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58961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doc

《浅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doc

基础教育学作业

浅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教育是立国之本,在对国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实属三足鼎立。

作为教育源头的家庭教育更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家庭教育的迅猛发展。

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征。

家庭教育的对象、环境、内涵正发生着显著变化。

然而,在独生子女背景的当下,我国家庭教育面临许多新挑战、新问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阐述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意义现状对策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从一定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它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社会上的一切必然将会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反映到家庭中来,从而影响着孩子。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既是基础教育的场所,又是终身教育的场所。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并且关系到学校、社会,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旺发达。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将家庭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然而这又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

1.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

”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家庭社会细胞中,少年儿童无时无处不在受着家长的影响,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孩子也在这有形与无形之中接受着教育,由于各家庭在政治、经济、物质、文化教育手段和态度等方面参差不齐的层次,少年儿童在道德、品质、思想意识、情感性格、意志气质方面千差万别。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也是其精神世界的开拓者。

2.家庭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及社会文明程度影响深远。

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功能对促进民族优化、社会进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人实现社会化的起始和基础,亦是实现社会化的通道和桥梁,它为人指引基本的人生之路,为人生塑造基本的道德品质,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起着巨大的作用。

人的发展是终生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贯穿人的一生。

但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家庭教育在培养人的道德品格方面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作为基础性教育的家庭教育的成功,直接影响到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提高。

二、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要使孩子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与良好的学校教育相结合。

偏废其一都有可能成为祸害,耽误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教育方法的偏失

通过专业的调查研究当代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目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型。

可以说,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

因为历史的原因,家长们喜欢把各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遗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弥补回来,用这种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家长们会以分数的高低来看待自己孩子念书的好坏,“学而优则奖”、“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对孩子的学习,舍得投资,为子女请家教,送孩子参加兴趣班等等。

2.“顺其自然”型。

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

不可否认,有的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

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奈放弃。

其中的表现有两种:

一种是“代理家长”,所谓的代理家长是家长因为工作忙或到外地工作,把子女交给爷爷、奶奶等“隔代人”;另一种是理想与现实的偏差,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超越别人,出人头地。

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的偏差过大。

在家长的眼中,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

(二)孩子的自我表现差

在一些研究中发现现在的孩子缺乏必要的集体主义精神的熏陶和集体生活的锻炼,受到家长的过分保护,在狭小、单调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使孩子离群索居,缺乏交往与合作精神,缺乏集体观念,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企图强占、独霸一切、冷漠无情的心理。

由此,我们应看到:

家长应同学校、社会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特别是今天的教育是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代,家长们更要对家庭教育有科学的了解。

三、家庭教育的对策

家庭教育的缺陷是现有的家教方式不适应发展的经济、社会等的要求,因此,家庭教育的对策应该根据现代发展的经济、社会等的特点、目的和原则适时变化。

1.加强家庭的理论性研究。

针对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完善其理论显得极为重要。

一方面要继续扩大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的数量,并要提高研究的质量;另一方面,在吸取传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引进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真正的让我国的家庭教育理论与国际接轨。

2.优化教育观念。

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先进教育思想的双重影响以及全球化下的多元价值观冲击,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变得极端化。

我们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能成才。

这无可厚非,但家庭教育的期望值不宜过高,往往家长过高的期望与孩子的实际水平存在着差距。

家长应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以培养一个健全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普通人为目标来塑造孩子。

这样,当孩子长大后,真正立足于社会,并为社会创造价值时,作为家长才感到这是真正的成功。

3.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接受的教育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我们所知的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孟母教子,岳母训子,三苏父子等,他们的成就无不与家庭教育的影响有关。

因此,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整个家庭生活的文明水准,因为孩子的可塑性很大,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将是深刻的影响。

同时,应注意家庭内外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一致。

这种协调一致并不是强调用同一种模式,而是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方式来达到同一效果。

4.重视和谐家庭文化的构建。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

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

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构造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孩子树立平等、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

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综上所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成效和希望。

参考文献:

〔1〕、叶立群.家庭教育学[M].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4〕、李淑兰.关于家庭教育新观念的思考[J].黑龙江:

教育学院学报,2007.

〔5〕、刘昕.浅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