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9210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产资源鲁尔区.docx

矿产资源鲁尔区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程目标:

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传统工业区可持续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

2、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3、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对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相协调的信心和责任感。

问题导读

世界传统工业的分布德国的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

鲁尔区的位置

鲁尔区有哪些工业部门,它们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工业是集聚分布还是分散分布

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

鲁尔区工业集聚带来了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会对鲁尔区的经济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

后开始衰落

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

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煤炭、钢铁

  B.电力、化学

  C.机械、电力

  D.钢铁、化学

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④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关于鲁尔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连成一体

  B.这里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C.高速公路交织成网

  D.空运和管道运输四通八达

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便利的交通B.丰富的煤、铁资源

C.科技实力雄厚D.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6、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衰落,其中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①电力工业②煤炭工业③钢铁工业④机械制造工业⑤化工工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一.读图分析

1.右图中H区是著名的—————工业区。

2.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3.目前,以下四种货物中,经F河运入该区且运量最大的是()

A煤炭B铁矿石

C钢材D机械

10、读下图“我国某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工业基地的名称是__________,其工业中心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⑵图中城市①是_______,其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类工业布局时首先考虑的一个共同因素是接近_______________。

⑶图中城市③的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工业,其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⑷图中工业基地的工业结构是以_________为主,目前该基地的发展受_________和_________供应不足影响,今后应适当限制某些_______大、当地又缺乏_______工业的发展。

⑸该区分布有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请结合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的整治经验,谈谈该工业基地的前景。

(1)辽中南工业基地沈阳大连

(2)大连造船石油加工工业市场

(3)钢铁接近煤铁产地(4)重工业资源能源耗能原料

(5)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各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

现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

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曾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煤炭、森林、石油及其他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枯竭,与之相关的资源型产业渐趋萎缩.老工业基地面临着资源开发与持续发展的矛盾。

为此,我国政府决定,振兴包括辽中南地区在内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再次腾飞。

讨论解决:

辽中南地区工业发展中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说一说,为实现辽中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辽中南工业区的传统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

(资源和能源、交通、发展历史、农业等),与德国鲁尔区相同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不同的又有哪些?

(2)20世纪80年代后辽中南工业区陷入萧条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3)你能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如何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吗?

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区位条件: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方便、接近市场

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主导因素:

资源

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异同比较:

同:

煤炭、交通、市场。

异:

鲁尔区仅煤

[师生小结]

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张。

传统工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1、丰富的煤矿、铁矿、水源等资源 2、便利交通运输条件3、广阔的市场

衰落的共同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2、环境污染3、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变小

4、经济的转移到新兴工业区5、新技术的冲击

综合整治的措施1、调整工业布局2、发展第三产业3、优化环境4、调整工业结构

•一、首都钢铁公司位置图,首钢新址示意图

•1.首都钢铁公司(首钢)最初建厂时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2.首钢为什么搬迁?

•3、首钢新址选择是否考虑了近煤近铁?

•1、首钢的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

•原料---邻近河北迁安铁矿

•燃料---附近煤炭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需求---地处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区),钢铁市场需求量大;

•交通因素---以北京为中心的稠密铁路网提供便利交通;

•政策导向---新中国建立后,政府确定要把北京建设成全国的经济中心的政策.

•2、首钢迁址原因:

(1)环境因素

(2)水资源因素(3)2008奥运会因素

•3、附近有开滦煤矿,迁安铁矿

•二、新首钢交通分布示意图,渤海湾局部海域等深线示意图

•1.分析新首钢的交通区位因素。

•2.依据等深线,判读曹妃甸建港的有利条件。

(深水良港)

3.新首钢建厂考虑的区位主导因素是什么?

(交通:

铁矿石来自国外)

 

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下列关于山西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煤是主导产业

B.加大原煤的外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C.山西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D.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读图10,完成32~34题。

 

32.该区形成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雄厚的高新科技力量

③便利的交通运输    ④丰富的水资源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3.图示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C.土地资源减少       D.森林资源锐减

 

34.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5题。

 

 

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解析】以分布图为信息载体,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由图可知,芝加哥附近原料和燃料并不丰富,只有便利的水陆交通。

同时从文字材料来看,强调芝加哥的交通。

因为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便捷的交通运输,可以通过河运运输煤炭和利用五大湖运输铁矿石,故B正确。

A项中由材料可知,芝加哥原有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钢铁工业基础不好,C项中钢铁工业不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充足的劳动力不是形成钢铁工业的最有利条件。

 

【答案】B

【例7】(2011上海地理,4.2分)2011年5月,印度第一大信息软件服务企业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在沪投资一亿多美元,建设软件园区,拓展在华业务。

 

4.上海吸引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在沪拓展业务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劳动力价格低廉   B.人才技术力量雄厚   C.接近原料产地   D.产品运输便利

 

【解析】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信息软件服务企业属于技术指向型,上海市的人才技术力量相对雄厚,故选B;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但信息软件服务产业需要的是高技术水平的人才,A项错误;信息软件服务产业对原料需求很少甚至没有,C项错误;信息软件服务产业产品几乎不需要运输,D项错误。

【答案】B

 西南地区物产丰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但由于地形复杂,开发不易,总体发展相对落后。

从1964年开始的以西南地区为重点的三线建设,对该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攀枝花是西南地区三线建设中兴起的工业基地,其北有绵阳、德阳等工业重镇,东北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东有六盘水煤炭基地。

 

(1)读上图回答:

影响攀枝花工业区位的有利自然因素主要是        。

 

(2)        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该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A水电站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1)丰富的铁矿资源;(处于金沙江、雅砻江相汇处,)有充足的水源条件和水运条件。

(2)成昆(铁路)。

水能资源丰富,适于修建堤坝

考查角度10:

区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例21】(2011重庆文综,36⑶,12分)

 

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图6是云冈石窟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⑶题。

 ,

⑶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

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线_____。

(限填图6中的一个铁路编号)(2分)该地大量使用煤炭,产生的SO2形成酸性物质可能会对石窟造成损害,从减少SO2排放以保护石窟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

(10分)

 

【解析】本题以山西省区域示意图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山西煤炭运输以及山西工业综合整治措施等多方面内容,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信息提取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大同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通过大秦线(大同-秦皇岛),也就是图6中的铁路编号③。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其最主要的来源是燃烧含硫的燃料,酸雨会使暴露在外的雕像受到侵蚀,造成文化遗产的破坏,同时对生态系统、土壤、建筑物、人类健康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进行综合整治。

可以参考教材中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组织答案。

 

【答案】⑶③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产业布局,搬迁污染企业,减少局地污染物排放;③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④发展新技术(清洁生产、清洁燃烧等技术);⑤回收利用废弃物,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

 

【方法点拨】坚持“区域性原则”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与发挥优势的对策。

区域地理问题思维流程是:

从区域位置入手,综合各地理要素,分析条件、归纳特征、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