网络的安全控制策略等。

5.可管理性

网络的可管理性要求:

网络中的任何设备均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平台进行控制,网络的设备状态,故障报警等都可以通过网管平台进行监控,通过网络管理平台简化管理工作,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

6.协议的标准性

网络设计所采用的设备要求采用主流技术、开发的标准协议,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能够支持同一厂家的不同系列产品,不同厂家的产品之间的无缝相互连接与通讯。

在设计网络原则上必须考察设备的技术、协议的标准性,减少设备互连的问题,网络维护的费用,使用户的投资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应当考虑选择的设备是否是可升级的,在新的标准出现以后,系统应能够升级到新的标准。

网络系统技术设计

网络技术定位

企业网的建设,组网技术合理与否,关系到整个系统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完成,投资能否得到保护,能否正常运行并发挥其作用。

因而组网技术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技术角度和市场占有来看,目前流行的网络技术主要有:

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ATM网(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传输模式)、千兆以太网(GigabitEthernet)、无线局域网以及刚刚起步的万兆以太网技术等。

另外,伴随着网络,还有网络上的应用、安全和管理技术等,究竟哪一种最适合办公大大楼络平台的需要,我们分析一下这几种网络技术的特征。

1.以太网(Ethernet)

最开始以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它所使用的是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的访问控制方法,通常把这种最早期的10Mbps以太网称之为标准以太网。

以太网主要有两种传输介质,那就是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所有的以太网都遵循IEEE标准,下面列出是IEEE的一些以太网络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前面的数字表示传输速度,单位是“Mbps”,最后的一个数字表示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带”的意思,Broad代表“带宽”。

10Base-5  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基带传输方法;

10Base-2  使用细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基带传输方法;

10Base-T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

1Base-5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传输速度为1Mbps;

10Broad-36 使用同轴电缆(RG-59/UCATV),最大网段长度为3600m,是一种宽带传输方式;

10Base-F  使用光纤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

2.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

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标准的以太网技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数据流量速度需求。

在1993年10月以前,对于要求10Mbps以上数据流量的AN应用,只有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可供选择,但它是一种价格非常昂贵的、基于100Mpbs光缆的AN。

1993年10月,GrandJunctio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快速以太网集线器Fastch10/100和网络接口卡FastNIC100,快速以太网技术正式得以应用。

随后Intel、SynOptics、3COM、BayNetworks等公司亦相继推出自己的快速以太网装置。

与此同时,IEEE802工程组亦对100Mbps以太网的各种标准,如100BASE-TX、100BASE-T4、MII、中继器、全双工等标准进行了研究。

1995年3月IEEE宣布了100BASE-T快速以太网标准(FastEthernet),就这样开始了快速以太网的时代。

快速以太网与原来在100Mbps带宽下工作的FDDI相比它具有许多的优点,最主要体现在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以有效的保障用户在布线基础实施上的投资,它支持3、4、5类双绞线以及光纤的连接,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设施。

快速以太网的不足其实也是以太网技术的不足,那就是快速以太网仍是基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CSMA/CD)技术,当网络负载较重时,会造成效率的降低,当然这可以使用交换技术来弥补。

 

100Mbps快速以太网标准又分为:

100BASE-TX、100BASE-FX、100BASE-T4三个子类。

100BASE-TX:

是一种使用5类数据级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

它使用两对双绞线,一对用于发送,一对用于接收数据。

在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125MHz。

符合EIA586的5类布线标准和IBM的SPT1类布线标准。

使用同10BASE-T相同的RJ-45连接器。

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00米。

它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

100BASE-FX:

是一种使用光缆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使用单模和多模光纤(和125um) 多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550米。

单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3000米。

它使用MIC/FDDI连接器、ST连接器或SC连接器。

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50m、412m、2000m或更长至10公里,这与所使用的光纤类型和工作模式有关,它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

100BASE-FX特别适合于有电气干扰的环境、较大距离连接、或高保密环境等情况下的适用。

100BASE-T4:

是一种可使用3、4、5类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

它使用4对双绞线,3对用于传送数据,1对用于检测冲突信号。

在传输中使用8B/6T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25MHz,符合EIA586结构化布线标准。

它使用与10BASE-T相同的RJ-45连接器,最大网段长度为100米。

其区别于传统的以太网的两个特征是:

在网络传输速度上由10M提高到100M,将传统的采用共享的方案改造成交换传输,在共享型通信中,一个时刻只能有一对机器通信,交换型则可以有多对机器同时进行通信。

由于快速以太网技术主要面对中小企业,其网络带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