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9196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线二次压降二次负荷测试方法Word下载.docx

使用电缆同步测量具有更高的准确度。

二、功能介绍

1.高分辨率高亮度TFT真彩色液晶显示清晰明亮;

2.采用了与WINDOWS相似的图形化操作界面,全汉字显示,提供友好人机交互界面;

3.智能帮助系统,随时向用户提供操作方法;

4.内置标准汉字库,采用了和手机相同的汉字输入方法,并带联想输入,使现场汉字输入时和使用PC机输入一样简单;

5.采用ISM无线通信进行同步采样和数据传输;

6.采用无线作为主辅机通信方式,避免了载波通信方式对二次测量回路的污染,影响电能计量准确性。

7.对无法使用无线信号时,可采用专用光电隔离电缆进行压降测试,保证现场测试完成。

8.具有接线错误判断功能,有线测量显示错误类型且声音报警,无线测量可显示表计端和PT端电压相序图,判断接线正确性;

9.能在三相三线、三相四线、单相等方式下进行全自动测量,自动计算三相的比差、角差、压降和综合误差;

10.不需断开二次回路,使用钳表测量CT和PT负荷,安全快捷;

11.内置大容量存储器,能存储10万条现场测试数据,也可使用高容量U盘保存数据

12.内置了4种用户自定义设置参数,方便和各种MIS系统连结;

13.完善的PC机后台管理软件,可对现场的数据进行管理和打印测试结果,并能和各种MIS接口对接;

14.内置高能锂电池连续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

三、性能指标

3.1二次压降测试技术指标

1)测量范围:

比差(%):

0.001~99.9分辨率:

0.001

角差(分):

0.01~999.9分辨率:

0.01

2)基本误差:

精度等级:

1级

有线测量:

∆X=±

(X×

1%+Y×

1%±

1个字)

∆Y=±

2个字)

无线同步及电缆同步测量:

0.02%)

0.5分)

3)工作范围:

20.0~120.0V

3.2二次负荷测试技术指标

导纳(ms):

99.99

阻抗(Ω):

25.00

电压:

电流:

0.05~6.0A

四、面板

主机面板布置如图1所示:

图1主机面板布局

1.互感器端电压输入插座;

2.仪表端电压输入插座;

3.钳表输入接口;

4.无线通信天线插座;

5.多功能接口(电池充电输入、放大器供电输出和电缆同步接口);

6.RS232串行通信接口;

7.USB_B接口;

8.USB_A接口;

9.电源开关;

10.液晶;

11.键盘;

12.温度传感器;

13.湿度传感器;

从机面板布置图如图2所示:

图2从机面板布局

1.电压输入端子;

2.无线通信天线插座;

3.RS232串行通信接口;

4.USB_B接口;

5.USB_A接口;

6.多功能接口(电池充电输入、放大器供电输出和电缆同步接口);

7.电源开关;

8.键盘;

9.液晶;

五、开机

5.1开机

按下电源开关(图1:

9),红色指示灯点亮。

仪器首先进入如图3所示开机画面。

图3开机欢迎界面

5.2状态栏

仪器屏幕的下方显示一个状态栏,如图4所示:

图4状态栏

窗口1:

操作提示窗口;

本设备内置了智能帮助系统,在此处随时向用户提供操作方法。

窗口2:

内置电池容量指示。

窗口3:

输入状态指示。

由于要通过0-9键输入数字、字母和汉字,按中/英键可改变输入状态,其中:

“1234”表示输入阿拉伯数字;

“abcd”表示输入小写字母;

“ABCD”表示输入大写字母;

“拼音”表示拼音输入;

“字符”表示输入常见字符。

窗口4:

当前时间。

5.3输入方法

本仪器采用了和手机相同的输入方法,把光标移动到要输入的编辑框内,即可输入相关的内容。

1)输入阿拉伯数字

1.按中/英键使输入状态进入数字输入状态(“1234”)。

2.按0-9键即可输入数字。

3.如果要清除整个编辑框的内容,按清除键。

4.如果输入了错误的数字,可按删除键。

2)输入字母

1.按中/英键使输入状态进入字母输入状态,大写字母选择“ABCD”

小写字母选择“abcd”。

2.按相应的字母键即可输入。

3.如果有几个字母共用一个键,可快速按动此键切换,找出需要的

字母,稍微停顿一会即可。

4.如果要清除整个编辑框的内容,按清除键。

5.如果输入了错误的字母,可按删除键。

3)输入汉字

1.按中/英键使输入状态进入汉字拼音输入状态(“拼音”)。

2.拼音输入示例,输入“上海”:

a.按‘7’‘4’‘2’‘6’‘4’五个键后如图5-1所示,

图5-1拼音输入1

b.此时有两个重码,按右键选择“shang”后,按“确定”键,如图4-2所示,

图5-2拼音输入2

c.此时汉字带有背景色,按所需要的汉字上面的字母键(‘0’)即可;

如果没有所需的汉字,按左右键进行翻页。

d.输完‘上’后自动进入联想,如图4-3所示,

图5-3拼音输入3

e.按左右键找出所需的汉字,按其上面的数字键(‘3’)。

六、操作

6.1综合测试

1)综合测试功能的实现方法

a)在系统设置中(参见6.8)将开机画面选择为综合测试,仪器退出开机欢迎画面(图3)后直接进入此功能。

b)在主菜单下,选取综合测量进入此功能。

2)进入此功能后界面如图6所示:

图6综合测量

3)各参数含义

基本参数包括电压、钳表电流、及现场温度、湿度和频率。

6.2主菜单

主菜单(如图7)是本仪器的主控室,需要什么功能只要按下相应的图标即可。

一般来说相应功能模块完成任务后都回到主菜单。

图7主菜单

6.3测试参数设置

在主菜单状态下,按参数设置键可进入测试参数设置界面,如图8所示:

图8测试参数设置

1)接线方式

可选择三相四线和三相三线。

三相三线是指三相三线V型接法。

若选择的接线方式不正确,测得的PT压降的综合误差数据与PT负荷的数据不正确。

2)同步方式

可选择无线同步和电缆同步。

当无法使用无线信号进行测量时可选择使用电缆同步方式测量。

3)电缆类型

可选择长线和短线方式。

当使用电缆同步方式和传统有线方式进行压降测量时,如果使用电缆车时选择长线方式,使用随仪器自带的仪表侧测试电缆时选择短线方式。

当使用无线同步方式测量压降时,和此参数选择无关。

4)CT额定电流

可选择1A和5A。

CT额定电流为互感器侧的标定额定二次电流。

CT额定电流选择不正确,CT负荷测试的数据将会不正确;

5)回路编号

最大输入的位数24位数。

6)用户名称

可输入最大长度40字节,即20个汉字或40个字符。

7)测试人和监护人

可输入最大长度8字节,即4个汉字或8个字符。

8)功率因数

是指线路平均功率因数。

可用线路的半年或一年的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求得,公式:

线路平均功率因数必须输入,否则PT压降的综合误差数据将会不正确。

9)有功电量

实际抄表值。

10)无功电量

11)资产编号

最大输入的位数30位。

12)出厂编号

13)互感器功率因数,互感器额定负荷,绕组出线条数,互感器类别参考实际情况设置。

14)用户自定义参数

a)用户自定义参数共有四项,每项能输入15个字符;

b)用户自定义参数的名称可在系统设置中设置,参见7.7。

注:

在使用仪器测试前请务必在本界面中先设置好相关参数。

6.4二次压降有线测量

6.4.1测试接线

测量时互感器端电压输入插座(图1:

1)接PT侧电压,仪表端电压插座(图1:

2)接电能表侧电压。

三相三线接线示意图如图9-1(a)所示,三相四线接线示意图如图9-1(b)所示。

图9-1(a)PT二次压降三相三线

图9-1(b)PT二次压降三相四线

6.4.2二次压降的测试

a)开机后,进入参数设置画面(参照6.3),设置接线方式,设置电缆类型为长线,输入线路平均功率因数;

b)参数设置后返回主菜单,选择有线压降进入有线压降测量界面,如图9-2所示,并开始逐项自动测试。

测试完成,仪器提示长鸣信号。

图9-2二次压降有线测量

c)接线正确与否,接线判别栏内会有相应提示,如果接线错误仪器蜂鸣器报警。

d)也可进行逐项测试,点击

键,进行单项测试;

逐次点击,进行对应项的测试。

e)测试完成后,可点击

键进行重新测试。

f)点击

键,弹出提示框如图9-3,选择新纪录,数据保存为一条新建记录,选择覆盖当前记录,数据保存时将之前所保存的记录覆盖。

图9-3数据存储

6.4.3自动校零

a)把仪器互感器端电压与仪表端电压都接到同一个调压器输出端或可调电源输出端。

b)点击

键即可。

c)自校时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必须分开自校,三相三线送100V左右的电压,三相四线送57.7V左右的电压。

d)若使用仪器标配电缆,无需再次校零;

若使用其他电缆线,请重新校零;

更改电缆线后再次使用标配电缆时请重新校零。

6.5二次压降无线同步测量

6.5.1测试接线

测量时测试仪主机电压端子接PT侧电压,从机电压端子接电能表侧电压。

接线示意图如图10-1所示。

图中以三相三线为例,三相四线时仪器的UaUbUc和Uo分别对应互感器侧、电能表侧的UaUbUc和Uo。

图10-1无线同步二次压降测量接线示意图

6.5.2无线同步二次压降的测试

a)参见6.4.2接好天线和放大器。

b)参见6.4.3接好电压测试线。

c)主机开机后,主机进入参数设置画面(6.3),设置接线方式,选择同步方式为无线,输入线路平均功率因数;

从机开机后不需设置。

d)参数设置后选择右边快捷键无线压降项可进入无线二次压降测量界面,主机界面图10-2(a)所示,从机界面如图10-2(b)所示。

图10-2(a)二次压降无线同步测量(主机)

图10-2(b)二次压降无线同步测量(从机)

d)如接线正确,主机即可显示各相的二次压降的参数;

e)接线的正确性可通过相量图直接判断,相量图上短线(带'

字母)是表示从机的电压。

f)如要保存数据,按数据保存键,参见6.4.2。

6.5.3自动校零

使用时发现测试结果偏差较大,可使用自校的功能。

a)把主从机放到一起,把主从机三相电压都接到同一个调压器输出端或可调电源输出端。

b)按无线同步二次压降测试方法连接好其他的接线,在二次压降测试画面下按自校键即可。

c)自校时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必须分开自校,三相三线送100V左右的电压,三相四线送57.7V左右的电压。

6.6二次压降电缆同步测量

当无法使用无线同步进行二次压降测量时可使用电缆同步进行测量。

6.6.1测试接线

接线示意图如图11-1所示。

图11-1电缆同步二次压降测量接线示意图

6.6.2电缆同步二次压降的测试

a)参见图12-1连接好测试线。

b)主机开机后,主机进入参数设置画面(6.3),设置接线方式,选择同步方式为电缆,电缆类型选择为长线,输入线路平均功率因数;

c)其余操作参见6.5.4。

6.6.3自动校零

b)按电缆同步二次压降测试方法连接好其他的接线,在无线压降测试画面下按自校键即可。

6.7PT二次负荷测量

6.7.1测试接线

1)测试仪互感器端电压输入插座接PT电压,用钳型表测PT电流。

三相三线接线示意图如图12-1(a)所示,三相四线接线示意图如图12-1(b)所示。

图12-1(a)PT二次负荷三相三线

图12-1(b)PT二次负荷三相四线

测完一项时,保持电压接线不变,钳型表换到待测相上。

6.7.2PT二次负荷测试

a)在主菜单测试界面(或者测试参数界面)下,选择PT二次负荷项可进入二次负荷测量界面,如图12-2所示:

图12-2PT二次负荷测量

b)逐次点击

键,依次进行A、B和C相的测试。

6.8CT二次负荷测量

6.8.1测试接线

测试仪互感器端电压输入插座接CT侧电压,用钳型表测CT电流。

三相三线接线示意图如图13-1(a)所示,三相四线接线示意图如图13-1(b)所示。

图13-1(a)CT二次负荷三相三线

图13-1(b)CT二次负荷三相四线

6.8.2CT二次负荷测试

a)在主菜单界面(或者测试参数界面)下,选择CT二次负荷项可进入CT二次负荷测量界面,如图13-2所示:

图13-2CT二次负荷测量

6.9数据存储与管理

6.9.1现场测试数据存储

a)如要存储现场的数据,在首次使用时需在数据库管理模块下新建一个文件,参见6.10.2;

b)退出数据库管理模块后,下次开机可不用设置。

6.9.2数据库管理

在主菜单(或者参数设置)界面下选取数据库管理可进入此模块,如图14-1所示:

图14-1数据库管理

1)按

键可显示同一条记录相应的“管理信息”、“PT压降”、“PT负荷”、“CT负荷”记录项。

2)按

键,可新建一个参数文件,如图14-2所示:

图14-2新建参数文件

此时可在编辑框输入不大于8个大写字符库文件名,按确定键即可。

3)按

键,可打开一个已存在的库文件,如图14-3所示:

图14-3打开参数文件

此时可在编辑框输入参数文件名或按选择键在列表框中选择一个参数文件名,按确定键即可。

4)

键为数据库记录移动键:

键,跳到当前记录上一条记录。

键,跳到当前记录下一条记录。

5)按

键,出现如图15-4所示的对话框:

图14-4记录查询

选择查询方式,在编辑框输入要查询的内容按确定键,如果库文件中有此记录则跳到此记录。

查询结果图14-5所示:

图14-5记录查询结果

6)按

出现如图14-6所示的对话框:

在源文件中输入要拷贝的文件名称,目的文件中输入用户希望保存的文件名称,存储介质可选择存储到本机或者U盘。

图14-6文件拷贝

7)按返回键返回主菜单。

6.10系统设置

在主菜单下选取系统设置可进入此功能模块,主要设置一些与操作和调试有关的参数,与图15-1所示:

图15-1系统设置

6.10.1运行参数设置

1)开机画面:

选择开机后直接进入的功能模块,可选:

综合测试、无线压降和主菜单;

2)液晶亮度:

选择范围0-100,在能看见仪器显示情况下尽量选择最小值,当用电池工作时可延长工作时间;

6.10.2自定义参数名称设置

设置四个自定义参数的名称,最多输入7个字符或3个汉字。

6.11.3参数文件存储

选择文件存储到本仪器或外部U盘;

6.11.4调试设置

调试参数设置主要用来调整仪器各项参数的精度,每项都有密码保护,只对调试维修人员和中试检测人员开放。

6.11.5时间设置

设置系统的日期和时间,如图15-2所示:

图15-2日期和时间设置

6.11.6双机对时

双机对时是为了测试主分机之间通信是否正常而设置的,如果显示对时成功就可证明主分机之间通信正常。

七、复位

当测试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或死机时,请按复位键使本仪器重新启动。

八、升级

本仪器的软件可随时升级,升级方法如下:

1.打开仪器电源。

2.用USB通信电缆通过USB_B端口(图1:

7)把仪器和PC机连接起来。

3.把需要升级的文件覆盖原文件即可。

九、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9.1二次压降无线同步测量按说明书已正确接好线,进入无线压降测试画面无任何数据

无线通信受环境影响较大,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a)在双机传输的方向上不能有金属屏蔽物(如开关柜),如果有金属屏蔽物天线必须绕过金属屏蔽物或把天线置于金属屏蔽物之上。

b)主从机都工作在远距离不同建筑物的室内时,此时无线信号需要穿越两堵墙,信号衰减很大。

如果建筑物有窗户时,要调整天线,想办法使无线信号通过窗户传输,这样能大大提高无线通信距离。

c)放置好天线后,也可以在主机的系统设置画面下,按双机对时键,如果提示正确对时,即可证明双机无线通信可靠,可进行无线二次压降测试。

d)如果仍然不能进行无线压降测量,可采用电缆同步方式进行压降测试,此方案测试安全性同无线压降测试,且数据更稳定,误差更小。

9.2二次压降电缆同步测量数据误差大

二次压降电缆同步测量由于电缆的参数稳定不变,所以测试的数据相对于无线同步而言要稳定准确得多,造成误差大原因是为了方便本仪器以后每次检定时不一定都带电缆车,所以在参数设置里有电缆类型,测量时一定要正确选择电缆类型,即用电缆车时一定要选择长线。

9.3二次压降有线测量数据误差大

二次压降有线测量采用的是传统的测差法,数据非常准确稳定,如发现误差大可能有以下原因:

a)为了方便本仪器以后每次检定时不一定都带电缆车,所以在参数设置里有电缆类型,所以在测量时一定要正确选择电缆类型,即用电缆车时一定要选择长线。

b)测试仪在自动校零时设置错误,如果带电缆车自动校零时一定要设置长线,用短的临时测试线时要设置为短线,其余参见6.4.3。

十、产品保证

本机自售出之日一年内,对非用户使用不当而产生的产品质量,问题实行保修,产品终身维修。

十一、产品配置

测测试仪主机1台

测试仪从机1台

钳型互感器1只

电压测试线2套

带小车测试电缆1套

电缆同步测试专用线1条

有线测试电缆转接线1条

3米底座天线2只

15米天线延长线1条

电源充电器2只

RS232通讯线1条

USB通讯线1条

后台数据管理软件光盘1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