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981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34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实施计划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质量要求

确保达到绿城集团精品工程“铜奖”,至少一幢创扬子杯,两幢创市优质结构

标准层层高

3.100米

3.组织机构

为切实推动治理活动扎实有效地展开,绿城•玉兰花园A-2组团B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职务

组长(项目经理)

于鹏

副组长(项目现场经理)

王庆礼

副组长(项目总工)

周尚东

副组长(生产经理)

玉刚

成员(工程部主管)

申成金

成员(质保部主管)

建明

成员(物资部主管)

梅均

成员(安保部主管)

海涛

成员(综合办公室主管)

建华

4.地基与基础工程

4.1打入预制桩

4.1.1桩身质量差

现象:

桩几何尺寸偏差大,外观粗糙,施打中桩身破坏。

治理:

1.预制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2.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要求,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配制。

3.钢筋骨架尺寸、形状、位置应正确。

4.混凝土浇筑顺序必须从桩顶向桩尖方向连续浇筑,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

5.桩在制作时,必须保证桩顶平整度和桩间隔离层有效。

6.按规要求养护,打桩时混凝土龄期不少于28d。

4.1.2桩身偏移过大

成桩后,经开挖检查验收,桩位偏移超过规要求。

1.施工前需平整场地,其不平整度控制在1%以。

2.插桩和开始沉桩时,控制桩身的垂直度在1/200(即0.5%)桩长,若发现不符合要求,要及时纠正。

3.桩基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4.在饱和软土中施工,要严格控制沉桩速率。

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以减少对邻桩的挤压偏位。

5.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合理的沉桩顺序。

6.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规定。

7.沉桩前,桩位下的障碍物务必清理干净,发现桩倾斜,应及时调查分析和纠正。

8.发现桩位偏差超过规要求时,应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理。

4.1.3桩接头破坏

沉桩时桩接头拉脱开裂或倾斜错位。

1.接桩时,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位清洁。

2.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时,胶泥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夹箍的胶泥要满浇,胶泥浇注后的停歇时间一般为15min左右,严禁浇水使温度急剧下降,以确保硫磺胶泥达到设计强度。

3.采用焊接法接桩时,首先将上下节桩对齐保持垂直,保证在同一轴线上。

两节桩之间的空隙应用铁片填实,确保表面平整垂直。

焊缝应连续饱满,满足设计要求。

4.采用法兰螺栓接桩时,保持平整和垂直,拧紧螺母,锤击数次再重新拧紧。

5.当接桩完毕后应锤击几下,再检查一遍,看有无开焊、螺栓松脱、硫磺胶泥开裂等现象,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补救后才能使用。

如补焊,重新拧紧螺栓并用电焊焊死螺母或丝扣凿毛。

4.1.4桩头打碎

预制桩在受到锤击时,桩头处混凝土碎裂、脱落,柱顶钢筋外露。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桩制作时要振捣密实,养护期不宜少于28d。

2.桩顶处主筋应平齐(整),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保护层厚度一致。

3.桩制作时,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不能过大,以3cm为宜,沉桩前对桩进行全面检查,用三角尺检查桩顶的平整度,不符合规要求的桩不能使用或经处理(修补)后才能使用。

4.根据地质条件和断面尺寸及形状,合理选用桩锤,严格控制桩锤的落距,遵照“重锤低击”的原则,严禁“轻锤高击”。

5.施工前,认真检查桩帽与桩顶的尺寸,桩帽一般大于桩截面周边2cm。

如桩帽尺寸过大和翘曲变形不平整,应进行处理后方能施工。

6.发现桩头被打碎,应立即停止沉桩,更换或加厚桩垫。

如桩头破裂较严重,将桩顶补强后重新沉桩。

4.1.5断桩

在沉桩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贯入度突然增大。

1.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C30,制桩时各分项工程应符合有关验收标准的规定,同时,必须要有足够的养护期和正确的养护方法。

2.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操作,若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严禁使用。

3.接桩时,要保持相接的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构造及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规定。

4.沉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全面检查,若桩身弯曲大于1%桩长,且大于20mm的桩,不得使用。

5.沉桩前,应将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在初沉桩过程中,若桩发生倾斜、偏位,应将桩拔出重新沉桩;

若桩打入一定深度,发生倾斜、偏位,不得采用移动桩架的方法来纠正,以免造成桩身弯曲。

一节桩的细长比一般不超过40,软土中可适当放宽。

6.在施工中出现断桩时,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处理。

4.2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4.2.1成孔质量不合格

1.坍孔:

孔壁坍塌。

2.斜孔:

桩孔垂直度偏差大于1%。

3.弯孔:

孔道弯曲,钻具升降困难,钻进时机架或钻杆晃动,成孔后安放钢筋笼或导管困难。

4.缩孔:

成孔后钢筋笼安放不下去。

5.孔底沉渣厚度超过允许值。

6.成孔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1.机具安装或钻机移位时,都要进行水平、垂直度校正。

钻杆的导向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潜水钻的钻头上应配有一定长度的导向扶正装置。

成孔钻具(导向器、扶正器、钻杆、钻头)组合后对中垂直度偏差应小。

利用钻杆加压的正循环回转钻机,在钻具应加设扶正器,在钻架上增设导向装置,以控制提引水龙头不产

生大的晃动。

钻杆本身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0.2%以。

2.选用合适形式的钻头,检查钻头是否偏心。

3.正确埋置护筒。

预先探明浅层地下障碍物,清除后埋置护筒。

依据现场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决定护筒的埋置深度,一般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及松软填土中不宜小于1.5m。

要保证下端口埋置在较密实的土层,且护筒外围要用粘土等渗漏小的材料封填压实。

护筒上口应高出地面1OOmm。

护筒径宜比设计桩径大1OOmm,且有一定刚度。

做好现场排水工作,如果潮汐变化引起孔外水压差变化大,可加高护筒,增大水压差调节能力。

4.制备合格的泥浆。

重视对泥浆性能指标的控制。

在淤泥质土或流砂中钻进,宜加大泥浆密度(1.2~1.3.,且钻进采用低转速慢进尺。

在处理弯孔、缩孔时,若需提钻进行上下扫孔作业时,应先适当加大泥浆比重(通常是投入适量浸泡过的粘土)。

5.选择恰当的钻进方法。

开孔时5m以,宜选用低转速慢进尺。

每进尺5m左右检查一次成孔垂直度。

在淤泥质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转速和进尺,且加大泥浆比重(或投入适量浸泡过的粘土)。

在有倾斜的软硬土层钻进时,应控制进尺,低转速钻进。

在回填后重钻的弯孔部位钻进时,也宜用低转速慢进尺,必要时还要上下扫孔。

在粘土层等易缩孔土层中钻进时,应选择同设计直径一样大的钻头,且放慢进尺速度。

在透水性大或有地下水流动的土层中钻进时要加大泥浆比重。

6.加强测控,确保钻进深度和清孔质量。

4.2.2钢筋笼的制作、安装质量差

1.安装钢筋笼困难。

2.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3.下放导管困难。

治理:

1.抓好从钢筋笼制作到孔拼装焊接全过程的工作质量。

2.提高成孔质量,出现斜孔、弯孔时不要强行进行下钢筋笼和下导管作业。

3.安放不通长配筋的钢筋笼时,应在孔口设置钢筋笼的吊扶设施。

4.在不通长配筋的孔浇灌混凝土时,当水下混凝土接近钢筋笼下口时,要适当加大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减小提升导管的幅度且不宜用导管下冲孔混凝土,以便钢筋笼顺利埋入混凝土之中。

5.在施工桩径800mm,孔深大于40m的桩时,应设置导管扶正装置。

6.合理安排现场作业,减少成桩作业时间。

4.2.3成桩桩身质量不良

1.成桩桩顶标高偏差过大。

2.桩身混凝土强度偏低或存在缩颈、断桩等缺陷。

1.深基坑的桩,宜将成桩标高提高50~80cm。

2.防止误判,准确导管定位。

3.加强现场设备的维护。

施工现场要有备用的混凝土搅拌机,导管的拼接质量要通过0.6MPa试压合格后方可使用。

4.灌注混凝土时要连续作业,不得间断。

4.3基坑支护开挖工程

4.3.1止水失效

现象:

开挖后支护结构出现明显渗水现象。

1.严格审查基坑支护、止水帷幕的设计方案。

2.深层搅拌桩施工时,应严格施工管理,把好施工质量关,控制桩身垂直度,确保搭接严密,尤其是水灰比和喷浆提升速度,均应按规和设计要求施工。

3.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和设计要求施工,搭接处须严密,确保浇灌混凝土的质量,并在混凝土中掺入防渗剂。

4.如已发生渗漏,则采取压密注浆补漏或采用高压旋喷桩补漏等有效措施。

5.当出现位移较大及坑壁裂缝渗水的现象时,应停止土方开挖,并采取紧急补救措施。

4.3.2降水效果不好

土层含水量高,基坑开挖困难。

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认真洗井直到渗水通畅,严格控制滤料质量。

.

2.井管滤头宜设在透水性较好的土层中。

3.在支护结构外约1.Om挖排水沟,坑需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水泵抽除积水。

4.选用与井径、渗透水量相匹配的潜水泵。

5.抽吸设备排水口应远离基坑,以防排水渗入坑。

6.施工前应对管井、抽水设备进行保养、检修和试运转。

7.为防止降水井和回灌井两井相通,两井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其距离一般不宜小于6m。

4.3.3支护结构失效

基坑开挖或地下室施工时,支护结构出现位移、裂缝,严重时支护结构发生倒塌现象。

1.深基坑支护方案必须考虑基坑施工全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工况条件,综合运用各种支撑支护结构及止水降水方法,确保安全、经济合理,并经专家组审核评定。

2.制定合理的开挖施工方案,严格按方案进行开挖施工。

3.加强施工的质量管理和信息化施工手段,对各道工序必须严格把关,加强实时监控,确保符合规规定的设计要求。

4.基坑开挖边线外,1倍开挖深度围,禁止堆放大的施工荷载和建造临时用房。

4.4地下室防水工程

4.4.1混凝土墙裂缝漏水

混凝土墙面出现垂直方向为主的裂缝。

有的裂缝因贯穿而漏水。

1.墙外没有回填土,沿裂缝切槽嵌缝并用氰凝浆液或其他化学浆液灌注缝隙,封闭裂缝。

2.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

3.设计时应按设计规要求控制地下墙体的长度,对特殊形状的地下结构和必须连续的地下结构,应在设计上采取有效措施。

4.加强养护,一般均应采用覆盖后的浇水养护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规规定。

同时还应防止气温陡降可能造成的温度裂缝。

4.4.2施工缝漏水

现象沿施工缝渗漏水。

治理

1.选择好接缝的形式

2.处理好接缝:

拆模后随即用钢丝板刷将接缝刷毛,清除浮浆,扫刷干净,冲洗湿润。

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水平接缝上铺设1:

2.5水泥砂浆2mm左右。

浇筑混凝土须细致振捣密实。

3.平缝表面洗刷干净,将橡胶止水条的隔离纸撕掉,居中粘贴在接缝上。

搭接长度不少于50mm。

随后即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4.沿漏水部位可用氰凝、丙凝等灌注堵塞一切漏水的通道,再用氰凝浆涂刷施工缝面,宽度不少于600mm。

4.4.3变形缝漏水

地下室沿变形缝处漏水。

1.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质量必须合格,搭接接头要挫成斜坡毛面,用XY-401胶粘压牢固。

止水带在转角处要做成圆角,且不得在拐角处接槎。

2.表面附贴橡胶止水带,缝嵌入沥青木丝板,表面嵌两条BW橡胶止水条。

上面粘贴橡胶止水带,再用压板、螺栓固定。

3.后埋式止水带须全部剔除,用BW橡胶止水条嵌入变形缝底,然后重新铺贴好止水带,再浇混凝土压牢。

4.4.4穿墙管漏水

周边漏水。

1.管下混凝土漏水的处理。

将管下漏水的混凝土凿深250mm。

如果水的压力不大,用快硬水泥胶浆堵塞。

水玻璃水泥胶堵漏法:

水玻璃和水泥的配合比为1:

0.6。

从搅拌到操作完毕不宜超过2min,操作时应迅速压在漏水处。

水泥快燥精胶浆堵漏法:

水泥和快燥精的配合比为2:

1,凝固时间约1min。

将拌好的浆液直接压堵在漏水处,待硬化后再松手。

经堵塞不漏水后,随即涂刷一度纯水泥浆,抹一层1:

2水泥砂浆,厚度控制在5mm左右。

养护22d后,涂水泥浆一度,然后抹第二层1:

2.5水泥砂浆,与周边要抹实、抹平。

也可用其他有效的堵漏剂堵塞。

2.在预埋大管径(直径大于800mm)时,在管底开设浇注振捣排气孔,可以从孔加灌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动器插入孔中再振捣,迫使空气和泌水排出,以使管底混凝土密实。

3.预埋管外擦洗干净,要有专人负责:

粘贴BW止水条,撕掉隔离纸,靠自身黏性粘贴在外管上。

位置同止水环。

浇混凝土时要有专人负责,确保位置准确。

4.4.5后浇带漏水

地下室沿后浇缝处渗漏水。

1.必须全面清除后浇缝两侧的杂物,如油污等;

打毛混凝土两侧面。

2.后浇混凝土的间隔时间,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完成30~40d之间。

宜选择气温较低的季节施工,可避免混凝土因冷缩而裂缝。

要配制补偿性收缩混凝土。

3.要认真按配合比施工,搅拌均匀,随拌随灌筑,振捣密实,两次拍压,抹平,湿养护不少于7d。

5主体工程

5.1模板工程

5.1.1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模板施工前,必须先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的配置设计,绘出模板排列图。

翻样员与技术员必须对模板支承、排列、施工顺序、拆装方法向班组人员做详细交底。

对运至现场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格、数量逐次清点及检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

2.模板安装必须正确控制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模板拼缝要紧密。

当拼缝>

1mm的要用海绵或白铁皮封钉,跨度大于4m时的梁应起拱0.003L(L为梁跨度),悬挑梁净挑跨>1.5米的梁端应起拱,拱高不小于15。

3.模板支撑系统必须横平坚直,支撑点必须牢固,扣件及螺栓必须拧紧,模板严格按排列图安装。

浇前对模板的支撑、螺栓、柱箍、扣件等紧固件派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孔洞、埋件等应正确留置,建议在翻样图上自行编号,防止错放漏放。

安装时要牢固,经复核无误后方能封闭模板。

5.模板拆除应根据“施工验收规”和设计规定的强度要求统一进行,未经有关技术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拆模。

现场增加砼拆模试块,必要时进行试块试压,以确保质量与安全。

6.模板周转使用应经常整修、刷脱模剂,并保持表面的平整和清洁。

5.1.2通病预防措施

1.模板支设偏位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偏移

预防措施:

①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

②墙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如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和顶部位置准确。

③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④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⑤混凝土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⑥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允许围。

2.变形

拆模后发现砼墙梁出现凸肚、缩颈或翘曲现象

①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承载力和刚度。

②梁底支模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天然地基,应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③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④梁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浇捣混凝土墙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⑤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⑥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中间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1/1000~3/1000。

3.标高偏差

测量楼层标高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有偏差

①每层楼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②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③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4.接缝不严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空隙,造成混凝土浇捣时漏浆,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①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②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自然膨胀使缝隙挤密。

③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要及时修整平直。

④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严禁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5.脱模剂使用不符合要求

拆模后模板表面用废机油涂刷造成混凝土污染,或混凝土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

①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混凝土残浆,尔后再刷脱模剂。

②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的水性脱模剂。

③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一般以2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

6.防止结构外墙竖向施工缝烂根、漏浆、错缝的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

 

5.2钢筋工程

5.2.1钢筋错位

柱、梁、板、墙主筋位置及保护层偏差超标。

1.钢筋绑扎或焊接必须牢固,固定钢筋措施可靠有效。

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垫块要沿主筋方向摆放,位置、数量准确。

对柱头外伸主筋部分要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绑扎好,然后用Φ8~Φ10钢筋焊成的井字形铁卡固定。

对墙板钢筋应设置可靠的钢筋定位卡。

2.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尽量不碰撞钢筋,严禁砸压、踩踏钢筋和直接顶撬钢筋。

浇捣过程中要有专人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及时校正。

5.2.2焊接接头质量不符合要求

接头处轴线弯折或轴线偏心过大,并有烧伤及裂纹。

1.焊接前应矫正或切除钢筋端部过于弯折或扭曲的部分,并予以清除干净,钢筋端面应磨平。

2.钢筋加工安装应由持证焊工进行,安装钢筋时要注意钢筋或夹具轴线是否在同一直线上,钢筋是否安装牢固,过长的钢筋安装时应有置于同一水平面的延长架,如机具损坏,特别是焊接夹具垫块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经验收合格后方准焊接。

3.根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合理选择焊接参数,正确掌握操作方法。

焊接完成后,应视情况保持冷却1~2min后,待接头有足够的强度时再拆除机具或移动。

4.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5.焊接完成后必须坚持自检。

对接头弯折和偏心超过标准的及未焊透的接头,应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或采取补强焊接措施;

对脆性断裂的接头应按规定进行复验,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

5.2.3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加工前,首先对进场的钢筋原材进行试验,复试合格、质保资料齐全后方可加工,加工成型的钢筋分类堆码整齐。

2.施工前钢筋施工员必须对施工顺序、操作方法和要求向操作人员详细交底,施工过程中对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随时进行复核检查。

要特别注意对一些较复杂部位的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随时进行复核检查,梁柱节点严禁漏放环箍。

3.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依设计图纸规定进行。

同一截面钢筋的接头数量应符合规要求。

4.严格控制柱插筋的位置,避免发生钢筋位移及规格与设计图纸不符,柱钢筋绑扎前必须清理根部的水泥浆水,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绑扎,并注意竖筋的垂直度,不得在倾斜的情况下绑扎水平筋及箍筋。

柱的插筋上绑扎一个柱箍,将插筋上部连成一片防止任意移位及弯曲。

5.工程上的钢筋不得任意代换,根据实际情况确需调整时必须由技术部门与设计商量同意后方可实施,并办妥技术核定单。

6.弯曲变形的钢筋须矫正后才能使用,钢筋上的油污,泥浆要清除干净。

7.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梁主筋与箍筋的接触点全部用铁丝扎牢,墙板、楼板双向受力钢筋的相交点必须全部扎牢;

上述非双向配置的钢筋相交点,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可按梅花形交错绑扎牢固。

8.钢筋的绑扎搭接及锚固除按规要求外还须满足抗震设计规要求。

钢筋绑扎时如遇预留洞、预埋件、管道位置须割断妨碍的钢筋,要按图纸要求留加强筋,必要时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协商,严禁任意拆、移、割。

9.浇捣砼时要派专人进行监控,随时随地对可能出现的钢筋偏差进行整修。

10.质检员必须签署隐蔽验收单,对每阶段的施工情况要召开质量分析会,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协助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验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保证工程质量。

在监理部门对隐蔽工程进行复验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5.2.4通病预防措施

1.钢筋表面锈蚀

钢筋露天堆放时,采用钢筋垫枕木架空堆放,避免钢筋受雨雪侵蚀。

2.钢筋同截面接头过多,钢筋同截面接头百分率超过规规定。

由熟悉规的专业工程师负责钢筋配料工作,钢筋配料时考虑原材料的长度和规规定的接头位置,必要时购买定尺的钢材。

3.钢筋保护层不足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小,不满足规要求。

保证钢筋骨架或网片绑扎位置、尺寸准确,同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设置垫块数量,加设定位梯子筋、定位箍筋。

5.3混凝土工程

5.3.1混凝土坍落度差

混凝土坍落度太小,不能满足泵送、振捣成形等施工要求。

1.正确进行配合比设计,保证合理的坍落度指标,充分考虑因气候、运输距离、泵送的垂直和水平距离等因素造成的坍落度损失。

2.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及时在浇筑地点取样检测其坍落度值,有问题时,及时由搅拌站进行调整,严禁在浇注时随意加水。

3.所用原材料如砂、石的颗粒级配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泵送混凝土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泵管径的1/3;

细骨料通过0.35mm筛孔的组分应不少于15%;

通过0.16mm筛孔的组分应不少于5%。

4.外加剂掺量及其对水泥的适应性应通过试验确定。

5.3.2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入模前后产生离析或运输时产生离析。

1.通过对混凝土拌和物中砂浆稠度和粗骨料含量的检测,及时掌握并调整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2.控制运输小车的运送距离,并保持路面的平整畅通,小车卸料后应拌匀后方可入模。

3.浇注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先在底部浇50~1OO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