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9149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 含答案.docx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语文周测七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文化的修心

张其成

  我们养生也好,做企业也好,管理一个组织也好,精神文化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神”“心”。

这个“神”从哪里来?

我觉得要从“轴心时代”的经典中来,养生把握住这个“神”,然后就能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存质量,活得有尊严,有幸福感。

  何谓“轴心时代”?

在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比如说传统的宗教文化、伦理文化,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已经基本定型,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最高峰,叫“轴心期时代”。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直至现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第二个“轴心期时代”。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并不是越来越进步了,整个人类文化至今没有走出第一个轴心期,即“轴心时代”的精神文化的高度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顶峰,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这些智慧,这些精神文化。

  落实在每一个人的修养上(包括身体、心灵两方面的修养),我们也发现“轴心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是养神的最好工具。

就养神而言,仅仅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不能保障人类必然享有幸福,而来自于“轴心时代”文化的智慧是解放保障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大助力。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与人类“轴心时代”颇有渊源,它们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

修什么“心”?

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

  儒家讲“正心”。

《大学》里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叫“三纲领”,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

然后逐步展开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

那怎么做呢?

按照儒家的规程,那就是“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儒家“正”的这个“心”实际上就是仁爱之心。

  道家讲“静心”。

《道德经》认为最高明的是“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所以,道家“静”的“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

这个“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这个“自然”就是本然,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不虚伪、不做作,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自己的身心也和谐一体,不跟自己较劲。

人本来的样子就是虚静的,所以道家讲要“静心”,修虚静之心。

佛家讲“明心”。

“明”的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也就是人的本心,所以叫“明心见性”。

佛家怎么“明心”?

有副对联: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世外人”是指世外高人,是一些有很高智慧的人,一些超常的人,这些“世外人”是“法无定法”的。

他们有没有法门?

他们也有“法”,要有所依据。

但又没有“法”,是“法无定法”,即没有固定的法门。

下面一句是: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天下事了犹未了”的“了”就是完结、了结,但是又是没有“了”,有的事情是没完没了,这就叫“了犹未了”。

那怎么办呢?

那我就“不了了之”呗,这就是佛家的大智慧——“明心”,即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那就不会纠结了,就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就提高了。

(选自《东方早报》2012.12.08,有改动)

下列对于修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要流派,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

各家流派在修心内容方面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它们都师法“轴心时代”的文化经典。

B.儒家所讲的“正心”,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也就是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

C.道家的“静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

这个“自然”与大自然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

D.佛家讲“明心”。

佛家的“心”是指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其实质就是人的本心。

所以,佛家可以通过“明心”而明了“本性”。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人类历史上有的文化形态已经基本定型,那个时代叫“轴心期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高峰。

B.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并不能保障人类必然享有幸福,而“轴心时代”所创造的文化有助于人们提升幸福感。

C.儒家所“正”之“心”,实质上就是仁爱之心,它与道家所修的“虚静之心”是不同的;前者在善念基础上还有规程,后者更关注身心和谐。

D.佛家“明心”和道家“静心”基本是相同的,都强调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是不可能出现第二个“轴心期时代”的,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轴心时代”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B.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从人类“轴心时代”的文化智慧中汲取了营养,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那个时代精神文化的重要因素。

C.儒家强调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

而道家则倡导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

D.“明心”是佛家的大智慧,只有做到明于本性,就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

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杨州法曹。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

“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

“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

”不听。

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帝诏外详议。

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

“公敢是耶?

”凑曰:

“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朝廷为减费万计。

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迁将作大匠。

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

“传云:

‘必也正名。

’礼:

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

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

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

”遂罢。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

“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

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

“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

及病,遣上医临治。

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答:

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数:

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绳:

制裁

C.凑按治,杖杀之,选近称伏伏:

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忤:

触犯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答: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

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

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

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

部属罗阳主簿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2题。

阮 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

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

围棋术语。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⑴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⑵瓦缝参差,,,多于九土之城郭。

(杜牧《阿房宫赋》)

⑶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⑷可堪回首,,。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⑸,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乙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25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题目:

(6分)

读书〔俄〕拉夫·索科洛夫斯基梅

勒洛夫被判入狱四年,惩罚措施有两种可能:

去医院当护士,或者再接受一次文化教育。

梅勒洛夫可不想每天去医院给病人倒尿桶,所以就选择了后者。

  梅勒洛夫的任务是要大声朗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四卷《战争与和平》,而且还要把每天的内容向监狱官转述一遍,这大出梅勒洛夫的意料,但他已无路可退。

  刚读第一页时,就有几个词把梅勒洛夫难住了,他怎么看也看不懂。

  “读啊!

”监狱官吩咐说:

“你,不是文盲吧?

”  “我中学毕业,还有毕业证书呢!

”梅勒洛夫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那就大声读吧。

”  “可这几个词不是俄语。

”  “是法语。

”监狱官说:

“从前俄罗斯的贵族子弟法语说得跟俄语一样好。

”  “可我不是贵族。

”  “可你的卷宗上写着你会三种语言:

英语、德语和法语。

“我的学位证是从市场上买来的。

”  “原来如此!

如果我把这事告诉监狱长,他还会再给你加两本。

”  “监狱官先生,求求您了,您就别再为难我了。

等我出去后,送您一辆‘奔驰’车。

”  “算了吧,我才不稀罕你的‘奔驰’呢。

你看见没有?

这儿有一个小星号,这个地方是脚注,有这几个词的俄语译文。

”  梅勒洛夫很勉强地总算把第一页读下来了。

  “可以问一个问题吗?

”休息的时候,梅勒洛夫对监狱官说。

  “可以,你说吧。

”  “为什么大家都叫您博士?

这是您的外号还是您真的是博士?

”  “我真的是博士。

”  “那您怎么在这儿工作?

”  “我是文学博士,注定得跟书打交道。

可现在外面那些自由的人,谁还读书啊?

只有监狱里还有被判读书的人。

” 

结合小说主题和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的感悟。

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5分)

我是谢坤山

谢坤山

我1958年生于台东,16岁那年发生意外,误触了高压电。

由于伤势过重,为了保全性命,接连两天,我做了双手和右腿的切除手术,来探视的亲友,看到我这副不成人形的模样,毫不避讳地说:

“坤山哪!

像你这样五体不全,除了等死又能奢望什么?

”甚至向父母建议,让我去卖奖券或到街上行乞:

“放心啦!

去分食,一定有得分啦,养自己不成问题啦!

这样的揶揄有如轰鸣的雷声令人震耳难耐!

没有尊严地活,我绝对不要!

我绝不向现实妥协!

然而,缺手断脚的我面对如此残缺的身体,在那时只有不断暗暗地自问:

未来的日子,我到底还能做什么?

半年后,我从医院回家疗伤。

我的生活一切都依赖妈妈及家人,每日三餐,妈妈总是先喂饱我再去吃冰冷的饭菜。

我心想,若是别人的母亲在喂她的孩子吃饭时,一定充满欢愉与期待,因为她的孩子会长大。

但我的母亲不管再如何地喂我,我的手和脚却永远不可能再长出来。

我不想让母亲这么绝望,这么累。

我省悟到自己不能老是假设自己是个有手的正常人,从那时起,我把“手”舍弃了,我要用心来应对一切。

我苦思设计了一套可以自己进食的用具。

那是一个螺旋状的中空铁环。

每当我举着“坤山牌”汤匙和妈妈共同享用热腾腾的饭菜时,兴奋之情真是难以言喻!

那口饭好香、好香!

我终于又可以自己吃饭了!

妈妈看我能这样做了,哭了,又笑了,我也开心起来。

可我依然是个重残的人。

一个邻居看到我,竟像发现新大陆般嚷着:

“哇!

你们家坤山的本钱真足喔!

只要到夜市一蹲或庙口一躺,前面再摆个碗,一定会有不错的收入。

”但这样的收入,没有尊严,没有人格,我坚定地告诉自己:

“那不是我要的!

”一天,看着妹妹拿着笔写功课,我想:

难道我这辈子再也不能把它拿起来了吗?

我还有嘴啊!

嘴巴不只是用来吃饭、说话,还能咬住笔写字!

我马上试着咬着笔写“谢坤山”三个字,结果东倒西歪,而牙齿与舌头,就好像是松了螺丝的虎头钳,怎么也钳不牢那支圆滚滑溜的笔,口水止不住地濡湿了整张纸。

从此,我终日练习口含着笔写字。

渐渐地,从散乱不整到各就其位,从歪歪斜斜到端端正正,从口水如涓滴到自如地含稳笔……我的字练成了!

我又亟思突破,是不是也能咬笔画画?

有一天,我无意间从家里破旧的黑白电视上看到介绍卢浮宫收藏的名画,我惊喜地赞叹: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的画!

如果有一天,我也能画出这么美的画,就算没有饭吃,我也心甘情愿!

”卢浮宫的名画透过小小的电视屏幕,唤醒了我的灵魂,也冉冉地升华了我的眼光和格调。

就在那一刻,我立志要当一个画家。

(节选自《我是谢坤山》)

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是什么?

请结合文意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文字两处写到亲友和邻人认为“我”是一个乞讨的“好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说,“自传”与其他传记相比,更深刻感人,你认为其中“深刻”、“感人”在什么地方?

请结合这篇传记简要分析这种说法的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

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新机制运行一年多来,我国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经历了

11涨13跌12次搁浅共计36轮。

B、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务院公布的三批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少

数民族项目占总数的34.9%。

C、目前京津冀海关一体化、税收一体化等,都在加速推进,作为基础设施、公路

和轨道交通的一体化,也在加速推进。

D、中国文化如果要走出去,那么,我们就必须充分考虑国际文化市场需求和国内文化资

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等问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它,,,,,,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④⑤③②⑥B.①⑥④③⑤②

C.④②③⑤①⑥D.④⑤⑥③②①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后面两个问题。

3月2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时表示,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

这是我军方高层首次公开地正式作出这项表明。

梁光烈在会面时表示,大国中没有航母的只有中国,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

梁光烈称,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土,守卫责任重大;中国海军实力较弱需要发展,强调了拥有航母的必要性。

他同时也指出建造航母时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

滨田对此并未表达日方的担忧。

事实上,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黄雪平大校去年底在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有关情况时就曾表示,中国政府将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认真研究考虑有关建造航母的问题。

(1)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醒目的标题。

答:

(2)人民网本着“关注新闻热点,传递网友心声”的宗旨,开辟了“强国论坛”和“强国博客”。

请你将看了上面这则新闻后的感言和观点发表出来供大家品评.讨论。

答: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输水路线,源起湖北丹江口水库,终至北京、天津。

请依据右图,用一段文字描述该干线工程的输水路线。

要求:

①包含图示总干渠经过地;

②不少于5个动词;

③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

④不超过80字。

六、写作(60分)

美国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出生于一个贫穷但很和睦的家庭。

在中学毕业时,他的很多同学得到了新装,有些富家子弟甚至得到了新的轿车。

当他跑回家,问父亲能给他什么礼物时,父亲的手伸进上衣口袋,取出一样东西。

戴维·布瑞纳伸过手去,父亲把一枚硬币轻轻放到他手中。

父亲说:

“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分类广告栏,自己找一个工作.到这个世界去闯一闯,它现在已经属于你了。

”当时,戴维·布瑞纳以为这是父亲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

后来才意识到父亲给予他的是整个世界。

请以“礼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题目。

 

2016万卷周测七答案解析

B(选项错在偷换概念。

原文说:

这叫“三纲领”,“这”应该指的是《大学》里的相关引文,不是儒家所讲的“正心”。

D(原文说,道家要回归到虚静状态,佛家才是“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二者不能等同。

A(项强加因果,后者并不能成为前者的推断依据;而且表意绝对化,原文说:

“整个人类文化至今没有走出第一个轴心期”,“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

C根据“远近称伏”的语境判断,应是“佩服”的意思。

B

.试题分析:

解说有误,根据上文“孝敬皇帝未尝南面”应该是皇帝登基。

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

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南面而坐,左东右西,臣子北面而立,左西右东,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有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是,则尊左贱右。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由多民族、各地域的文化汇聚而成,“左”“右”孰尊,古今有别,情形各异。

备考注意近代的以“左”为尊,主要是明清以来形成的。

解答这一类题目必须调动知识积累,同时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

B试题分析:

“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说法有误。

原文皇帝把事情交给大臣讨论,另外提到的两个大臣并不支持他。

注意此题在试卷中的难度一般是很大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错误翻译、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注意出题设置的干扰项当中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1)译文:

吃着丰厚的体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

(5分)

译出大意给2分;“厚禄”“顾”“必”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译文:

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

(5分)

译出大意给3分;“重”“毋”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试题分析:

文言文翻译讲究“信”、“达”、“雅”,“信”为翻译要准确,“达”意为翻译要通顺,“雅”意为要有文采,三者结合,才能很好地翻译句子。

另外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才能准确翻译。

备考策略:

(1)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

(2)找准得分点:

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古今异义、偏义复词。

(3)保持译句流畅通顺。

(4)借助上下文翻译,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

(5)不随意改变顺序。

(6)翻译完读一遍,看看是不是通顺。

参考译文: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永淳初年,出仕任婺州参军事。

调任资巡司兵,观察使房昶认为他有才,上表举荐给朝廷,升任逢巡法曹。

州人孟神爽被罢免仁寿令,蛮横放纵,多次犯法,勾结贵戚,官吏不敢追究,韦凑审讯治罪,杖杀了他,远近佩服。

召入任担至府属官,当时姚崇兼相王府长史,曾说:

“韦子见识深远文思周详,我遗憾得到他太晚。

”六次升官后任司农少卿。

冒犯宗楚客,贬任贝州剌史。

睿宗即位,授鸿胪少卿。

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年,建造金仙等道观,韦凑规劝,认为:

“正当农耕之月而兴建,虽然是公主出钱财,然而高价雇人,则农人舍弃耕作而接受雇佣,趋末弃本,恐怕天下有人会因此而受饥饿。

”皇帝不听从。

画涂坚持争谏,认为“万物生育之时,草木昆虫伤害太多,不符合仁君本意”。

皇帝下诏在外朝详议。

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说:

“公为何竟敢这样呢?

”韦凑说:

“享受厚禄,死尚不惜,何况圣世必定不会定死罪呢!

”朝廷为此减省费用数以万计。

韦凑出任陕、汝、岐三州剌史。

开元初年,要在靖陵建碑,韦凑认为古代园陵不立碑,又正值大旱不可兴工,谏阻而停止。

升任将作大匠。

下诏恢复孝敬皇帝庙号为义宗,韦凑上谏说:

“经传说:

‘必须辨正名分。

’根据礼:

祖有功,宗有德,宗庙百世不毁。

直有三宗,周宗武王,汉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

历代称宗的,无不是统治天下,德化恩泽值得尊崇,列于宗庙的昭穆之中,因此说宗庙不毁。

皇敬皇帝不曾即位,况且别立寝庙,没有称宗之义。

”于是停止。

韦凑升任右卫大将军,玄宗对他说:

“依照旧制,诸卫大将军与尚书交替任职,近来这一职位不被重视,因此任用卿以重视此官,你不要推辞!

”不久调任河南尹,封彭城郡公。

正逢洛阳主簿王钧因贿赂判处死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