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0073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docx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

微观选址作业指导书

1.微观选址相关概念

1.1.微观选址

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完成、风机厂家确定后,依据风电场场址范围,进一步确定使用的风电机组类型,在保证风机安全性的前提下,利用已经获得的项目区域风资源数据、气象数据、勘测数据等相关资料,对各个风机排布方案进行最大发电量计算,综合项目各种建设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风机最终排布方案的过程。

1.2.微观选址报告

是指设计院根据微观选址现场踏勘成果进行分析,对于风电场风资源、机组布置方案、发电量、道路路径、集电线路路径及相关方面分析论述,推荐工程最佳建设方案的报告。

(报告应包含风资源分析、现场条件分析等内容,并包含明确的风机机型、风机排布坐标、轮毂高度、发电量等结论。

微观选址报告模板详见附件1《设计院微观选址报告模板》。

1.3.微观选址复核报告

是指风电机组供应商(简称供应商)根据微观选址现场踏勘结果和微观选址报告等资料进行风机机型适应性、发电量复核计算所形成的报告。

(报告应包括现场风资源分析及结论(包括50年一遇最大风速、平均风速、湍流强度、入流角、风切变等)、机型方案、风机布局、风电场产能估算等)。

微观选址复核报告模板详见附件2《风机供应商微观选址复核报告模板》。

1.4.风机安全载荷报告

是指供应商根据现场微观选址确定的风机机位、地质状况、现场风资源条件等资料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的风机极限和疲劳载荷适用性分析以及对塔筒、基础方案进行优化的报告。

风机安全载荷报告模板详见附件3《风机供应商风机安全载荷报告模板》。

2.微观选址整体要求

微观选址设计工作应从风资源和建设条件两个角度对风机排布方案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在充分考虑环保、水保、文物、跨界、矿产、林地、居民区、噪声等敏感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集合项目建设条件,选择出发电量较好的机位点,给出微观选址的风机排布方案和道路、平台、集电线路的设计方案。

风机供应商应对设计院完成的风机排布方案进行发电量复核和安全载荷复核,确保风机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并结合微观选址风机排布方案,对风机运输、塔筒、基础进行优化。

分公司应对项目相关的土地性质、环保、文物、行政边界、压矿、坟墓、居民点等敏感制约因素进行确认,工程事业部(含项目部)应审核确认道路、平台、集电线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3.微观选址启动条件

微观选址启动应至少满足以下条件:

可研报告内部审查已结束,并完成可研报告评审意见的修订和落实工作;

分公司已完成风电场相关的所有测风数据和气象站数据收集;

完成风电场范围内1:

2000地形图的测绘工作,并获得电子地形图成果(测绘地形图上应包含地形高程、测风塔坐标、建筑物、地表植被、道路、集电线路、居民点、坟墓等数据,同时收集相关图层信息和坐标系统信息);

风电场风机供应商和具体风机型号已经确定。

4.微观选址初步方案

项目具备微观选址启动条件后,技经部风资源评价中心负责启动微观选址工作,发布微观选址二级进度计划,批准设计院和风机供应商制定的微观选址三级进度计划,并负责微观选址工作计划的动态管理。

分公司风资源工程师负责协调设计院在微观选址启动后7天内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工作,初步方案应在场区范围内尽量选择可用机位点,作为后续现场踏勘工作的基础。

风机间距过小影响风机安全性,为风机全寿命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可研阶段风机间距宜按照最小3D(垂直主导风向)和5D(平行主导风向)来控制,小于3D风机点位必须进行安全载荷计算,2.5D以内间距原则上不被接受。

分公司收到设计院提交的初步方案后,应将初步方案发送技经部、工程事业部(含项目部)进行初步审查,同时将初步方案发送风机供应商,要求其对各机位点的风资源条件、发电量以及风机的安全性、稳定性进行初步复核。

5.初步方案技术联络

分公司在收到设计院完成的微观选址初步方案7天内,组织召开初步方案技术联络会,对初步方案进行会审并制定现场踏勘方案。

设计院、风机供应商、分公司、技经部、工程事业部(含项目部)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分公司负责审核发电量计算模型的合理性、整体方案的经济性和机组的安全性,并确认后续工作计划。

分公司确认落实初步方案机位点涉及的土地性质、环保、文物、行政边界、压矿、坟墓、居民点、噪声等限制因素。

工程事业部(含项目部)参会人员需确认微观选址初步方案中道路、平台、集电线路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供应商需逐台确认各个机位点风机的安全性,并给出方案优化意见。

6.微观选址现场踏勘

技术协调会审查通过微观选址初步方案后,设计院应同时在会上提出现场踏勘方案,通过审查后立刻启动现场踏勘工作,现场踏勘工作应在技术联络会后7天内完成。

现场踏勘应在做好安全准备工作的前提下,对每一个机位点都应现场复核实际建设条件并进行确认。

另外,现场踏勘前应做好室内准备工作,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位点,并逐一进行现场复核,避免出现需要二次现场踏勘耽误工作进度的情况。

设计院负责协调组织微观选址现场踏勘工作,设计院、供应商、分公司、工程事业部(含项目部)均应派人参加微观选址现场踏勘工作,共同对初步方案机位点现场条件进行落实,确认所选择的机位点道路、平台、集电线路等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设计院道路、平台等相关专业应一同参加现场踏勘工作,对道路、平台等施工条件可行性以及各种限制因素进行确认。

设计院风资源工程师现场踏勘时应携带GPS和数码相机,记录航迹和每个踏勘机位点坐标,并对每个机位点北东南西中五个角度进行拍照记录,必要时在远处进行整体拍照记录。

另外,需落实初步方案机位点涉及的土地性质、环保、文物、边界、压矿、居民点、坟墓等敏感制约因素。

分公司风资源工程师现场踏勘时应同时携带GPS和数码相机,记录航迹和每个踏勘机位点坐标,并对每个机位点进行拍照记录。

工程事业部授权选派在风机吊装、道路施工、大件运输方面有经验的专业工程师代表工程事业部参与微观选址现场踏勘工作,对每个机位选择、吊装方案、进场及场内道路、集电线路初选路径等进行详细的实地查勘,并代表工程事业部提出建设条件确认意见。

现场踏勘工作结束后,设计院负责整理出具现场踏勘后的微观选址现场踏勘机位记录表,由现场踏勘所有人员签字确认。

记录表详见附件4《微观现场踏勘机位记录表》。

设计院应在现场踏勘后7天内出具微观选址报告(送审版)。

风机供应商应在现场踏勘后7天内出具微观选址复核报告和风机安全载荷报告。

微观选址复核报告应对机位点风资源条件、发电量机型详细的复核,并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更新风机运输专题报告作为复核报告的专题章节。

风机安全载荷报告应对风机点位风资源参数进行全面分析,对风机安全性、稳定性进行充分计算和确认,同时根据机位点具体条件对风机塔筒、基础进行必要的优化设计。

7.微观选址评审——提醒项目公司必须请厂家参加,同时提供相关产品,

分公司风资源工程师在现场踏勘后负责督促设计院和风机供应商出具相关报告,并通过UPM向技经部提交微观选址审查申请,需要一并提交的微观选址成果资料如下:

现场踏勘后三方签字确认的纸质版微观选址方案(扫描版);(问下宁洪涛)

现场踏勘后微观选址现场机位记录表(Excel或Word版);

设计院提交的微观选址报告(送审版)(Word版);

设计院提交的微观选址报告(送审版)所使用的发电量计算模型及所有输入文件(可编辑版);

风机供应商提交的微观选址复核报告和风机安全载荷报告(送审稿)(Word版);

1:

2000电子版测绘地形图;(可编辑版);

风机坐标及地形图坐标系统信息;

现场踏勘时GPS采集的机位坐标及航迹文件(gpx格式);

机位点照片。

(电子版,北东南西中五个方向);

微观选址方案审查申请单(格式见附件5)。

技经部收到微观选址审查申请后10天内组织分公司、工程事业部(含项目部)、设计院和供应商相关人员对微观选址成果进行评审。

设计院应安排设总以及风资源、道路、土建、技经等专业工程师参会。

风机供应商应安排商务经理及风资源、载荷、道路、吊装、塔筒基础设计等专业工程师参会。

设计院和风机供应商应准备至少7份签字盖章正式版本的微观选址成果报告供评审会现场专家使用。

评审资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1)所提交评审的微观选址电子成果文件均应为可编辑版本。

(2)地形图和粗糙度图

a)1:

2000测绘地形图应保证覆盖所有可能机位点、道路范围。

b)用于发电量计算的地形图应覆盖场址范围外推5km的区域,若1:

2000测绘地形图不能全部覆盖,设计院需采用其他来源地形资料进行嵌套拼接以满足要求。

c)机位平台、道路的测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局部测量比例尺应达到1:

500。

d)设计院应在充分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绘制场址范围外推5km区域内的粗糙度图,并与地形图共同形成map地图。

e)设计院应将测绘地形图、用于拼接的地形图提交给技经部,要求为CAD可编辑版本并同时提交word版本的相关图层信息和坐标系统信息的详细说明文件。

f)设计院应将处理后满足要求的map地图提交技经部,要求为可编辑版本。

(3)气象数据和测风数据

a)设计院应将气象数据处理成常规的时间序列数据,并与原始数据一同提交技经部,要求均为可编辑版本。

b)对于存在冰冻、雷暴、低温等特殊自然环境的区域,应收集全面的统计数据。

c)设计院应对测风数据进行代表年分析,修订为一个代表长系列的一个完整年的测风数据,成果需提交技经部,要求为可编辑版本。

(4)发电量计算模型

a)地形坡度超过17°的项目必须采用CFD流体计算模型。

b)设计院应将微观选址发电量计算模型提交技经部评审,同时需提交发电量计算模型的所有输入文件。

8.微观选址成果修编

微观选址评审会议后,分公司负责督促设计院和风机供应商于7天内按评审意见完成微观选址成果报告的修编工作,并同时提供修编意见逐条落实情况的说明文件。

分公司负责将修编后的微观选址方案成果及修编意见落实情况的说明文件提交技经部审查,通过审查并批准后方可实施。

设计院和风机供应商应在修编方案通过审查后分别提供5份签字盖章正式版微观选址相关成果报告用于风电公司存档备案工作。

9.微观选址方案变更

经过批准后的微观选址方案在施工建设中发生变更,应通过UPM申请微观选址变更方案审核,工程事业部(含项目部)应联系设计院、供应商完成以下工作后提交技经部:

设计院对机位调整前后发电量、道路、集电线路、工程量、投资成本等相关设计变化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说明,并出具签字盖章后的设计变更报告。

风机供应商复核新机位点的安全性,并出具复核报告和风机安全载荷报告。

若变更后的机位点未进行现场踏勘,需按照上述要求完成相关工作,确认风机点位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交相关成果文件。

技经部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变更方案。

10.相关标准

GB18451.1-200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GB/T18709—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DL/T5383-2007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

FD002-2007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试行)

FD003-2007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

IEC61400-1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

设计要求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11.相关记录

微观选址现场踏勘机位记录表

微观选址报告;

微观选址复核报告;

风机安全载荷报告;

微观选址设计变更报告。

12.附件

附件1:

设计院微观选址报告模板

附件2:

风机供应商微观选址复核报告模板

附件3:

风机供应商风机安全载荷报告模板

附件4:

设计院微观选址工作标准要求

附件5:

微观选址现场机踏勘位记录表

附件6:

微观选址方案审查申请单

 

 

附件1设计院微观选址报告模板

中广核风电XX项目微观选址报告

一、微观选址主要结论及重点关注内容

(一)主要结论

表1-1微观选址主要结论表

细项

内容

单位

备注

项目概况

地形

植被

测风塔编号

测风塔塔高

m

测风时段(采用)

有效数据完整率

%

长期订正

气象数据

相关系数

%

订正前风速(实测)

m/s

订正后风速(代表年)

m/s

风资源评价

年平均风速

m/s

说明高度

空气密度

kg/m3

风功率密度

主导风向及次主导风向

用风能频率说明其占比

平均风切变

15m/s平均湍流强度Iref

15m/s代表性湍流强度Irep

0.2Vref风速下湍流平均值

注明对应的湍流强度的标准差

0.4Vref风速下湍流平均值

注明对应的湍流强度的标准差

50年一遇最大风速

m/s

50年一遇极大风速

m/s

风机型号

厂家

机型

叶轮直径

m

单机容量

kW

轮毂高度

m

风机台数

备用点数量

风机类型(IEC)

发电量计算

模型

理论发电量

GWh

平均尾流

%

总折减(不含尾流)

%

等效满负荷小时数

h

等效满负荷小时数最大值

注明风机编号

等效满负荷小时数最小时值

注明风机编号

机位点参数

机组最高海拔高度

m

注明机组编号

机组最低海拔高度

m

注明机组编号

风机最小间距

m

注明排布方向

间距小于3D风机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间距小于2.5D风机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平均风速超标风机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尾流超8%风机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湍流超标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入流角超标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风切变超标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50年一遇最大风速超标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敏感制约因素

跨界(县以上)风机台数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敏感限制因素具体内容

涉及文物风机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涉及农田风机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涉及林地风机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涉及环保因素风机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涉及矿产风机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涉及坟墓风机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涉及居民点风机台数

说明当地与居民点控制距离。

注明风机编号

涉及军事风机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噪声超标风机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其他

注明风机编号

建设条件

道路超标风机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施工平台不满足要求风机台数

注明风机编号

(二)重点关注内容

二、设计依据

(一)资料收集

除列明资料外,需说明与可研阶段采用资料的区别。

(二)计算方法

(三)微观选址原则、标准、规范

三、项目概况

(一)场址范围

(二)项目规模

(三)周边风电场规划和建设情况

(四)地形地貌

场内地形、山脊走势、地表植被等。

(五)现场照片

(六)工程地质条件

(七)交通和施工条件

四、风资源评价

(一)区域气候概况

包括气候概况描述和灾害性气候条件描述。

(二)测风情况

1.测风塔详细信息

2.数据质量控制

3.数据完整率分析

4.测风塔代表性分析

(三)长期订正

1.参证站情况

2.相关性分析

3.长期订正结果

(四)风资源评价分析

1.空气密度

2.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年平均、月平均、日变化和月变化;

3.风速和风功率密度频率分布;

4.风向频率及风功率密度方向频率分布(风向、风能玫瑰图);

5.风切变(采用实测数据、各高度层同一安装方向同时有效数据的测风资料进行计算);包括年平均风切变、各方向风切变和强风下风切变。

6.湍流强度平均值以及各个风速段和各个方向湍流强度;包括平均湍流强度和代表性湍流强度。

7.极限风速(50年一遇10min最大风速和3s极大风速)。

8.特殊风况分析

(五)风资源评价主要结论

五、建模与风机选型

(一)软件建模

1.模型选择

2.测风数据处理

3.地形图处理

4.粗糙度设置

5.所使用硬件设备

6.计算模型验证

7.周边风电场影响分析

(二)风机选型(需风机厂家配合完成)

1.风机选型需要考虑的因素

2.采用机型基本信息

表5-2-1机型信息表

机型

型号

单位

机型一

机型二

(如有混排)

备注

风机制造商

叶轮直径

m

额定功率

kW

风机台数

推荐轮毂高度

m

可选轮毂高度

M

切入风速

m/s

额定风速

m/s

切出风速

m/s

再切入风速

m/s

设计使用寿命

适用气候条件

IEC类型(安全等级)

如非按IEC61400-1(2005版)标准设计,请注明。

空气密度范围

kg/m3

最大年平均风速

 

最大威布尔尺度参数,A

m/s

威布尔形状参数,k

-

50年一遇最大风速

m/s

50年一遇极大风速

m/s

维护时最大风速

 

最大湍流强度Iref

 

最大入流角

°

最大风切变指数,α

 

叶轮上下沿风向角度差

 

风向最大标准偏差

°

机组运行最低温度

°

机组运行最高温度

°

机组生存最低温度

°

机组生存最高温度

°

相对湿度

%

3.标准空气密度及现场空气密度下的风机功率曲线和推力系数。

4.项目机型主要技术参数

包括整体技术参数以及塔筒、基础、平台、运输等技术参数要求。

六、微观选址初步方案

(一)影响因素分析

1.风机布局原则

2.风资源图谱计算结果

3.单机最低发电量计算

根据项目单机边际成本效益计算结果,确认本项目单台风机最低等效满负荷小时数要求。

4.地质条件影响

5.敏感制约因素分析

确认落实场区范围的土地性质、环保、文物、行政边界、压矿、坟墓、居民点等限制因素,同时对噪声影响进行计算分析,并将所有敏感制约因素在地图上进行标示。

6.可放置风机区域确认。

根据上述分析,绘制可放置风机区域范围图。

(二)风机排布初步方案

1.风机布局初步方案

根据影响因素分析成果完成风机布局初步方案,并进行不同方案的比选,确定风机布局初步方案

初步方案应在可放置风机区域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位点作为现场踏勘的基础,不应局限于风电场最终容量和风机台数。

风机间距宜按照最小3D(垂直主导风向)和5D(平行主导风向)来控制,小于3D风机点位必须进行安全载荷计算,2.5D以内间距不被接受。

2.道路、平台、集电线路初步方案设想。

七、微观选址现场踏勘

(一)初步方案各机位现场踏勘落实情况及调整结果

每个机位点各方向照片、平台、道路、GPX坐标、现场条件说明等,并详细列出现场踏勘后机位点调整情况。

(二)微观选址调整方案

给出现场踏勘后的微观选址调整方案,完成微观选现场踏勘机位记录表和微观选址调整方案的布局图。

八、微观选址推荐方案

(一)风机厂家安全载荷确认情况

给出风机厂家对微观选址调整方案的安全载荷确认情况。

(二)微观选址调整方案发电量计算结果

1.理论发电量

2.折减系数确定

3.所有机位点发电量结果

包含所有机位点编号、机型、轮毂高度、坐标、平均风速、威布尔A、威布尔K、空气密度、理论发电量、尾流损失、等效满负荷上网小时数、最近机位点距离、湍流强度、入流角、风切变、50年一遇最大风速等,同时给出各参数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统计结果。

(三)微观选址推荐方案

根据风机厂家安全载荷结果、微观选址调整方案中所有机位点的发电量计算结果,同时结合现场踏勘确定的道路、平台等建设条件,综合考虑各个机位点的技术经济性给出本风电场微观选址推荐方案。

明确主选机位点、备用机位点以及备用机位点推荐顺序。

原则上备用点数量不应少于机位点总数的5%。

明确给出推荐方案中主选机位点和备用机位点结果表,对所有机位点编号、机型、轮毂高度、坐标、平均风速、威布尔A、威布尔K、空气密度、理论发电量、尾流损失、等效满负荷上网小时数、最近机位点距离、湍流强度、入流角、风切变、50年一遇最大风速、涉及敏感限制因素、安全性复核结果、道路条件、平台条件等主要结论进行确认。

同时给出推荐方案风机排布图,图上应明确标示风机编号。

风机排布图上应注明平台、道路和集电线路方案。

(四)发电量年际变化分析

分析风电场年发电量的年际波动情况。

分析计算以五年为一段分别设置折减系数的发电量水平,给出风电场寿命期内每5年的折减系数设定和发电量水平。

(五)发电量月度变化分析

九、道路设计方案

给出微观选址后道路设计方案及对应的设计平断图纸、工程量和概算情况

一十、吊装平台设计方案

给出微观选址后吊装平台设计方案及对应的设计平断图纸、工程量和概算情况

一十一、集电线路设计方案

给出微观选址后集电线路设计方案及对应的设计平断图纸、工程量和概算情况

一十二、微观选址与可研阶段方案变化分析

一十三、结论与建议

附件2风机供应商微观选址复核报告模板

中广核风电XX项目微观选址复核报告

一、微观选址复核主要结论及重点关注内容

(一)主要结论

表1-1微观选址主要结论表

细项

内容

单位

备注

项目概况

地形

植被

测风塔编号

测风塔塔高

m

测风时段(采用)

有效数据完整率

%

长期订正

气象数据

相关系数

%

订正前风速(实测)

m/s

订正后风速(代表年)

m/s

风资源评价

年平均风速

m/s

说明高度

空气密度

kg/m3

风功率密度

主导风向及次主导风向

用风能频率说明其占比

平均风切变

最大风切变

注明方向扇区

强风下风切变

15m/s平均湍流强度Iref

15m/s代表性湍流强度Irep

0.2Vref风速下湍流平均值

注明对应的湍流强度的标准差

0.4Vref风速下湍流平均值

注明对应的湍流强度的标准差

50年一遇最大风速

m/s

50年一遇极大风速

m/s

风机型号

厂家

机型

叶轮直径

m

单机容量

kW

轮毂高度

m

风机台数

备用点数量

风机类型(IEC)

发电量计算

模型

理论发电量

GWh

平均尾流

%

总折减(不含尾流)

%

等效满负荷小时数

h

等效满负荷小时数最大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