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979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docx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知识练习题及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1、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

2、尔:

这样。

3、相与:

相伴。

4、真意:

作者的人生理想。

5、东篱:

象征远离世俗、洁身自好的品格。

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赏析

前两句写诗人虽居闹市,而内心宁静脱俗

7、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答:

“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8、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9、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不同意。

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言之成理即可)

10、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答:

示例一: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1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答: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12、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下来,并简要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

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②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东篱采菊,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⑤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表达了诗人陶醉其中,悠然忘我的境界。

13、赏析“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答:

问句朴实,回答深刻,表达了诗人不与世同流合污的境界。

“心远地自偏”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14、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答:

“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时无意间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

用景物描写衬托诗人远离世俗后闲适、自得、恬淡(或悠然恬静)的心情。

“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15、赏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是傍晚山中的景物描写,写出诗人隐居后的欣慰之情。

表面写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实则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应该返回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

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描写了田园的美好景色,作者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大自然的美丽图景,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然自得的心情

1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感悟到人生真谛,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作者杜甫,唐代诗人。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写春望所见: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树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这一联虽是写景,却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通常解释为: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

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句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句诗人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6、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作简要赏析。

答:

示例一:

“破”字用得好。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

“深”字用得好。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7、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答:

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

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8、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答:

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

9、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答:

反对战争,渴望和平。

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

10、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

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答:

破,满目凄然。

11、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一名句的妙处。

答:

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

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

1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1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忧围伤时、念家悲己。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战局像乌云重压要把城墙摧垮,将士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如金色鱼鳞一般闪耀着。

秋色中,遍地响起了号角声,凝结在塞上的深红血迹在暮色中如同紫色。

部队行进在易水边,风卷动红旗,浓霜凝住战鼓,鼓声低沉。

为了报答君王的厚爱,(将士们)甘愿高举宝剑,战死沙场。

1、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3、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答:

这是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这里所说的“报君”、“为君死”跟封建时代臣子的“愚忠”有着本质的区别,“君”这是中央集权的象征,“为君死”即为维护中央集权战死。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句也可算得是诗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了。

4、诗人把一个旷日持久的战争浓缩在一个昼夜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几幅画面?

答:

三个画面。

一是在白天将士们严阵以待,一是黄昏前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兵出其不意袭击敌人。

5、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

答:

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精神。

6、“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答: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7、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8、赏析首联

答:

首联写景又写事,“黑”、“金”等凝重的色彩,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这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第一句可引申为情况危急。

)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严阵以待。

9、赏析颔联

答:

颔联意思是悲壮的号角响彻秋天的原野,夕晖掩映下,塞土有如燕脂凝成,紫色更显得浓艳。

分别从声(角声—号角声)、色(燕脂—胭脂色、夜紫—紫红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10、赏析颈联

答:

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半卷”表明行军神速。

11、赏析尾联

答:

尾联引用黄金台的典故(黄金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高台,用以招揽天下之士。

)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和作者坚定的政治立场。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本诗通过描写艰苦卓绝的边塞战斗,展示了危城将士决心寸土必争,奋死抗敌,尽忠报国的精神。

古诗词鉴赏题套路模式答题技巧

01、内容情感型

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1】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

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例2】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02、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什么哲理?

(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了,而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表明:

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暇美好的道理。

鉴赏技巧:

1、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2、掌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3、掌握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答题步骤:

步骤一:

(用什么手法)

步骤二:

(写什么内容)

步骤三:

(有什么作用)

步骤四:

(抒什么情感)

【例4】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用典。

把自己比作魏尚,含义是什么时候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比较委婉含蓄的表达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03、语言赏析型

提问方式:

(1)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

请说出理由。

(2)诗中某个词能否改为其它的词,说说你的看法。

【例5】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问)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答)“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

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例6】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问)“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①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②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

③“生”字和“入”字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④透漏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答题步骤:

1、寻找有表现力的词,如:

动词、色彩词等等。

2、有运用表现手法的再赏表现手法。

04、对诗意的理解能力

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可大致归纳如下:

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

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

(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

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4、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

(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诗歌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

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寓情于景,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托物言志:

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河落日圆“。

(4)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虚实相生,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以小见大,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以乐景写哀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诗情画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运用典故,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0)运用修辞:

比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对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

6、诗人的艺术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例如: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昌龄的雄健浑厚,高适、岑参雄浑奇拔,韦应物的清新典雅,韩愈的奇特新颖,李贺的忧郁激愤,元稹的艳丽浅近,刘禹锡的清峻明朗,李商隐的清丽俊逸,杜牧的含蓄绰约,李煜的伤感细腻,欧阳修的清丽明媚,范仲淹的苍凉悲壮,晏殊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缠绵悱恻,黄庭坚的自然流畅,秦观的情真意切,李清照的婉约凄切,陆游的雄浑奔放,辛弃疾的气势雄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