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9245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docx

垃圾渗滤液方案设计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中山老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在2008年封场,目前有一套渗滤液处理设施,始建于1996年,随着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提高,该系统工艺较落后,设备陈旧,无法满足运行,现对其进行改造升级。

1.2设计单位概况

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由原广州市环保局直属的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转制而成。

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成为目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0人,其中博士占6%,高级工程师占20%,中级工程师占38%,并配备各类专业注册工程师,同时配备有环境影响评价、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治理专业及土建、机电、仪表等专业设备、环境影响评价的专业公司。

在管理层中,有12位管理者接受过第二学位MBA教育,在技术人员中,有8位骨干接受过项目管理培训。

这使得我们的项目管理更具效率,更能保证对业主的承诺。

廿年的环保综合服务经历,使我们在化工、食品和制糖、生化、线路板、印染、造纸、机加工及金属表面处理和印刷等工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环保服务经验。

公司服务和技术水平伴随着宝洁、高露洁、雅芳、立白、八一化工、昊天化学、南碱、中粮屯河、徐福记、星湖生物科技、奥桑味精、海天、白井电子、依利安达、旺隆印染工业园、东莞世丽、森叶纸业、五羊本田、广铜、神钢线材和雅图仕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环保问题的完满解决而不断提升。

卓越的技术成就使公司目前拥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环境污染治理甲级设计证书、环境影响评价甲、乙级证书、工程设计收费资格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废水)甲级证书,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运营资质证书及其他各类专利、技术资格证书、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证书等以及各种荣誉。

第二章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

2.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9)《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2.2设计原则

1)符合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各项规定及业主的要求,确保废水处理站在建设过程中及投产运行后系统安全可靠,无二次污染;

2)采用先进实用、简便易行的工艺方法,尽量利用原有设施,以达到废水处理厂投资省、占地少及出水达标排放的目的;

3)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提高装备质量,提高自动化控制及管理水平,以保证废水处理站运行可靠、经济合理;

4)基建投资在满足工艺及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节省,采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

5)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规范,使构(建)筑物达到适用、经济、安全的目标。

2.3设计内容

1)废水处理工艺优化改造;

2)废水处理系统中各构筑物以及相关的建筑物设计;

3)设备、仪表的选型;

4)工程总造价估算;

5)运行费用的核算。

2.4设计目的

针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特性,对渗滤液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进行多方面比较,尽量运用原有池体并确定适宜的渗滤液处理工程构(建)筑物布置,采用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省、运行成本低的工艺,同时使工程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表3-1综合废水进水水质

项目

浓度

项目

浓度

COD(mg/L)

≤1000

SS(mg/L)

≤150

BOD5(mg/L)

≤350

色度(倍)

≤100

氨氮(mg/L)

≤100

3.3设计出水水质

根据当地环保局及业主要求,处理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见表3-2:

表3-2出水水质

项目

浓度

项目

浓度

CODcr(mg/L)

≤100

色度(倍)

≤40

BOD5(mg/L)

≤30

SS(mg/L)

≤30

总氮(mg/L)

≤40

pH

6-9

第四章污水处理厂工艺选择及设计

4.1水质分析

垃圾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高,变化范围大,垃圾渗滤液含有铜、锌、铁、铅等10多种金属离子,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氨氮含量高,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和产量随季节、时间等变化情况较复杂。

外接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乳化液乳化程度高,含油、含渣量大,部分渣的脱水性能差,废酸的浓度高(其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高)。

4.2工艺选择

为节省投资,本次改造充分利用原有构筑物,原污水站始建于1996年,许多设备已经老化,无法满足运营要求。

根据废水种类多、成分复杂的特点,选择了物化+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工艺。

4.2.1预处理工艺(由业主负责)

废水预处理由业主负责,本方案针对其出水。

4.2.2生化处理工艺

4.2.2.1厌氧处理工艺

废水的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根据所利用的细菌对氧的要求不同,可以把生化处理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大类。

好氧生物处理需要源源不断的供给氧气,处理速度快,污泥负荷相对低,出水水质好。

厌氧处理不需要供给氧气,污泥负荷相对较高,能处理较难生物降解的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但所需时间长,出水一般需要后续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随着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发展和工程实践的积累,通过不断的开发,克服了传统的厌氧部分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等缺点,使它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很大进步,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年来,国外一些知名公司将已成功应用的厌氧工艺搬入国内,同时国内的大专院校和环保工程公司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再开发,于是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为代表的一批厌氧工艺在废水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水平的迅速提高,但是国外引进的工艺不适合国情,经改良的工艺仍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

如设备复杂、造价高、操作难度大、对废水的限制条件多等等。

目前常用的厌氧处理工艺主要有厌氧接触反应器、UASB、IC、UBF等。

厌氧接触反应器处理效率一般,目前应用较少;UASB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厌氧反应器,其全称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但其对进水要求较高,对水力负荷较敏感,污泥易流失,污泥床内通常会有短流现象;IC即内循环反应器,其结构较复杂,操作繁琐,基建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对设备要求也较高;UBF是上流式污泥床(UASB)和厌氧滤池(AF)构成的复合式厌氧反应器,它同时具有AF和UASB的特点,耐冲击负荷有所提高,污泥流失相对较少,但是其对结构非常复杂,对设备要求高,对操作水平要求高,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我公司结合多种厌氧反应器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脉冲厌氧反应器,其操作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耐冲击负荷强,去除效率高,是一种比传统厌氧工艺更先进更符合国情的新型厌氧处理技术。

由于本工程进水特点是COD浓度高,废水成分复杂,含有一些难降解的污染物,如乳化液、化工废水等,纯好氧工艺很难去除这些物质,而厌氧处理不但可以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而且大幅度降低了污染物浓度,减轻了后续好氧工艺的负荷,提高好氧处理的速率。

因此,对于本废水处理工程,经过综合分析后选用脉冲厌氧反应器。

脉冲厌氧反应器特点

脉冲厌氧反应器是一种新型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能高效处理各类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工业废水,如造纸废水、印染废水等。

其操作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去除效率高,是一种比传统厌氧工艺更先进更符合国情的新型厌氧处理技术。

厌氧反应器能否长期稳定的运行并有效去除污染物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传质作用,高效脉冲布水系统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脉冲布水使得进入反应器的污水和厌氧活性污泥瞬间完成了均匀的混合,提高了传质效率。

在此过程中,进水中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和部分生物毒性物质得到良好的稀释和转化,厌氧微生物的毒性耐受性也得到驯化和提高,进而能够长期保持反应器中厌氧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使厌氧反应器维持较高的去除率。

本厌氧反应器在众多难降解废水中的成功应用可以证明,该反应器能够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丰富微生物菌群多样化,提高微生物对水质变化的适应性,有效稀释和转化生物毒性物质。

该反应器不同于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厌氧内循环反应器更适合处理无生物毒性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依靠产生的沼气进行混合传质,若含有生物毒性,沼气不能顺利产生,反应器因无法正常传质而崩溃。

高效脉冲厌氧反应器基于脉冲布水系统强制传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因而适合处理难降解有机物质和含生物毒性物质的废水。

脉冲厌氧反应器优点:

(1).主体由钢砼或钢结构建成,结构简单,造价低,施工周期短。

(2).系统内有强力而又节省的搅动和上流的推动力。

(3).拥有便捷高效的固液分离功能。

(4).独特的脉冲效果有利于颗粒化污泥的形成。

(5).反应器内由酸化、水解和产气菌组成了高效、协调的厌氧生态群,与主要由产气菌组成的厌氧反应器相比有显著优点。

(6).特殊的污泥浓度分布规律和脉冲布水的强力搅动,带来了高效率。

(7).无任何运动部件,而有成熟的防堵塞措施,因而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8).具有多种调控能力,因此适应性好,耐冲击负荷。

我公司对脉冲厌氧反应器的工程进行了精心设计,通过多项工程的成功实施,积累了许多经验。

我们注重进水、出水、排泥、除气、反冲洗防堵的每一个细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1.脉冲布水器和颗粒污泥

厌氧系统使用我公司的脉冲布水器,仅消耗部分势能,无潜水搅拌等辅助设备。

脉冲布水是利用虹吸管中快速流动的水流将主管道中的空气带走,使主管道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在管道内外大气压的作用下池内的水进入主管道后排入池中。

由于水流速度快,布水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达到脉冲的效果,搅起池底的高浓度的污泥,使池内泥水处于充分混合状态,厌氧菌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的接触。

在脉冲厌氧反应器启动阶段,接种在反应器中的普通絮状污泥,通过脉冲布水的冲击作用形成连续的上升-下降过程,污泥不断互相碰撞、摩擦,易形成致密结构的颗粒化污泥。

2.三相分离功能

脉冲厌氧反应器无需复杂的三相分离器。

由于池体较大,系统表面负荷小,单位面积内产气量小于传统厌氧工艺,在脉冲的作用下气体与污泥得到不同的加速度,气体很容易与污泥分离并逸出水面。

脉冲布水器平均每2~3分钟脉冲一次,每次脉冲持续15~20秒,因此脉冲时冲击速度很大,可达3m/s,形成巨大的湍流搅动,把底层污泥带到反应器的上方;上部的分离层,仅有很少量的悬浮污泥(主要为活性低的颗粒污泥碎片),不会造成污泥流失,影响好氧池运行;有脉冲布水的情况下,脉冲厌氧反应器不需要传统的复杂的三相分离器,就可以实现气、水与泥的分离。

3.容积负荷、污染物去除率较高

按照我公司目前应用情况,脉冲厌氧反应器COD去除率通常在40%~70%之间。

脉冲厌氧反应器工艺不是单纯的去除污染物,还有改善废水可生化性的功效。

高分子有机物因为分子量巨大,不能透过微生物的细胞膜,因此不可能为细菌直接吸收利用。

而高效脉冲厌氧反应器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降解为小分子,能大幅度改善废水的B/C比。

脉冲布水器原理图

4.难降解物质去除效果好

脉冲厌氧反应器反应器对难降解物质去除效果好。

5.操作维护简便

脉冲厌氧反应器无运转设备,无复杂的三相分离器,脉冲部分完全自动化运作,可以做到无人值守。

根据多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出水不带有或带有很少量的泥。

另外我公司运用有效的气水分离功能,可以确保反应器系统内的三相得到分离,因此调试、运行方便。

6.启动快,排泥少

脉冲厌氧反应器虽然是一个颗粒污泥反应器,但是仅需使用普通絮状污泥进行启动。

在我公司经验丰富的调试人员的操作下,一般仅要3~6个月系统就可以达到最佳状态,形成成熟的颗粒污泥体系。

厌氧污泥增长缓慢,大部分在系统内保有,前两年一般不需要排泥。

而且可以消化大部份多余的好氧生化污泥,因而可节省大笔污泥处理费用。

大大减轻了污泥处理系统的压力,降低了运行成本。

4.2.2.2好氧处理工艺

好氧处理技术很早就应用在污水处理工程中。

其原理为向废水中通入空气,经过一段时间后,废水中就会产生一种絮凝体(菌胶团),这些絮凝体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组成,废水中有机物通过这种絮体重的生物降解,一部分氧化分解形成CO2和H2O,另一部分转化为微生物菌体的细胞物质。

通过重力沉降法将微生物菌体和废水分离后,废水中的有机物达到基本去除。

在适当的污泥负荷、pH值、溶解氧等因素的作用下,活性污泥微生物菌体会形成很好的絮凝体,它易于沉淀与废水分离,并使废水得到澄清,絮凝体同时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大量的悬浮物及胶体,通过两个途径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曝气器的选择是好氧处理工艺甄选中比较重要的一项,综合考虑运行成本、维修管理及技术是否成熟等因素,本设计方案选用微孔曝气器。

在污水处理站的运行中,动力消耗是运行费用主体,而曝气的动力消耗是整个系统动力消耗的主要来源。

在运用该曝气设备后,可减少风机的动力消耗,降低整个污水运行费用。

微孔曝气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曝气设备,具有微孔曝气、防堵塞、有效服务面积大、气泡直径小和氧气利用率高等特点的高效曝气设备,并已在工程中长期运行使用,取得了良好曝气效果,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中。

曝气管的膜采用高质量的进口原材料,确保了使用寿命。

本曝气系统更能充分发挥接触氧化池去污功效,同时曝气均匀、曝气效率高,对整个池体的泥水形成很好的搅动,提高了好氧系统的去污功效。

4.2.3深度处理工艺

BAF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90年代初最先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也叫淹没式曝气生物滤池,是在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生物滤塔、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生物膜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被称为第三代生物滤池。

其工艺原理为,在滤池中装填一定量粒径较小的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着高活性的生物膜,滤池内部曝气。

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的高比表面积带来的高浓度生物膜的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同时,流水经过,滤料成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飘出,此为截留作用;运行一段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以及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

曝气生物滤池(BAF)充分供鉴了污水处理接触氧化法和给水快滤池的设计思路,即需曝气、高过滤速度、截留悬浮物、需定期反冲洗等特点,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其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等特点。

4.3工艺流程

4.3.1工艺流程说明

综合废水调节池收集预处理废水后,提升进入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反应,厌氧反应器出水进入氧化沟进行好氧反应,出水沉淀后进入氧化塘,废水在氧化塘停留一段时间后,进入Fenton氧化池进行高级氧化处理,接着进入BAF池进行深度处理,深度处理后出水流经人工景观,再进入原有好氧塘进一步处理后出水达标排放。

4.3.2工艺流程图

 

 

 

第五章总图设计

5.1总图布置原则

废水处理厂平面布置主要根据工艺流程以及厂址地形条件等原则进行。

本方案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进行厂区的布置,除了考虑流程合理、管理方便、经济实用外,还使得厂区布局合理、水流顺畅、布置紧凑。

5.2总图组成

废水处理厂主要构(建)筑物有综合调节池、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1#好氧塘、Fenton氧化池、BAF池、2#氧化塘和鼓风机房等。

5.3平面布置

具体布置详见废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

5.4厂区高程布置

1、布置原则

厂区高程布置遵循如下原则:

(1).综合考虑土建施工中各构筑物土方平衡;

(2).精心设计各构筑物水头损失,尽量减小水泵提升扬程。

2、竖向设计

在土方平衡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构建筑物的基础处理、挖填方量。

在竖向流程设计中,废水经提升后,依靠重力依次流经各处理构筑物,直至排放口。

详见废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第六章建筑与结构设计

6.1建设设计

6.1.1设计思路

本设计在建筑空间、交通组织等方面进行了仔细推敲,从丰富人的空间体验与感知的角度入手,力图使整个污水厂给人深刻的印象。

6.1.2设计依据

(1).各工艺专业提供的相关设计资料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6.1.3总体布置综述

本设计总体布置以充分满足生产功能要求为前提,配合工艺对厂内各种建(构)筑物及相关的设施进行合理布置。

建筑相对集中、节约用地,便于安全生产管理,节约投资。

6.1.4建设标准及装修

建筑物外室装修:

外墙根据招标文件要求装饰。

建筑内室装修:

按建筑功能配饰面材料,各建筑物内墙均有水泥砂浆抹灰及内墙涂料饰面。

楼、地面:

细石混凝土按建筑功能要求采用。

6.2结构设计

6.2.1设计原则

本方案的设计中不仅要选择先进的工艺,合理的技术参数,且平面布局上力求紧凑、简洁,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要求。

我们将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地质情况,对构筑物作合理设计,并保证使用的可靠性。

6.3防渗设计

本工程采用混凝土自防水等级为S6,同时凡水池底板面、外壁墙内侧面及地下水位以下的外侧面均批1:

2水泥防水砂浆(厚20mm)。

对构筑物的防腐,通过增加砼的密实度、控制水灰比,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等环节实现。

第七章工程施工及安装

7.1施工指导思想

本项目工程单体数目较多,同时涉及土建工程、机械设备安装等工程。

针对其特点,我公司将充分发挥“团结、拼搏、开拓、争先”的精神,发挥在人员、技术、机械设备和管理上的雄厚优势,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采取科学的施工管理,进行精心施工。

本着再增信誉,再立新功的思想,创出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工程,让业主满意、放心的施工总体目标,具体如下:

1、质量目标:

保证质量合格,争取优良,创样板,确保达到国家验收规范合格等级以上。

2、工期目标:

保证实现阶段性控制目标。

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杜绝死亡事故及伤残事故的发生,创建文明施工样板工程。

4、社会效益目标:

各方评价良好,让业主放心。

为顺利实现以上目标,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将该工程列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发挥我公司人才精干的优势,在各施工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对该工程实行重点政策,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B.组建精干、高效、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应用计算机在现场进行现代化的动态管理,合理调配人、材、物等生产要素,优化施工程序。

C.发挥我公司的机械设备优势,提高施工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D.选用技术熟练、纪律严明,经多个大型工程锤炼的能打硬仗的高素质的作业队伍在该工程上进行施工。

E.发挥我公司的技术优势,在本工程上大量推广采用新技术、优化施工工艺,在重点、难点部位应用我公司已有的科技成果和成熟工艺、工法、攻克技术难关。

F.发挥我公司管理上的优势,特别是善于进行大型工程管理的丰富经验。

强化职能,统筹协调,综合管理,确保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7.2施工总部署

施工中必须通过科学的组织,严格的管理,周密的安排,协调好各方关系,以实现既定的总体目标。

施工部署的原则是着眼于全局,统筹安排,注重整体效果,忙而不乱,理清施工步骤、施工程序为主线,分阶段,突出重点,明确目标,进行控制管理。

7.2.1施工区段划分及专业施工队的组织

本项目的工程内容由废水处理厂的构筑物及附属建筑物施工、废水处理工程设备机电安装及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安装三部分组成。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拟按照土建施工、机电设备安装、电气自控系统安装等三个专业来组织施工队,每个作业队分别负责各自施工范围,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网络管理、全面推进”的原则,相互协调、流水作业,项目经理部按照施工计划网络图及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统一指挥协调管理。

按各专业进行施工队划分在施工组织上有如下优势:

1、各专业施工队专业性强,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2、按专业施工队划分工作内容,根据各专项工程量大小,配合相应的劳动力计划,有利于保证施工进度。

3、按不同专业来划分工作内容,相互间施工干扰小,既有利于分工,又便于合作。

4、有利于集中指挥,统一调度,这不仅减少交通对施工的干扰,而且作业空间大,有利于资源的合理调配,避免过于集中可能出现因某一环节的受阻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

5、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八章电气与自控设计

8.1设计范围

本方案设计为废水处理站规划用地范围内。

内容有:

配电系统、控制系统、照明系统、接地系统的设计。

8.2供、配电系统

8.2.1配电

电源由业主以电压等级为380/220V送至配电间的低压进线柜,容量需满足生产需要并适当考虑备用。

8.2.2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采用安全可靠、性价比较高的控制柜。

柜内采用低压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等相应的组合,作为短路、过负荷及断相保护。

户内外环境使用的开关控制箱选用不锈钢箱体,具备防雨、防腐功能。

8.2.3电缆、电线选型及敷设

据本工程环境特征,配电线路选用技术性能优越、载流量大、敷设方便的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V-0.6/1kV,控制电缆选用KVV-0.6/1kV,电线选用铜芯塑料电线。

外部主要采用电力电缆直埋的方式,室内采用沿电缆沟或穿硬管等敷设方式。

8.2.4安全接地

本工程采用TN-C-S制接地系统,对电气设备外壳和插座进行可靠接地。

总电源进入后,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共用接地网。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可借助站内一些金属管道,作为等电位联结。

路灯、插座等回路设置漏电保护。

8.3照明设计

1)道路照明采用高杆路灯;

2)照明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和单相三线制。

8.4自控系统与在线测量仪表

8.4.1自动化控制系统

污水主要是工业废水,水质和水量波动范围较大,运行时需要对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的、合理的监控和调节,实现全厂节能、达标、优化运行。

8.4.2在线测量仪表

为了实现对整个污水处理运行过程的控制,必须配备以下在线仪表:

进水电磁流量计、好氧池溶解氧测量仪、污泥浓度测量仪等。

8.4.3自动控制点及回路

自动控制点包含溶解氧含量,溶解氧含量要求控制在1.0~3.0mg/L。

第九章节能、环境保护、消防和安全卫生设计

9.1节能设计

本工程节能措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备选型杜绝采用国家公布的淘汰产品,选用高效率、低能耗的设备产品。

2)废水处理构筑物布置紧凑,减少联络管渠的水头损失。

3)重视计量、仪表、监控设计,而根据不同的水量和工况调整设备运行情况,既保证了污水的处理效果,又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