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9095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docx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最新

合成气压缩机操作规程

1岗位工作的任务及意义

1.1 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操作法规定了甲醇车间压缩机岗位的任务、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性能、操作指标、开停车及运行过程中常见的事故处理、安全技术要点等有关事项。

岗位的任务

压缩机岗位的任务是:

对从转化来的新鲜气经过压缩机八级叶轮压缩后与甲醇合成系统甲醇分离器(F40003)分离出来的循环气(压力为5.5MPa.温度为40℃)在压缩机缸体混合并经九级叶轮压缩升压至5.9MPa后送往甲醇合成系统合成甲醇。

2工艺过程概述

2.1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与输送液体的离心泵类似,气体从中心流入叶轮,在高速旋转的叶轮作用下,随叶轮作高速旋转并沿半径方向甩出来。

叶轮在驱动机械作用下对气体作了功。

因此,气体在叶轮的流动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受旋转离心力的作用增加了气体本身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得到了跟大的速度能(动能)。

气体离开叶轮后,这部分速度能在通过叶轮后的扩压器、回流器弯道的过程中转变为压力能,进一步使气体的压力得到提高。

2.2压缩机的结构及型号概述

2.2.1压缩机结构概述

3BCL459型离心压缩机由一缸三段九级组成(一段四级,二段四级,循环段一级),压缩机与原动机由膜片联轴器联接,压缩机,变速机和电机安装在同一钢底座上,整个机组采用润滑联合油站供油,压缩机的轴端密封采用天津鼎铭公司的干气密封,原动机采用电机厂生产的高压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机组布置示意图如下:

                           合     经     新

                           成     分     鲜

                           气     离     气

                                 后

                                 

 

                                       

                           循           一

                           环           段

                           气           压

           缩

                                       后

2.2.2压缩机型号说明:

符号

说明

3

表示段间有抽加气

B

机壳垂直部分结构

CL

无叶扩压器

45

第一级叶轮的名义直径为450mm

9

共九级叶轮

 

2.3压缩机规格及主要参数:

2.3.1压缩机设计工况:

工况

正常工况

介 质

新鲜段

合成段

循环加气

平均分子量mo1.w

10.82

8.40

7.808

标准流量Nm3/h

42260

213670

171410

进口压力Mpa(g)

2.0

5.50

5.50

进口温度℃

40

55

40

出口压力Mpa(g)

5.5

6.0

出口温度℃

112.5

65

轴功率KW

2628

956

转速r/min

12552

12552

2.3.2外形尺寸、动力特性参数及重量:

型 号

3BCL459

段 号

Ⅰ段

Ⅱ段

Ⅲ段

进口法兰尺寸

Dg200

Dg200

Dg250

压力等级MPa(A)

10.0

10.0

10.0

结合面型式

对焊锻钢法兰

对焊锻钢法兰

对焊锻钢法兰

方 向

向上

向上

向下

出口法兰尺寸

Dg200

Dg250

压力等级MPa(A)

10.0

10.0

结合面型式

对焊锻钢法兰

对焊锻钢法兰

方 向

向上

向下

机组外形尺寸:

L×B×H=8350×3000×3000

扰曲临界转速:

第一阶临界转速:

         4280r/min

第二阶临界转速:

         17121r/min

转子重量:

            511kg

最大维修件重量:

         5884kg

压缩机重量:

           14525kg

最小起升高度(从压缩机中分面算起):

1.85m

2.3.1传动方式:

电机变速机、压缩机之间采用叠片挠性联轴器连接传动。

2.3.2原动机、电动机:

型式:

异步电机

型号:

YAKS800-2

额定转速:

2988r/min

输出轴功率(额定):

4200Kw

2.4压缩机的工艺流程:

2.4.1气体流程:

从转化工段来的新鲜气(温度40℃,压力2.0MPa(A)),进入合成气压缩机(J63001)一段,压缩至约3.5MPa(A),气体温度升至100℃左右,经中间气体冷却器(C63001)冷却至40℃,再经气液分离器(F63004)分离掉冷凝水后,进入循环段与来自甲醇合成的循环气(温度40℃,压力5.5MPa)混合,压缩至6.0MPa(A),压缩机出口合成气送至甲醇合成。

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新鲜气回路和循环气回路,以防止压缩机的喘振。

2.4.2润滑油流程概述:

与压缩机配套的润滑油站,设有一主一副两台蜗杆油泵,当油压低于0.15MPa时,辅助油泵自动启动,以保持油压正常。

润滑油经过粗过滤器过滤(一开一备)被油泵吸入加压,通过一次油压调节阀PCV63003使其压力达到0.85~0.90MPa之间,再经过C63003A、B(平时根据油温情况选择使用,长杆指向使用的油冷却器杆水平方向表明两台油冷却器共用)使其冷却到≤49℃,经过过滤器F63002A(B)过滤后,再通过二次调节阀PCV63006调节使其压力达到0.25~0.30MPa之间后,送往各个润滑点。

最后回到润滑油箱。

本系统还设有高位油箱一个,当两台油泵同时发生故障而不能启动时,高位油箱的止回阀会自动打开,通过高位差流到各个润滑点,使机组能有时间停下来。

2.4.3干气密封气流程说明:

2.4.3.1一级缓冲气

机组正常运行时,从出口端引出的经冷却、除液后的气体进入密封控制系统,经过滤器FL1、FL2(FL3、FL4备用)过滤后,进入气动薄膜调节阀PDV63083,该调节阀控制信号由差压变送器PDT63083测量并送入DCS系统后输出给气动薄膜调节阀,从而控制其阀后压力始终比二次平衡管压力高0.1MPa,该气体分两路作为一级缓冲气分别进入驱动端和非驱动端干气密封腔。

注意:

开停车时应使用增压系统,将压缩机出口工艺气增压后作为一级缓冲气即打开增压系统球阀V41和V43,增压系统投入工作;当压缩机出/进口压差<0.48MPa时,电磁阀V42开启,增压系统开始工作;当压缩机出/进口压差>0.52MPa时,电磁阀V42关闭,增压系统停止工作。

压缩机正常工作时和停机时,应停用增压系统,以延长增压系统使用寿命。

使用过程中阀V3、V4必须一直保持全开状态。

2.4.3.2二级缓冲气

低压管道氮气经V13、V14、V15、FL5、FL6、V16、V19后进入孔板OR1,减压成0.07MPa后分两路作为二级缓冲气。

一路经V21、FI63080、V22、V24进入非驱动端二级密封腔,另一路经V25、FI63081、V26、V28进入驱动端二级密封腔。

2.4.3.3隔离气

为防止轴承润滑油进入密封腔体污染密封端面,需在干气密封与轴承之间通入隔离氮气。

过滤后的低压管道氮气经V29进入孔板OR2,减压成0.03MPa氮气,分两路作为隔离气进入非驱动端和驱动端干气密封的隔离密封。

2.4.3.4驱动气

气动薄膜调节阀PDV63083采用过滤减压后仪表空气作为动力源。

2.4.3.5一级泄漏气

非驱动端一级泄漏气经V31、V32、FT63082、V33、V35后入火炬管线,驱动端级泄漏气经V36、V37、FT63082、V38、V40后入火炬管线,送火炬燃烧。

2.4.4增压系统

干气密封的一级缓冲气来自于压缩机出口工艺气,其压力要求高于压缩机入口工艺气压力一定值,但在压缩机刚开车时,出口工艺气压力尚未提升,因此干气密封一级缓冲气存在不能注入的可能,这样一级密封就工作在未经净化的工艺气里,有可能损坏密封。

增压系统功能在于对压缩机出口工艺气增压;从压缩机出口处引入的工艺气经V43、V44、FL9、V45后进入增压阀V48,用差压开关控制增压阀的启停,当压缩机出入口工艺气压差小于0.48MPa时,差压开关PDS63095给出信号接通电磁阀SV63080,此时仪表空气经V41、过滤减压阀PCV1、V42进入增压阀V48,驱动增压阀工作,增压后的工艺气体经V53输出至干气密封控制系统,作为干气密封一级缓冲气。

而当压缩机出入口工艺气压差大于等于0.52MPa时,差压开关PDS63095切换动作,电磁阀SV63080断电,仪表空气不能进入增压阀V48,增压阀停止增压,此时增压阀仅仅作为工艺气的流道(即增压阀输入输出气体压力相等)。

由于增压系统的控制未进入DCS系统,当压缩机停止工作时,增压阀还会继续工作,请关闭球阀V41,切断仪表空气的供给,增压阀即刻停止工作。

为防止增压阀失控,造成压力过高,我们在增压阀的输出通道上设置有安全阀V51,当增压后的气体压力高于8MPa时,安全阀泄压,气体放火炬,以确保系统安全。

3测量、报警及联锁

3.1一级缓冲气与参考气管工艺气差压

由差压变送器PDT63083测量,正常值0.1MPa,低报值L=0.02MPa。

3.2过滤器堵塞

由差压变送器PDT63080/PDT63085分别测量一级缓冲气过滤器和氮气过滤器前后差压,高报值H=0.08MPa。

一级缓冲气过滤器FL1、FL2、FL3、FL4的凝液由阀门V5控制经法兰F3排入火炬。

3.3隔离气压力

由压力变送器PT63087测量,正常值0.03MPa,低报值L=0.01MPa。

3.4一级泄漏气压力

由压力变送器PT63088/PT63090分别测量非驱动端和驱动端一级泄漏气压力,正常值0.06MPa,高报值H=0.1MPa。

压力开关PS63089(非驱动端)、PS63091(驱动端)用于给出高联锁信号HH=0.2MPa。

3.5一级泄漏气流量

由金属管浮子流量计FT63082/FT63083分别测量非驱动端和驱动端一级泄漏气流量,正常值~6Nm3/h,高报值H=12Nm3/h,低报值L=2Nm3/h。

增压系统无报警和联锁,增压系统中电磁阀SV63080的开/关由差压开关PDS63095就地控制,不进入DCS,但需为电磁阀提供24V工作电源。

4操作步骤

控制系统一级缓冲气的输入有两路:

一路来自压缩机出口经冷却除液后的工艺气,一路接自增压系统的输出。

4.1密封控制系统

4.1.1打开阀门V1、V3、V6、V7、V10、V11、V13、V15、V16、V19、V21、V22、V23、V25、V26、V27、V29、V32、V33、V34、V37、V38、V39以及所有仪表根阀、三阀组(高低压端平衡阀关闭)。

注意:

节流阀V31、V36的开度出厂时已设置好,无需调整。

4.1.2关闭阀门V8、V9、V12、V17、V18、V20、V30、V23、V27、V34、V39。

4.1.3经所有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压力开关、流量变送器上电。

4.1.4控制系统供气,5分钟后关闭阀门V23/V27/V34/V39,流量计FI63080、FI63081、FI63082、FI63083投入使用,并观察其数值。

4.1.5当差压变送器PDT3003显示值为0.1MPa、压力变送器PT63087显示值为0.03MPa时机组即可运转,但电机转速不得低于1000r/min。

压缩机运转正常后,缓冲气压力、一级泄漏气流量及压力处于稳定状态。

如出现报警或联锁停车时,应停机检查控制系统或密封状况。

4.1.6过滤器用差压变送器PDT63081或PDT63085高报时(H=0.08MPa),应缓慢打开V8、V9或V17、V18,关闭V6、V7或V15、V16,切换使用过滤器FL3、FL4或FL7、FL8,并更换过滤器滤芯。

注意:

一级缓冲气过滤器(FL1、FL2、FL3、FL4)为手动排凝,应不定时巡检排凝;而氮气过滤器(FL5、FL6、FL7、FL8)为浮球式自动排凝。

4.2增压系统

4.2.1打开阀门V13、V44、V45、V50、V53、V41和针阀V49以及所有仪表根部阀。

4.2.2关闭阀门V46、V47、V49。

4.2.3差压开关PDS63095上电。

至此,增压系统投入运行。

注意:

观察过滤器FL9并联的差压表PDG63094,读数大于0.06MPa时表明过滤器已堵塞,可通过打开球阀V46、关闭V44、V45,更换滤芯。

5干气密封启动程序

5.1机组润滑油系统投用前,先开启干气密封控制系统,并按照先缓冲气、后隔离气的顺序开启。

5.2在压缩机出口关闭的前提下,通入一级缓冲气(可以建立起压力),关闭二级缓冲气,对一级密封进行静压试验。

此时流量计FI63082、FI63083读数应为0。

如流量超过0.2Nm3/h,应分析查找原因。

5.3静压试验通过后,按照前述的控制系统操作步骤将控制系统投入使用,检查各测点参数情况,应在正常工作围。

此时密封及系统准备就绪。

5.4按照机组操作说明启动润滑油系统。

5.5按压缩机操作规程启动压缩机。

6干气密封工作时的维护

干气密封设计的适用围较宽,正常情况下不需要维护。

一般应每天观察密封一级泄漏量。

一级泄漏量如有增加的趋势,可能预示着密封有失效的可能。

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a.该干气密封是单向旋转的,绝对禁止反向旋转。

同时应避免在小于5m/s的低速下长时间运转。

这两种情况均有可能损坏密封。

b.确保一级缓冲气流量的稳定。

维持一级缓冲气的稳定和不间断是干气密封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c.随时监控一级缓冲泄漏量的变化情况。

泄漏量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干气密封的运行状态。

引起泄漏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工艺气的波动、轴窜、喘振、压力、温度和速度的变化等。

只要不持续上升,则认为密封运行正常;但如泄漏量出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则预示着干气密封出现了故障。

d.过滤器压差达到报警值时应及时切换过滤器,并更换滤芯。

e.机组停车时,必须等待机组完全停止运行并在润滑油系统停止后10分钟以上才能关闭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7生产操作方法

7.1压缩机的正常开车

7.1.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7.1.1.1接到开车指令时,通知仪表、电气,做好投运前的准备工作。

7.1.1.2检查工作介质和辅助电源、冷却介质、干气密封装置、仪表空气(没有油、水分、杂物、残留水分不可超过20ppm,不得使用正常的压缩空气:

如果必要,使用氮气)是否可用。

7.1.1.3检查压缩机是否具有运行的条件

a)压缩机和连接管网应是干净的(没有水、油和固体物质)。

打开壳体放泄口,放泄完成时再关闭。

b)检查所有运动部件是否自如(包括转子,联轴器的轴向位移值)。

c)按照制造厂的操作说明书,为启动准备好驱动机和驱动机附属装置。

7.1.1.4检查油系统:

a)油箱油位、油质符合要求。

b)检查油箱注入;检查油系统有无泄漏。

c)启动油箱加热器,对油箱中的油进行加热,当油箱中的油温达到22℃时,即可启动主(或辅助)油泵,使油系统循环,以提高加热速度并对油进行过滤,当油温达到45±5℃时,切断油箱加热器停止加热,并启动油泵。

7.1.1.5检查水路系统

开上、回水总阀及各冷却器进、回水阀,确认冷却水量、水压正常。

7.1.1.6压缩机盘车数转,确认无卡阻现象。

7.1.2干气密封的开车

干气密封系统安装后,在密封本体安装之前应从F1、F2法兰端口处接上0.4~0.6MPa·G的洁净仪表风或低压气连续吹扫4~6小时以上,直到用细纱漂白布贴近出口吹扫5分钟以上,用眼仔细观察确无灰尘、油污、水分等杂质为合格。

从靠近压缩机的法兰接口处断开,吹扫密封系统管道,吹扫干净后关闭所有阀门,处于待命状态。

干气密封增压系统安装后,与原密封系统安装之前,应从F16法兰端口处接上洁净的仪表风或低压氮气连续吹扫,直到用细纱漂白布贴近F18出口吹扫5分钟以上,用眼仔细观察确无灰尘、油污、水分等杂质为合格。

吹扫干净后关闭所有阀门,处于待命状态。

打开增压系统所有常开取压阀,投用压力表、变送器等。

在中控室控制系统上设定好PT63083压力变送器的低限报警值(PDT630830.02Kpa)。

7.1.2.1打开系统所有常开取压阀,投用现场压力表、变送器、压力开关等;

7.1.2.2油运开始前至少十分钟,,投入后置隔离气。

同样,当油运停止十分钟,回油管确无油流动后,方可切断后置隔离气。

7.1.2.3压缩机进工艺气或做气密试验之前,应首先投入一级密封气。

同样,只有当压缩机停运,机气体排净后方可关闭一级密封进气。

7.1.2.4一级密封气投用后,开通高、低压端放火炬管线,然后投入二级密封气。

其它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允许压缩机启动。

7.1.3润滑油系统的开车

7.1.3.1检查油压,当必要时通过调节阀调节进油总管中的主油压(正常油压为0.25MPa)及各供油支管上的油压(支撑轴承润滑油压力0.09-0.13MPa),推力轴承润滑油压力0.025-0.13MPa。

7.1.3.2检查各个出口点的观察玻璃以确保油正在流动。

7.1.3.3通过关闭注油泵,检查辅助油泵(电动机驱动)是否正常。

7.1.3.4当达到较低的油压限制值时,辅助油泵必须自动地接入。

在这之前,油压必须再次达到设定值。

在主油泵已再次打开之后,手动关闭辅助泵。

7.1.4压缩机的开车

7.1.4.1向合成系统冲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充压参数)。

全开循环段入口阀(HV-40003),防喘振阀FCV63040、FCV63041。

7.1.4.2微机上的启动条件全部满足,且无停车信号,机旁盘允许启动灯亮之后,做润滑油泵J63002、J63003联锁实验,合格后向调度要电,同电气人员启动主机。

7.1.4.3电机运行平稳后调整油压、油温及冷却水量,并做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容包括:

油温、油压、油过滤器阻力、油箱油位、水温、水压、水量是否正常。

7.1.4.4待压缩机运转平稳后,开合成气出口阀(HV-40002),系统打循环。

7.1.4.5新鲜气具备接气条件后,渐开新鲜气入口阀,注意调节压力平衡,调节防喘振阀FCV63040、FCV63041,防止压缩机发生喘振,及时调节系统压力,保证甲醇合成塔热点温度稳定。

7.2正常停车

7.2.1接到停车指令后,压缩机准备停车。

7.2.2缓慢关闭新鲜气入口阀,切新鲜气,调节压缩段防喘振阀FCV63040,防止压缩机因新鲜气突然减少发生而生喘振。

7.2.3循环段正常运行,根据合成系统的实际情况决定何时停压缩机。

7.2.4停压缩机

7.2.4.1关闭压缩机出口阀(HV-40002)。

7.2.4.2关闭循环段入口阀(HV-40003),同时调节循环段防喘振阀FCV63041,注意防止压缩机喘振。

7.2.4.3停压缩机主机。

7.2.5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保持油系统油温在45℃左右。

7.2.6在油泵已关闭之后,切断油冷却器的冷却水。

7.2.7润滑油系统停止十分钟后,停干气密封系统。

7.2.8系统卸压

如果有霜冻危害的话,在装置已停机和冷却水供给已断流之后,务必将油冷却器放泄阀打开,将残余的水分排除。

7.3紧急停车

由于蒸汽、电源、油泵等故障,该压缩机紧急停机时,必须遵守下列程序:

7.3.1压缩机停止时,如果可能,测量并记录滑行时间。

7.3.2止回阀要自动关闭。

7.3.3手动关闭进口和出口阀(如果没自动关闭的话)。

7.3.4视情况减小压缩机壳体的压力。

7.3.5确定紧急停机的原因。

如果停机是由于过大的轴向位移,务必一定检查止推轴承,即使当压缩机静止时所取得的读数表明其轴位是正常的。

当停机是由于其它原因,也应在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启动压缩机。

注意:

只有在跳闸原因消除之后,压缩机装置才可以再次启动!

8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八项管理制度

8.1岗位责任制度

8.2交接班制度

8.3巡回检查制度

8.4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8.5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8.6质量负责制度

8.7岗位练兵制度

8.8文明岗位制度

9不正常情况及事故处理

故障

原因

处理措施

1.驱动机不启动

油压太低

(见第6点)

高位油箱中油位太低

加足油

没有工作介质,没有电源

通知负责部门

密封油压差太低

调节控制阀

油温太低

打开加热器

2.驱动机关闭

电源故障

通知负责部门

安全装置

按照指示的故障

3.主油泵不启动

无工作介质

通知负责部门

4.当油压下落时辅助油泵不启动

电气故障

同上

泵自动设备电气故障

同上

5.油泵不输出油

油管线上的闸阀或止回阀关闭

打开闸阀,或维修,更换止回阀

泵和管线(没通风)

通风(见启动的准备)

6.油压降低

泵有毛病

(见3-5点)

油管线漏泄

修理漏泄处见第8点

冷却器,过滤器或粗滤器脏污

转换冷却器,过滤器清洁粗滤器

油压平衡阀或减压阀有缺陷

检查阀门,如果必要,更换

7.油压太高

油压平衡阀有毛病

检查阀门,如果必要,更换

8.油泄漏

法兰连接处漏泄

必要更换密封

油管线破裂危险

如果同热的部件相接触会出现火灾危险

9.供油温度太高

冷却水不足

首先完全打开断流阀,然后通知负责部门

冷却水温已升高

油劣质等级

换油

10.供油温度太低

供油温度太低

节流冷却水流量

环境温度太低

关闭油箱加热器

11.轴承温度

油流量太低

增大轴承前的油压

油供给温度太高

见第9点

油冷却器有毛病

转换,清洁

油劣质等级

换油

轴承损伤

听一下轴承,测量振动

如果温度快速上升,立即关闭压缩机

12.轴承振动增大

对中已改变

检查对中和基础

过大的轴承间隙

安装新的轴承

油起泡沫

安装新轴承,当必要时改变油粘度

转子不平衡(可能结污)

检查转子平衡,必要时清洁

转子变形

平直转子(只能由鼓风机厂专家来作)然后检查平衡

13.压缩机运行低于喘振极限

背压太高

通知负责部门打开阀门

进口管线的阀门被节流

调节阀门

出口管线的阀门被节流

调节阀门

喘振极限控制器有缺陷或者调节不正确

重调控制器,如果必要更换

10附图和附表

10.1设备名称代号规格性能一览表:

序号

设备位号

设备名称及技术规格

数量

单位

型号

净重(㎏)

单重

总重

1

J63001

合成气压缩机

1

3BCL459

48860

48860

二合一机组,电机驱动离心式压缩机

新鲜气量:

42260Nm3/h

循环气量:

17141Nm3/h

新鲜气入口压力:

2.0MPa(A)

温度:

40℃

循环气入口压力:

5.5MPa(A)

温度:

40℃

合成气出口压力:

6.0MPa(A)

温度:

75℃

轴功率:

3460KW

电机功率:

4200KW

转速:

12552r/min

2

润滑油站

10775

J63002

主润滑油泵

1

750

750

流量:

34.8m3/h,输出油压:

1.0MPa

电机功率: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